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學試題_第1頁
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學試題_第2頁
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學試題_第3頁
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學試題_第4頁
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學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學試題課程名稱:石油地質學一、名詞解釋(本大題20分,每小題2分)(1) 巖體刺穿油氣藏(2) 固態氣水合物(3) 有效孔隙度(4) 地層壓力(5) 油型氣(6)相滲透率 (7) 干酪根(8) 含油飽和度(9) 蓋層 (10) 探明儲量二、填空題,(共10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油氣藏的定義中的“單一圈閉”的“單一”涵義主要是指受 控制, 在單一的 中,具有統一的 ,統一的 。(2) 石油與煤類的元素組成的區別是:煤類的含碳量比石油中 ,而氫卻比石油中 ,氧在石油中也較 。(3) 對于碎屑巖儲集層,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其 越高,滲透率隨著 的增加而有規律的增加。

2、(4) 一般認為沉積有機質向油氣的生成演化過程可以劃分為 、 、 、 四個逐步過渡階段。(5) 根據干酪根元素中碳、氫、氧的含量分析結果,可將其劃分為 、 、 三種類型,其中以 類型對油氣生成最為有利。(6) 蘇林分類的四種水型為: 、 、 、 。(7) 圈閉的最大有效容積,決定于圈閉的 、 及 。(8) 在沉積盆地發育過程中,若沉降速率 沉積速率,水體則急劇變深,生物死亡后,在下沉過程中易遭受 所含氧氣的氧化破壞。(9) 目前在石油地質上最常用的利用包裹體測溫方法是:-。(10) 較老地層中生成的油氣運移到較新地層中聚集,稱為 。三、判斷題(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一般含

3、硫量較低的石油多產自碳酸鹽巖系和膏巖系含油層。(2) 石油中的13c/12c的比值沿著油氣運移方向上逐漸增加。(3) 有機質向油氣的轉化,是在適宜的地質環境里,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4) 在背斜圈閉中,構造的閉合高度等于構造起幅度。(5) 一般認為,均一溫度代表流體包裹體形成溫度的上限。(6) 在物理性質上,重質油與常規原油相比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膠量高、含蠟量高、凝固點低的特點。(7) 在油藏中,含油高度與閉合高度的比值稱為聚集系數。(8) 膠質和瀝青質含量越多的石油,其灰分的含量往往也多。(9) 在烴源巖有機質熱演化生烴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其主要排烴動力有差異,在中淺層,壓實作用為主要動

4、力,在中深層,異常壓力為主要動力。(10) 油氣聚集帶的形成是盆地內局部構造同油源區和儲集巖相帶有機配合的結果。四、 選擇題(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地殼上具有同一地質發展歷史,發育有良好生儲蓋組合及圈閉條件,并已發現油氣田的沉積盆地,稱為 。a、含油氣區 b、含油氣盆地 c、油氣聚集帶 d、油氣系統(2) 碳(c12)的穩定同位素的相對豐度平均值為 。a、95% b、90% c、99% d、85%(3) 石油成因的巖漿說認為,石油的生成與基性巖漿冷卻時碳氫化合物的合成有關。這一學說的代表學者是 。a、門捷列夫 b、索可洛夫 c、庫得梁采夫 d、耶蘭斯基(4) 圈閉的最大有

5、效容積與下列那些參數有關?( )a、閉合高度 b、溢出點 c、閉合面積 d、構造幅度(5) 密度大而顏色深的石油則富含 。a、石蠟 b、飽和烴 c、瀝青質 d、環烷酸(6) 光譜分析證明,古生代的石油灰分主要含 。a、氧化鐵和氧化鋇 b、氧化銅和氧化鋅 c、氧化鎳和氧化釩 d、氧化鉛和氧化鈷(7) 石油中硫、氮、氧及微量元素的總含量一般為 。a. 1%4% b.4%6% c. < 1 % d. > 6%(8) 用生油巖評價儀器可測定生油巖中的s1、s2、s3和tmax等參數,其中s1表示生油巖中的 含量。a、游離烴 b、熱解烴 c、煤成烴 d、無機烴(9) 是指在油氣藏評價勘探過程

