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間骨折_第1頁
股骨粗隆間骨折_第2頁
股骨粗隆間骨折_第3頁
股骨粗隆間骨折_第4頁
股骨粗隆間骨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股骨粗隆間骨折 一、定義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指由股骨頸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 二、診斷依據和診斷標準 (一)診斷依據 1、有明顯或輕微外傷史。 2、傷后髖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 3、患側髖部腫脹明顯,可有皮膚瘀斑,移位型骨折肢體呈短縮、內收、外旋畸形,移動肢體時疼痛加劇,大粗隆上移,按壓或叩擊大粗隆時疼痛加劇,有時可觸及骨擦感,縱軸叩擊痛陽性,髖關節功能障礙。 4、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和骨折的類型。 (二)骨折分型 1、順粗隆間骨折:傷肢呈短縮、內收、外旋畸形,骨折線自大粗隆點開始,斜向下方行走,達小粗隆部。 2、反粗隆間骨折:傷肢呈短縮、內收、外旋畸形,骨折線自大粗隆下方斜向上方,達小

2、粗隆上方。 三、入院指征 (一)符合轉子間骨折的診斷依據 (二)符合轉子間骨折的骨折分型 四、治療常規1、手法整復牽引固定: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股骨粗隆間骨折,一般行股骨髁上牽引。維持屈髖屈膝各15-30°,外展30°,足部旋中位牽引,牽引重量要足夠大,復位后維持牽引量不得少于體重的1/10,如果牽引后復位欠佳,則可用股骨頸骨折整復辦法(順粗隆間骨折)或端提、擠按方法(反粗隆間骨折)整復,爾后維持髁上牽引固定,直至骨折愈合,牽引一般維持8-10周。2、手法整復固定器固定主要適用于順、逆粗隆間骨折,在電視X線機監控下,患者取平仰臥位,兩助手分別把持腋窩及小腿行順勢拔伸牽引復位,保

3、持患者肢外展,足部旋中位或稍內旋位,常規皮膚消毒,鋪巾局麻。按股骨脛骨骨折鱗紋釘固定方法分別將2板骨圓針,順股骨頸縱軸,呈倒“V”形,用錘擊入至股骨頭軟骨板下0.5cm,針尾留于皮外3cm,爾后以股骨髁上方100m處與骨干垂直由外向內打入第3板骨圓針及第4板骨圓針,不透過對側皮膚,然后安裝固定器,將打入的4板鋼針分別套于固定夾上,固定于主體桿上,擰緊螺母,一般固定68周。 3、切開復位內固定適用于各種類型成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用股骨上段解剖型鋼板,先用連硬外麻醉,外側切口,鋼板置于恰當位置,依次用螺釘將鋼板固定于股骨干外側,擰緊各螺釘,縫合切口,術后臥床3天,2周后可在床上進行下肢伸屈活動,46

4、周后患者不負重扶雙拐下地,812周逐漸開始負重鍛煉。4、按骨折三期辨證用藥:因多為高齡老人,故不宜使用桃仁、紅花、大黃等破血之品,可用三七參、丹參、當歸等使之活血而不傷正。并注意早期應用養氣血、補肝腎之品。5、中醫特色療法:按摩:主要適用于骨折部和骨折部遠端有腫脹的肢體,其作用為消除腫脹、驅散瘀血,促進循環,解除粘連。操作時手法要輕柔而有力,不使骨折移位和加重局部損傷,不增加病人痛苦。舒筋:主要是幫助病人活動關節,早期防治關節囊攣縮,肌腱粘連,晚期松解攣縮及粘連。操作時動作要慢,活動的范圍由小逐漸加大,不能增加病人痛苦,不能加重局部損傷,不能影響骨折愈合。早中期用本院自制接骨止痛膏外敷,消腫止

5、痛,促進骨折愈合,后期熏洗藥:用于骨折后期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方用:美活、防風、桂枝、伸筋草、丹參、木瓜、艾葉適量水煎先熏后洗。6、功能鍛煉 1、復位后即可行股四頭肌舒縮及踝關節伸屈活動。 2、行外固定器固定者,若骨折穩定,1周后可扶雙拐下床不負重,并保持下肢外展位活動,4周后輕負重活動,6-8周扶雙拐逐漸負重;行牽引治療者待骨折愈合,鋼針拔除后扶雙拐輕負重活動。 3、半年后始可扶單拐逐步負重。 五、出院標準 局部無腫痛及畸形,大轉子不上移。 六、療效評定標準 (一)優:局部無腫痛及畸形,大轉子不上移。X線示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復位,頸干角、前傾角均正常。 (二)良:局部無腫痛或腫痛基本消失,無畸

