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磁基本原理_第1頁
勵磁基本原理_第2頁
勵磁基本原理_第3頁
勵磁基本原理_第4頁
勵磁基本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勵磁系統原理勵磁系統原理第第1部分部分 勵磁系統的幾種主要類型勵磁系統的幾種主要類型勵磁系統的組成與分類勵磁系統的組成與分類 直流勵磁機勵磁系統:70年代以前開關式勵磁調節器的優點是:結構緊湊,體積小,且勵磁電源可靠,不受電力系統電壓波動的影響。另外,不存在可控整流橋的觸發同步問題,控制簡便,運行可靠性高。 交流勵磁機勵磁系統:80、90年代,直流勵磁機制造容量有限,大型機組采用。俗稱三機勵磁。無刷勵磁系統:三機勵磁的變形。用于勵磁電流大(6000A以上)的超大型機組,比如核電;或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比如石油加工的自備電廠。無刷勵磁系統徹底革除了滑環、電刷等轉動接觸元件,提高了運行可靠性和減少

2、了機組維護工作量。但旋轉半導體無刷勵磁方式對硅元件的可靠性要求高,不能采用傳統的滅磁裝置進行滅磁,轉子電流、電壓及溫度不便直接測量等。這些都是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自并勵勵磁系統:自并勵靜止勵磁系統取代直流勵磁機和交流勵磁機勵磁系統是技術發展的必然。國內所有的新建水電站和大部分的火電廠都使用自并勵勵磁系統。第第2部分部分 自并勵勵磁系統的基本構成自并勵勵磁系統的基本構成 自并勵勵磁系統是當今主流勵磁系統。已在大、中自并勵勵磁系統是當今主流勵磁系統。已在大、中型發電機組中普遍采用。其主要技術特點:型發電機組中普遍采用。其主要技術特點:u接線簡單、結構緊湊;接線簡單、結構緊湊;u取消勵磁機,發電機組長

3、度縮短,減小軸系振動,節取消勵磁機,發電機組長度縮短,減小軸系振動,節約成本;約成本;u典型的快速勵磁系統;典型的快速勵磁系統;u調節性能優越,通過附加調節性能優越,通過附加PSSPSS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電力系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統穩定性。2.1 自并勵勵磁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自并勵勵磁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2.2 勵磁變壓器勵磁變壓器 將高電壓隔離并轉換為適當的低電壓,供整流器使用。一般接線組別:Y/d-11。 勵磁變的額定容量要滿足發電機1.1倍額定勵磁電流的要求。 勵磁變的二次電壓的大小要滿足勵磁系統強勵的要求。 勵磁變的絕緣等級:F級或H級。 勵磁變的額定最大溫升:80K或100K。

4、2.3 可控硅整流橋可控硅整流橋 可控硅整流橋一般采用三相全控可控硅整流橋的方可控硅整流橋一般采用三相全控可控硅整流橋的方式,實現把交流電轉換為可控的直流電的主要任務,給發式,實現把交流電轉換為可控的直流電的主要任務,給發電機提供各種運行狀況下所需要的勵磁電流。電機提供各種運行狀況下所需要的勵磁電流。晶閘管的伏安特性晶閘管的伏安特性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IGBT晶閘管的導通與關斷條件晶閘管的導通與關斷條件三相全控橋電路結構三相全控橋電路結構三相全控橋電路要點三相全控橋電路要點 觸發控制角的理論范圍0180,超出此范圍外的觸發信號就會造成混亂。觸發控制角的角度控制是嚴格的,一般實用范圍:10150

5、 090:整流狀態; 90180:逆變狀態。 逆變狀態時為什么是負的?電流方向與原來一致,而電壓方向反,因此功率傳送方向會反轉,從整流態到逆變態,完成能量消耗。 自并勵情況、發電機空載狀態下,可實現逆變滅磁。轉子電流通過發電機、勵磁變及轉子回路的電阻消耗。滅磁時間較長,10s左右。三相全控橋電路的典型波形三相全控橋電路的典型波形=00: 自然換相點,自然換相點, 二極管整流,二極管整流, AC變變DC=0900: 整流狀態,整流狀態, AC變變DC=1500: 逆變狀態,逆變狀態, DC變變AC 可控硅流過電流,會在可控硅兩端產生電壓降(一般12V),造成可控硅發熱,溫度升高。可控硅內部的最大