6、中,通過地震勘探和評價井鉆探等綜合勘探,經過油氣藏描述、評價,計算出的油氣儲量。a、潛在資源量 b、控制儲量 c、預測儲量 d、推測資源量(10) 目前國外多借助于鏡質體反射率、孢子顏色、自生礦物、 等方法,測定地質歷史過程中沉積巖經歷的最高溫度。a、巖石導熱率 b、磷灰石裂變徑跡 c、飽和蒸氣壓 d、臨界飽和度五、簡答題(共 4 道小題,每道小題 5 分)(1) 不同類型干酪根的演化特征有何異同點?(2)影響碎屑巖儲集物性的因素有那些?(3) 按孔隙直徑大小可將孔隙分成哪幾種?他們的特點如何?(4) 何謂固態氣水合物?其形成條件如何?為什么它可能成為21世紀油氣勘探的新領域?六、 綜合論述題

7、(總共 2 道小題,每道小題 10 分)(1) 試述有利于油氣生成的大地構造條件和巖相古地理、古氣候環境。(2) 詳述油氣藏形成的基本條件。七、 圖形判讀題(共 2 道小題,每道小題 5 分)(1) 圖1和圖2是某構造的平面構造圖,試判斷圖1和圖2兩個構造是否能形成圈閉,若能形成圈閉則寫出其圈閉類型,并在圖上畫出其最大可能的圈閉閉合面積。(2) 分析下圖中可能存在的圈閉類型,圈閉的個數,圈閉的閉合面積和閉合高度。課程名稱:石油地質學 第 1 大題: 名詞解釋題,總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2 分(1) 巖體刺穿油氣藏:由于刺穿巖體接觸遮擋而形成的圈閉,稱為巖體刺穿圈閉;巖體刺穿油氣

8、藏是指油氣在巖體刺穿圈閉中的聚集。(2) 固態氣水合物是在特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氣體分子天然地被封閉在水分子的擴大晶格中,成固態的結晶化合物,也叫冰凍甲烷。(3) 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連通的,在一定壓力條件下,允許流體在其中流動的孔隙體積之和與巖樣總體積的比值。(4) 地層壓力是指地下多孔介質中流體的壓力。(5) 與成油有關的干酪根在熱演化過程中達到成熟、高成熟及過成熟階段所生成的天然氣。(6)多相流體存在時,介質對某一相流體的滲透率。(7) 沉積物或沉積巖中的不溶有機質。(8) 多相流體存在時,石油占總流體體積的百分數。(9) 蓋層是指位于儲集層之上,能夠封隔儲集層,使其中油氣免于向上逸

9、散的保護層。(10) 探明儲量是指油氣藏評價勘探階段完成后,經過油氣藏精細描述、評價、計算出油氣藏的油氣儲量。第 2 大題: 填空題,總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單一要素、儲集層、壓力系統、油氣水界面(2) 多 , 少 , 少 。(3) 滲透率、有效孔隙度(4) 生物化學生氣、熱催化生油氣、熱裂解生凝析氣、深部高溫生氣(5) 型干酪根、型干酪根、型干酪根、型干酪根(6)硫酸鈉型、重碳酸鈉型、氯化鈣型、氯化鎂型(7) 閉合面積、儲集層的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8) 遠遠超過、巨厚水體(9) 均一法(10) 古生新儲第 3 大題: 判斷題,總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10、××(2) ×(3) (4) ×(5) ×(6) ×(7) ×(8)(9) (10) ×第 4 大題: 選擇題,總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b、含油氣盆地(2) c、99%(3) c、庫得梁采夫(4) c、閉合面積(5) c、瀝青質(6) c、氧化鎳和氧化釩(7) a. 1%4% (8) a、游離烴(9) b、控制儲量(10) b、磷灰石裂變徑跡第 5 大題: 簡答題,總共 4 道小題,每道小題 5 分(1) 答:根據光學分類,在顯微鏡透射光下觀測,有機質殘渣可劃分出藻質、無定形、草質、木質和煤質五

11、種組分;這五種組分隨演化程度增大,干酪根的透明度減弱,反射率增大,顏色變深。根據干酪根的化學組成,干酪根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型干酪根, 型干酪根 和 型干酪根。隨埋深增大,溫度增高,其演化具有以下特點:即三種干酪根都會沿著各自的軌跡,o/c原子比和h/c原子比先后相繼減小。即有機質在向石油轉化過程要經歷一個去氧、加氫、富集碳的過程。(2)答:1,礦物成分;2,顆粒排列方式與大??;3,分選與磨圓;4,膠結物數量與膠結方式(3) 答:按孔隙直徑大小可將孔隙分成三種類型,即超毛細管孔隙、毛細管孔隙和微毛細管孔隙。他們的特點如下:1)超毛細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徑大于0.5mm,裂縫寬度大于0.25mm;自

