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層框剪住宅梁式轉換層施工方案(多圖,詳細模板計算)_第1頁
上海高層框剪住宅梁式轉換層施工方案(多圖,詳細模板計算)_第2頁
上海高層框剪住宅梁式轉換層施工方案(多圖,詳細模板計算)_第3頁
上海高層框剪住宅梁式轉換層施工方案(多圖,詳細模板計算)_第4頁
上海高層框剪住宅梁式轉換層施工方案(多圖,詳細模板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濱江*(浦東新區濰坊新村街道245街坊23宗地塊項目)塔樓t2/t3轉換層模板施工方案(sh.brtr.zhc-035)2010年7月 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1工程總體概況12轉換層結構概況1三施工準備及部署31施工準備32施工計劃安排43施工部署5四模板工程51模板體系材料選擇52梁模板53樓板模板134圓柱柱模板155樓板模板扣件鋼管支撐架計算書196600×800梁側模計算書267800×1000梁側模計算書298800×1500梁側模計算書3291500×2200梁側模計算書3610450×550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39

2、11600×800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4312800×1000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4713600×1500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5114800×1500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55151500×2200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5916梁底樓板強度驗算6317排架搭設6518支撐排架驗收要求6619監測方法6720模板安裝6821模板拆除69五鋼筋工程711鋼材進場、檢驗與標識712鋼筋接頭形式713框支梁鋼筋保護層墊塊714鋼筋翻樣725鋼筋的制作與加工726鋼筋綁扎727鋼筋隱蔽驗收768鋼筋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7

3、69電渣壓力焊連接78六混凝土工程791概況792混凝土工程施工準備793各構件混凝土保護層804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805混凝土施工縫的設置856鋼釬維混凝土泵送注意事項867卸荷措施87七質量保證措施881質量控制流程882模板質量保證措施893鋼筋質量保證措施904混凝土質量保證措施91八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護911文明施工具體措施912安全保證措施923消防措施924成品保護93九應急預案931應急救援管理932應急救援物資933事故報告程序944應急預案措施94十附表98iii一 編制依據Ø 高層建筑施工手冊Ø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4、Ø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Ø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 (gb504962009)Ø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Ø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Ø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Ø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Ø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Ø 鋼錠銑削型鋼纖維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dgj08-59-2006)Ø 鋼纖維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38-92)Ø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

5、gj8091)Ø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1)Ø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2008年版Ø 鋼管扣件水平模板支撐體系安全技術規程dg/tj08-016-2004Ø 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二 工程概況1 工程總體概況濱江*項目地塊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濰坊新村街道245街坊23宗地塊。地塊東臨浦明路,南臨濰坊西路延伸段,西至規劃濱江公共綠地,瀕臨黃浦江,北臨張揚路。本工程包括5幢1623層高層住宅(塔樓t1t6)、兩層地下室。塔樓t2/t3標準層層高3.2m,塔樓t2建筑總高度61.2m,塔樓t3建筑總高度64

6、.30m。2 轉換層結構概況t2/t3轉換層結構標高±0.00+6.400,層高為6.4m,為梁式轉換層,最大梁截面尺寸為1500mm×2200mm,板厚為180mm。剪力墻及柱混凝土標號c55,框支梁混凝土為標號為c55鋼纖維混凝土,板混凝土標號為c35。受力主筋主要規格為32、28、25的hrb400鋼筋。框支層的框支梁(含梁柱節點區,不含樓板及樓板厚度內的梁)應采用銑削型鋼纖維混凝土,鋼纖維體積含量0.6%,鋼纖維長度3050mm,長徑比40。轉換層平面位置圖(粗點劃線范圍內)轉換層主要構件表序號構件截面尺寸配筋跨(高)度數量1框支梁kzl-30106m*1.5m底筋