6、承受結溫(PN結)是125。 可控硅散熱方法:可控硅壓裝散熱器,并啟動冷卻風機進行風冷散熱。三相全控橋的散熱三相全控橋的散熱 可控硅過流保護:每可控硅串聯快速熔斷器。 可控硅換相尖峰過電壓保護:可控硅兩端并聯R、C吸收電路,或采用集中式阻容保護。 由于可控硅換相尖峰電壓產生于勵磁變的漏感,集中式阻容保護可以直接吸收,保護效果更好。三相全控橋的保護三相全控橋的保護三相全控橋的集中式阻容保護電路:三相全控橋的集中式阻容保護電路:C1主要吸收主要吸收2.4 滅磁系統滅磁系統 滅磁,即是快速把轉子電感中儲存的大電流滅磁,即是快速把轉子電感中儲存的大電流釋放掉,以保證發電機安全運行,釋放掉,以保證發電機

7、安全運行,保護機組和其保護機組和其它設備安全它設備安全 。 轉子電感是大的儲能元件,電感中的電流是轉子電感是大的儲能元件,電感中的電流是不能突變的。儲存能量為:不能突變的。儲存能量為: 滅磁系統由滅磁開關、滅磁電阻及滅磁回路滅磁系統由滅磁開關、滅磁電阻及滅磁回路開通控制單元組成。滅磁,就是把轉子中儲存的開通控制單元組成。滅磁,就是把轉子中儲存的能量轉移到滅磁電阻中,來消耗掉。能量轉移到滅磁電阻中,來消耗掉。221ffILW 滅磁系統的構成原理圖滅磁系統的構成原理圖 發電機正常運行中,勵磁電壓比較小,控制單元不能發電機正常運行中,勵磁電壓比較小,控制單元不能觸發可控硅開通,滅磁電阻回路中沒有電流

8、通過觸發可控硅開通,滅磁電阻回路中沒有電流通過 。 當滅磁開關分斷后進行滅磁時,轉子電感兩端出現較大當滅磁開關分斷后進行滅磁時,轉子電感兩端出現較大的反向電壓,同時控制單元快速接通反向可控硅觸發回路,的反向電壓,同時控制單元快速接通反向可控硅觸發回路,把滅磁電阻接入、滅磁電阻回路開通,轉子電流就可以快把滅磁電阻接入、滅磁電阻回路開通,轉子電流就可以快速轉移到滅磁電阻回路,通過滅磁電阻把電流轉換為熱量速轉移到滅磁電阻回路,通過滅磁電阻把電流轉換為熱量釋放。釋放。滅磁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滅磁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 滅磁開關滅磁開關l 滅磁開關的基本作用:控制轉子繞組中勵磁電流的接滅磁開關的基本作用:控制

9、轉子繞組中勵磁電流的接通、分斷;滅磁開關分斷后,配合滅磁電阻完成滅磁通、分斷;滅磁開關分斷后,配合滅磁電阻完成滅磁的任務。的任務。 滅磁過程中,移能成功的條件: 滅磁開關要有足夠高的弧壓,才能順利實現移能。 UR、HPB型滅磁開關的弧壓,都在4000V以上。滅磁中的移能滅磁中的移能rEDCarcUUU線性電阻,汽輪發電機勵磁系統經常采用;滅磁時間較長。氧化鋅ZnO非線性電阻,國內生產,應用普遍;滅磁時間短,較為理想。SiC非線性電阻,國外生產,經常采用英國M&I公司的產品,超大型機組應用較多,比如:三峽、龍灘、拉西瓦等;滅磁時間適中。水輪發電機要求快速滅磁,普遍采用非線性電阻滅磁方案。

10、單片ZnO閥片的工作能容量是15KJ,而單片SiC閥片的工作能容量為62.5KJ。在超大型水輪發電機組中,滅磁能量很大,比如10MJ,需要幾百片非線性電阻閥片串、并聯連接。并聯均能或并聯均流問題突出。 SiC閥片容量大、其伏安特性更適合并聯,所以,在超大型發電機的勵磁系統中普遍使用。滅磁電阻滅磁電阻逆變滅磁:正常停機時采用。不需要分斷滅磁開關,控制可控硅整流橋處于逆變狀態,使轉子繞組中能量通過勵磁變反送到發電機端電源側及回路電阻中消耗,實現滅磁。在自并勵勵磁系統中,由于在逆變滅磁過程中,發電機端電壓也在不斷減小,吸收能量不斷減小,所以,逆變滅磁的時間比較長。空載額定狀態下,逆變滅磁時間一般達到

