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體格檢查-PPT課件_第1頁
神經系統體格檢查-PPT課件_第2頁
神經系統體格檢查-PPT課件_第3頁
神經系統體格檢查-PPT課件_第4頁
神經系統體格檢查-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神經系統體格檢查1常用的器具v叩診錘v手電筒v音叉v棉簽v眼底鏡2常用的器具v叩診錘v手電筒v音叉v棉簽v眼底鏡3神經系統查體的內容v高級神經活動v顱神經v運動系統v感覺系統v反射檢查v自主神經功能檢查4意識障礙及其檢查v意識:是指個體對外界環境、自身狀況以及它們相互聯系的確認。v意識活動包括覺醒和意識內容兩方面。5以覺醒度改變為主的意識障礙嗜睡:病理性思睡,表現為睡眠狀態過度延長。當呼喚或推動患者的肢體時即可轉醒,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可正確回答簡單問題。停止刺激后又進入睡眠。昏睡:較嗜睡程度深的覺醒障礙。一般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覺醒,給予較強烈的刺激可有短時的意識清醒,醒后可簡短回答提問,當

2、刺激減弱后又很快進入睡眠狀態。昏迷:意識完全喪失,無自發睜眼,缺乏睡眠覺醒周期,任何感覺刺激均不能喚醒。v 1)淺昏迷:表現為睜眼反射消失或偶見半閉合狀態,無自發言語和有目的的活動。疼痛刺激時有回避動作和痛苦表情,腦干反射基本保留(瞳孔對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v2)中度昏迷:對外界一般刺激物反應,強烈疼痛刺激可見防御反射活動,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節律紊亂,可見周期性呼吸或中樞性過度換氣。v3)深昏迷:對任何刺激均無反應,全身肌肉松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腦干反射消失,生命體征明顯變化,呼吸不規則。6以意識內容改變為主的意識障礙v意識模糊:表現為意識的清晰度減低,注意力減退

3、,定向力障礙,呈朦朧或混濁狀態。v譫妄狀態:患者處于覺醒狀態,注意力、定向力等極大紊亂,易激惹,表現有焦慮、幻覺及妄想等。7特殊類型意識障礙去大腦皮質狀態:大腦皮質廣泛損害導致皮質功能喪失,而皮質下結構的功能仍然存在。患者表現雙眼凝視或無目的活動,無任何自發言語,呼之不應,貌似清醒,實無意識。存在覺醒-睡眠周期,但時間是紊亂的。患者缺乏隨意運動,但原始反射活動保留。情感反應缺乏,偶有無意識哭叫或自發性強笑,四肢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大小便失禁,腺體分泌亢進,覺醒時交感神經功能亢進,睡眠時副交感神經亢進。患者表現為特殊的身體姿勢,雙前臂屈曲和內收,腕及手指屈曲,雙下肢伸直,足跖屈。8特殊類型意

4、識障礙植物狀態 定義:患者表現對自身和外界的認知功能完全喪失,呼之不 應,不能與外界交流,有自發性或反射性睜眼,偶可發現視覺追蹤,可由自發的無意義苦笑,對疼痛刺激有回避動作,存在吮吸、咀嚼、發射等原始反射,大小便失禁。存在覺醒-睡眠周期,但可能缺乏晝醒夜眠節律,覺醒期和睡眠期持續時間長短不定,因此不同于正常的覺醒-睡眠周期。持續植物狀態是指顱腦外傷后植物狀態持續12個月以上,非外傷性原因導致的植物狀態持續3個月以上。9鑒別診斷v閉鎖綜合征 又稱去傳出狀態,系腦橋基底部病變所致。患者表現為不能講話,只能眼球水平運動障礙,雙側面癱,舌、咽及吞咽構音運動均障礙,不能轉頸聳肩,四肢全癱,可有雙側病理反

5、射,因此雖然意識清晰,但因身體不能動,不能言語,常被誤認為昏迷。 大腦半球和腦干被蓋部網狀激活系統無損害,因此意識保持清晰,對 言語的理解無障礙,由于其動眼神經和滑車神經功能保留,故能以眼 球上下運動示意與周圍環境建立聯系。101.清醒度和注意力清醒度和注意力v清醒度:清醒度:對刺激的反應能力對刺激的反應能力 v 注意力注意力: : 正數正數6 6位數位數v 倒數倒數4 4位數位數 (538792) (538792)112. 定向力定向力v時間、地點、人物定向力時間、地點、人物定向力v人物人物: : “他是?他是?”(可以是患者熟悉的人或者其(可以是患者熟悉的人或者其他人)他人) v地點地點:

