某村發展特色經濟調研報告模板_第1頁
某村發展特色經濟調研報告模板_第2頁
某村發展特色經濟調研報告模板_第3頁
某村發展特色經濟調研報告模板_第4頁
某村發展特色經濟調研報告模板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某村開展特色經濟調研報告模板 村位于縣鎮西部、(潁)河畔,西與鎮接壤,北與西三十鋪鎮仁和村毗鄰,全村共有耕地3500畝,農業人口4680人,其中勞動力1200人。近年來,具有“三粉”加工悠久歷史傳統的村在村支兩委的帶著下,整合一家一戶小作坊,改進加工工藝,實行規模經營,爭創知名品牌,不僅促進了“三粉”產業做強做大,而且通過“鳳還巢”工程推進其他產業開展。目前,全村共有“三粉”加工企業45家,年產值4500萬元,利潤900萬元,帶動農民就業800人。20年該村人均收入7217元,在全縣346個行政村(居)委會中位居第一。 (一)發軔于群眾自主生產。村位于、西三十鋪三鎮交匯地帶,歷史上交通不便、信

2、息閉塞,作物種植以春紅芋、一麥一紅芋為主,是傳統的紅芋種植專業村。上世紀50、60年代,在農民口糧嚴重缺乏的情況下,“紅芋稀飯、紅芋饃、離了紅芋不能活”、“中午剌、晚上剌、一頓不剌紅芋茶”,紅芋曾為村群眾免受饑餓做出過奉獻。改革開放后,農民群眾糧食問題解決了,但僅抱著大紅芋增收越來越困難。粉絲加工雖然有,但僅是一家一戶少量加工,除自家食用外,換點零用錢。紅芋全身都是寶,可加工成淀粉、粉絲,粉渣也可作為動物飼料和化工原料。于是村里一些善于動腦筋、思想比擬超前的能人,開始到山東、河南學習“三粉”加工技術,利用秋冬季農閑收購其他農戶的淀粉,形成了專門從事“三粉”加工的小作坊,并率先解決溫飽問題,成為

3、當地的致富能人。 (二)開展于產業集聚形成。進入20世紀90年代,黨的富民政策更加寬松,一局部長期從事“三粉”加工、銷售的能人,憑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感知外界的信息,已不滿足于一年掙幾千元、上萬元的收入。主動學習加工技術,購置較為先進的加工機械,開始較大規模的加工生產,淀粉純度、粉絲質量有了較大提高,同時也催生了一局部專門從事“三粉”銷售的經紀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世紀90年代末,全村已形成較大規模的作坊200個,專門從事“三粉”銷售的經紀人50多人,局部經紀人還在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大城市及周邊地區農貿市場設置了直銷攤位和網點。這一階段,村人徹底擺脫了以賣初加工淀粉原料和一家一戶自產自

4、銷為主的歷史,“三彭”等品牌粉絲開始在縣內外及周邊地區小有名氣,成為饋贈親友的佳品和較受客戶歡送的土特產。與此同時,該村有近五分之一的農戶從事“三粉”加工、經營,成為名副其實的萬元戶、十萬元戶,甚至百萬元戶。 (三)壯大于規模企業起跳。進入本世紀初,村“三粉”加工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局部經營戶發現他們的粉絲雖好,但進不了超市,特別是近年來,政府在食品平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小作坊、小企業生產的產品衛生不達標、外觀不好看,且“三粉”加工形成的水污染、煙塵污染也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環境,必須注重產業升級,走高標準、高質量、規模產業經營之路。在村支兩委的帶著下,他們屢次到外地學習粉絲加工經驗,成

5、立了村“三粉”加工協會,制定章程,對小作坊、小企業進行整合重組合并,納入協會統一管理。按照衛生、質監、食品平安生產的要求,引進技術,改進工藝流程,使“三粉”質量得到較大提高。目前,該村原有的近200家小作坊、小企業已整合為45家,年均產值在100萬元、利稅20萬元以上,其規模龍頭企業三彭粉絲已進入縣級規模企業行列。村“三粉”加工發生了質的飛躍,在市場上倍受青睞,足不出戶即可在網上銷售,局部品牌已進入大城市的超市。 (四)得益于“三粉”立村增收致富。由于村“三粉”產業的不斷開展壯大,使局部外出務工人員看到了希望,20年以來,已有20多名外出務工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實施“鳳還巢”工程。村民徐漢平投資

