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一、工程概括1二、現場勘察2三、減臂施工工藝21、準備工程22、減臂順序3四、管理職責4五、安全注意事項6一、工程概括本工程為*工程,位于廣東省*,由*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地質勘察工程公司勘察、*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施工。本工程為二期施工,具體由地下室及3#、4、5、6、7#、8#棟組成,框架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70874。73,地下2層,地上層數1328層,建筑高度為51。2086。70m。 本工程在8棟安裝的03#塔式起重機QTZ80(6012)(出廠編號:T15013),起重機臂長60米,由于本工程項目樓房建筑相對密集,如不縮減起重機臂長,今后的作業(yè)過
2、程中會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因此項目部決定對塔機采取減臂措施。根據塔式起重機安全使用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項目部決定將塔式起重機臂長縮減為41。5米,為了保證塔式起重機減臂作業(yè)的安全,現擬定如下方案。二、現場勘察1、塔吊現場道路暢通;2、塔吊位置可以使用大型汽車吊裝;3、塔吊回轉半徑內無高壓線、障礙物;三、減臂施工工藝1、準備工程1。1、清理障礙物,保持道路平整、暢通;1.2、起吊設備,50噸重汽車吊1。3、起吊工具:專用扳手、梅花扳手、大錘、撬棍、卡環(huán)、繩卡、吊鎖1。4、安全用具:安全帶、安全帽;1.5、規(guī)定作業(yè)安全警示區(qū),派專人看護.2、減臂順序 由于此次作業(yè),吊車按拆的的最重吊物約為3噸
3、重,吊物最大的安裝高度20米,吊車的最小工作半徑約為7米,參考各型汽車起重特性曲線,擬選用50噸汽車吊作為此次減臂作業(yè)的起吊設備.2.1、在起重臂頭部系好白綜繩,拆除全部限位,吊鉤落地,收起主鋼絲繩,將小車固定在起重臂根部;2.2、啟動汽車吊,依次調出平衡臂的配重;2.3、選擇好起重臂上的重心位置,扣好鋼絲繩;2。4、將起重臂微微吊起,使起重臂頭部稍微抬起以便拉桿的拆除;2。5、拉桿與塔頂的連接拆除后,必須用繩索牢固綁緊在起重臂上,然后拆除與塔身連接的圓銷,吊下起重臂,放在地面;按塔機說明書關于41.5米起重臂的拼裝要求,施工隊將拆除第六節(jié)臂6米,第八節(jié)臂5米、第9節(jié)臂5米、第十節(jié)臂5。4米,
4、另外增加了2。9米的第十節(jié)臂,去掉起重臂拉桿5.395米1條,并重新拼裝起重臂長拉桿,使其長度符合要求。2。6、用汽車吊將吊臂平穩(wěn)提升,提升過程中必須使吊臂處于水平狀態(tài),使得吊臂能順利的安裝到回轉塔身的吊臂絞點上.在吊臂與回轉塔身連接完畢后,繼續(xù)提升吊臂,使吊臂拉桿上的一組滑輪拉起拉桿,先使短拉桿的連接板能夠用銷軸連接到塔頂相應的拉板上,然后再調整長拉桿的高度位置,使得長拉桿的連接板也能夠用銷軸連接到塔頂相應的拉板上。汽車吊將臂慢慢放下,使拉桿處于收攏狀態(tài),然后松脫滑輪組上的起升鋼絲繩.2。7、吊裝平衡重去掉相應平衡重2。1噸1塊和1。5噸2塊,現平衡重總量為11。4噸。2。8、穿繞起升鋼絲繩
5、,將起升鋼絲繩經塔頂導向滑輪后,繞過在回轉塔身上的重量限制器滑輪,再引向小車滑輪與吊鉤穿繞,最后將繩端固定在臂頭上.2。9、把小車開支最根部,轉動小車上的小儲繩卷筒,把牽引繩盡量拉緊.調整各部限位及報警裝置。四、管理職責1、負責人1.1、是此次作業(yè)的技術、質量、安全、人員分工、經濟核算的負責和全權指揮;1。2、召開作業(yè)人員會議,認真進行作業(yè)前的安全技術交底,做到安全、文明施工;1。3、按操作規(guī)程和說明書的要求精心組織和指揮施工,提高作業(yè)質量;1。4、對現場作業(yè)人員進行統一調度和統一指揮;1.5、主持塔吊安裝后的初驗工作,嚴格把關,按標準執(zhí)行。2、技術負責人2.1、認真執(zhí)行有關塔吊按拆技術、質量
6、、安全等方面的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定;2。2、負責編制減臂施工方案,認真進行施工前和時工進程中的技術措施交底、并監(jiān)督實施;2.3、全面負責塔吊的質檢工作,及時解決拆裝過程中的技術質量問題;2。4、督促、檢查、指導整理好的技術資料,確保資料真實、準備、完整;3、質檢員3。1、具體負責作業(yè)前的檢查、作業(yè)過程中對各主要工序的質量檢驗和作業(yè)后自檢工作,并做好各項質檢記錄;負責對作業(yè)人員做好做以前的技術交底和作業(yè)過程中對關鍵工序的重復交底工作;3.2、檢查、監(jiān)督作業(yè)人員嚴格按照工藝程序和技術要求實施作業(yè),制止違章作業(yè);3。3、對發(fā)現的質量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及時消除隱患。4、安全員4。1、具體負責做
