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教案(課時)_第1頁
模擬電子技術教案(課時)_第2頁
模擬電子技術教案(課時)_第3頁
模擬電子技術教案(課時)_第4頁
模擬電子技術教案(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擬電路教案 課 程 名 稱 電子三年制模擬電路 授 課 學 時 64 主講(責任)教師 參與教學教師_ 授課班級/人數 專業(教研室) 電 子 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授課題目半導體基礎知識、半導體二極管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 了解本征半導體、雜質半導體的導電機理2、熟悉N型半導體,P半導體的基本特性3、異形半導體接觸現象4、二極管的伏安特性、單向導電性及等效電路(三個常用模型)教學難點1、 半導體的導電機理:兩種載流子參與導電;2、 摻雜半導體中的多子和少子3、 PN結的形成;4、 二極管在電路中導通與否的判斷方法,共陰極或共陽極二極管的優先導通問題;教學內容

2、教學組織過程1 半導體的基本知識 (10min) (1)半導體材料 (2)半導體的共價鍵結構(3)本征半導體、空穴極其導電作用 (4)雜質半導體2 PN結的形成及特性 (25min) (1)PN結的形成 (2)PN結的單向導電性 (3)PN結的電容效應3 二極管 (25min)1.3.1、二極管的結構1.3.2、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正向特性:死區電壓、導通電壓¨ 反向特性:反向飽和電流、溫度影響大¨ 反向擊穿特性:電擊穿(雪崩擊穿、齊納擊穿)、熱擊穿1.3.3、主要參數(略講) 4 二極管電路的簡化模型分析方法 (25min)4.1理想模型正向偏置管壓降為零;反向

3、偏置電阻無窮大,電流為零。4.2恒壓降模型二極管導通后,管壓降恒定,典型值硅管0.7V。4.3折線模型二極管導通后,管壓降不恒定,用一個電池和一個電阻rd來作進一步近似。 小結 (5min)本講宜教師講授。用多媒體演示半導體的結構、導電機理、PN結的形成過程及其伏安特性等,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2授課題目特殊二極管、檢測及判別二極管、半導體二極管的基本應用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 掌握穩壓管工作條件2、 了解光敏二極管和發光二極管3、 整流電路、限幅電路、穩壓電路教學難點1、穩壓管伏安特性曲線2、穩壓管工作條件3、單向橋式整流電路教學內容

4、教學組織過程1、 特殊二極管 (5min) (1) 光敏二極管(2) 發光二極管 2、穩壓二極管 (15min)(1)穩壓管等效電路(2)穩壓管的主要參數3、限幅電路 (15min)4、二極管門電路 (5min)5、整流電路 (1)單相半波整流電路   (15min)(2)單相橋式整流電路 (15min) 項目一 手機充電器 整體設計討論、分析 (20min)(1) 降壓電路(2) 整流電路(3) 濾波(4) 穩壓 本講以教師講授為主。用多媒體演示光敏二極管、發光二極管和穩壓管的結構、符號及特性。可用Protues軟件仿真各電路效果。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5、第 講3授課題目三極管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特性曲線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BJT電流放大原理及其電流分配關系式;2、BJT的輸入、輸出特性;3、BJT三種工作狀態的判斷方法;教學難點1、BJT放大原理及電流分配關系式;2、BJT三種工作狀態的判斷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 1、晶體管的主要類型和應用場合 (10min) 2、BJT具有放大作用的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 (15min)1)BJT的內部條件2)BJT放大的外部條件3、BJT的電流放大作用及電流分配關系 (15min)4、晶體管的輸入特性和輸出特性 (25min)1)共射輸入特性2)共射輸出特性3)晶體管工作在三種不同工作區

6、外部的條件和特點5、晶體管的主要參數 (10min)1)直流參數2)交流參數3)極限參數和三極管的安全工作區6、溫度對晶體管特性及參數的影響 (10min) 小結 (5min) 本講以教師講授為主。用多媒體演示三極管的結構、輸入與輸出特性以及溫度對三極管特性的影響等,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三極管工作狀態、電位和管型的判斷方法可以啟發討論。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4授課題目半導體晶體管基本放大電路(1)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放大的本質;2、放大電路工作原理及靜態工作點的作用;3、利用放大電路的組成原則判斷放大電路能否正常工作;4、基本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估算;