7、1132(4/7)4.2m2根2kzl-3020.8m*1.5m底筋1332(6/7)8.4m1根3kzl-303(3)1.5m*2.2m底筋6832(8/15/15/15/15)21.5m1根4kzl-304(3)1.5m*2.2m底筋3832(8/15/15)21.4m1根5kzl-3050.6m*1.5m底筋732(7)5.7m2根6kzl-306(2b)1.5m*2.2m底筋3832(8/15/15)20m2根7kzl-307(1a)0.8m*1.5m底筋832(8)5.7m2根8kzl-308(1a)0.8m*1.5m底筋2232(11/11)9.9m1根9kzl-3090.8m*0

8、.1m底筋1532(4/11)19m1根10框支柱kzz1直徑1.8m 縱筋4028,箍筋121006.4m6根11梁尺寸:600×800、600×600、250×550、450×55012板板厚180雙層雙向10150三 施工準備及部署1 施工準備1.1 技術準備1.技術部門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并按設計回復意見對相關部門做好交底。施工過程中發現疑問及時與設計做好溝通,及時處理。2.召開現場技術交底會議,就模板及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對現場施工及質檢部門交底并劃分相應職責范圍,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準備。3.對勞務隊伍全體人員進行進場前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傳。

9、4.對特殊工作作業人員集中培訓,考核合格取證后方可上崗。5.對各專業隊伍進行施工前進行技術、質量交底。6.施工前由技術人員根據圖紙內容及現場施工情況,制定混凝土施工順序,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試驗人員全面負責混凝土的試驗、資料的整理移交等工作。7.混凝土施工前,項目部技術人員向預拌混凝土廠家、施工單位、項目部工程管理人員、試驗員等進行有針對性的交底,起到技術預控的作用。8.對混凝土小票記錄的交底包括:必須記錄混凝土的出站時刻、到場時刻、開始澆筑時刻、澆筑完畢時刻,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車路上運輸時間、罐車在現場等待時間、澆筑時間、每罐混凝土總耗用時間、發車間歇時間、前車混凝土最長裸露時間等。9.混凝土

10、試塊留置組數每次澆筑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一次,不足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框支梁鋼纖維混凝土共248m3,須作鋼纖維混凝土標養試塊3組,同條件養護試塊3組,用于拆模與實體檢測。1.2 現場準備1.現場按照總施組作好水電布置工作,做到施工用水電能滿足現場生產、消防要求。配備振搗棒分別接2臺移動配電箱,振搗棒實行一機一閘一漏,其漏電電流不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秒。夜間照明以塔吊上的鏑燈為主,必要時配備碘鎢燈。2.根據施工方案要求對各分包隊伍作好施工交底并監督分包隊伍對班組交底。3.根據技術方案要求組織施工機械的進場、報驗、安裝、調試工作,使其在施工

11、過程中能滿足工程需要。4.各種計量、測量用具及時檢查、送檢并且檢定證書、材料齊全。5.合理組織施工現場車輛流通,保證混凝土的連續澆筑。6.機具和人員: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機具、人員準備充分。所有機具均應在澆筑混凝土前進行檢查,同時配備專職技工,隨時檢修。在混凝土澆筑期間,要保證水、電、照明不中斷。7.澆筑混凝土前,模板、鋼筋、預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檢查模板尺寸和預埋件等的規格、數量和位置,其偏差值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規范的規定;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以及接縫的嚴密情況;清除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并檢查鋼筋的墊塊是否墊好;辦完隱、預檢手續。澆筑前將木模板濕潤。

12、8.通知混凝土攪拌站運送混凝土,根據澆筑的部位、時間的不同,來確定罐車的臺數、發車間隔時間,并合理安排罐車行走路線,保證混凝土的連續供應,連續澆筑。9.檢查安全設施、勞動力配備妥當,能滿足澆筑速度要求。10.混凝土布料桿架設到位,并固定完畢,調試運轉正常。11.加強氣象預測預報工作,混凝土施工階段工程部負責聯系一周天氣情況并轉發給有關部門及作業隊,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的順利進行,確保混凝土質量。1.3 勞動力準備使用一支成建制勞務隊伍負責全部混凝土分項工程,配備專職的技術、質量、安全管理人員。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混凝土工202架子工303養護工10收光及養護4鋼筋工305木工606塔吊司機49普工