6、形。X線片示:骨折近解剖復位或錯位少于一皮質,頸干角較正常減少在10°以內,前傾角增大或減少均在5°以內。 (三)可:局部仍有腫痛,有易于發現的畸形。大粗隆略上移,患肢短縮2cm以內。X線片示:骨折對位在2/3以上,頸干角較正常或減少在15°以內,前傾角增大或減少均在10°以內。 (四)差:達不到上述標準者。 七、住院天數 平均住院天數在40天以內。 八、住院費用 平均住院費用在3500元以內。脛腓骨骨折 一、定義 脛腓骨骨折是指發生在脛骨平臺和腓骨小頭以下踝關節以上的骨折。 二、診斷依據 1、有明顯外傷史。 2、小腿劇烈疼痛,不能站立與行走。 3、局部

7、腫脹明顯,甚至可出現水泡、畸形、壓痛,可聞及異常活動及骨擦感,功能喪失,上段骨折有損傷血管神經的可能。 三、骨折分型 1、上1/3段骨折:小腿腫脹以上段為主,壓痛明顯,骨折線在上1/3處,易損傷脛后動脈及腓神經。 2、中1/3骨折:小腿腫脹以中段為主,骨折線在中1/3處。3、下1/3骨折:小腿腫脹以下段為主,壓痛明顯,骨折線在下1/3處。四、入院指征1、符合脛腓骨骨折的診斷依據2、符合脛腓骨骨折的骨折分型五、治療常規脛腓骨骨折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小腿的長度,對線和負重功能。腓骨的復位與脛骨的復位同樣重要,但一般應首先滿足脛骨的復位。1、夾板或石膏保形固定:適用于無移位骨折和兒童青枝骨折,注意經

8、常拍片或透視檢查防止早期骨折移位。2、牽引整復固定: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脛腓骨骨折通常行跟骨牽引傷肢置于布朗架上,牽引重量為體重1/81/10,重疊糾正后,采用叩擠,提按手法整復,夾板外固定。一般維持接量1-3kg,牽引時間6-8周3、單側外固定支架固定術:可采用透視整復閉合穿針外固定架固定術及切開復位外固定架固定術。4、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選用硬膜外麻醉,平仰臥位,以折端為中心取脛骨前外側入路,顯露折端,使之復位,鋼板置于脛骨外側,用自動加壓鋼板,在近于折端距離斷面最近鋼板孔上鉆一骨孔,擰入螺釘遠折端距離面最近的鋼板上用偏心導鉆鉆孔,擰入第二板螺釘,使折端軸向加壓若為斜形骨折,可加用拉力螺釘使折

9、端叩合嚴密,最后使用中心導鉆將剩余得螺釘上滿,沖洗縫合各層,術后不用外固定,用普通鋼板固定,需輔以石膏外固定。5、切開復位帶鎖髓內釘固定:適用于脛骨多段骨折,、多發性骨折。 6、藥物治療按骨折三期辨證用藥。開放性骨折早期在活血化瘀湯藥中加用清熱涼血,祛風解毒之品,如丹皮、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防風等。腫脹明顯者加利水消腫之品。7、中醫特色療法:用本院自制活血接骨墊外敷,手術治療者于拆線后2周應用。后期先熏后洗藥。四、出院標準 傷肢腫痛消失,雙側肢體等長,X線片骨折對位對線好。五、康復指導 (一)整復固定后即行膝、踝關節伸屈活動。 (二)骨折愈合去除牽引后,或骨折固定器固定,加壓鋼板固定者可視情于1-2周后下床輕負重活動,4-5周后扶拐逐漸負重。(三)若膝、踝關節功能活動受限,可配合捏拿、按摩、手法柔筋。六、療效評價標準 (一)優:傷肢腫痛消失,雙側肢體等長,X線片骨折解剖復位或近解剖復位,無成角畸形,牽引治療已有中量骨痂生長,無縱軸叩擊痛及壓痛。 (二)良:傷肢腫痛減輕或消失,雙側肢體等長,無明顯畸形,X線片骨折無側方錯位,前后錯位小于1/2,有與生理弧度一致的角度在10°以內,無向內、向后成角。牽引治療者有中量骨痂生長,無縱軸叩擊痛及壓痛。 (三)可:傷肢輕度腫痛與疼痛,雙側肢體不等長,短縮小于2cm,有輕度畸形。X線片骨折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