6、800多萬元,創辦了光芒燈飾品,產品主要用于出口和進入大型賓館、飯店、會展中心,年產值100多萬元,吸納本村充裕勞動力近百人;余明軍從上海回鄉引進的種豬廠,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目前的村一條條水泥路四通八達,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業建成投產。20年村村民人增純收入達7217元,成立全縣名副其實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第一村。據不完全統計,全村790戶幾乎家家擁有摩托車、農用車近百輛,私家轎車和運輸汽車30余輛,自來水、有線電視、寬帶網、 進入尋常百姓家,公交車通過潁紅公路開到村口,廣闊農民群眾切實享受到了“三粉”產業開展帶來的美好生活。 (一)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村3500畝耕地,紅芋種植面

7、積占90%以上,由于近年來不斷改進品種,引種脫毒紅芋,平均畝產鮮薯8千斤,產量較以前大幅度提高,為“三粉”加工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紅芋加工成淀粉,畝均增值300元左右,加工成粉絲畝均產增值千元以上。通過“三粉”加工不僅延長了農業產業鏈,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農民收入。 (二)不斷引進新產品、新技術。村傳統“一家一戶”作坊式粉絲生產,由于工藝 、技術含量低,受季節限制,且很難符合衛生、質監、食品平安生產要求。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特別是冷庫的建立,使粉絲生產擺脫季節限制,整個粉絲生產從原料配方、制淀粉團、真壓處理、漏粉、煮粉、冷卻、凍老化解、脫水等生產流程逐步走上 機械化、標準化,新生產粉絲不僅口感

8、、色澤好,而且韌性強、成形好,易于包裝,進入大中型超市后成倍增值。 (三)積極鼓勵能人示范帶動。村粉絲產業之所以能夠逐步開展壯大,與該村不斷涌現的一批批能人密不可分,上世紀90年代,村涌現的一批能人,帶動村民紛紛投入到粉絲加工銷售中,不到幾年的功夫,從事粉絲生產經營的小作坊已達200戶;進入本世紀以來,他們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粉絲規模生產、質量提高和市場營銷上,如粉絲加工大戶彭培勛率先在該村引進了第一條現代化的粉絲加工流水線,注冊成立了三彭粉絲,打響“三彭”品牌,創下了在阜陽兩屆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當場銷售告罄的記錄。 (四)有一個強有力的村級領導班子。農民富不富,關鍵看干部。以彭楠為支部書記的村領

9、導班子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群眾把我們選上來,就是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能帶著群眾發家致富”。村支兩委班子成員不僅個個懂得“三粉”加工技術,而且是“三粉”市場營銷的經紀人。他們帶著群眾跑原料、跑市場、跑信息,促進“三粉”加工產業做強做大,為村“三粉”走向市場奠定了堅實根底。 村“三粉”生產雖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但仍存在著一些不容無視的問題和影響其長遠開展的制約因素。 (一)整體開展規模小,產業鏈沒有完全形成。目前,全村仍有“三粉”加工企業45家,雖較原來的“一家一戶”小作坊式生產有較大改進,但生產分散,產品質量控制不易把握,整合空間仍然較大。淀粉、粉渣仍以賣原料為主,產品附

10、加值較低。 (二)生產工藝 ,加工場所衛生條件差。目前,45家加工企業中,僅有一家為縣規模企業,生產條件尚可,其他加工企業工具簡陋,需盡快改進工藝流程和衛生條件。 (三)品牌意識不強。好的產品需要好品牌才能打得響,增加市場份額,提高知名度,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 (四)資金瓶頸制約因素較多。由于生產企業較多,融資困難,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大再生產,提高產品質量。 (五)環境污染問題亟需解決。“三粉”加工形成的廢水、污水亂排亂放,嚴重污染環境,影響群眾身心健康。 (一)完善競爭機制。村作為縣“一村一品”專業村,可以結合新農村建設,規劃出企業生產區,建立企業準入制度,只有在企業規模、產值、質量到達衛生、質監、食品平安生產規定的前提下才準進入,通過優勝劣汰,力爭把現有的45家加工企業整合成10家左右的縣級規模龍頭企業。 (二)強化品牌意識。品牌就是形象,就是生產力,就是市場競爭力。在不斷提高質量的前提下,要下功夫培養,申報自主品牌,通過宣傳推介品牌,提高知名度,力爭使更多的產品進入大中城市超市。 (三)拓寬融資渠道。通過工程建設、招商引資、開展農戶小額貸款、擔保、入股、訂單、抵押等多種形式,增加企業投入,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換代升級。 (四)發揮協會作用。充分發揮“三粉”專業協會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