13、6負責安全文明施工2 施工計劃安排本工程轉換層施工總工期控制在15天內(墻、柱第一次混凝土澆筑至梁底1.2m位置),具體劃分為:施工放線定位、復線1天安裝墻柱筋2天墻柱模板1.5天墻、柱混凝土第一次澆筑0.5天框支梁模板2天梁鋼筋3天平臺板鋪設2天板筋施工2天混凝土澆筑1天。其中水電預埋穿插作業。3 施工部署該轉換層位于塔樓t2/t3之間,總面積約512m2。要求墻、柱首先分兩次澆筑,之后框支梁混凝土分層連續澆筑(采用鋼釬維混凝土),每層澆筑厚度500mm左右,最后澆筑板混凝土(不摻鋼釬維)。澆筑前應將鋼筋全部按照圖紙要求綁扎完畢,排架體系驗收收合格。澆筑時安排兩臺汽車泵,一臺澆筑梁,一臺澆筑

14、板。總體施工流程如下圖所示: 由于轉換層受力情況比較復雜,應避免因施工而導致的附加應力的形成,所以混凝土避免垂直施工縫、冷縫的出現。四 模板工程1 模板體系材料選擇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當地材料供應商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施工周期及模板安拆時間,材料選擇:鋼管采用48×3.0、木枋采用35mm×85mm,模板采用18厚木膠合板、對拉螺桿采用普通對拉螺桿m14。每層模板使用前均應刷脫模劑,以延長模板使用周期,確保混凝土表面光潔。進場的鋼管、扣件等周轉材料須經現場檢查、復試后方可使用。2 梁模板梁形式為250×550、450×550、600×600、60

15、0×800、800×1000、600×1500、800×1500、1500×2200,其他形式的梁按“就近就大”的原則選取模板支撐形式。梁側模板應包住梁底模板,橫向采用木方背楞,豎向采用鋼管外楞,采用鋼管支撐,梁立桿嚴禁搭接。搭設參數如下表所示:6250mm×550mm梁內龍骨間距(mm)185外龍骨間距(mm)90014對拉螺栓(道)0對拉螺栓縱向方向間距(mm)梁底木方(根)2立桿縱距(m)0.9立桿步距(m)1.5梁下頂撐(根)0代表梁截面類型200×550、300×550、250×550、250&

16、#215;650支撐架搭設高度7.0m計算書側模參照ea1-1區塔樓結構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附件六,支架參照附件八備注梁寬度等于200的梁底設置2根木方。 450mm×550mm梁內龍骨間距(mm)185外龍骨間距(mm)90014對拉螺栓(道)0對拉螺栓縱向方向間距(mm)梁底木方(根)1立桿縱距(m)0.9立桿步距(m)1.5梁下頂撐(根)1代表梁截面類型200×550、300×550、250×550、250×650支撐架搭設高度7.0m計算書計算見四.10備注梁寬度等于200的梁底設置2根木方。 600mm×800mm梁內龍骨間

17、距(mm)160外龍骨間距(mm)90014對拉螺栓(道)1對拉螺栓縱向方向間距(mm)900梁底木方(根)5立桿縱距(m)0.9立桿步距(m)1.5梁下頂撐(根)1代表梁截面類型600×600、600×800支撐架搭設高度7.0m計算書側模計算四.6節,梁底支架計算見四.11節備注立桿底部用雙扣件。800mm×1000mm梁內龍骨間距(mm)160外龍骨間距(mm)90014對拉螺栓(道)2對拉螺栓縱向方向間距(mm)900梁底木方(根)6立桿縱距(m)0.9立桿步距(m)1.5梁下頂撐(根)2代表梁截面類型800×1000支撐架搭設高度7.0m計算書