6、 : “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 “你的家在什么地你的家在什么地方?方?”v時間時間: : 現在是什么時間?現在是什么時間? 另外如生日等另外如生日等123. 3. 記憶力記憶力v近記憶近記憶: : v 首先告訴患者首先告訴患者3 3個東西,請其記住,個東西,請其記住,3 35 5分分鐘后讓他回憶(如天空、旗桿、綿羊),或者提鐘后讓他回憶(如天空、旗桿、綿羊),或者提問早餐、午餐等。問早餐、午餐等。v遠記憶遠記憶: : v 詢問他個人重大生活事件的發生時間詢問他個人重大生活事件的發生時間 ( (如如結婚時間、大兒子出生日期結婚時間、大兒子出生日期) )13失失 語語 癥癥 類類 型型Bro

7、cas 失語(運動性失語)(中樞位于優勢半球額下回后部) 表現:不能表達,可以理解。能聽懂別人的語言內容,但不能說出或者部分能說出,呈典型的非流利性口語,即:電報式語言,語量少、找詞困難、發音、語調障礙。14失失 語語 癥癥 類類 型型Wernickes 失語 (感覺性失語)(優勢半球顳上回后部)表現:可以表達,不能理解。主要為口語理解功能障礙,流利性口語,但不能理解別人的話和自己的言語,不能對他人提問或指令做出正確反應。自己的言語盡管流利,但用詞錯誤和凌亂,缺乏邏輯,讓人難以理解。混合性失語 不能表達,不能理解15失失 語語 癥癥 類類 型型v命名性失語:(優勢半球顳中回后部)。v能了解事物

8、的特征與用途,但喪失稱呼人名或物名的能力。16一嗅二視三動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17(1)嗅神經檢查嗅神經(olfactory nerve)檢查時囑被檢者閉目并壓住一側鼻孔。然后用盛有氣味而無刺激性溶液的小瓶或有特殊氣味的物品(如醋、香水、酒、香煙或香皂等)置于另一鼻孔下,讓被檢者辨別各種氣味。兩側鼻孔分別測試,可了解一側或雙側嗅覺正常、減退或消失等。功能障礙提示同側嗅神經損害。嗅神經損害可見于創傷、前顱凹占位性病變和腦膜結核等。意義:一側嗅覺喪失,應警惕神經病變,如嗅溝腦膜瘤或顱底骨折,雙側嗅覺喪失多為鼻腔病變或無臨床意義18(2)視神經檢查v v 19視野缺損單眼全

9、盲雙眼同向偏盲雙眼顳側視野偏盲雙眼鼻側視野偏盲雙眼鼻側視野偏盲光線20v光線(視桿細胞、視錐細胞) 雙級神經節細胞(I級神經元)-神經節細胞(II級神經元)v 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發出的軸突在視乳頭處形成視神經,經視神經孔進入顱中窩,在蝶鞍上方形成視交叉,來自視網膜鼻側的纖維交叉至對側,來自顳側的纖維不交叉,繼續在同側走行,并與來自對側眼球的交叉纖維結合成視束,終止于外側膝狀體(級神經元)。外側膝狀體(III級神經元)換神經元后再發出纖維,經內囊后肢后部形成視放射,終止于枕葉視皮質中樞(距狀裂兩側的楔回和舌回),此區也稱紋狀區。21(二)視神經檢查為傳導視覺的感覺神經。檢查包括視力,視野及眼底。

10、視野:視野機或用對比檢查法:注視前方,眼球不動時,能看到的范圍。(正常:顳側91,鼻側65,上方56,下方74)眼底:主要觀察視神經乳頭的色澤及邊界,視神經乳頭邊界模糊或消失,提示顱內高壓的可能。22(三、四、六) 動眼、滑車、展神經檢查v動眼(oculomotor nerve) ,滑車(trochlear nerve)、展神經(abduct nerve)三對神經同司眼球運動,合稱眼球運動神經,可同時檢查。v 1、外觀 雙側眼裂有無增大或變窄,是否等大。上眼瞼有無下垂,眼球有無外突或內陷,眼球有無偏斜或雙眼同向偏斜。v 2、眼球運動 檢查者豎示指,距受檢者眼前約30 - 40cm處。囑被檢者頭

