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古詩閱讀與理解課堂知識加深練習題_第1頁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古詩閱讀與理解課堂知識加深練習題_第2頁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古詩閱讀與理解課堂知識加深練習題_第3頁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古詩閱讀與理解課堂知識加深練習題_第4頁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古詩閱讀與理解課堂知識加深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古詩閱讀與理解課堂知識加深練習題班級:_ 姓名:_1. 讀白樺課文片段,完成練習。白樺四周徜徉著姍姍來遲的朝霞,它向白雪皚皚的樹枝又抹一層銀色的光華。1解釋詞語:姍姍來遲_徜徉_2這一節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_。3“姍姍來遲”描寫的是_,突出它的形態之美,從而襯托出白樺的_。4仿寫: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寫小溪。_。5“又抹一層銀色的光華”中的“抹”改為“涂”好嗎?為什么?_。2. 按要求做題。到小徑中去走走吧,在_的時候:著腳,_著手,踏著_,涉過_。1按原文填空。2從文中我體會到:_3. 詩歌鑒賞。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

2、銀盤里一青螺。1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和:_青螺_2這首詩的寫作順序是:_3寫出這首詩后兩句的意思。_4. 閱讀詩詞,完成練習。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_。_追黃蝶,_。1補充古詩。2這首詩是_代詩人_寫的。詩中描寫了_種景物(包括人物),分別是_。3“_”一句寫出了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歡樂情景。4我還知道描寫兒童的詩句如:_,_。5.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1解釋加點的詞。碧玉:_   綠絲絳:_2寫出前兩句詩的意思:_6. 課內閱讀。題西林壁 _,_。_,_。1默寫古詩。2從古詩中找出兩對反義詞

3、寫下來。(_)(_) (_)(_)3在本詩中,詩人從_、_、_、_、_、_幾個角度來觀賞_山,看到山的姿態和形狀各不相同,詩中“_,_”蘊含著深刻的哲理。7. 課內閱讀。在朦朧的寂靜中,玉立著這棵白樺,在燦燦的金輝里,閃著晶亮的雪花白樺四周徜徉著姍姍來遲的朝霞,它向白雪皚皚的樹枝又抹一層銀色的光華1理解詞語的意思。姍姍來遲:_。白雪皚皚:_。2填上合適的詞語。(_)的雪花   (_)的金暉   (_)的樹枝3這首詩的作者是_詩人_。這是一首抒情詩,以_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_。詩中的白樺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的美感,白樺那么高潔、挺拔,

4、它是_的象征。4這首小詩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_之情。5用直線畫出色彩變化的句子。8. 課內外比較閱讀。(一)出塞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_度陰山。(二)從軍行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注釋)青海:指青海湖。雪山:終年積雪的山,指祁連山。孤城:指玉門關,因地廣人稀,給人以孤城之感。穿:磨破。金甲:鎧甲的美稱。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里借指敵人。1讀出塞,按原文把句子補充完整。2表達對守關將士深切同情的詩句是:“_,_。”3“飛將”指的是(_),“胡馬”指的是(_)。a名將李廣。b名將衛青。c胡人的駿馬。d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5、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飛將軍_(填人名)的懷念,其言外之意是:_5讀從軍行完成填空。(1)“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兩句寫到了三個地名,分別是:_、_、_。(2)“_”一句概述了戰斗之艱苦激烈,而“_”則是戍邊將士的堅定、深沉的誓言。6品讀這兩首古詩,對的打“”,錯的打“×”。(1)出塞刻畫了守邊將士荒涼艱苦的生活環境。(_)(2)出塞詩歌主題是希望平定戰亂,安定邊防。(_)(3)從軍行表現了戰士們殺敵衛國的英雄氣概。(_)(4)出塞控訴了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_)7出塞和從軍行的相同點是()。(多選)a.都是邊塞詩。b.都是送別詩。c

6、.以描寫環境開篇。d.感情基調高昂雄渾。9. 課文精彩回放。繁星(七一)這些事是永不漫滅的回憶: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1“是永不漫滅的回憶”一句中,“永不漫滅”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回憶”?_2“這些事”具體指哪些事?為什么“這些事”會成為“永不漫滅的回憶”?_3“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喚起了你怎樣的感受?_4詩歌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_10. 現代詩閱讀。奇怪的事我奇怪得不得了,從烏云里落下的雨,怎么會閃著銀光呢?我奇怪得不得了,吃的是綠色的桑葉,怎么會長成白色的蠶寶寶?我奇怪得不得了,誰都沒碰過的葫蘆花,怎么會自己“啪”地就開了花?我奇怪得不得了,為什么問

7、誰誰都笑著說,“那是當然的啦。”1詩歌主要寫了“我”對_、_、_三種自然現象感到奇怪。2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從兒童認識事物的角度來寫,語言幽默風趣。b.全詩充滿了兒童對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c.詩歌的最后一節寫出了大人對“我”所問問題的嘲笑。d.詩歌通過寫作者對大自然現象的細心觀察,表現了作者勤于動腦、樂于思考的品質。3你對生活中的什么現象產生過疑問呢?仿照詩歌寫一寫。我奇怪得不得了,_11. 閱讀檢測臺。題西林壁_,_。_,_。1默寫題西林壁。2題西林壁是蘇軾在游_時題在_墻壁上的一首詩。3本詩的詩人蘇軾,字_,號_,_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4題西林壁這首詩告訴我們:_。“_,_”這兩句詩讓我想起一句俗語:_。12. 課外閱讀我能行。露我在嫩綠嫩綠的草葉尖上,我在張開惺忪睡眼的花心里,我沒有向人們說“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滅。我不是星星的眼淚,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純潔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緊。陽光嫵媚的清早我會升華成一朵美麗的,潔白的云。1詩中的“露”具有什么特點?_2詩中的“露”擁有怎樣的生活態度?_3讀了這首詩,你獲得了怎樣的人生啟示?_4仿寫句子。我不是星星的眼淚,/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純潔的甘露。_13. 閱讀理解。成長在沒有掌聲的環境中默默成長的孩子長大后,才

9、不會使盡手段搶鏡頭在沒有玩具的環境中辛勤地成長的孩子長大后,才不會將別人也當做自己的玩具在沒有粉飾的環境中野樹般成長的孩子長大后,才懂得尊重一絲一縷的勞苦才懂得感恩當多數人圍著奇花異卉齊聲贊頌孩子啊!你們要多注視隨處堅忍地生長的小草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辛勤(_)   尊重(_)   贊頌(_)2用“野樹”比喻孩子有什么含義?_3詩中描繪的三類孩子的個性特點是_;_;_。4為什么說“在沒有掌聲的環境中/默默成長的孩子/長大后,才不會使盡手段/搶鏡頭”?_5這首詩告訴我們什么?_14. 閱讀欣賞。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1讀上面兩首詩,體會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_2上面兩首詩歌你喜歡哪一首?為什么?_15. 快樂閱讀。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