11、10s。滅磁系統滅磁:在發電機事故、過壓或系統故障情況下停機時,勵磁電流較大,希望能快速滅磁,消除故障、防止事故擴大化,采用分斷滅磁開關的方法將能量轉移到滅磁電阻中實現快速滅磁。滅磁系統滅磁的時間一般在5s以下。兩種滅磁方法兩種滅磁方法2.5 勵磁調節器勵磁調節器 勵磁系統的控制核心,利用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可控硅整流橋的觸發角度、快速調節勵磁電流大小,實現勵磁系統的各種控制功能,使發電機組滿足各種發電工況的運行要求。 典型的控制算法:閉環負反饋控制、超前滯后補償算法或經典PID算法,自動維持發電機電壓恒定、穩定。 附加PSS控制功能,經濟、有效地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 勵磁調節器構成勵磁調節

12、器構成第第3部分部分 勵磁調節器的主要功能勵磁調節器的主要功能現有的勵磁控制理論現有的勵磁控制理論 PID PID+PSS 線性最優控制 自適應最優控制 非線性控制 魯棒PSS(NLPSS)自動方式,是勵磁調節控制的主要運行方式,由兩部分組成:自動電壓調節器,即AVR;及PSS附加控制。AVR為機端電壓負反饋閉環控制,用于自動維持機端電壓恒定、穩定。為使勵磁系統有良好的靜、動態性能,AVR可采用兩級超前滯后校正環節。PSS(電力系統穩定器)做為AVR的附加控制,用于增加電力系統的正阻尼,從而抑制電力系統有功低頻振蕩。它不降低勵磁系統AVR調節的增益,不影響勵磁控制系統的暫態性能 。PSS已成為

13、勵磁調節器的標配環節,在國內外電力系統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AVR的數學控制模型的數學控制模型PID控制Kavr關系到發電機端電壓的調節精度。在保證AVR閉環調節穩定的前提下,Kavr越大,機端電壓的調節精度越高,越能維持機端電壓的恒定。超前滯后環節的參數整定,保證AVR閉環控制穩定,并有良好的動態特性。通過勵磁標準中機端電壓階躍試驗的指標來驗證。勵磁標準中要求機端電壓的調節精度為0.5。即,在AVR給定值Uref不變的情況下,發電機輸出從空載到滿載的過程中,機端電壓的變化不超過發電機額定電壓的0.5。AVR數學模型中的放大倍數數學模型中的放大倍數Kavr比例參數的作用和影響對穩態特性的影響加

14、大比例控制KP,在系統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減小穩態誤差,提高控制精度,但加大KP只減小誤差,卻不能完全消除穩態誤差;對動態特性的影響比例控制KP加大,會使系統的動作靈敏、響應速度快;KP偏大,振蕩次數變多,調節時間加長,當KP太大時,系統會趨于不穩定。若KP太小,又會使系統的響應緩慢。 積分參數的作用和影響對穩態特性的影響積分控制能消除系統的穩態誤差,提高控制系統的控制精度。但若TI太大,積分作用太弱,將不能減小穩態誤差;對動態特性的影響積分時間常數TI偏小,積分作用強,振蕩次數較多,TI太大,對系統性能的影響減小。當時間常數TI合適時,過渡性能比較理想。 微分參數的作用和影響 微分控制的作用跟

15、偏差信號的變化趨勢有關,通過微分控制能夠預測偏差,產生超前的校正作用,可以較好地改善動態特性,如超調量減少,調節時間縮短,允許加大比例控制,使穩態誤差減小,提高控制精度等。但當TD偏大時,超調量較大,調節時間較長。當TD偏小時,同樣超調量和調節時間也都較大。只有TD取得合適,才能得到比較滿意的效果。PSS的數學控制模型:的數學控制模型:PSS2APSS數學模型說明數學模型說明PSS2A以轉速信號與電功率信號合成的加速功率做為PSS的輸入量,在解決“反調”問題的同時,不影響PSS的阻尼效果。通過PSS實現的主要目標就是:獲得一個附加的電磁力矩,在電力系統低頻振蕩區(0.12.0Hz)內使該力矩向

