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生產:利用一系列能量把原材料轉化為產品,每種能量的作用規定了物料的物理與化學特性的變化。P12. 制造:廣義:包括制造企業的產品設計、材料選擇、規劃、制造生產、質量保證、管理和營銷的一系列有內在聯系的活動與運作(作業)。 狹義:指利用工具、裝備或裝置把原材料轉換成產品/貨物的生產。P13. 機械模式:是機械自動化的生產模式,是以機械論為主導,不承認個體的創造性和主動性。P24. 生物模式:主張摒棄機械模式的泰勒制,實行目標管理,子提出目標和要求,注重實施者的自主性,對項目提供必要的資源,明確達到的目標和驗收結果。P25. 社會模式:就是主張從系統工程的觀點研究人與人和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交互
2、作用,對他們執行集成系統管理,使企業形成“系統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相乘效果”。P26.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一體化模式:充分利用知識、信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最新成果,尊重人,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實施小組與群體/工段/集團自組織、動態快速響應和不斷改進與創新的人魚自然和諧的模式。P27. 自動化:是指把機械、電子和計算機系統用于操作和控制生產的技術。P48. 工廠自動化:實現機械工業各種作業的流水生產,對流水作業的設備或裝置實施自動控制。P49. 辦公自動化:是以企業/工廠的信息流自動化為目標,利用計算機提高辦公效率,從而實現高效生產的經營管理業務。P410. “三高”: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11
3、. 綠色制造(P6) :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氣與水污染最少化。12. 準時制造生產(及時生產):即“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這也就是Just in Time(JIT)一詞所要表達的本來含義。這種生產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種無庫存的生產系統,或使庫存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為此而開發了包括“看板”在內的一系列具體方法,并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體系。13. 靈捷制造 :是指制造系統在滿足低成本和高質量的同時對變化莫測的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14. TCS(使顧客完全滿意):是指超越顧客的期望,適應顧客需求變化、利用需求變化和改變(或引導)需求變化,使企業成為
4、市場競爭的贏家。15. TQCSE 中的T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采用自動化技術,能縮短產品制造周期,產品上市快;二是提高生產率。Q的含義是采用自動化系統,能提高和保證產品質量。C的含義是采用自動化技術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S也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利用自動化技術,更好地做好市場服務工作;二是利用自動化技術,替代或減輕制造人員的體力和腦力勞動,直接為制造人員服務。E的含義是制造自動化應該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污染,有利于實現綠色制造。16. 制造過程:(P9)是指制造產品和服務的活動集合。17.5M :即作為生產對象的物料(Material),包括制造產品和服務的主要原材料
5、、配件、元器件和輔助材料;作為勞動力主體的人(Man);作為生產資料(Machine)的設施、機器、裝置和工輔具等;作為支持制造生產的相關信息、情報(Message)、知識和方法;資金(Money).18.6M:即作為生產對象的物料(Material),包括制造產品和服務的主要原材料、配件、元器件和輔助材料;作為勞動力主體的人(Man);作為生產資料(Machine)的設施、機器、裝置和工輔具等;作為支持制造生產的相關信息、情報(Message)、知識;資金(Money);方法(Method).19. 學習效應又稱熟練效應即在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中,各種品種的生產批量是有限的,但隨著操作方法的改進