12、然條件下,流體在其中可以自由流動,服從靜水力學的一般規律。2)毛細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徑介于0.50.0002mm,裂縫寬度大于0.250.0001mm;流體在這種孔隙中,由于受毛細管阻力的作用,不能自由流動,只有在外力大于毛細管阻力情況下,流體才能在其中流動。3)微毛細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徑小于0.0002mm,裂縫寬度小于0.0001mm;在這種孔隙中,由于硫體與周圍介質之間的巨大引力,在通常溫度壓力條件下,流體也不能自由流動。(4) 答:(1)固態氣水合物是指在特定的壓力溫度條件下,甲烷氣體分子天然地被封閉在水分子的擴大晶格中,呈固態的結晶化合物。 (2)固態氣水合物的形成與壓力和溫度有著密

13、切的關系; (3)油氣勘探表明,在極地、永久凍土帶、大洋海底存在著豐富的固態氣水合物,其是一個潛在的巨大能源新領域,因此,它將可能成為21世紀油氣勘探的新領域。第 6 大題: 綜合論述題,總共 2 道小題,每道小題 10 分(1) 答:主要采分點:1)大地構造條件是區域地殼下降幅度與沉積物的堆積速度大致相當。2)巖相古地理包括深湖半深湖、淺海相、前三角洲相;3)古氣候環境為溫暖潮濕環境。(2)油氣藏形成的基本條件答:主要采分點:1)充足的油氣來源;2)有利的生儲蓋組合;3)有效的圈閉;4)必要的保存條件第 7 大題: 圖形判讀題,總共 2 道小題,每道小題 5 分(1) 圖1能形成圈閉,圈閉類

14、型為斷層遮擋圈閉,閉合面積如圖1所示。(2) 圈閉的類型試斷層圈閉,可能存在5個斷層圈閉,閉合面積如圖所示,閉合高度為:1號圈閉250米,2號圈閉100米,3號圈閉400米,4號圈閉400米,5號圈閉550米。石油地質學 一、 名詞解釋題(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2 分)(1) 氣藏氣(2) 超壓封存箱(3) 孔隙結構(4) 熱變質數(tai)(5) 相對滲透率(6) 蓋層 (7) 臨界壓力(8) 重質油(9) 油氣資源量(10) 固態汽水合物二、 填空題,(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在沉積盆地發育過程中,若沉降速率 沉積速率,水體則 ,乃至盆地上升為陸地,沉積物暴露地表

15、,有機質易遭受 所含氧氣的氧化破壞。(2) 油氣源的豐富程度,取決于盆地內烴源巖系的發育程度及其有機質的 、 、 。(3) 油氣藏的定義中的“單一圈閉”的“單一”涵義主要是指受 控制,在單一的 中,具有統一的 ,統一的 。(4) 有效滲透率不僅與巖石的性質有關,也與巖石中流體的 和他們的 比例有關。(5) 石油與煤類的元素組成的區別是:煤類的含碳量比石油中 ,而氫卻比石油中 ,氧在石油中也較 。(6) 在沉積盆地的發育歷史中,當 與 相近或前者略大時,才能形成有利于原始有機質迅速向油氣轉化并廣泛排烴的優越大地構造環境。(7) 儲層物性是指其_和_。(8) 生物化學生氣階段的深度范圍是 、溫度介

16、于 ,以 為主,相當于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階段。(9) 生物標跡化合物主要用于_對比和_對比。(10) 碎屑巖儲集層的粒間孔隙是在沉積和成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屬于 。三、 判斷題,(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煤中主要顯微組分的生油能力從小到大順序微:殼質組、鏡質組、惰質組。(2) 圈閉的有效性是指在具有油氣來源的前提下圈閉聚集油氣的實際能力。(3) 宇宙說認為,在地球呈熔融狀態時,碳氫化合物就包含在它的氣圈中,隨著地球的冷凝,碳氫化合物被冷凝巖漿吸收,最后,它們凝結于地殼中而成石油。(4) 地應力場特征影響著油氣初次運移和二次運移的方向、通道及強度。(5) 所有礦物中的裂變徑跡

17、,都具有隨溫度增高而徑跡密度減少和長度縮短直至完全消失的特性。(6) 一般認為,均一溫度代表流體包裹體形成溫度的上限。(7) 粘土的催化能力同其吸附性有關,高嶺石粘土催化能力最強,蒙脫石粘土最弱,伊利石居中。 (8) 沉積有機質向油氣演化過程中,高溫短時間作用與低溫長時間作用可能產生近乎同樣的效果。(9) 生物化學生氣階段生成的生物化學氣,或稱細菌氣,甲烷含量在95%以上,屬干氣,甲烷穩定碳同位素值異常高。(10) 砂巖在理想狀況下的理論最大孔隙度為47.6%;當砂巖的分選系數愈大時,孔隙度和滲透率也愈大。四、 選擇題,(共 10 道小題,每道小題 1 分)(1) 石油的烷烴組成中,在常溫常壓