16、量對應軸在超前10滯后45以內,并使本機振蕩頻率下的力矩向量對應軸在0滯后30以內,以盡可能的提供較大的正阻尼力矩,抑制低頻振蕩。PSS環節的參數,需要經過電網公司認可、具有資質的第三 方試驗單位(一般是各電網的電科院)進行現場試驗后給出。l勵磁調節器的手動方式FCR,為勵磁電流負反饋閉環控制,用于維持勵磁電流恒定、穩定。lFCR,是勵磁調節控制的輔助運行方式。在發電機端PT回路出現故障、自動方式采集的機端電壓出現異常情況時,勵磁調節器自動切換為手動方式運行,防止勵磁系統出現誤強勵。手動方式手動方式FCR控制控制 1+TbS1 1+TB2S1+TB1SKiIL(S)IgdUK2(S)電流反饋電

17、流給定圖3 勵磁電流調節器數學模型手動方式手動方式FCR控制控制 手動方式主要用于試驗(如在設備的投運或維護過程中的發電機短路試驗),或者是作為在AVR故障時(如PT故障)的輔助/過渡控制方式。 由于手動方式不利于發電機電壓的穩定,所以不宜長期運行。 為了避免在手動方式下發電機突然甩負荷引起機端過電壓,手動方式也應具有自動返回空載的功能。即在發電機斷路器跳閘的情況下,一個脈沖信號傳送給調節器,則立即把勵磁電流給定值置為空載勵磁電流值。 自動方式自動方式AVR控制的整體模型描述控制的整體模型描述 勵磁調節器功能簡介勵磁調節器功能簡介無功補償(調差)強勵電流限制(快速限制)過勵限制(勵磁電流慢速、

18、反時限)欠勵限制(P-Q)定子電流限制(過無功限制)伏赫限制(V/HZ、U/F)(過激磁)軟起勵功能PSS功能電制動功能PT斷線保護無功調差是勵磁調節器自動方式的附加控制之一,可以根據發電機無功的變化對機端電壓進行必要的微調。正調差:實現機端直接并列連接的發電機間無功的合理分配。當發電機無功輸出增加時,正調差使得發電機端電壓適當降低,防止并列運行的發電機間無功互搶。負調差:當發電機無功輸出增加時,負調差使得發電機端電壓適當提高,用于補償單機單變方式下主變的壓降損失。從系統母線側看,單機單變方式下的整體調差,應表現為正調差。無功調差控制無功調差控制正常情況下,發電機輸出的無功為正。當發電機端電壓

19、低于系統電壓時,發電機從系統吸收無功或輸出負無功,這種情況稱為發電機進相運行。當電力系統夜間運行時,系統可能出現過剩的無功,引起系統電壓升高。需要一些發電機機組進相運行,來吸收系統多余的無功,維持系統電壓水平。過度的進相運行,將引起發電機失去靜態穩定。欠勵限制環節限制發電機進相運行的無功在一定范圍,保持發電機靜態穩定。簡單的欠勵限制環節計算公式為:QlimitKPB。其中P為發電機有功,K、B為整定參數。QuegdQlimitQ。當發電機進相無功Q低于限制值Qlimit時,Quegd輸出正值,去提高發電機勵磁,限制Q進一步減小。 Quegd正值時才有效。五點擬合欠勵限制欠勵限制QIq=f(0P

20、0,25P;0,5P;0,75P; 1P)Iq=f(P)P/Q-Limiter function for Ug=1PKifieldDSrefactUg actualIq actualKTo GateLogicUgIqUg*IqIq correction=f(Ug)QPP/Q-Limter欠勵限制條件 欠勵限制有效條件為: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合且當前無功值小于0。當欠勵限制條件不滿足時,欠勵限制不起作用。 欠勵限制動作時,調節器發“欠勵限制”報警信號,閉鎖減磁操作。 發電機發電機V/f限制限制正常情況下,發電機端電壓處于額定水平,發電機頻率也在額定頻率,發電機及主變壓器的激磁回路不在飽和狀態。當發電

21、機頻率降低時,如果仍要維持發電機端電壓在額定水平,勵磁電流和主變激磁電流就需要正比增加。當頻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激磁回路將處于飽和狀態,將引起磁路損耗增大、發熱而損壞。V/f限制的作用,使得發電機端電壓隨頻率的降低而成比例的減小,維持發電機及主變壓器的激磁回路不進入飽和狀態而損壞。強勵頂值限制與過勵反時限限制強勵頂值限制與過勵反時限限制在自動方式下,為了提高電力系統暫態穩定極限,在系統出現故障時,發電機端電壓降低,勵磁系統自動進行強勵,勵磁電流輸出增大,超過額定勵磁電流。勵磁系統強勵輸出情況下,發電機轉子繞組處于過流狀態。為了防止強勵情況下發電機轉子由于過流而燒壞,需要進行強勵限制。分為強勵頂

