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新理念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_第1頁
如何更新理念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_第2頁
如何更新理念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_第3頁
如何更新理念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_第4頁
如何更新理念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如何更新理念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為了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所創建的文化,是被企業全體員工所共享的安全價值觀、態度、道德和行為規范組成的統一體,也是企業全體員工在安全健康方面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的共同規范。近年來,國家安監總局吸取了許多發達國家在安全生產方面的管理經驗,致力推動安全生產“五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工作的開展,并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擺在我國安全生產發展戰略重中之重的位置。企業安全管理也正經歷著“從經驗到制度,制度到體系,再到hse文化”的轉變。安全文化的表現形式包括安全文明、生

2、產環境與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體制及安全生產規章與制度的建設等,它沉淀于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安全應急的適應能力、對安全制度的理解、對安全法規的執行、安全思維方式、安全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安全價值觀及安全的群體效應等。安全管理制度對安全工作的約束只是外在的、被動的,而安全文化的作用則是內在的、主動的,具有其他約束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企業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規范、輻射等功能對整個企業直接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安全文化逐漸被企業重視和運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營造安全文化過程中,企業以增強勞動者的安全意識,提高其安全自律程度為出發點,通過各種途徑改變“你講我聽,你說我做”被動

3、接受的狀況,從根本上扭轉了在“發生事故-整改-檢查-再發生事故-再整改-再檢查”的不良循環中疲于奔命的被動局面,解除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緊張狀態,安全文化建設不僅不妨礙企業的經營效益目標的實現,而且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是企業內增凝聚力、外增影響力、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法寶。一、構建安全文化需要樹立新理念構建企業安全文化,不僅要加強對安全制度的宣教,著眼于局部的、個別的文化形式,而且還要做好人、物、環境等各方面與企業文化理念、價值觀、氛圍、行為模式等深層次的人文內容密切相關的研究和探索工作。要塑造良好的安全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理念的更新。理念更新,就是指在塑造企業安全文化模式之

4、前,首先確立正確的安全文化的理念與方針,針對企業的不同人員,運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分層次、有系統地進行宣傳引導,消除思想障礙,統一思想認識,從而實現安全文化理念上的更新。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以人為本, 安全第一”方針,倡導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即從企業高層管理者到普通員工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等,都遵守“以人為本”的原則,“安全第一”的起始點和落腳點都是“以人為本”。多年以來形成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搶救國家和他人財產而獻身”的特定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導致了各種安全設施保護人的因素考慮的少,保護財產的因素考慮的多;發生事

5、故時,強調用生命和鮮血保護財產的多,強調逃生保命的少, 甚至把逃生與怕死、逃兵聯系到一起,這種價值觀所形成的行為規范、道德標準往往就是“以物為本”。人力資源作為最有潛力的有限資源,其生命是無價的,因此企業抓安全生產首先要把員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當員工人身安全與企業的生產、企業的經濟利益等其它方面發生沖突時應無條件的服從人的生命。其次,樹立安全就是企業最大效益的觀念;企業只有實現安全才能確保企業穩定的生產秩序,沒有可靠的安全作為屏障,企業的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將無法正常進行。安全是生產的前提,安全事故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因此要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是企業的最大效益。再次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責的觀

6、念;安全不僅是領導的事,也是每個員工的事。企業對安全工作、對員工生命的關注不僅強調生命的物質存在的可貴,更應關注和關愛員工,不僅要保證員工的生命安全,更要對員工進行情感和精神的關懷,使員工獲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滿足,為員工提供一個本質安全的環境,使企業“人本、人權、人性、人情”的核心思想獲得充分的體現。二、構建安全文化的有效途徑企業只要有安全生產工作存在,就會有相應的企業安全文化存在。要想真正建設好企業的安全文化,就不能僅停留在對安全文化理念的空洞宣教上,也不能僅著眼于局部的、個別的文化形式,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問題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的問題。同時,全方位安全文化的建立非常重要,但很難有的“速成式”的安

