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_第1頁
淺議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_第2頁
淺議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_第3頁
淺議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議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    穆廷云摘要:公共場所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地區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每個人都有必要掌握公共場所禮儀的基本要求,培養文明高雅、彬彬有禮的氣質,展示現代國民的文明形象,使大家在公共場所能夠輕松愉快地相處。關鍵詞:公共場所;禮儀;特點;原則公共場所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文明禮儀的重要窗口。“個人在公共場所的舉止往往是其禮儀修養的真實寫照,而國民在公共場所的舉止往往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真實反映。從這個角度講,無論是個人禮儀修養的加強,還是國家文明水平的提高,都應從公共場所的禮儀開

2、始。” 1一、公共場所的特點(一)共有性。公共場所顧名思義是公共的,屬于大家的,人人都可以享受公共場所提供的空間和服務,它既屬于每一位公民,又不單獨屬于每一位公民,是大家共享的,因此,在公共場所的言行舉止要考慮到他人的存在。(二)平等性。在公共場所,不管國別、民族、年齡、性別、職務的高低、財富的多寡等等,任何人沒有特權,大家是平等的,應互相尊重,遵守共有的規則,和睦相處。(三)人際陌生性。公共場所的人們來自四面八方,彼此不相識、不了解。沒有來自同事、熟人朋友的壓力,人們處于公共場所時舉止言行往往比較放松、隨意。(四)人員構成復雜性。人們可能來自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有著不同的職業、年齡、身份地

3、位、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個人禮儀修養差別較大,這也給公共場所的統一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五)管理松散性。相對于組織單位或各種特定場合,公共場所沒有那么多的規章制度、條條框框,約束相對較少。二、公共場所禮儀的基本要求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應共同遵守的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公共場所禮儀是社會公德的具體體現,是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禮儀規范,是所有社會成員都有必要掌握的。(一)盡量給人方便公共場所是共有的,人人可以進出,不是個人的私有領地。因此,言行舉止要考慮到他人的存在,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給別人帶來不便,要盡量給人以方便。如人多時不要并排行走,以

4、免阻擋別人的道路;乘坐公共汽車時上車主動向里走,下車主動向外移;看演出或比賽時盡量不要遲到,中間不要隨意站起或來回走動,以免影響他人觀看等等。(二)不干擾他人公共場所人們的生活習慣、對環境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公共場所要注意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干擾他人,不侵犯他人。這種侵犯包括空間侵犯、聲音侵犯、視覺侵犯等。空間侵犯是指去搶占別人已經占據的位置或空地。雖然公共場所是共有的,但如果有人先占據了它,那么他就暫時擁有了這個位置的使用權。要養成輕聲的習慣,說話要輕、走路要輕、開關門要輕、打電話要輕等等,尤其是在需要安靜的公共場所,如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在公共場所,我們希望目之所及是美麗的、文明的。

5、因此公共場所的言行舉止應符合大眾的風俗習慣、審美要求,要照顧到他人的存在,不能為所欲為。如情侶間的親密行為不應當眾表演;儀表要整潔,不能光腳裸背、衣衫不整等等。(三)與他人保持一致公共場所的言行舉止應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場所的和諧。交通規則是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為確保效率和安全而制定的規則,是道路暢通和出行安全的保證,每個人都有義務自覺遵守。排隊也是公共場所文明的重要標志,只要兩個人以上一起交費、上車等就應依次排隊,依序而行,這是對先來后到秩序的自覺遵守,也是避免糾紛、沖突和倚強凌弱的必要手段。“插隊”無視別人的存在,侵犯別人的時間,是及其沒有修養的表現,在任何一個文明的國度里都是令人不齒的。

6、(四)保持公共場所的整潔首先是保持公共設施的完整,不損壞公物。公共設施是提供給所有人的一種“服務”,方便了大家的生活。由于公共設施分布零散,給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只靠專業部門管理很難到位,對社會公共物品的維護、愛惜,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其次是保持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公共場所人流量大,環境衛生除了靠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之外,更要依靠大家來自覺維護。良好的衛生習慣既是個人身體健康的需要,也是禮儀與修養的體現。干凈清潔的公共環境,為我們的休閑娛樂提供了舒適與方便,我們不僅有權享受,更有責任去維護。(五)尊老愛幼、尊重女性尊敬老人,愛護兒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公民的基本修養。關愛老

7、人和孩子就是關愛自己,每個人都有童年,每個人都會變老。據說從原始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在氏族公社內部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和生活能力的兒童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關愛老人和孩子是人類善良本性的傳承,是人類發展繁衍的根本,是人類文明的體現。尊重女士,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禮儀原則。在公共場所每一名成年男士都有義務禮讓女士、照顧關心女士,展現紳士風度。三、公共場所禮儀的培養提高(一)加強禮儀教育,培養自律意識公共場所的禮儀主要靠自律,而自律意識的形成從根本上取決于教育。要細化教育內容。禮儀教育既要宣傳文明禮儀對個人和地區形象、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認識,更要講授具體場合的

8、文明禮儀規范,讓人們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確的、有禮的,才是受人尊重的。要豐富教育形式。如地方報紙開辟禮儀專欄,講授禮儀知識;利用社區講堂、宣傳欄、文藝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教育;針對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上網率高的實際,加強網絡輿論宣傳等等,讓禮儀成為公民的必修課。要擴大教育范圍。從兒童抓起,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不能忽略老年人的禮儀教育,一些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等導致公共場所文明禮儀素質不高。(二)營造良好環境,陶冶文明習慣良好的環境對國民禮儀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影響。在全社會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導向和社會風尚:不遵守社會公德、不文明的人和事,會受到大家的譴責;道德高尚、文明禮貌的人和

9、事,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肯定。優化公共設施配置,如增加公共廁所、垃圾箱、停車位等公共基礎設施的數量,合理布局,以人性化的服務和管理引導國民養成文明習慣。加強居民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加強市容環境的整治,塑造環境優美、秩序良好、管理規范的城市文明的新形象,使人們潛移默化中逐步告別不文明習慣,培養出彬彬有禮的氣質。(三)加強監督管理,規范文明行為在教育引導的同時,必要的監督和干預也是不可缺少的,監督和自律結合,干預和養成結合,以監督促自律,才能最終達到自律的目的。要加強輿論監督,新聞媒體和廣大市民可對突出的不道德、不文明行為予以曝光,形成人人喊打之勢。要加強社會監督,把市民素質的提高和完善納入法律、政令軌道。如新加坡的法律制度非常完善,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連吃口香糖都專門立法。人們在細致入微的法律、政令約束下,逐步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