6、和熟練程度的提高,單位產品的加工工時隨批量的增加而趨于降低。20. 物料流:即制造系統同環境間有物質交換,系統從外部獲取原材料、坯件和配套件,輸出成品貨物和廢棄物。21. 信息流:指的是生產組織與管理、生產計劃與控制、物料轉換技術/方法/程序、過程與產品評價等所需的各種信息或知識的傳遞與轉換過程。22. 能量流:制造系統運行是一個低熵的有序過程,必須有能量才能維持其有序度。制造系統同外界的能量輸入與輸出交換及系統內能量的轉換和傳遞過程。23.成本流:制造過程的經濟學本質是資金的不斷消耗和創造附加價值(社會財富)的過程。資本的物化和勞動的物化勞動同知識、軟件和服務的結合是產品貨物增值。這種附加價
7、值的過程稱為成本流。24. 誤差流又稱為制造或加工誤差流,指的是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各種誤差的傳遞與變換過程。25. 生產函數又稱為生產模型,是表達生產輸入與輸出間數量關系的函數。26. 生產率:從生產資源轉化成產品/貨物過程最重要的指標。平均生產率:是產出對生產(輸入)要素之比,產用的勞動生產率為平均勞動生產率。27. 邊際生產率:是單位輸入的變化與總輸出變化關系的表征。28.制造的效率:制造企業常采用的效率來判定在規定的標準時間內完成給定任務的能力。29. 協調效應:由于“相乘效應”組織起來構成有機整體的現象。30. 全系統:把那些具有強自治或獨立特征的組成部分,稱為系統的模塊,并稱自治模塊
8、組成的系統為全系統。31. 由自治模塊組成的系統的系統為全系統。全系統經常采取系統集成的模式,并有如下3個特征:(1) 協調 不同的自治維護領域/方面的集成。(2) 協作 可以獲得共生增益。(3) 協同 協同地獲得放大效益。32.系統工程與分析是系統論在工程中的應用,由于背景和體驗不同,有不盡相同的定義。33.系統(抽象定義、結構定義、功能定義、動態定義)抽象定義:“系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并可以識別的要素集合體”。根據這一定義,從理論、邏輯、數學和辯證法不同角度研究“一般系統”。這里主要強調系統的相關性。結構定義:“系統是在一定的外部環境下,實現規定的目標的若干互相關聯、可以識別的要素
9、集合體?!彼饕獜娬{系統的靜態結構。功能定義:“系統是一個接受某些輸入,經作用后轉換為某種輸出的過程?!彼鼜娬{環境與系統間的相互作用,這是系統的轉換特性。動態定義:“系統是事物按邏輯、整體、時間進行處理的流程。”34.所謂全壽命設計,涉及以下幾個重要的壽命期因素:1) 訂貨。交貨時間、質量、成本、介質。2) 可靠性。故障率、物料與容差。3) 可維護性。模塊化設計和全面生產維護。4) 合用性。診斷、預測與模塊化設計。5) 可改進性?,F行設計的未來可競爭性。6) 可處理性。危險品的處理與再循環。35. TPM就是模塊化和全面生產維護。36. 系統的模型(物理模型、圖解模型、數學模型、仿真模型)物理
10、模型:這是一種立體表達方式,與實際事物成一定比例。圖解模型:利用各種框圖、過程圖、機械制圖的圖樣、各種特性曲線或圖表達系統的狀態、結構和特征的形式。數學模型:利用數學公式、函數等高度簡練的本質表達方式,是表達系統的科學本質和規律的一種有效表達方式。仿真模型:是利用計算機編程語言表達系統的參數、控制變量、約束條件的時序變化和可行方案的組合方式。37.系統的優化:指的是為了實現系統目標的最高性能,選取合適的可控變量設定值。38.信息技術是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結構、數據與知識庫、算法、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計算機和計算機應用和通信技術組成的技術群。39.信息(現代信息)的概念是經過處理后能為人
11、接受和理解、有確定含義的情報的原材料。40信息系統指的是提供經處理的信息流和精確數據與信息的網絡。41. 管理信息系統(P32):是能提供企業(公司)管理活動各部門和各層次的規劃,實施和控制問題求解活動管理和決策精確而及時信息集成的信息系統。 42. 傳略信息系統(P33):是供最高管理層用的有戰略規劃功能的信息系統。 43. 局域網絡(P34):在工程數據工作站中,直接通信用的數據網絡(如CNC和計算機)被稱為局域網絡。 44. 制造系統(結構定義,轉換定義,程序定義)(P34-35) 結構定義:制造系統是硬件(包括生產設施機床,夾具等)物料傳送裝置,工人和其他所屬裝置組成的統一集合體,由生
12、產信息,知識。技術,方法和軟件支持它。 根據系統的轉換定義,制造系統可定義為生產資源,特別是原材料轉換成最終產品的轉換或者變換過程。 從系統的程序(流程)定義看,把制造系統看成生產的運作程序,即制造的管理系統。45 IMS(P35):指的是指接受指令,生產要求的產品和按時或盡可能快地發出產品的程序。 46 MLT(制造時間)(P36):指的是一批同種產品或零件完成制造所需的時間。 47制造能力(PC):一個工廠或生產單位可能的最大(生產)輸出率,以噸,臺或件計。48制造自動化(P39):指的是利用機械,電子和計算機技術實現操作與生產控制自動化和經營管理自動化。 49制造過程件(WIP)(P39