7、5、BJT的h參數等效模型及放大電路輸入電阻、輸出電阻與電壓放大倍數的計算;教學難點1、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設置方法;2、利用放大電路的組成原則判斷放大電路能否正常工作;3、放大電路的微變等效電路的畫法;4、放大電路輸入電阻、輸出電阻與電壓放大倍數的計算;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放大的概念 (5min) 2、電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10min) 3、兩種常見的共射放大電路組成及各部分作用 (15min)1)直接耦合共射放大電路2)阻容耦合共射放大電路3)放大電路中元件及作用 4、靜態工作點設置的必要性 (5min)5、 基本共射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 (15min) 6、 放大電路的組成原

8、則 (5min)7、 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及其畫法 (15min)8、 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 (5min)9、 圖解法確定Q點和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 (5min)10、 等效電路法求解靜態工作點 (5min) 小結 (5min) 本講以教師講授為主。用多媒體演示放大電路的組成原理、信號傳輸過程和設置合適Q點的必要性等,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判斷放大電路能否正常工作舉例可以啟發討論。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5授課題目半導體晶體管基本放大電路(2)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放大電路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原理和常用方法;2、分壓式偏置電路Q的估算; 3、分壓式偏置電路動態

9、性能指標的計算;4、共集和共基放大電路的性能指標計算;5、三種接法放大電路的特點及應用場合;教學難點1、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原理和措施;2、分壓式偏置電路微變等效電路畫法及動態性能指標的計算;3、共集和共基放大電路微變等效電路的畫法;4、共集和共基放大電路微變等效電路的輸入、輸出電阻計算;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靜態工作點穩定的必要性 (5min)2、溫度變化對靜態工作點產生的影響 (10min)3、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原則和措施 (15min)4、典型靜態工作點穩定電路分壓式偏置電路的分析1)Q點穩定原理 (10min)2)分壓式偏置電路的靜態分析 (15min)3)分壓式偏置電路的動態分析 (15

10、min)5、三極管放大電路的基本接法 (15min) 小結 (5min) 用多媒體演示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分壓式偏置電路Q的估算、動態性能指標的計算等,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多媒體演示三種接法電路的構成方法,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啟發討論三種不同接法電路各自特點及應用場合。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6授課題目多級放大電路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及其特點、直接耦合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設置;2、兩級阻容耦合電路的動態分析;教學難點1、 直接耦合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設置;2、 多級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單管放大

11、電路的局限性和多級放大電路的提出 (10min)2、多級放大電路的基本耦合方式及其特點 (15min)1)直接耦合2)阻容耦合3)變壓器耦合4、直接耦合多級放大電路的零點漂移問題 (15min)5、多級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 (10min)6、多級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 (10min)項目二 助聽器 整體設計討論、分析 (20min)(1) MIC(2) 前置放大電路(3) 后級放大器(4) 耳機電路小結 (10min) 用多媒體演示直接耦合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設置、兩級阻容耦合電路的動態分析方法等,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啟發討論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及其特點。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12、第 講7授課題目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課 型實驗使用教具多媒體實驗目的 1、學習電子電路實驗中常用的電子儀器示波器、函數信號發生器、直流穩壓電源、交流毫伏表、頻率計等的主要技術指標、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雙蹤示波器觀察正弦信號波形和讀取波形參數的方法。實驗設備與器件 1、 函數信號發生器 2、 雙蹤示波器 3、 交流毫伏表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實驗內容1、用機內校正信號對示波器進行自檢。1) 掃描基線調節2) 測試“校正信號”波形的幅度、頻率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測量信號參數3、測量兩波形間相位差1) 觀察雙蹤顯示波形“交替”與“斷續”兩種顯示方式的特點2) 用雙蹤顯示測量兩波形間相

13、位差實驗總結1、 整理實驗數據,并進行分析。2、 問題討論1)如何操縱示波器有關旋鈕,以便從示波器顯示屏上觀察到穩定、清晰的波形? 2)用雙蹤顯示波形,并要求比較相位時,為在顯示屏上得到穩定波形,應怎樣選擇下列開關的位置?a) 顯示方式選擇(Y1;Y2;Y1Y2;交替;斷續)b)觸發方式(常態;自動)c)觸發源選擇(內;外)內觸發源選擇(Y1、Y2、交替)3、函數信號發生器有哪幾種輸出波形?它的輸出端能否短接,如用屏蔽線作為輸出引線,則屏蔽層一端應該接在哪個接線柱上?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8授課題目射極跟隨器課 型實驗使用教具實驗箱實驗目的1、 掌握射極跟隨器的特性及