18、側模計算四.7節和梁底支架計算見四.12節備注立桿底部用雙扣件。600mm×1500mm梁內龍骨間距(mm)189外龍骨間距(mm)45014對拉螺栓(道)3對拉螺栓縱向方向間距(mm)450梁底木方(根)5立桿縱距(m)0.45立桿步距(m)1.5梁下頂撐(根)1代表梁截面類型800×1000、600×1500支撐架搭設高度7.0m計算書側模計算見四.8,梁底支架計算見四.13備注立桿底部用雙扣件。800mm×1500mm梁內龍骨間距(mm)184外龍骨間距(mm)45014對拉螺栓(道)3對拉螺栓縱向方向間距(mm)450梁底木方(根)6立桿縱距(m

19、)0.45立桿步距(m)1.5梁下頂撐(根)2代表梁截面類型800×1500支撐架搭設高度7.0m計算書側模計算見四.8,梁底支架計算見四.14節備注立桿底部用雙扣件。1500mm×2200mm梁內龍骨間距(mm)165外龍骨間距(mm)45014對拉螺栓(道)4對拉螺栓縱向方向間距(mm)450梁底木方(根)12立桿縱距(m)0.45立桿步距(m)1.5梁下頂撐(根)4代表梁截面類型1500×2200支撐架搭設高度7.0m計算書側模計算見四.9,梁底支架計算見四.15節備注立桿底部用不大于18槽鋼鋪設,雙扣件。3 樓板模板轉換層樓板厚度為180mm。模板采用18

20、mm厚木膠合板,龍骨采用35×85mm木方,鋼管采用48mm×3.0mm。搭設滿堂架:立桿間距0.9m×0.9m,步距1.5m,每步設置水平桿,立桿離地200mm處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置掃地桿。模板:采用木模板拼裝,在已搭設的滿堂架上布設木方龍骨,調整標高,先排放一排龍骨,以一端向另一端推進,依次排列安裝模板。龍骨間距250mm。鋪模板:每塊板間用釘子與龍骨連接,拼縫均應嚴密,均設雙面膠帶。平臺板鋪完后,用水準儀測量或50線拉線檢測模板標高,進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經質檢員驗收后,作下道工序施工。特別注意樓層的凈空,要保證不能產生負誤差。樓板支撐架立柱平面圖4.3.

21、1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計算詳附件十)4.3.2相鄰兩立桿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于步距的1/3。滿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剪刀撐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800mm,并采用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10m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其寬度宜為46m,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45º60º。當建筑層高超過8m時,除滿足上述規定外,還應在縱橫相鄰的兩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之間

22、增加之字斜撐,在有水平剪刀撐的部位,應在每個剪刀撐中間處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撐。支架立柱高度超過5m時,應在立柱周圈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9m,豎向間距23m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拉結點。剪刀撐布置圖4.3.3梁板整體模板支承體系布置剖面圖4.3.4當立桿遇后澆帶或坑洞處按下圖設置拋撐:后澆帶處立桿設置拋撐4.3.5滿堂架與結構柱連接節點詳圖(圖4.3.6)鋼管搭接示意圖(圖4.3.7;僅用于樓板支架體系,嚴禁用于梁立桿體系)高地跨處掃地桿設置4 圓柱柱模板4.1 基本資料4.1.1 圓柱模板的基本尺寸本工程圓柱混凝土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直徑為1800mm的圓柱面板為5mm厚鋼板,橫豎

23、主肋為-6×80鋼板,加強肋為-80×8扁鐵。模板由鋼板和型鋼柱箍體系組成,模板設計高度為4.5m;直徑為1800mm圓柱豎肋水平間距為l1=37cm;橫肋豎向間距均為l2=25cm;模板如下圖所示。直徑1800圓柱模板立面圖直徑1800圓柱模板平面圖4.1.2 材料的性能根據相應規范的要求,暫取: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3;混凝土澆筑時溫度:20;混凝土澆筑速度:2.5m/h;摻外加劑。鋼材取q235鋼,重力密度:78.5kn/m3;容許應力為145mpa,不考慮提高系數;彈性模量為206gpa。4.1.3 計算荷載對模板產生側壓力的荷載主要有三種:振動器產生的荷載