13、)又稱在制件,其含義是正在加工,處理,裝配或滯留在兩個工序(設備)間的制件數量。 50剛性自動化(P40):是指按工藝流程不變順序地布置設施與設備的自動化。51可編程自動化:是指其裝備能適應不同品種制造,加工順序決定于控制的程序,是可變順序的自動化。52柔性自動化:制造系統對外部因素變化的順應性和對內部因素變化的適應性。53順應性:是指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有效響應能力。54適應性:是指系統容錯能力與可靠性和穩定性。55可重組性:指的是一種可按規劃與設計規定變化,利用子系統、模塊或組元重新排列、變形、更替、剪裁和革新等手段改變系統的布置,更新過程,變換功能,改變輸出量,以迅速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56
14、可重組制造系統簡稱RMS:一種能按市場需求變化和系統規劃與設計規定,以重排(重新組態)、變形、重復利用和更新系統組態或子系統的方式,短的設計建造時間和斜升時間,高的質量和投資效益,快速調整制造過程、制造功能和制造生產能力的可變制造系統。57大規模生產導致的經濟效益簡稱規模經濟:是指在一定的定量范圍內,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斷降低的事實。規模經濟是由于一定的定量的范圍內,固定成本可以認為變化不大,那么新增的產品就可以分擔更多的固定成本,從而使總成本下降。58 大系統:是指“在整個時間上,(系統的)功能要求數大于10個或更多。59 相似性:是指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系統間存在某些共有的物理、化學
15、、生物性或功能等方面的具體屬性或特點。60 零件分類編碼系統:是指用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對零件各種特征或屬性進行描述、識別的一套特定規則。61 鏈式結構:各碼位的特征或屬性具有獨立含義,與前位或后位碼無關。62 樹式結構:碼位之間是遞階隸屬關系,即除第一碼位內的特征碼外,其后各碼位特征含義都要根據前一位確定,因此形成樹狀分枝。63 混合結構:系統中部分分碼位鏈式、部分為樹式,故稱混合結構。64 Opitz系統:是一種零件分類編碼系統。由9位十進制數字代碼組成,前5位為主碼,表示零件幾何形狀的特征,稱形成碼。后4位為輔助碼。每一碼位包含10項特征碼,用數字0-9分別表示零件的特征。65JLB
16、M-1分類編碼系統:是一個適用于機械制造廠在設計、工藝、制造和生產管理部門應用成組技術的多用途分類編碼系統。采用15個碼位,每個碼位包含10項特征碼,第1、2位碼反映了零件的功能和主要形狀;第3-9位碼表示零件的主要幾何形狀和加工特征;第10-15位碼位輔助碼,表示零件的材料、毛坯、尺寸和精度等。66特征碼位法:實際生產中,根據分組的應用目標,通常只要求零件全部編碼中只有若干特征碼屬性相似即可。這種僅用部分代碼作分組依據,只考慮主要問題而忽略次要問題的分組方法稱為特征碼。67碼域法:是對零件代碼各碼位的特征規定幾種允許的數據,用它作為分組的依據,將相應碼位的特征放寬了范圍。68生產流程分析(P
17、FA):以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為依據,通過分析進行分類這種分組稱為生產流程分析。69聚類分析:是在生產流程資料的基礎上,按數理統計學中樣本按特征分類的一種多元分析方法,也是一種可以按統計量對分組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70 簡單標準化:只對相似零件上的功能要素實行標準化?;緲藴驶簩⑾嗨屏慵系幕拘螤詈凸δ芤囟邔嵭袠藴驶V饕獦藴驶簩⑾嗨屏慵系幕拘螤?、功能要素和功能要素配置三者實行標準化。完全標準化:將相似零件上的基本形狀、功能要素、功能要素配置和主要尺寸四個要素都實行標準化。 71成組工藝是采用成組技術的基本原理,利用零件的相似性對產品工藝進行設計和管理的方法。成組技術就是利用事物客
18、觀存在的相似性對事物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聚類處理。72 復合零件法:在一個零件族中,設計一個能包含這組零件全部的幾何特征的零件,作為復合零件,其加工工藝則為該族零件的成組工藝;復合工藝路線法:根據一個零件族中全部零件的工藝路線,制訂一個能包含全部零件加工工序的工藝路線,作為該族零件的成組工藝。73成組調整滿足“用同一夾具、同一套刀具和輔助刀具加工一組零件;同一零件組內不同零件加工時,允許更換刀具,但主要依靠尺寸的調節來適應;用各種快速調整措施,縮短更換零件時的調整時間”要點的調整稱之為成組調整。74 成組單元:就是指在車間的一定生產面積上,配置一組機床或其他生產設備和一組生產工人,用以完成一定