14、測試方法2、 進一步學習放大器各項參數測試方法實驗設備與器件1、12V直流電源2、函數信號發生器3、雙蹤示波器 4、交流毫伏表5、直流電壓表 6、頻率計7、3DG12×1 (50100)或9013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實驗內容 1、靜態工作點的調整 2、測量電壓放大倍數Av3、測量輸出電阻R04、測量輸入電阻Ri5、測試跟隨特性 6、測試頻率響應特性實驗總結 1、 整理實驗數據,并畫出曲線ULf(Ui)及ULf(f)曲線。2、 分析射極跟隨器的性能和特點。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9授課題目差分放大電路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了解直接耦合放大器發生零漂

15、的機理;2、掌握差分放大器的電路構成和工作原理。教學難點掌握共發射極基本電壓放大器電路的分析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二極管擴展練習 (15min)三極管擴展練習 (25min)1、零漂的概念。 (10min)2、差分放大器的電路構成 (15min)3、差模信號和共模信號 (15min)4、差動放大器的動態分析 (10min) 回顧多級放大電路包括直接耦合方式的優缺點。為了解決零漂的問題,就用對管的補償形式來彌補,這樣就基本能達到我們想要的電路。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0授課題目集成運算放大器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 集成的概念2、 運算器的組成3、 集成運算

16、器的傳輸特性教學難點1、運算器的組成2、集成運算器的傳輸特性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集成電路電路的組成 (15min)集成電路一般包括四部分:輸入級,中間級,輸出級和偏置電路。2、集成電路電路的符號 (10min) 3、 主要技術指標 (10min)4、 集成電路的電壓傳輸特性 (25min)(1) 線性區(2) 非線性區5、 理想化模型 (20min)(1) 虛短(2) 虛斷小結 (10min) 現實中多見的芯片為集成芯片,介紹其內部結構,組成部分。本項目中用到的為集成運算器,講述其特點、傳輸特性、理想模型。動畫演示。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1授課題目放大電路中的負

17、反饋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負反饋概念。2、各種反饋類型的判斷。3、負反饋對電路性能的影響教學難點1、 并聯和串聯負反饋及電流負反饋的判斷2、 負反饋對電路性能的影響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反饋的基本概念 (10min)1)什么是反饋2) 負反饋和正反饋3) 交流反饋和直流反饋2、反饋的判斷 (25min)1)有無反饋的判斷2)正、負反饋極性的判斷之一 瞬時極性法3)電壓反饋和電流反饋4)串聯反饋和并聯反饋(根據反饋信號在輸入端的求和方式)5)正、負反饋極性的判斷法之二6)直、交流反饋方法判斷:根據反饋網絡中是否有動態元件進行判斷3、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四種基本組態 (20min)1)

18、負反饋的基本組態類型2) 負反饋放大電路反饋組態的判斷方法3)四種負反饋組態及組態的判斷4、負反饋對放大倍數的影響 (10min)5、 負反饋對輸入電阻的影響 (5min)6、 負反饋對輸出電阻的影響 (5min)7、負反饋對放大電路非線性失真的影響 (10min)小結 (5min) 以生活中的實例來引入反饋的概念,如開車,手取物等。用多媒體展示不同反饋效果。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2授課題目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線性應用(1)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 基本同相比例放大器2、 基本反相比例放大器3、 加法運算放大器教學難點1、 基本同相比例放大器2、 基本反相比例

19、放大器3、 加法運算放大器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 比例運算電路 (1) 反向比例電路 (15min) (2)同相比例電路 (15min)(3) 差動比例電路 (15min)2加法電路 (30min) 3、 擴展練習 (15min) 以例題講解集成放大電壓線性特點的應用。用仿真軟件展示運算效果。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3授課題目半導體晶體管基本放大電路(2)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 減法運算放大器2、 積分運算電路3、 微分運算電路教學難點1、減法運算放大器2、積分運算電路3、微分運算電路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減法電路 (20min)2、兩級運算電路 (2

20、0min)3、積分電路 (15min) 4、微分電路 (15min) 項目三 傳聲器 整體設計討論、分析 (20min)(1) MIC電路(2) 負反饋網絡(3) LM324兩級反相比例放大電路(4) 擴音器電路 以例題講解集成放大電壓線性特點的應用。用仿真軟件展示運算效果。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4授課題目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非線性運用(1)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過零比較器的工作原理及電壓傳輸特性;2、任意電壓比較器教學難點1、過零比較器的工作原理及電壓傳輸特性;2、任意電壓比較器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集成運算擴展練習題 (20min)1、概述 (20min)