11、部不動,兩眼注視檢查者的示指,并隨其向左、右、上、下、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各方向轉動。注意眼球運動受限方向及程度,有無復視和眼球震顫。v 3、瞳孔 正常瞳孔圓形、居中、兩側等大,隨光線強弱而縮小與擴大,正常瞳孔直徑約3 - 4mm。檢查對光反射,以手電筒從側面由外向內分別照射瞳孔。檢查瞳孔的調節反射時,囑被檢者平視遠處,然后突然注視某一近物,正常者雙側眼球內聚(輻輳反射),瞳孔縮小(調節反射)。23(三、四、六) 動眼、滑車、展神經檢查v上瞼下垂與眼球運動向內、向上及向下活動受限動眼神經麻痹。v眼球向下、向外運動減弱滑車神經損害v眼球向外轉動障礙展神經受損v瞳孔反射異常動眼神經或視神經受損。

12、v意義:眼外肌麻痹多見于顱外傷、顱底動脈瘤、鞍區腫瘤。2425(五) 三叉神經檢查v三叉神經(trigeminus nerve)v1、面部感覺 三叉神經的感覺纖維分布在面部皮膚及眼、鼻與口腔粘膜。常以針刺檢查痛覺,棉簽檢查觸覺。兩側對比,隨時詢問病人的感覺反應是否減退、消失或過敏。v角膜反射障礙也為三叉神經功能受損的表現。v2、咀嚼運動 受三叉神經的運動纖維支配。雙手觸按被檢者顏肌、咀嚼肌,囑被檢者作咀嚼動作,對比雙側肌力強弱;再囑被檢者作張口運動,觀察張口時下頜有無偏斜。當翼狀肌癱瘓時,下頜偏向病側。2627感覺運動反射感覺感覺運動運動28為傳導頭面部感覺及支配咀嚼肌運動的混合神經。u三叉神

13、經感覺纖維受刺激時,該神經分布區域出現疼痛。感覺纖維的破壞性癥狀,表現為該神經分布區感覺減退或消失。u三叉神經運動支損害,可出現該側顳肌、咀嚼肌萎縮無力。u三叉神經周圍性損害,常由炎癥或顱底及橋小腦角腫瘤引起。u三叉神經核性損害,常見于腦干腦炎、腦干腫瘤。29(七) 面神經檢查v面神經(facial nerve)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具有味覺功能。v1、視診 觀察額紋及鼻唇溝是否變淺,眼裂是否增寬,口角是否低垂或歪向一側。v2、運動 囑病人作皺額、閉眼、露齒、鼓腮或吹哨動作,比較兩側的對稱性。面神經功能受損時這些動作均有障礙。v3、味覺 將不同味感的物質以棉簽涂于舌面不同部位測試味覺,面神經損害者則

14、舌前2/3味覺喪失。v意義: 中樞性損傷:多見腦炎、腦血管意外、腦腫瘤。 周圍性損傷:病變同側麻痹,多見于面神經炎。30運動運動感覺感覺反射反射31(八) 位聽神經檢查v位聽神經(auditory nerve)包括前庭及耳蝸神經。v1、聽力檢查測定耳蝸神經的功能。v2、前庭功能檢查詢問被檢者有無眩暈、平衡失調。檢查有無眼球震顫,也可作外耳道灌注冷、熱水試驗或旋轉試驗,觀察眼球震顫有無反應減弱或消失。32為感覺神經,由司聽覺的耳蝸神經與司平衡的前庭神經組成。 檢查:常用Rinne試驗和Weber試驗。正常或者氣導骨導,傳導性耳聾者骨導氣導。 前庭功能損害出現眩暈、嘔吐、眼球震顫,多見于內耳性眩暈