19、的零件組的全部工藝過程。P7775成組夾具:在成組技術原理指導下,為完成成組工序而設計、制造的專用夾具稱為成組夾具。76 的柔性:通過零件的相似性和可調整的工藝裝備來達到制造系統具有柔性的目的。77 數字控制:是借助于數字、字符和其他符號控制加工、處理與裝配等設備的一種可編程的自動化方法。78 數控加工原理:是把生成工件的刀具工件合成運動分解為機床運動坐標的運動分量,由程序控制自動實現刀具|工件的相對運動,按規定的加工順序完成共建加工。79 直線切削控制:直線切削控制系統能夠以合適切削加工的控制速度,使刀具沿與機床主要坐標運動方向平行的路徑運動。 連續控制:時間上連續地取得參比變量和被控變量,
20、由連續作用產生操縱變量的控制。 點位控制(位置控制):點位控制系統的功能是使機床工作臺或主軸運動到規定的份額位置,以實現在該位置點上的加工作業。P89其運動路徑與運動速度是次要的,保證達到預定位置的精確度是主要的。80相對坐標系:是進行坐標平移變換后的運動坐標系,原點相對絕對坐標可變。81 CNC:是計算機數字控制 這是一種數控系統。82 開環伺服系統:沒有位置傳感器等組成的反饋單元的控制系統。閉環伺服系統:可以接受機床工作臺的輸出反饋信息,并能接受插補器的指令,根據與反饋信號的比較,控制單元發出誤差修正指令,對輸出進行補償。半閉環伺服系統:這類系統的反饋測量用傳感元器件安裝的位置不是在機床工
21、作臺上,而是伺服電動機或驅動絲杠端。83 可靠性:在規定時間內,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無故障地發揮規定功能與性能的概率。84 反饋:控制系統中某一級的信息向其前級的傳遞成為反饋。85 自適應控制:指的是為了使制造系統和制造過程順應應切削過程變化而進行的自我調節控制。86 誤差:實測值與真值之差。87 定位精度:實際位置與指令規定位置的偏離程度。 重復定位精度:在同一條件下,操作方法不變,進行規定次操作所得的各結果之間的一致程度。88 分辨率:兩個相鄰分散細節間可以分辨的最小間隔,如可測量的最小增量,可控制的最小位移增量。89 數控編程:從零件程序得到加工程序,或由人利用規定的代碼和格式制定零件的
22、加工程序,稱這一過程為數控零件加工過程。90 手工編程:編制零件加工程序各步驟所涉及的工作站均由人工 完成,稱為手工編制程序。自動編程:指用計算機編制數控加工程序的過程。91 語言輸入:指加工零件的幾何尺寸、工藝要求、切削參數和輔助信息等用數控語言編寫成源程序后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進一步處理得到零件加工程序清單與控制介質-穿孔帶等。圖形輸入:指的是用圖形輸入設備-數字化儀及圖行菜單,將零件圖形信息直接輸入計算機進一步完成加工程序編制。語音輸入:采用語音識別器,將自動編程操作員發出的加工指令聲音作為輸入,最后完成程序編制,得到程序單與控制介質的輸入方式。92 程序字:一套有規定次序的代碼符號,可
23、以作為一個信息單元存儲、傳遞或操作。93 G指令即準備功能指令:是指定數控機床運動方式,為NC系統的插補運算作好準備,故G指令在程序段中一般位于坐標指令之前,從G00到G90有100種。M指令即輔助功能指令:它由M字母及其后兩位數字組成,共100種M00至M99.主要用于NC機床加工操作時的工藝措施指令。94 APT語言:它不僅僅是一種NC語言,也是生成刀具軌跡計算的計算機程序。95 計算機輔助設計簡稱CAD:對產品進行概念設計、功能設計、結構設計直至產生零部件圖和裝配圖。 計算機輔助制造簡稱:CAM96 插補:是根據給定的數學函數,在理想輪廓或軌跡的已知點間,確定中間點的一種方法。97脈沖當
24、量:相對于每一脈沖信號的機床運動部件的位移量稱為脈沖當量,又稱作最小設定單位98并行處理:是指計算機在同一時刻或同一時間間隔內完成兩種或兩種以上性質相同或不相同的工作。99實時中斷:中斷是指計算機在執行程序的過程中,當出現異常情況或特殊請求時,計算機停止現行程序的運行,轉向對這些異常情況或特殊請求的處理,處理結束后再返回現行程序的間斷處,繼續執行原程序。 實時系統指系統的計算正確性不僅取決于計算機的邏輯正確性,還取決于產生結果的時間100逐點比較法:就是每走一步都要將加工點的瞬時坐標同規定的圖形軌跡相比較,判斷其偏差,然后決定下一步的走向,如果加工點走到圖形外面去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向圖形里面走
25、;如果加工點在圖形里面,那么下一步就要向圖形外面走,以縮小偏差。這樣就能得出一個非常接近規定圖形的軌跡,最大偏差不超過一個脈沖當量。101刀具半徑補償:在輪廓加工中,由于刀具具有一定的半徑,刀具中心的運動軌跡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實際輪廓,在外輪廓加工或內輪廓加工時,刀具中心均要偏移零件外(內)表面一個刀具半徑值,這種偏移稱為刀具半徑補償。102.柔性制造系統(FMS):是借助于自動化傳輸、裝卸與存儲系統和一組加工、處理、檢測或裝配同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的制造系統。103.DNC:直接數字控制。104回流率:總回流量/總進入量。105.進出卡:根據FMS中加工單元的輸入與輸出繪制的卡片。106.