18、下, 個碳原子以上的高分子烷烴皆呈固態。a、15 b、16 c、17 d、18(2) 在地質歷史上,巖層遭受褶皺、剝蝕及巖漿活動的地區,其古今地溫 。a、相差很大 b、相差很小 c、幾乎相等 d、沒有差別(3) 全球大多數產油氣區研究統計表明,只有在砂巖厚度百分率介于20%60%,砂巖儲層單層厚度約為 米、泥巖生油層單層厚度約為 米,二者呈略等厚互層的地區,最有利于石油的聚集。a、1015,3040 b、1520,2030 c、2030,4050 d、510,2030(4) 受單一局部構造控制的同一面積內若干個油氣藏可組成一個 。a、含油氣構造 b、油氣藏 c、油氣田 d、油氣系統(5) 熱催

19、化生油氣階段相當于碳化作用的 階段。a、泥炭褐煤 b、長焰煤焦煤 c、瘦煤貧煤 d、無煙煤(6) 一般情況下,型干酪根的原始氫含量高和氧含量低,h/c原子比介于 ,o/c原子比介于 。a、1.251.75、 0.0260.12 b、1.001.25、 0.0110.045 c、0.250.75、 0.120.45 d、1.251.75、0.250.55(7) 密度大而顏色深的石油則富含 。a、石蠟 b、飽和烴 c、瀝青質 d、環烷酸(8) 引起石油旋光性的原因,在于石油中的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具有 的碳原子。a.對稱 b.不對稱 c.發散 d.聚斂 (9) 油氣二次運移的方向受多種因素控制,其中

20、最重要的是 a、區域構造運動 b、區域不整合 c、區域斷裂 d、區域構造背景(10) 近幾年來,石油灰分中的 含量及其比值已被用來確定生油巖有機相、有源對比,取得可喜成果。a、銅、鉛 b、釩、鎳 c、鈣、鎂 d、鋇、鐵五、 簡答題,(共 4 道小題,每道小題 5 分)(1) 何謂烴源巖潛量指數(spi)?怎樣用來預測大型油氣田?(2) 重質油那些主要物理和化學特征?(3) 油氣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特征有哪些?(4) 試比較初次運移與二次運移地質環境和條件的差異。六、 綜合論述題,(共 2 道小題,每道小題 10 分)(1) 試述斷層在油氣藏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及斷層油氣藏存在的類型?(2) 試述油氣

21、聚集單元與構造單元的對應關系。七、 圖形判讀題(共 2 道小題,每道小題 5 分)(1) 試分析圖中的圈閉類型有幾種?先圈定出最大閉合面積后,再在適當位置切一剖面,畫出剖面圖,并確定最大閉合面積。(2) 圖3是某砂巖儲層頂面的構造平面圖,請選擇適當比例尺,按圖中ab方向作出這個構造的剖面圖,如果本區油源充足,那么c、d(打斜線部分)兩處是什么構造?哪個構造最有可能形成什么類型的油氣藏? 一、 名詞解釋題,總共10道小題,每道小題2分(1) 系指基本不與于石油伴生,單獨聚集成純氣藏的天然氣。(2) 超壓封存箱:指在封存箱中由孔隙流體支撐蓋層及上覆巖石流體的重量。(3) 孔隙結構是指孔隙

22、和喉道的幾何形狀、大小、分布及其相互連通的關系。(4) 熱變質數是指在顯微鏡下通過透測光觀測由熱引起的孢粉、藻類等顏色變化的標度。(5) 相對滲透率:有效滲透率與絕對滲透率的比值,稱為相對滲透率。(6) 蓋層是指位于儲集層之上,能夠封隔儲集層,使其中油氣免于向上逸散的保護層。(7) 臨界壓力:在臨界溫度時某物質氣體液化時所需的最低壓力,稱為臨界壓力。(8) 指在原始油層溫度下脫氣原油粘度為(1001000)10-3pa.s或者在15.6 及0.1mpa下密度為9341000kg/m3的原油。(9) 油氣資源量是指根據現有地質資料和石油地質理論或勘探經驗推測可能存在(尚待發現)的油氣數量。(10