24、:4.0 kn/m2;或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沖擊荷載:4.0km/m2;二者不同時計算。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 荷載組合為:強度檢算:1+2; 剛度檢算:2 (不乘荷載分項系數) 當采用內部振搗器,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在6m/h以下時,新澆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可按下式計算:f=0.22c·1·2(v) f=c·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 h - 模板計算高度;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根據前述已知條件:

25、 v/t=2.5/20=0.125>0.035, h1.53+3.8v/t=1.53+3.8×0.1252.0m最大側壓力為: p=kc·h1.2×24×2.057.6kn/f=0.22c·1·2(v)=75.75 kn/,取小值75.75 kn/。檢算強度時荷載設計值為: q1.2×57.6+1.4×4.077.91 kn/m2;檢算剛度時荷載標準值為:q= 75.72kn/m2;4.1.4 檢算標準Ø 強度要求滿足鋼結構設計規范;Ø 結構表面外露的模板,撓度為模板結構跨度的1/400;

26、Ø 鋼模板面板的變形為1.5mm;Ø 鋼面板的鋼楞、柱箍的變形為b/500、h/500或10mm;4.2 面板的檢算4.2.1 計算簡圖面板支承于橫肋和豎肋之間,橫肋間距為25cm,豎肋間距最大為37cm,取橫豎肋間的面板為一個計算單元,簡化為四邊嵌固的板,受均布荷載q;則長邊跨中支承處的負彎矩為最大,可按下式計算: m=-aqlx2ly (2)式中:a彎矩計算系數,與lx/ly有關,可查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74)p291表4-4得a=0.0829;lx、ly分別為板的短邊和長邊;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板的跨中最大撓度的計算公式為: f=bqlx4

27、/bc (3)式中:b撓度計算系數,同樣查表4-4得b=0.00253; bc=e3/13(1-2) 其中e為彈性模量,為板厚,為泊桑比; bc=2.06×1011×0.0053/13(1-0.32)=0.2358×104 n/m4.2.2 強度計算由式(1)可得,板的最大彎矩為:mx°-0.0829×96.4×0.252×0.31=-0.185 kn·m板的抗彎模量:wx=b2/6=0.6×0.0052/6=2.5×10-6 m3mx°/wx=0.185×103/2.5&#

28、215;10-6=119.4mpa=145 mpa面板強度滿足要求。4.2.3 剛度檢算f=b(qix4/bc)=0.00253×(90.86×103×0.34/0.2358×104)=0.38lx/400=0.625mm 面板剛度滿足要求。4.3 豎肋的檢算4.3.1 計算簡圖豎肋采用-6×80等邊角鋼,簡化為支承在背楞上的多跨連續梁,背楞間距為37cm,連續梁承受25cm寬的均布荷載q3,則: q3= 0.3 q=0.25×96.46=23.65 kn/m q30.3 q0.15×90.8622.715 kn/m4.3.

29、2 強度計算實際豎肋是跨度0.25m的10跨簡支梁,為查手冊方便,近似按5跨連續梁計算,查表得最大彎矩系數為0.105,最大剪力系數0.606。跨中最大彎矩為:m0.105 q3l2=0.105×22.715×0.520.596 kn.m-6×80的豎肋的截面特性: wx 7.32×103mm3 ix=39.97×104mm4=m/wx=0.596×106/7.32×103=81.45mpa=145mpa 橫肋強度滿足要求4.3.3 剛度檢算為安全起見,仍按簡支梁計算撓度,則: f=(5/384)(q4l4/eix)= (5

30、/384)×(17.877×103×0.54/2.06×1011×39.97×10-8)=0.225mm l/400=0.925mm 橫肋剛度滿足要求4.4 橫肋的檢算4.4.1 計算簡圖橫肋采用-6×80,支承于豎肋上,可簡化跨度為0.37m的簡支梁,承受25cm寬的均布荷載q4,則: q4=0.37 q=0.37×96.46=35.96 kn/m q4=0.6 q=0.6×59.59=33.62kn/m 4.4.2 強度計算跨中最大彎矩為:m= q4l2/8=0.125×33.62×