26、確定性/靜態模型:這種模型可用生產量、制造能力、利用率與生產率等作為FMS系統參數,從總體上評價FMS。但靜態模型對FMS的性能估計偏高。排隊模型:它以數學規劃論中隨機理論為基的排隊論為依據,并考慮一些動力學特性(如排隊順序)因素。但只能解決較簡單的系統問題。計算機仿真模型:基于計算機的離散仿真為FMS建模提供了最為柔性的方法??梢岳盟鼧嬙旄鼮榻咏鎸崰顩r的復雜FMS工況,也可用于上述兩類模型的仿真。IDEF建模方法:是在結構化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進行功能、數據、仿真模型設計、過程描述等獲取建模與設計的方法。107.FMC:(柔性制造單元):是小型化與經濟型FMS,它在FMS的基
27、礎上發展起來,介于單機NC機床和FMS之間,通常包括1-2臺的加工中心,再配以托盤庫、自動托盤交換裝置和小型刀庫。108主要物料傳輸系統:由回轉傳送帶、有軌運輸車、無軌自動導向小車系統和搬運與裝卸工業機器人組成的物料傳輸系統。第二物料傳輸系統:設置在工作站處,是一個中間環節,其作用是從第一物料傳輸系統把物料傳送給機床或其他加工處理工作站。109切削過程監控:指的是在加工狀態下對刀具、工件、機床的工況和切削過程狀態動態變化的信息進行自動檢測、處理、識別判斷及狀態反饋控制。110檢測監視系統:是由切削過程參數傳感檢測單元、信號處理單元、接口電路和識別決策單元組成。111數據采集:是傳感檢測、采樣和
28、量化過程的總稱。112信號處理:指的是對信號進行加工,其目的是去除或抑制噪聲和進行信號放大,以提高信噪比。113特征提?。喊迅呔S數據經變換或映射成低維的,特征突出、易于識別的樣本的過程,稱之為特征的提取。114 (1)工業機器人:是一種可編程的、多功能的操作手,用以搬運物料、零件和工具或通過可變的程序編制可完成多種任務的專用裝備。(2)示教再現機器人:是指在人示教操作后,能按示教的順序、位置、條件與其他信息反復重現示教作業的機器人。(3)智能機器人:這是一種依賴于識別、學習、推理和適應環境等智能,決定其行動或作業的機器人。115 (1)關節:把兩個零(部)件連接起來并有一定的運動關系的結構稱為
29、關節。(2)線性關節:這種關節允許輸入與輸出桿件間進行相對線性滑動,桿件的軸線相互平行。它又稱為L型關節。(3)正交關節:它也是相對線性滑動,但輸入與輸出桿件在運動時彼此相互垂直,稱之為O型關節。(4)回轉(轉動)關節:這類關節可使連接的桿件間進行相對轉動,其輸入與輸出桿件的軸線垂直于轉動軸,稱之為R型關節。(5)扭轉關節:這類關節也可提供相對轉動,但兩桿件的軸線平行于相對轉動軸,稱之為T型關節。(6)旋轉關節:這類關節中輸入桿件的軸線平行于關節的轉動軸,輸出桿件的軸線則垂直于關節的轉動軸,稱之為V型關節。116 工作空間:機器人可操作其終端手爪所能包容的空間或操作的空間,有時稱之為工作(操作
30、)包絡空間。117控制分辨率:是指機器人的操作控制器和定位系統細分關節工作范圍(空間)為控制器可以辨識的最近的空間點的距離。118終端效應器:機器人的終端效應器又稱夾持器,它指的是為了完成規定作業任務而附加在機器人手腕上的專用裝置-工具或手抓。119示教再現:示教再現就是由人工控制法引導機器人完成用戶希望機器人應完成的一套作業動作,經編輯后機器人自動再現示教過的全套作業動作。120位形空間:機器人終端效應器的空間位置與姿態(又簡稱位姿或位形)的集合稱為位形空間。121有限順序控制、點位示教再現控制、連續路徑控制、智能控制有限順序控制:最基本的控制類型,只可用于簡單的運動循環作業中,不能實現精密
31、關節位置控制。點位示教再現控制:這類控制系統中不僅有記錄給定工作循環運動順序的存儲,而且有記錄與運動循環相關位置的存儲,位置與運動順序都經編程而存入存儲器中,作業時進行示教再現。連續路徑控制:與點位示教再現控制一樣有示教再現功能,但可實現光滑的連續運動控制。智能控制:機器人正在愈來愈多地成為智能型,即具備人工智能特征。122 互鎖:是機器人與外部裝置互聯時協調程序順序和作業活動的一種手段。輸入互鎖:是將外圍設備發出的信號轉換輸入機器人控制器的活動。輸出互鎖:是機器人控制器發給外圍設備的信號,用于控制外圍設備的作業和協調機器人與外圍設備的作業。123裝配: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分立的零件組合連接成