15、、椎動脈腦梗及聽神經瘤。 眼球震顫可分為跳動、擺動二種。為向一個方向快速,向另一方向緩慢的不自主往返運動,多屬病理性。眼球震顫以水平性多見,又可見旋轉及垂直性眼震,橋小腦腫瘤、椎動脈系腦供血不足可出現。33RinnesRinnes試驗試驗WebersWebers試驗試驗聽力聽力平衡平衡Webers testWebers testRinnes testRinnes test34聽力聽力平衡平衡35(九、十) 舌咽、迷走神經檢查二者均為混合神經。 舌咽神經的運動纖維支配軟腭,感覺纖維支配舌后1/3的味覺。 迷走神經運動纖維支配咽喉部橫紋肌,感覺纖維分布廣泛:耳廓、耳道、咽喉、氣管、食管及胸腹部的內

16、臟。檢查法:注意發音嘶啞,有無飲水嗆咳、吞咽困難,觀察懸壅垂是否居中,軟腭高度是否一致,咽反射是否存在及測舌后1/3的味覺。意義:一側受損,表現為飲水嗆咳,軟腭上抬差,懸壅垂偏健側。 雙側受損,表現為發音嘶啞、吞咽困難、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縮。 常見于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橋小腦角腫瘤及椎基底動腦供血不足等。36感覺感覺運動運動反射反射37(十一、十二) 副神經、舌下神經檢查v副神經(accessory nerve)檢查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有無萎縮,囑被檢者作聳肩及轉頸運動,比較兩側肌力。副神經受損時,可出現一側異常。v舌下神經 (hypoglossal nerve)觀察有無舌肌萎縮及肌束顫動

17、,伸舌有無偏斜。一側麻痹時伸舌偏向病側,雙側麻痹者則不能伸舌。v意義:副神經-一側副神經受損,會出現肩下垂、肌萎縮等,單獨的副神經損害少見。多見舌咽、迷走神經損害相伴,可見于頸椎骨折、脊髓空洞癥患者。舌下神經-可見于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顱底蛛網膜粘連、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383940u高級神經活動u顱神經u運動系統u感覺系統u反射系統u腦膜刺激征u植物神經41包括肌營養、肌力、肌張力、不自主運動、共濟運動、姿勢及步態。42 運動包括隨意和不隨意運動,隨意運動由椎體束司理,不隨意運動(不自主運動)由錐體外系和小腦司理。(一)肌力 肌力(muscle power)指肌肉運動時的最大收縮力。檢

18、查時令病人作肢體伸屈動作,檢查者從相反方向測試被查者對阻力的克服力,并注意兩側對比.43錐體束 性質 組成 起止、行程、交叉 換元 支配范圍大腦皮層軀體運運中樞皮質腦干束皮質脊髓束內囊后肢膝部 中腦腳底腦橋基底部 錐體延髓75%纖維 錐體交叉沿途陸續離開錐體束終止于特內運 軀體運動腦神經核 脊髓前角運動細胞頭頸肌軀干四肢肌皮質脊髓側束皮質脊髓前束44肌力的記錄采用0-5級的六級分級法:0級完全癱瘓。1級肌肉可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2級肢體在床面上能移動,但不能抬離床面。3級肢體能抬離床面,但不能抗阻力。4級能作抗阻力動作,但較正常差。5級正常肌力。臨床意義不同程度的肌力減退可分別稱為完全性癱瘓

19、和不完全性癱瘓(輕癱)。不同部位或不同組合的癱瘓可分別命名為:單癱:單一肢體癱瘓,多見于脊髓灰質炎;偏癱:為一側肢體(上、下肢)癱瘓,常伴有同側腦神經損害,多見于顱內病變或腦卒中;交叉性偏癱:為一側偏癱及對側腦神經損害;截癱;為雙側下肢癱瘓,是脊髓橫貫性損傷的結果,見于脊髓外傷、炎癥等。4546(二)肌張力 (muscle tone)指靜息狀態下的肌肉緊張度。以觸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其肢體時感知的阻力作判斷。1、肌張力增高 肌肉堅實,伸屈其肢體時阻力增加。痙攣性:在被動伸屈其肢體時,起始阻力大,終末突然阻力減弱,稱折刀現象錐體束損害。強直性:伸屈肢體時始終阻力增加,稱鉛管樣或齒輪樣強直錐體外系損