31、;0.372=0.575 kn·m豎肋的截面特性: wx 7.32×103mm3 ix=39.97×104mm4=m/wx=0.526×106/7.32×103=78.6mpa=145mpa 橫肋強度滿足要求4.4.3 剛度檢算 f=(5/384)(q4l4/eix)= (5/384)×(33.62×103×0.3744/2.06×1011×39.97×10-8)=0.01mm l/400=0.925mm 橫肋剛度滿足要求4.4.4 穩定性檢算根據鋼結構規范的要求,加勁肋的厚度tb/1

32、5,b為外伸寬度。 t=5mm=75/15=5mm 穩定性滿足要求。4.5 圓柱與梁底的連接圓柱與梁底的連接部位,圓柱采用鍍鋅鐵皮外釘木方,再用模板制作柱箍,并用木方和鋼管做柱箍加固。梁柱接頭立面圖梁柱接頭平面圖5 樓板模板扣件鋼管支撐架計算書本計算書還參照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7.0米,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b=0.90m,立桿的橫距l=0.90m,立桿的步距h=1.50m。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樓板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5.1 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

33、照三跨連續梁計算。靜荷載標準值 q1 = 25.000×0.180×0.900+0.350×0.900=4.320kn/m活荷載標準值 q2 = (2.000+1.000)×0.900=2.700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90.00×1.80×1.80/6 = 48.60cm3;i = 90.00×1.80×1.80×1.80/12 =43.74cm4; (1)抗彎強度計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

34、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m = 0.1ql2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4.320+1.4×2.700)×0.250×0.250=0.081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81×1000×1000/48600=2.101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 f,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35、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4.320×2504/(100×5000×437400)=0.154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5.2 支撐木方的計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000×0.180×0.250=1.125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 0.350×0.250=0.0875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36、 q2 = (1.000+2.000)×0.250=0.750kn/m 靜荷載 q1 = 1.2×1.125+1.2×0.0875=1.45kn/m 活荷載 q2 = 1.4×0.750=1.03kn/m2.木方的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1.45+1.03)=2.48kn/m最大彎矩 m = 0.1ql2=0.1×2.48×0.90×0.90=0.200knm最大剪力 q=0.6×0.900×2.48=1.339kn

37、最大支座力 n=1.1×0.900×2.48=2.46kn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3.50×8.50×8.50/6 = 42.15cm3; i = 3.50×8.50×8.50×8.50/12 = 179.12cm4;(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200×106/42145.8=4.75n/mm2 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5.0n/mm2,滿足要求!(2)木方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1.339×900.04/(100

38、×10000.00×1791198.0)=0.357mm 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250,滿足要求!5.3 橫向支撐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木方支撐傳遞力。支撐鋼管計算簡圖支撐鋼管彎矩圖(knm)支撐鋼管變形圖(mm)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710knm 最大變形 vmax=1.859mm最大支座力 qmax=9.06kn 抗彎計算強度 f=0.710×106/4491.0=158.08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

39、撓度小于9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5.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06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5.5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

40、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900×0.900=0.284kn (2)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000×0.180×0.900×0.900=3.645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 = 3.929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2.000)×0.900×0.900=2.430kn1.2×3.929+1.4×2.43=8

41、.12 kn5.6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n/a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9.06kn+1.2×0.129×6.4×0.9×0.9= 9.9 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

42、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l0/i=189 查: =0.209 l0 = (h+2a) (2)l0/i=94 查: =0.601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8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02m;公式(1)的計算結果: = 111.72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 = 56.64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