32、有一定功能的新整體。124生產線的平衡:指的是各加工和處理工序及裝配工作站(線)上裝配任務的排列如何保證每個工序或每個工作站要求的總制作、處理和裝配作業時間近乎不變,并有相同或近似相等的總作業時間。125最小理論裝配元:是指裝配作業中不可再細分的實際作業任務。126優先圖:根據優先約束條件,用圖示法表達裝配元的流程順序,這種圖稱為優先圖。127平衡延遲:又稱平衡損耗,是指因工作站間作業分配不均衡導致的空程時間對裝配線無效性的影響程度。128可裝配設計(DFA):在設計產品時,把原先單個零件設計成組合功能零件,以減少裝配件數與裝配作業數。129裝成率:裝配合格率或裝成好/壞比、完成裝配作業的產品
33、可接受比例。130高質量:指的是企業/公司提供“超過客戶期望的品質”,生產出最能使他們滿意的產品(貨物),提供滿意的服務。131朱蘭三步曲:即按“質量規劃、質量控制和質量的改進”三步不斷提高產品與服務的質量。132 質量工程:是指從工程的觀點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控制。 產品設計中的質量工程:是指在產品設計階段考慮影響產品質量指標特性的各種變化因素,包括制造產品過程的全部變化因素。 制造過程的質量工程:指的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完成后再次利用三次設計法對過程進行設計。 服務中的質量工程:是指在產品售出后對用戶正確使用和維護產品的指導與咨詢,更換有缺陷或故障的產品,對用戶使用產品的維修和補償因產品的故障造成
34、用戶的損失等一系列為用戶服務的活動。 133魯棒性:它被定義為產品或過程一貫實現目標值得能力,且對于難于控制的因素相對地不靈敏。從產品的角度,也可定義為使產品對不可控的作業/運作干擾引起的變化影響達到最小的能力。從過程角度,則可把魯棒性定義為是過程對不可控的運作干擾引起的影響達到最低而經常獲得優質產品的能力。134質量損失函數:是度量質量缺陷造成的社會損失的一種測度指標。135 檢測:指的是為了確定產品(零件/組件/部件與整機)或原材料是否滿足設計規定的質量水平和技術要求目標值而進行的測量/試等質檢活動。檢驗:是指在實際或規范的工作條件下對產品的功能、性能、安全性與可靠性及壽命的測定、試驗和評
35、價等質量控制活動的集合。136組織學習:是指利用組織手段,完全獨立于現行生產與管理系統之外,對企業產品的目標值合理性的探測、分析、評價和修正的活動。137隨機偏差:它是由隨機因素引起的不確定性。分配偏差:當過程處于穩態時,只存在隨機偏差,這種過程被稱為處在統計控制狀態中。當過程脫離上述狀態時出現的偏差稱為分配偏差。138過程能力:指的是當制造過程處于統計控制狀態時,過程輸出所固有的正常變動范圍。139在線檢測:指的是檢測器具、裝置或工作站在空間上集成在制造系統中的檢測方式。分布式檢測:是按過程順序在關鍵工序上布置檢測工作站的布置方式。最線檢測:它包括產品上市前的綜合檢測。離線檢測:是指被測件脫
36、離制造過程和生產線,在線外的工作站上完成檢測的方式。140十分之一原則:測量造成的不準確度必須小于或等于容差的十分之一。 三分之一原則:測量誤差的精密度必須小于或等于被測件許用精密度的三分之一。141 計算機集成制造簡稱CIM:是指在所有與生產有關企業部門中集成地用電子數據處理;是一種新的制造思想和技術形態,是未來工廠的模式,是信息技術與制造過程相結合的自動化技術與科學。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簡稱CIMS:是指在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與制造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技術把分散在產品設計棗制造過程中各種孤立的自動化子系統有機地集成起來,形成適用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實現整體效益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制造系統。計算機