22、值限制和過勵反時限限制。發電機轉子的過流能力表現為反時限特性。強勵頂值限制,限制強勵情況下勵磁電流的最大輸出,是瞬時限制。過勵反時限限制,根據反時限特性,限制勵磁電流輸出,防止發電機轉子過流損壞。prospective value offield currentIfmax(1,6*Ifn)Iftherm(1,05*Ifn)Tequiv(10 s)tt sIf ACase 1Case 2強勵及過勵反時限限制器說明強勵及過勵反時限限制器說明強勵頂值限制值IFEL按勵磁標準要求,一般為額定勵磁電流的1.82.0倍 。當過勵反時限限制器動作后,把勵磁電流按0.95倍過勵限制值0.95IOEL限制(IO

23、EL為過勵限制值,指最大的長期允許勵磁電流,一般為額定勵磁電流的1.051.1倍)。直到勵磁電流降低到0.95IOEL以下且轉子內部的過熱積累釋放完畢后再恢復正常強勵限制。 過勵反時限特性計算方法過勵反時限特性計算方法計算原則:等效發熱反時限特性,由兩點確定限制曲線。遵從PSD-BPA暫態穩定程序的要求。 定義:定義:IFEL強勵限制值強勵限制值 Tq最大強勵允許時間最大強勵允許時間 IOEL過勵限制值過勵限制值 IL實際勵磁電流值實際勵磁電流值 t IL下的反時限時間下的反時限時間 。l反時限時間反時限時間t的計算公式:的計算公式: t的最大值,為的最大值,為150s。TqIIIItOELL

24、OELFEL2222調節器其他的附加功能調節器其他的附加功能系統電壓跟蹤恒無功調節恒功率因數調節PSVR軟起勵功能PT斷線保護功能電制動功能調節器功能軟起勵tUGIf起勵起勵根據整定值爬升根據整定值爬升穩定運行穩定運行勵磁調節器勵磁調節器軟起勵波形附加控制器 恒無功控制恒無功控制 恒功率因恒功率因數數控制控制MUBQBUSQGENPFGENPFBUSQ controlDischargeP.F controlBUS 1)GeneratorS S恒功率因數恒功率因數恒無功恒無功整定點整定點 AVR整定值整定值1) mainly used in industrial plants勵磁調節器勵磁調節器

25、疊加的恒無功控制 進入方式 現地LCU或HMI操作 遠方串行通訊 設定值 現地LCU或HMI操作 遠方串行通訊QlowerjPriseQ1Q2Qregraiselowerpre-setresetQ-Regulation Function勵磁調節器勵磁調節器恒無功控制有效條件有效條件恒Q功能投入、本通道運行、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合。如果定子電流限制器、強勵、過勵三者中任一個動作,則恒Q控制能減磁,但不能增磁。如果欠勵或者低勵磁電流動作,則恒Q控制能增磁,但不能減磁。恒Q控制給定值可以通過通訊設置為指定值,也可以直接以當前無功值作為給定值。當有增減磁操作時,恒Q控制給定值自動更新為當前無功值,即PQ控

26、制投入時,增減磁操作直接操作無功給定值。恒Q功能自動退出條件:手動運行、解列或者恒PF投入。控制精度為:1%疊加的恒功率因數控制 進入方式 現地LCU或HMI操作 遠方串行通訊 設定值 現地LCU或HMI操作 遠方串行通訊Cos-phi Regulation FunctionQlowerjPriseQcosphi reg.raiselowerpre-setreset1cosj2cosj勵磁調節器勵磁調節器恒功率因數控制有效條件有效條件:恒PF功能投入、本通道運行、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合。如果定子電流限制器、強勵、過勵三者中任一個動作,則PPF控制能減磁,但不能增磁。如果欠勵或者低勵磁電流動作,則恒