21、1)電壓傳輸特性2)集成運放的非線性工作區3)電壓比較器的類型4)比較器基本特點2、單限比較器 1)過零比較器 (20min)2)任意電平比較器 (20min) 小結 (10min) 以例題講解集成放大電壓非線性特點的應用。用仿真軟件展示運算效果。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5授課題目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非線性運用(2)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 滯回比較器工作原理2、 滯回比較器電壓傳輸特性。3、 窗口電壓比較器工作原理4、 窗口電壓比較器電壓傳輸特性。教學難點1、滯回比較器工作原理2、滯回比較器電壓傳輸特性。3、窗口電壓比較器工作原理4、窗口電壓比較器電壓傳輸特性

22、。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單限比較器擴展練習題 (10min)1、滯回比較器 1)電路結構 (10min) 2)工作原理及傳輸特性 (15min)3)特點及應用 (15min)2、窗口比較器 1)電路結構 (10min) 2)工作原理及傳輸特性 (15min)3) 特點及應用 (15min)4) 以例題講解集成放大電壓非線性特點的應用。用仿真軟件展示運算效果。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6授課題目RC正弦波振蕩電路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實驗箱教學重點1、產生正弦波振蕩的原因和振蕩的條件2、能否振蕩的判斷和振蕩頻率的計算3、正弦波振蕩電路的分析方法教學難點1、 自激振蕩工作原理2、

23、RC文氏橋式振蕩器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產生正弦波的條件和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1) 電路振蕩的物理原因 (5min)2)振蕩的條件 (15min)3)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和類型 (15min)A 觀察電路是否包含振蕩電路的四部分組成正弦波振蕩電路分析方法和步驟B 判斷放大電路正常工作C 判斷電路能否振蕩D 估算振蕩頻率E 分析起振條件(幅值條件)F 穩幅與穩頻2、RC正弦波振蕩電路 1) RC串并聯選頻網絡的頻率響應 (15min)2)RC文氏橋振蕩電路 (20min)A RC文氏橋振蕩電路的構成B RC文氏橋振蕩電路的穩幅過程C 頻率可調的RC橋正弦波振蕩電路 項目四 函數信號發生器 整體

24、設計討論、分析 (20min) (1)RC文氏橋式振蕩器 (2)過零電壓比較器 (3)反相積分電路 從已學過的RC電路講述其振蕩原理,并用仿真軟件展示效果。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7授課題目負反饋放大器課 型實驗使用教具實驗箱實驗目的加深理解放大電路中引入負反饋的方法和負反饋對放大器各項性能指標的影響。實驗設備及器材1、12V直流電源2、函數信號發生器3、雙蹤示波器 4、 頻率計5、 交流毫伏表 6、 直流電壓表7、 晶體三極管3DG6×2(50100)或9011×2 電阻器、電容器若干。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實驗內容:1、測量靜態工作點2、測試基本

25、放大器的各項性能指標1)測量中頻電壓放大倍數AV,輸入電阻Ri和輸出電阻RO。2)測量通頻帶3、測試負反饋放大器的各項性能指標4、觀察負反饋對非線性失真的改善實驗總結:1、將基本放大器和負反饋放大器動態參數的實測值和理論估算值列表進行比較。2、根據實驗結果,總結電壓串聯負反饋對放大器性能的影響。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8授課題目模擬運算電路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實驗目的1、研究由集成運算放大器組成的比例、加法、減法和積分等基本運算電路的功能。2、了解運算放大器在實際應用時應考慮的一些問題。實驗設備與器件1、±12V直流電源2、函數信號發生器3、交流毫伏表

26、4、直流電壓表5、集成運算放大器A741×1 電阻器、電容器若干。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實驗內容:1、反相比例運算電路1) 按圖連接實驗電路,接通±12V電源,輸入端對地短路,進行調零和消振。2) 輸入正弦交流信號,測量相應的UO,并用示波器觀察uO和ui的相位關系。2、同相比例運算電路1) 按圖連接實驗電路。實驗步驟同內容1。 2) 將圖中的R1斷開,得電路重復內容1)。3、 反相加法運算電路1)按圖連接實驗電路。調零和消振。2) 用直流電壓表測量輸入電壓Ui1、Ui2及輸出電壓UO 。4、減法運算電路1) 按圖連接實驗電路。調零和消振。2) 采用直流輸入信號,實驗步驟同內