43、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14;公式(3)的計算結果: = 66.77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5.7 樓板強度的計算驗算樓板強度時按照最不利考慮,樓板的跨度取3.5×4.7m,樓板承受的荷載按照線均布考慮。內配筋2級鋼筋,板底筋14150,配筋面積as=923.2mm2,fy=300.0n/mm2。承載能力是否滿足荷載要求,其計算簡圖如下: 計算樓板混凝土28天的強度是否滿足承載力要求計算單元取0.9m,長度取4.7m,板的截面尺寸為 b×h=900mm×18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60

44、mm。 地庫頂板所需承受的荷載為 q=0.9×1.2×25.00×0.18+9.789/0.9=15.74kn/ m 簡化計算,依照彈性理論考慮塑性鉸,彎矩系數取0.1。板帶所需承擔的最大彎矩計算: mmax=0.10×ql2=0.10×15.74×4.72=34.8kn.m28天后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混凝土彎曲抗壓強度設計值為fc=16.7n/mm2則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 asfy/bh0fc = 923.2×300.00/(900.00×160.00×16.7)=0.115查表得到鋼

45、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抗彎能力計算系數為 s=0.111此層樓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彎矩為:m1=sbh02fcm = 0.111×900.000×160.0002×16.7×10-6=42.7kn.m結論:由于mi = 42.7kn.mmmax=34.8kn.m地下一層樓板荷載下可不需加固。樓板強度驗算(包括梁底荷載)考慮超大梁部分荷載因素,簡圖如下;樓板計算寬度取400*800梁側1250mm,計算長度取3500mm,荷載計算:超大梁施工傳遞荷載q1=1.2×25.00×2.2×0.55+1.4×2×0.5

46、5=52.23 kn/m樓板段傳遞荷載 q2=1.2×25.00×0.18×0.7+1.4×2×0.7=5.93 kn/m地庫頂板自重 q3=1.2×25.00×0.18×1.25=6.75kn/mmmax=0.10×ql2=0.10×(52.23+5.93+6.75)×3.52=79.5kn.m板的截面尺寸為 b×h=1250mm×18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60mm內配筋2級鋼筋,板底筋14150,配筋面積as=1282mm2,fy=300.0n/mm22

47、8天后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混凝土彎曲抗壓強度設計值為fc=16.7n/mm2則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 asfy/bh0fc = 1282×300.00/(1250.00×160.00×16.7)=0.115查表得到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抗彎能力計算系數為 s=0.111此層樓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彎矩為:m1=sbh02fcm = 0.111×1250.000×160.0002×16.7×10-6=59.3kn.m結論:由于mi = 59.3kn.mmmax=79.5kn.m地下一層采取加固措施,79.5-59.

48、3=20.2kn.m則q=m/(0.10×l2)=20.2/(0.10×3.52)=16.5kn/m則每根立桿承受力為n=16.5÷1.25×0.92=10.69kn=n/a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n1=10.69+1.2×0.129×6.4×0.9×0.9=11.47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

49、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 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l0/i=189 查: =0.209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8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00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129.4n/ 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f,滿足要求!因此地下一層排架間距900mm時滿足要求6 600×800梁

50、側模計算書6.1 梁側模板基本參數計算梁兩側樓板高度18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內龍骨布置5道,內龍骨采用35×85mm木方。外龍骨間距900mm,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1道螺桿。6.2梁側模計算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f=0.22c·1·2(v) f=c·h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6.0

51、h;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800m;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 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72.800kn/m2f1=19.2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9.2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2.000kn/m2。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的計算寬度取0.9m。 荷載計算值 q = 1.2×19.2×0.90+1.4

52、15;2.000×0.90=23.26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90.00×1.80×1.80/6 = 48.6cm3; i = 90.00×1.80×1.80×1.80/12 =43.74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1.45kn n2=4.26kn n3=3.46kn n4=4.26kn n5=1.45kn 最大彎矩 m = 0.064knm 最大變形 v = 0.017mm (1)抗彎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64×1000×1000/48600=3.3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 f,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017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48.1/250,滿足要求!6.4梁側模板內龍骨的計算 內龍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均布荷載連續梁計算。 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