27、PF控制能增磁,但不能減磁。恒PF控制給定值可以通過通訊設置為指定值,也可以直接以當前功率因數作為給定值。當有增減磁操作時,恒PF控制給定值自動更新為當前無功值。 恒PF功能自動退出條件:手動運行、解列或者恒Q投入。 PT 信號丟失監測每一通道都有每一通道都有PT信號丟失監測信號丟失監測輔助電源輔助電源機端電源機端電源機端電壓機端電壓勵磁電流勵磁電流勵磁電壓勵磁電壓并網前并網前機端供電機端供電輔助電源供電輔助電源供電啟動中觀察機端電壓是否隨勵磁電流而變化啟動中觀察機端電壓是否隨勵磁電流而變化通過比較機端電壓和勵磁電壓決定通過比較機端電壓和勵磁電壓決定通過比較機端電壓電流突變時是否互動決定通過比

28、較機端電壓電流突變時是否互動決定機端電流機端電流勵磁調節器勵磁調節器恒控制角模式 這是調節器的一種開環調節方式,只能做為試驗手段使用。在勵磁電源它勵方式下,恒控制角模式可方便地用于發電機短路試驗、發電機空載特性試驗。只能通過調試軟件操作進入恒控制角模式。對調節器來說,進入恒控制角模式的條件及常規順序為:(1) 勵磁電流為0;(2) 通過調試軟件選擇進入“恒控制角模式”的命令;(3) 通過調試軟件選擇“強制開機”的命令。進入恒控制角模式后,調節器先進行初始化,使控制信號輸出為最大。之后,可通過調試軟件設置控制角,也可通過外部增、減磁操作來調整控制角。調節器退出恒控制角模式的常規順序為:(1) 先

29、把勵磁電流降為0;(2) 通過調試軟件選擇“退出強制開機”的命令;通過調試軟件選擇進入“正常模式”的命令,即退出恒控制角模式,進入發電模式。 通道跟蹤 通道間的跟蹤是由調節器軟件實現的,備用通道跟蹤運行通道,跟蹤的依據是兩通道的調節輸出(控制信號)相等。不同于通道內的跟蹤,這種跟蹤關系是可通過人機界面人工投退。 自動跟蹤功能保證了從運行通道到備用通道的平穩切換。切換可能是由于故障引起的自動切換(如PT斷相)或人工切換。 備用通道總是跟蹤運行通道。 系統電壓跟蹤 為了方便發電機組并網運行,勵磁調節器還應改增設系統電壓跟蹤功能。 系統電壓跟蹤條件為: 系統電壓跟蹤功能投入、本通道運行、系統電壓大于

30、80%、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分且定子電流小于10%。 無功限制 定子電流限制采用直線計算公式: 曲線見圖3-9。Q為實測無功值,Qoelim與Q的差值經積分環節后,作為定子電流限制的輸出Qoegd疊加于電壓給定值Ugd,疊加方式是減即減磁作用,限制無功增大。 定子電流限制有效條件為: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合且當前無功值大于0。當定子電流限制條件不滿足時,限制不起作用。 定子電流限制動作時,調節器發“A(B)套定子電流限制動作”報警信號,閉鎖增磁操作。 PKBQoeoeoelim過勵保護功能 在轉子短路等故障情況下,勵磁電流會突然增大,此時勵磁系統需要設置過勵保護。 一般情況下過勵保護整定值在2.5-3.

31、5倍的額定勵磁電流。 一旦過勵保護動作,要驅動保護完成跳閘。容錯控制容錯控制檢測容錯檢測容錯包括模擬量檢測容錯和開關量檢測容錯等,如對PT斷線的檢測、對PT相序和CT相序的檢測,增、減磁接點防粘連,油開關信號容錯,開停機信號容錯等。控制容錯控制容錯包括過勵限制動作限制增磁,欠勵限制動作限制減磁,防止空載誤強勵,過勵/欠勵優先權判斷,PSS輸出故障等。人工增減磁操作條件增磁允許條件:V/F限制、過勵限制、強勵限制、定子電流限制都沒有動作;減磁允許條件:欠勵限制、低勵磁電流都沒有動作;防粘功能:增磁、減磁分別具備4秒的防粘功能,如果某一個命令持續時間超過4秒,則動作無效,直到動作復歸后,下次動作才會有效。如果增磁、減磁都處于正常狀態,則二者同時動作時,操作無效。 第第4部分部分 PWL-4C勵磁系統的簡介勵磁系統的簡介概述 PWL-4C型數字式勵磁調節裝置是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代勵磁調節器,適用于同步發電機各種勵磁系統。PWL-4C繼承了我公司前三代勵磁調節器PWL-2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