23、) 固態氣水合物是在特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氣體分子天然地被封閉在水分子的擴大晶格中,成固態的結晶化合物,也叫冰凍甲烷。二、 填空題,總共10道小題,每道小題1分(1) 顯著低于、迅速變淺、空氣(2) 豐度、類型和熱演化程度(3) 單一要素、儲集層、壓力系統、油氣水界面(4) 性質、數量(5) 多 , 少 , 少 。(6) 沉降速率、沉積速率(7) 孔隙性、滲透性(8) 沉積界面1500米、1060 、細菌(9) 油源、油油(10) 原生孔隙三、 判斷題,總共10道小題,每道小題1分(1) ×(2) (3) (4) (5) (6) ×(7) ×(8) (9) &#

24、215;(10) ×四、 選擇題,總共10道小題,每道小題1分(1) c、17(2) a、相差很大(3) a、1015,3040(4) c、油氣田(5) b、長焰煤焦煤(6) a、1.251.75、 0.0260.12(7) c、瀝青質(8) b.不對稱(9) d、區域構造背景(10) b、釩、鎳五、 簡答題,總共4道小題,每道小題5分(1) 答:(1)烴源巖潛量指數(spi)又稱累計生烴潛量,系指面積為1平方米的烴源巖柱的最大生烴量;(2)通過再含油氣盆地或含油氣區編制spi等值線圖,圈出具有最高油氣充注能力的區段,即可早期預測可能發現巨型以上油氣田的有利部位,內插、外推,指導油氣

25、勘探。(2) 重質油的物理性質:在物理性質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膠量高、含蠟量低、凝固點低的特點;重質油的化學特征:在元素組成上,重質油中氧、硫、氮等元素含量高;在微量元素含量上,其含量是常規原油的幾倍至幾十倍;在族組成上,其主要成分為飽和烴、芳香烴、非烴和瀝青質。瀝青砂的主要物理性質:與重質油相似,具有密度大、呈固態半固態、熔點低(6585)、以溶于各種有機溶劑。按物理化學性質不同及成因可劃分四大類11小類。瀝青砂的主要化學特征:瀝青質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常呈過渡態,成分復雜,含氧、硫、氮的烴類固態衍生物。(3) 石油的物理性質包括:石油的顏色、相對密度、粘度、熒光性、旋光性、溶解性等;

26、石油的化學特征包括:石油的元素組成(碳、氫、氧、硫、氮及金屬元素等)、石油的烴類組成(烷烴、環烷烴、芳香烴)和非烴(含氧化和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天然氣的物理性質包括:相對密度、粘度、蒸氣壓力、溶解性、熱值;天然氣的化學特征包括:主要成分為氣態烴,其中以甲烷為主,非烴氣體常為氮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氫、氫氣及微量惰性氣體;按產狀分為氣藏氣、氣頂氣、溶解氣、凝析氣等。油田水的物理性質包括:油田水的顏色、透明度、密度、粘度、味道等;油田水的化學特征包括:油田水的無機組成(陰陽離子)、有機組成(含有烴類、有機酸、苯、酚等)、氣體組成(含有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和微量元素等。(4) 答

27、:初次運移和二次運移的地質環境和條件具有較大差異,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1)儲集層比烴源巖具有更大的空隙空間,孔隙度和滲透率較大,(2)在物理化學性質方面,儲集層自由水多,毛細管阻力較小,溫度、壓力和含鹽度較低,(3)運移的動力差異較大,(4)運移的時間、通道、距離、方向和相態存在較大差異。六、 綜合論述題,總共2道小題,每道小題10分(1) 試述斷層在油氣藏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及斷層油氣藏存在的類型?(176)答:斷層在油氣藏形成過程中的作用:1、斷層的封閉作用,導致油氣藏的形成。2、通道和破壞作用,導致油氣藏內的油氣散失。斷層油氣藏存在的類型有:1、斷鼻構造油氣藏2、弧形斷層斷塊油氣藏3、交叉斷層斷塊油氣藏4、多斷層復雜斷塊油氣藏5、逆斷層斷塊油氣藏(2) 試述油氣聚集單元與構造單元的對應關系。答:油氣聚集單元與構造單元的對應關系如下表:項目級別大地構造單元油氣聚集單元一級構造單元沉積盆地坳陷或隆起含油氣盆地含油氣區二級構造單元長垣、凸起、背科帶、凹陷油氣聚集帶三級構造單元背斜、鼻狀構造圈閉油氣田油氣藏 七、 圖形判讀題,總共2道小題,每道小題5分(1) j(2) 按ab方向構造剖面圖如圖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