7、吊裝過程中的安全工作;4。2、檢查監(jiān)督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后的落實情況,監(jiān)督施工現場的安全作業(yè);4。3、檢查作業(yè)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發(fā)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防范措施;4.4、督促全體人員按各自工種的操作規(guī)程和本方案的要求作業(yè),嚴禁違章作業(yè).5、電工5.1、具體做好本工種的一切準備工作,并把電源送至塔吊的臨時配電箱;5。2、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和安裝進度接通線路,保證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5.3、總體完成后,及時接通電氣線路、各種限位裝置及各種電氣儀表線路,做好避雷接地;5。4、協助技術測試人員做好電氣方面的測試工作;5。5、協助技術負責人做好設備的試運轉,調整好各種限位裝置。6、安
8、裝工6。1、在負責人的領導下,按照作業(yè)程序施工;6。2、配合電工裝好所有的限位、保險裝置;6。3、協助負責人進行塔吊的自檢、測試、調試工作。7、起重工(包括指揮、掛鉤)7.1、起重工必須服從現場負責人的領導;7。2、負責吊裝作業(yè)中的綁扎、掛鉤和指揮;7.3、吊裝時選擇好吊、索具和捆綁方法,準確確定吊物的重心位置;7.4、必須按照GB50828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統一指揮信號;7.5、嚴格執(zhí)行“十不吊"原則.五、安全注意事項1、認真執(zhí)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2、參加作業(yè)和管理(質檢、安全、指揮)人員必須持有塔吊按拆操作證(特殊工種還必須持有勞動部門頒發(fā)的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證).3、凡患有色盲、矯正視力低于1。0、聽覺障礙、心臟病、貧血等疾病者不得從事登高作業(yè)。4、指揮信號必須由指定的指揮者發(fā)出,其他人員不得指揮.5、所有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好安全帽和防護手套,登高作業(yè)必須系好安全帶,不得穿硬底鞋及塑料底鞋,嚴禁酒后作業(yè).6、拆除過程中,用鐵錘沖銷軸時,一定要有人拿住,以防墜落,在塔機平臺上,應放零件盒,將拆除的銷軸、螺栓等及時放入其中。嚴禁發(fā)生高空墜物的情況。作業(yè)必須安排在白天進行,六級以上風力停止作業(yè)。7、拆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物理下冊 第九章 家庭用電 4 家庭生活自動化、智能化教學設計設計(pdf)(新版)教科版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 2.2網絡改變世界教學設計
- 二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巧設分區(qū)出效果 1教學設計 泰山版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第八章-工程量清單計量規(guī)則(2018年版)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11 ie üe er教案
- 籌備培訓中心全攻略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0 肥皂泡教案
-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等獎第2課時2課時教案設計
- 2024云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春季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東省2024-2025學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物理試卷及答案(二)高三試卷(佛山二模)
- 【9數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馬鞍山技師學院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電網工程設備材料信息參考價(2024年第四季度)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會試卷真題(含標準答案及評分標準)
-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 2023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 論文模板及說明
- GB/T 37864-2019生物樣本庫質量和能力通用要求
- 深化緊密型縣域醫(yī)共體建設
- 太陽能電池的特性完整課件
- 企業(yè)公司組織架構圖word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