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_第1頁
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_第2頁
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_第3頁
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_第4頁
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摘 要 馬鈴薯作為日常常用食物,種植的時間比較長,為了增加馬鈴薯產量,也在不斷對新型栽培種進行研究,通過對后代材料的鑒定,對新型栽培種進行比較。本文主要從案例選取出發,對結果進行深入分析p ,并討論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結果。【關鍵詞】:p 馬鈴薯 新型栽培種 改良鑒定中圖分類號:S532;S332.6 文獻標識碼:A0前言馬鈴薯的人工栽培于公元前的秘魯南部地區,而最早發現并食用馬鈴薯的是印第安人。馬鈴薯新型栽培種是20世紀60年代仿照安迪斯亞種,經過人工選擇成為馬鈴薯亞種,再搜集馬鈴薯生長適應的光照條件、氣候條件以及與馬鈴薯栽培種相似類型的條件,

2、對引進的馬鈴薯栽培種進行改良,最終成為馬鈴薯新型栽培種。1材料與方法1.1材料與方法馬鈴薯新型栽培種改良過程中,選取方法一般采用的輪回選擇法。而輪回選擇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原始群體通過互交,并對互交結果進行鑒定,將其中優良的基因進行重新混合,通過相互自由授粉,形成改良品種。目前,我國在馬鈴薯新型栽培種研究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主要是由于20_5年春東北農大教授陳伊里通過輪回選擇改良后獲得了5.3克實生種子,在馬鈴薯新型栽培種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進展,同時也為我國馬鈴薯新品種研究工作拉開了序幕。本文主要對江西鷹潭地區以及環鄱陽湖地區馬鈴薯新型栽培種的研究工作進行分析p ,主要采用輪回選擇和半同胞輪回

3、選擇雜交的方法或這幾采集實生種子,通過繼續培育獲得實生馬鈴薯。通過研究發現,新型馬鈴薯栽培種具有群體遺傳多樣性的特征。為了確保馬鈴薯的品質,必須選擇優良個體,在相同步驟下進行相互自由授粉,進而形成新的改良群體。通過反復試驗,將實生種子反復培育,直到試驗呈現出比較好的效果,開始采取混選的方式,對混選出來的師生馬鈴薯進行培育,直至其性狀穩定后,再度進行24年的選種工作,對選種做雜交組合利用,分析p 植株的植物學、生物學特征,從而獲得高品質、價值高的種質資。1.2試驗期間氣象和地理江西鷹潭地區以及環鄱陽湖地區屬于濕潤、半濕潤氣候,氣候在20左右,而馬鈴薯新型栽培種生長對氣候條件的要求比較嚴重,其中,

4、最高氣溫不得高于24,而最低溫度不得低于16。該地區面積廣大,環境好,屬于長江中下游流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適宜發展種植業,具備氣候冷涼、日照充足以及晝夜溫差大的特點,為馬鈴薯新型栽培種試驗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種植過程中采用交替種植的形式,受豐富地表水的影響,該地區的呈現出土壤呈微酸性特征。馬鈴薯生長對雨水量的要求也比較嚴重,要求區域內降水量比較大,鄱陽湖豐富的儲水量也為試驗順利進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該地區67月降水量為一年四季降水量最大,這也是馬鈴薯新型栽培種生長需要的環境。所以,對馬鈴薯培育期間的氣象和地理條件控制也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選擇合適的區域,才能培育出品質優良的馬鈴薯實生種,將這種實生

5、種進行推廣和種植,才能實現新品種研發工作的最終目的。2結果分析p 通過馬鈴薯新型栽培種試驗,要求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1)新型馬鈴薯栽培種篩選后代材料的植株性狀。通過反復試驗,馬鈴薯植株性狀得到了改良,開花更為繁茂,花期也延長了,植株的結實性更強,漿果內種子多,葉型一般為小葉型,植株長勢更強,植株更加強壯,很大程度上為馬鈴薯順利結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要對馬鈴薯新型栽培種篩選后代材料進行考種分析p ,與原始馬鈴薯群體相比,新型栽培種結實性更強,且結實更為集中,大多數個體的芽眼都比較淺,抗病性強,可以保證馬鈴薯的品質。通過對普通植株的再篩選,進一步分析p 抗青枯病材料,從而獲得了抗青枯病

6、主要病毒的無形系。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優勢更為明顯,它的植株中葉綠素含量更高,加劇了光合作用,促使植株的猛烈長勢。通過實驗發現,新型馬鈴薯栽培種具有高產潛能,通過對篩選出來的材料進行分析p ,如抗病性能、品質優異以及實驗結果,發現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具有遺傳力強和配合力好的顯著特點。所以,推廣和培育馬鈴薯新品種具有現實意義;(3)需要對改良后的主要性狀進行比較,經過輪回選擇,使得新型馬鈴薯新型栽培種的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有效克服了日照時間短、光合作用效果差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馬鈴薯的商品性能和產量。同時新型栽培種也為直接利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得馬鈴薯種植工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馬鈴薯新型

7、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對馬鈴薯實生種子的推廣和廣泛種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3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通過對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研究發現,新型栽培種的基因庫小于原始群體,但是,與普通的栽培種比較,新型栽培種的基因庫更為豐富,具有非常良好的遺傳性。在試驗中采用輪回選擇的方法,使得優良基因頻率逐漸增加,這對馬鈴薯實生種子的推廣和廣泛種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馬鈴薯作為一種外來物,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種植。但是,有限的種植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馬鈴薯產量進一步提高。通過對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進行深入研究,逐漸縮小遺傳變異的危害性,不斷改良馬鈴薯品種,為馬鈴薯生長提供適應的條件和環境,確保馬鈴薯可以高產量產出,進而真正實現馬鈴薯種植和新型栽培種研究工作的重要意義。4結語總之,對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變原始馬鈴薯實生種子培育過程中的缺陷,有效改變馬鈴薯的基因,實現馬鈴薯高產量產出的重要目標,為我國馬鈴薯新型栽培種研究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提高我國馬鈴薯產量和品質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農業工作中,加強,馬鈴薯新型栽培種后代材料的改良鑒定已經成為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參考文獻】:p 1 李朋,蔡興奎,陳琳等.馬鈴薯體細胞雜種后代青枯病抗性鑒定及分子標記檢測J.中國馬鈴薯,20_(6):321-327.2 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