7、全文化促進方案,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生產工藝、作業環境狀況、員工群體的基本素質和安全生產現狀等因素的影響,筆者認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最佳途徑是通過企業安全價值理念落地與行為安全管理,導入安全文化建設,以點帶面推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進程。一是要以堅持強化現場管理為基礎。一個企業是否安全,首先表現在生產現場,現場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必須加強現場管理,搞好環境建設,確保機械設備安全運行。規范崗位作業標準化,預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員工干標準活、放心活、完美活。二是要堅持安全管理規范化。人的行為的養成,一靠教育,二靠約束。讓員工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違反規

8、定應該受到什么樣的懲罰,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據可查,調動每一個員工的積極性,形成一個從上到下的安全預防體系,從而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發生。三是要堅持不斷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人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是企業發展的的動力和源泉。提高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最根本途徑就是根據企業的特點,進行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創造和建立保護員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為首要條件。四是要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動。企業要增強凝聚力,當然要靠經營上的高效益和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都要與實際相結合,其活動最根本的落腳點都要放在基層車間和班組,只有基層認真地按照活動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9、扎扎實實的開展,不走過場才會收到實效,才能使安全文化建設更加盡善盡美。五是要堅持樹立大安全觀。企業發生事故,絕大部分是職工的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因此,以預防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為目的,從安全文化的角度要求人們建立安全新觀念。我們應利用一切宣傳媒介和手段,有效地傳播、教育和影響公眾,建立大安全觀,通過宣傳教育途徑,使人人都具有科學的安全觀、職業倫理道德、安全行為規范,掌握自救、互救應急的防護技術。三、安全文化建設的誤區盡管國內外許多企業的發展經驗已經證明,安全文化建設是最終解決企業安全生產問題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徑。但國內不少企業對安全文化認識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決定了這些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很難取得理想

10、的效果。甚至有專家通過幾年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一些調研,還歸納出了多種企業安全文化模式。這些都說明企業對安全文化的認識和實踐雖然有所思考,但基本上還處于粗淺認識和簡單歸納階段,甚至仍存在不少誤區。安全文化建設必須以良好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為基礎,創造提高安全文化的氛圍與環境。在企業中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不應該把安全文化孤立起來,而是應該在企業精神、管理制度、長遠規劃、崗位責任制、生產過程等各個方面始終貫穿安全文化的創建,要在各項工作中處處、事事體現安全文化,這才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質。由于安全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層次的,因此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明顯的、顯著的成效。我國的儒家文化就是明顯的例子

11、,安全文化建設雖不能和幾千年發展的儒家文化相提并論,但影響和左右人的思想和意識卻不是一朝一夕的加強,或者強化就能產生效果的。它必須是長期的真抓實干才能有顯著的成效。可以說,安全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克服突擊、短期、速效等急功近利行為,實施上要有長遠規劃,要從一點一滴抓起。有成語叫“水滴石穿”,就是這個道理。重視企業安全文化載體的建設和運用。企業安全文化載體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時候,對一些企業來說,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就是不那么深入,但若抓好了企業安全文化載體建設,企業會獲得很好的安全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有的人就認為,企業文化的載體建設,就是企業文化本身。當然,

12、這不能是錯,但至少是不全面的和深刻的。例如在許多企業,安全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從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出發,張貼安全生產標語、懸掛安全生產禁令牌等都是對安全文化的一種傳遞和灌輸,也會起到積極的提醒警示作用。但是,大凡文化都是需要動態發展的。事實上,也只有與時俱進的安全文化,才能成為一個企業突破條條框框、開創安全生產新局面的精神助推器,否則就容易患上安全文化僵化癥,對安全生產起不到應有的推動作用,甚至還有可能起到副作用。企業安全文化載體是企業安全文化的表層現象,它不等于企業文化本身。企業安全文化載體的種類,可謂五花八門。像企業的安全文化室、研究會、文藝團體,企業安全刊物、板報,標志物、紀念物等,都是企

13、業安全文化的載體。還有另一種企業安全文化載體,就是具有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各種活動,例如安全活動日(周、月)、安全文藝晚會、安全表彰會等等。四、結束語易經中講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長治久安的戰略之舉。如何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使企業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平安和諧企業,是企業領導者時刻都在思考的重大問題。同樣,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豐富發展,這樣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得到企業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制訂周密的規劃,形成強有效的運行機制,著力創建富有特色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模式,當這一模式付諸實踐并取得成功之后,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也就真正開花結果了。參考文獻1譚柏祥.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