20、害。2、肌張力降低 肌肉松軟,伸屈其肢體時阻力低,關節運動范圍擴大見于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如周圍神經炎、前角灰質炎及小腦病變和肌源性病變。4748(三)不隨意運動系隨意肌收縮所產生的一些無目的的異常動作,多數為錐體外系損害的表現。1、震顫(tremor)兩組拮抗肌交替收縮引起的不自主動作,可有以下幾種類型:靜止性震顫:靜止時表現明顯,而在作意向性動作時則減輕或消失,常伴肌張力增高,見于震顫麻痹。動作性震顫:系動作時發生,愈近目的物愈明顯,見于小腦疾患。老年性震顫:與震顫麻痹類似,為靜止性震頤,發生于老年人,常表現為點頭或手抖,通常肌張力不高。2、舞蹈樣運動(chorea)肢體大關節的快速、無目的、

21、不對稱的運動,類似舞蹈,睡眠時可減輕或消失。該運動也可發生在面部,猶如作鬼臉,多見于兒童期腦風濕病變。3、手足徐動腦性癱瘓、肝豆狀核變性和腦基底節變性。4、手足搐搦低鈣血癥等。49(四)共濟運動(coordination) 機體任一動作的完成均依賴于某組肌群協調一致的運動。這種協調主要靠小腦的功能,前庭神經、視神經、深感覺及錐體外系均參與作用。1、指鼻試驗被檢者手臂外展伸直,再以示指尖觸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睜眼,后閉眼重復進行。同側指鼻不準小腦半球病變睜眼時指鼻準確,閉眼時出現障礙感覺性共濟失調2、跟一膝一脛試驗被檢者仰臥,上抬一側下肢,用足跟碰對側膝蓋,再沿脛骨前緣向下移動。小腦損害時,

22、動作不準;感覺性共濟失調者則閉眼時出現該動作障礙。3、快復輪替動作被檢者以前臂作快速旋前旋后動作 閉目難立征被檢者足眼并攏站立,閉目,雙手向前平伸。A 后索病變,睜眼穩閉眼不穩;B 小腦病變,睜眼閉眼均不穩,閉眼時明顯。引部病變時向前后倒,半球病變時向病側。5051在自然步行時或沿直線行走時,觀察其步態 v交叉步態:步伐小,兩足跟向內,足尖向外。因股內收肌張力過高,兩腿呈交叉狀進行。常見于腦性癱瘓及脊髓不完全性橫貫損害時。v畫圓步態:患側肌張力增高,屈曲困難,繞向外方呈弧形向前移動,如畫圓狀。見于偏癱時。v共濟失調步態:步態不穩,跨步大,搖擺不穩呈醉漢狀。小腦病變時可出現。步態異常v搖擺步態:

23、因骨盆帶肌無力,行走時下肢抬舉無力,靠扭動骨盆帶動步伐,呈鴨步步態,見于假性肌肥大性肌營養不良患者。v慌張步態:肌僵直姿位障礙,軀干前傾,上肢擺動消失,步伐小而快,難于立即止步,見于震顫麻痹患者。 52u高級神經活動u顱神經u運動系統u感覺系統u反射系統u腦膜刺激征u植物神經53淺感覺、深感覺、復合感覺淺感覺、深感覺、復合感覺 檢查時要注意左右側和遠近端部位的差別,從感覺缺失區向正常部位逐步移行檢查。檢查時被檢者宜閉目,以避免主觀或暗示作用。C2C3C4T2T3T4T5T6T7T8T9T10T11T12T2T2T1C7C7C8C8C6C6L2L2L1S2S1L3L3L4L4L5L5S1S1C5

24、C5T1C2C3C5C6T1T2T3T4T5T6T7T8T9T10T11T12L1L2L3S1S1S1S2S2S2S3S5S4C4C6C6C7C7C8C854淺感覺檢查1.痛覺 用大頭針的針尖輕刺被檢者皮膚以檢查痛覺,兩側對比并記錄感覺障礙類型(過敏、減退或消失)與范圍。2.觸覺 用棉簽或軟紙片輕觸被檢者的皮膚或粘膜。觸覺障礙見于后索病損。3.溫度覺 用盛有熱水(40 -50 )或冷水(5-10 )的試管測試皮膚溫度覺。溫度覺障礙見于脊髓丘腦側束損害。55深感覺檢查1、運動覺被檢者閉目,檢查者輕輕夾住被檢者的手指或足趾兩側,上下移動,令被檢者說出“向上”或“向下”。運動覺障礙見于后索病損。2、