37、輔助設計簡稱CAD:對產品進行概念設計、功能設計、結構設計直至產生零部件圖和裝配圖。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簡稱CAE:對產品零部件力學性能、物理性能、產品功能等進行分析以及考慮到成本等因素的優化設計功能。142 IDEF0:指描述系統的功能活動及其聯系。用于建立制造系統的體系結構模型。IDEF1:用以描述系統信息及其聯系,用于建立系統信息模型作為系統數據庫設計的依據。IDEF2:用于系統動態模擬。143派生式CAPP:是利用零件的相似性來檢索現有的工藝規程的一種軟件系統,該系統是建立在成組技術的基礎之上,按照零件幾何形狀或工藝的相似性歸類成族,建立該零件族零件的典型工藝規程,即該零件族中零件加工所
38、需要的加工方法,加工設備,工具,夾具,量具及其加工順序等,其具體內容可根據系統的開發程度而定。生成式CAPP:不需要事先儲存零件族的成組工藝過程然后檢索修改。但需要各種工藝知識并存在數據庫內供調用,再利用程序系統中對各種工藝決策制定的邏輯算法自動生成工藝過程。144 波特率:是指每秒鐘內傳輸的數據位數。145 控制器局域網簡稱CAN是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現場總線之一。146 分組交換技術:分組交換也稱包交換,它是將用戶傳送的數據劃分成一定的長度,每個部分叫做一個分組。在每個分組的前面加上一個分組頭,用以指明該分組發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換機根據每個分組的地址標志,將他們轉發至目的地,這一過程稱為分組
39、交換。147 帶寬:在通信線路上能被傳輸的最高和最低頻率之間的范圍。148 ISO/OSI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簡稱OSI)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聯合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工廠自動化協議簡稱MAP:為使自動化生產作業中的計算機、PLC、機器人、數控機床等設備能進行通信互聯網而建立的適合工廠LAN的制造自動化的一種協議。辦公自動化協議簡稱TOP:是美國波音公司開發的一種用于辦公自動化的局域網協議。149 可重組制造系統簡稱RMS
40、:一種能按市場需求變化和系統規劃與設計規定,以重排(重新組態)、變形、重復利用和更新系統組態或子系統的方式,短的設計建造時間和斜升時間,高的質量和投資效益,快速調整制造過程、制造功能和制造生產能力的可變制造系統。 150可重組性:指的是一種可按規劃與設計規定變化,利用子系統、模塊或組元重新排列、變形、更替、剪裁和革新等手段改變系統的布置,更新過程,變換功能,改變輸出量,以迅速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選擇題1自動化是指把 用于操作和控制生產的一種技術。A機械、電子和計算機 B電機、機床和傳輸裝
41、置C液壓、氣動和光信號 D繼電器、半導體和PLC 2在自動線中設置緩沖存儲器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產品質量 B降低產品成本C增加適應能力 D提高工作效率 3閉環伺服系統與半閉環伺服系統相比,其特點是A穩定性好,精度高
42、0; B穩定性好,精度低C穩定性差,精度高 D穩定性差,精度低 4在輪廓控制系統中,NC機床之所以能加工出形狀各異的零件,主要是因為有了A計算機 B兩個以上進給軸C編程功能
43、; D插補功能 5產品出廠都要提供合格證,這屬于A質量控制 B質量評價C質量保證 D質量規劃 6決定FMS形式的主要因素是A工件流
44、60; B刀具流C切屑流 D信息流 7機器人的關節可使連接的桿件進行相對轉動,其輸入/輸出桿件的軸線垂直于轉動軸,該關節稱為A 正交關節 B 回轉關節 C 扭轉關節 D旋轉關節 8在采用機械連接與
45、固緊的裝配作業中,利用零件包容與被包容界面間的運動約束把它們聯系起來的方法,稱為A鉚接 B 壓配合 C 滑動配合 D擠壓與膠合 9下列概念中,哪一種是錯誤的。A離線檢測時零件脫離制造過程,在距生產線一定距離的檢測站上進行檢測B 離線檢測存在制造和檢測的延時C 離線檢測的輸出超差風險小D離線檢測不能及時發現輸出質量問題 10用分類編碼系統劃分零件族(組)時,常用( )確定分組的相似性的尺碼A特征碼位
46、法和聚類分析法 B 特征碼位法和碼域法C聚類分析法和碼域法 D聚類分析法、特征碼位法和碼域法 11AC控制是指A閉環控制 B半閉環控制 C 群控系統 D自適應控制 12某坐標測量機的觸針由電機驅動,但仍由操作者進行導向,數據處理和計算由計算機完成,該坐標測量機的控制方式為A計算機輔助手動控制 &