27、容3。5、積分運算電路1)打開K2,閉合K1,對運放輸出進行調零。 2)調零完成后,再打開K1,閉合K2,使uC(o)0。3)預先調好直流輸入電壓Ui0.5V,接入實驗電路,再打開K2,然后用直流電壓表測量輸出電壓UO,每隔5秒讀一次UO,直到UO不繼續明顯增大為止。 實驗總結:1、 整理實驗數據,畫出波形圖(注意波形間的相位關系)。2、 將理論計算結果和實測數據相比較,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 3、 分析討論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19授課題目電壓比較器課 型實驗使用教具實驗箱實驗目的 1、 掌握電壓比較器的電路構成及特點 2、 學會測試比較器的方

28、法實驗設備和器件1、 ±12V 直流電源 4、 直流電壓表2、 函數信號發生器 5、 交流毫伏表3、 雙蹤示波器 6、 運算放大器 A741×27、穩壓管 2CW231×1 8、 二極管 4148×2 電阻器等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 實驗內容: 1、過零比較器 (1) 接通±12V電源。 (2) 測量ui懸空時的UO值。 (3) ui輸入500Hz、幅值為2V的正弦信號,觀察uiuO波形并記錄。(4) 改變ui幅值,測量傳輸特性曲線。 2、 反相滯回比較器 (1) 按圖接線,ui接5V可調直流電源,測出uO由UomcxUomcx時ui的臨界值。

29、(2) 同上,測出uO由UomcxUomcx時ui的臨界值。(3) ui接500Hz,峰值為2V的正弦信號,觀察并記錄 uiuO波形。(4) 將分壓支路100K電阻改為200K,重復上述實驗,測定傳輸特性。 3、 同相滯回比較器(1) 參照2,自擬實驗步驟及方法(2) 將結果與2進行比較 4、 窗口比較器自擬實驗步驟和方法測定其傳輸特性。 實驗總結: 1、 整理實驗數據,繪制各類比較器的傳輸特性曲線 2、 總結幾種比較器的特點,闡明它們的應用。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20授課題目波形發生器課 型實驗使用教具實驗箱實驗目的1、 學習用集成運放構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發生器

30、。2、 學習波形發生器的調整和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實驗設備和器件1、±12V直流電源 2、雙蹤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 4、頻率計5、集成運算放大器 A741×2 6、二極管 IN4148×2 7、 穩壓管 2CW231×1 電阻器、電容器若干。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實驗內容:1、 RC橋式正弦波振蕩器1)描繪uO的波形,記下臨界起振、正弦波輸出及失真情況下的RW值,分析負反饋強弱對起振條件及輸出波形的影響。2)用交流毫伏表分別測量輸出電壓UO、反饋電壓U+和U-,分析研究振蕩的幅值條件。3)用示波器或頻率計測量振蕩頻率fO, 并與理論值進行比較。4)斷開

31、二極管D1、D2,分析D1、D2的穩幅作用。2、方波發生器1) 用雙蹤示波器觀察并描繪方波uO及三角波uC的波形(注意對應關系),測量其幅值及頻率,記錄之。2) 觀察uO、uC幅值及頻率變化情況。把動點調至最上端和最下端,測出頻率范圍,記錄之。3) 觀察uO波形,分析DZ的限幅作用。3、三角波和方波發生器1)將電位器RW調至合適位置,用雙蹤示波器觀察并描繪三角波輸出u0及方波輸出uO,測其幅值、頻率及RW值,記錄之。2)改變RW的位置,觀察對uO、uO幅值及頻率的影響。3)改變R1(或R2), 觀察對uO、uO幅值及頻率的影響。實驗總結:1、 根據實驗分析RC振蕩器的振幅條件2、討論二極管D1

32、、D2的穩幅作用。3、討論DZ的限幅作用。4、分析電路參數變化(R1,R2和RW)對輸出波形頻率及幅值的影響。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21授課題目RC正弦波振蕩器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實驗箱實驗目的 1、 進一步學習RC正弦波振蕩器的組成及其振蕩條件 2、 學會測量、調試振蕩器實驗設備與器件 1、 12V 直流電源 2、 函數信號發生器 3、 雙蹤示波器 4、 頻率計 5、 直流電壓表 6、 3DG12×2 或 9013×2 電阻、電容、電位器等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實驗內容: 1、 RC串并聯選頻網絡振蕩器 (1) 斷開RC串并聯網絡,測量放大器靜態工作