25、位置覺被檢者閉目,檢查者將其肢體放于某一位置,以檢測其位置覺。3、震動覺用震動著的音叉柄置于骨突起處(如內、外踝,手指、橈尺骨莖突、脛骨、膝蓋等),詢問有無震動感覺,判斷兩側有無差別。5657復合感覺檢查 指皮膚定位感覺、兩點辨別覺和形體覺等。這些感覺是大腦綜合分析的結果,也稱皮質感覺。1.皮膚定位覺 被檢者閉目,檢查者以手指或棉簽輕觸被檢者皮膚某處,讓被檢者指出被觸部位。該功能障礙見于皮質病變。2.兩點辨別覺 以鈍腳分規刺激皮膚上的兩點,檢測被檢者有無能力辨別,再逐漸縮小雙腳間距,直到被檢者感覺為一點時,測其實際間距,與健側對比。正常身體各部位兩點辨別覺靈敏度不同,可兩側比較。當觸覺正常而兩

26、點辨別覺障礙時則為額葉病變。3.形體覺 被檢者閉目,用單手觸摸熟悉的物體,如鋼筆、鑰匙、硬幣等,囑其說出物體的名稱。先測功能差的一側,再測另一手。功能障礙為皮質病變。4.體表圖形覺 被檢者閉目,在其皮膚上畫圖形(方、圓、三角形等)或寫簡單的字(一、二、十等),觀察其能否識別。如有障礙,常為丘腦水平以上病變。5859u高級神經活動u顱神經u運動系統u感覺系統u反射系統u腦膜刺激征u植物神經60淺反射、深(腱)反射、病理反射611.淺反射:是刺激皮膚、粘膜、角膜等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縮反應。 腹壁反射: 檢查方法:病人仰臥下肢稍屈,使腹 壁放松,用火柴桿按上、 中、下三個部位輕劃腹壁 皮膚,正常時受刺

27、激部位 可見腹壁肌肉收縮。 6263意義: 上腹壁反射消失,見于胸髓T78節損害。 中腹壁反射消失,見于胸髓T910節損害。 下腹壁反射消失,見于胸髓T1112節損害。 以上用于脊髓病損定位。 注意:昏迷、急性腹膜炎患者均消失!642.深反射 亦稱腱反射 (1)肱二頭肌反射(反射中樞頸髓56) 檢查方法: 醫生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的肘部, 將拇指置于肱二頭肌肌腱上,然后 以叩診錘叩擊拇指,正常反應為肱 二頭肌收縮,致前臂屈曲。 65肱二頭肌反射66 (2)肱三頭肌反射(反射中樞頸髓68) 檢查方法: 以左手托病人的肘部,病人肘部微屈, 然后以叩診錘叩擊鷹嘴上方之肱三頭 肌腱,正常反應為肱三頭肌收

28、縮,致 前臂伸展。 67肱三頭肌反射68 (3)橈骨膜反射(反射中心頸髓56) 檢查方法: 以左手輕托病人前臂使之處于半旋 前位,腕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診錘 叩擊橈骨莖突,正常反應為前臂屈 曲并旋后。 69橈骨骨膜反射70(4)膝反射(反射中心腰髓24) 檢查方法: 分坐位和臥位。坐位,小腿放松 , 自然下垂;臥位時,醫生以左手 在腘窩處托起兩下肢。使髖、膝 稍屈,然后以叩診錘叩擊髕骨下 方的股四頭肌腱。正常反應為小 腿伸展,精神緊張時可引不出。71膝 反 射72(5)跟腱反射又稱踝反射 (反射中心骶髓12) 檢查方法: 病人仰臥,膝、髖微屈,雙下肢均取外旋 外展位,醫生以左手托住病人前腳掌,使 足處于背屈過伸位,然后以叩診錘叩擊跟 腱,正常反應為腓腸肌收縮,足向跖面屈 曲。異常:深反射減弱/消失:見于周圍神經病(炎)、 神經根炎、脊髓前角灰質炎亢進: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73跟腱反射7475腱反射反射中樞肱二頭肌頸56橈骨膜頸56肱三頭肌 頸67膝反射腰24踝反射骶1276(6)陣攣:是腱反射高度亢進的表現 ,常見的有髕陣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