47、#160; B 手動控制C計算機輔助電動控制 D直接計算機控制 13為了實現機床加工過程的計算機控制,需要將切削扭矩信號(電壓)輸入控制計算機,這時需要采用A數/模轉換接口 B 開關量輸入接口C脈沖計數器 &
48、#160; D模/數輪換接口 14有功率放大和反饋功能,把控制對象輸出與數控裝置輸出的指令信號比較,修正輸出的控制系統稱為A 開環控制系統 B閉環控制系統 C半開環控制系統 D半閉環控制系統 15FMS適用于下述哪種生產類型A 多品種中小批量 B高生產率大批量 C低生產率小批量 D單件生產 16在同一條件下,操作(測定)方法不變,進行規定次操作(測定)所得結果之間的一致程度,稱為A 精度 B 定位精度
49、; C重復定位精度 D測量精度 17只要求被控對象達到工作上給定目標位置的控制方式,稱為A 直線切削控制 B點位控制 C輪廓控制 D點位直線控制 18有一類坐標測量機的X與Y向運動由工作臺完成,觸針只作Z向運動,這類坐標測量機結構為A立柱式 B橋式 C門架式
50、; D懸臂式 19以GT為基礎開發出的CAPP系統為A生成式CAPP B派生式CAPP C混合式CAPP D創成式CAPP 20當制造系統的輸出誤差偏離正常統計分布范圍時,此種偏差稱為A隨機偏差 B分配偏差 C隨機與分配偏差 D三者均不是 21下述哪種代號為描述系統的功能及其聯系,用于建立制造系統的體系結構模型AIDEF0
51、60; BIDEF1 CIDEF2 DIDEF1X 22某一生產類型其裝備能適應不同品種制造,加工順序決定于控制的程序,且可變順序,此類生產類型為A柔性自動化 B 剛性自動化 C可編程自動化 D工序自動化 23某機器人操作機由4個剛體組成,具有20個關節約束,則該操作機的自由度數為A 16 &
52、#160; B 5 C 3 D4 24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的過程中,主軸轉速為A 不可控輸入變量 B可控輸入變量 C輸出變量 D固定輸入變量 25在生產車間中,由一組生產工人共同完成相關
53、零件組的全部工藝過程的成組生產組織稱為A成組調整 B 成組生產 C成組單元 D成組工藝 26在XY平面上加工一條與X軸成30º夾角的直線,應采用A直線切削控制系統 B 點位切削控制系統C閉環控制系統 D輪廓切削控制系統 27機床Z軸的正方向定義為A刀具遠離工件的方向 B 刀具趨近工件的方向C主軸運動方向 D用戶指定的方向 28制造系統從外部輸入原材料、坯件及配套件,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汽車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租車帶司機服務合同模板
- 2025標準個人租房租賃合同樣本
- 2025財產委托管理合同模板
- 2025包裝盒生產合同模板
- 2025年土地流轉合同樣本
- 2025訂購綠化苗木合同模板
- 2025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能源托管協議范本
- 2025咖啡店承包合同協議書
- 電梯調試單機試車方案
- 【MOO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子宮平滑肌瘤手術臨床路徑表單
- 【MOOC】機械原理-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GB/T 36547-2024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
-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卷
- 中華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 汽車發動機火花塞市場洞察報告
- 學校安保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故宮的課件教學課件
- 幼兒園大班安全活動《安全乘坐電梯》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