33、點及電壓放大倍數。 (2) 接通RC串并聯網絡,并使電路起振,用示波器觀測輸出電壓uO波形,調節Rf使獲得滿意的正弦信號,記錄波形及其參數。 (3) 測量振蕩頻率,并與計算值進行比較。(4) 改變R或C值,觀察振蕩頻率變化情況。(5) RC串并聯網絡幅頻特性的觀察2、 雙T選頻網絡振蕩器 (1) 按圖 組接線路 (2) 斷開雙T網絡,調試T1管靜態工作點,使UC1為67V。 (3) 接入雙T網絡,用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若不起振,調節RW1,使電路起振。 (4) 測量電路振蕩頻率,并與計算值比較。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22授課題目功率放大電路概述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

34、教學重點1、功率放大電路的特點(與電壓放大電路比較)及類型。2、OCL甲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的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3、功率、效率和管耗的計算及相互關系。教學難點功率放大電路的分析與計算。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電壓放大電路回顧 (10min)1、 功率放大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1) 功率放大電路的特點 (10min)2) 功率放大電路的幾種工作狀態 (10min)3) 功率放大電路的類型 (15min)a變壓器耦合功率放大電路b無輸出變壓器的功率放大電路c無輸出電容的功率放大電路d橋式推挽功率放大電路2、 OCL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 OCL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20min)a電路

35、的組成b存在的問題交越失真2) OCL甲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20min)a電路組成及工作原理b分析計算,求輸出功率、管耗、電源提供的功率及效率c最大管耗PT1max與輸出功率的關系d功放管的選擇小結 (5min) 回顧電壓放大放大電路的特性。提問電壓放大器能否為功放?引導學生討論。引入功放組成結構,分類。不同功放的優缺點。并通過例題掌握功率、效率和管耗的計算。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23授課題目OCL電路、復合管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 功率管的散熱問題,主要說明管子的安全使用。2、 復合管的構成原則及其電流放大倍數;3、 集成功率放大電路的結構、功能

36、、性能指標的意義及其應用。教學難點1、 功率管的散熱問題。2、 集成功率放大電路的應用。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1、OTL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 OTL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0min)a電路的組成b存在的問題交越失真2) OTL甲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0min)a電路組成及工作原理b分析計算,求輸出功率、管耗、電源提供的功率及效率c最大管耗PT1max與輸出功率的關系d功放管的選擇2、功率放大電路的安全運行 (5min)3、復合管的組成及其電流放大系數 (15min) 1)復合管的組成原則2)復合管的電流放大系數4、復合管共射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及其特點 (10min)1)復合管

37、共射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2)復合管共射放大電路的特點3)四種類型的復合管5、甲乙類互補功率放大電路 (5min)7、集成功率管LM386、TDA2030 (15min)項目五 功率放大電路 整體設計討論、分析 (20min) (1) 音量調節電路(2) 負反饋網絡(3) 集成功率管TDA2030(4) 茹蓓爾網絡 借助多媒體的動畫效果理解功率管的散熱問題,講授集成功率放大電路的應用。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24授課題目OTL 功率放大器課 型實驗使用教具實驗箱實驗目的1、進一步理解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學會OTL電路的調試及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實驗設備與器件1、

38、5V直流電源 5、 直流電壓表2、 函數信號發生器 6、 直流毫安表3、 雙蹤示波器 7、 頻率計4、 交流毫伏表 8、 晶體三極管 3DG6 (9011) 3DG12 (9013)3CG12 (9012) 晶體二極管 IN4007 8揚聲器、電阻器、電容器若干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實驗內容:1、 靜態工作點的測試 1) 調節輸出端中點電位UA 2) 調整輸出極靜態電流及測試各級靜態工作點2、 最大輸出功率P0m 和效率的測試 1) 測量Pom 2) 測量3、輸入靈敏度測試 4、 頻率響應的測試 5、研究自舉電路的作用 6、噪聲電壓的測試實驗總結: 1、 整理實驗數據,計算靜態工作點、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P0m、效率等,并與理論值進行比較。畫頻率響應曲線。 2、 分析自舉電路的作用。 3、 討論實驗中發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課后小結教 案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 講25授課題目直流電源的概述及單相整流電路課 型講授使用教具多媒體教學重點1、直流電源的組成及其各個部分的作用2、串聯型穩壓電路3、集成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