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實驗專題練習及答案解析1_第1頁
高中生物實驗專題練習及答案解析1_第2頁
高中生物實驗專題練習及答案解析1_第3頁
高中生物實驗專題練習及答案解析1_第4頁
高中生物實驗專題練習及答案解析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專題復習高中生物實驗(整理題庫)1赫爾希通過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包括4個步驟( )培養噬菌體 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 放射性檢測 離心分離。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為:A B C D2為了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設計實驗時,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藥物前后小鼠癥狀的變化為觀察指標,則下列對實驗組小鼠注射藥物的順序,正確的是( ) A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生理鹽水 B先注射生理鹽水,后注射胰島素溶液C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島素溶液D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3使用顯微鏡觀察時,低倍鏡下看到了清晰的圖像,再換用高倍鏡觀察,操作的正確順序是(

2、) 調節粗準焦螺旋調節細準焦螺旋轉動轉換鏡將觀察目標移到視野中央 A B C D4某人做酶的相關實驗時,在試管中依次加入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熱水中,保溫5min,然后加入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1mL,搖勻,再加入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搖勻,試管中液體的顏色是( )A磚紅色B無色C藍色D紫色5下列圖表是有關某種酶的實驗處理方法及實驗結果,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試管I試管II試管III某酶2mL2mL2mLpH887溫度604040反應物2mL2mL2mLA甲物質可能抑制該酶的活性B該酶比較適合在40

3、的環境下起作用C該酶在中性環境下的催化效率比堿性環境高D該酶在作用35min后便失去活性6將一個雞蛋的殼小心地剝去一小塊,其余部分完好,然后放到清水中,幾小時后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B )8水溶性染色劑PI,能與核酸結合而使細胞核著色,可將其應川于細胞死活的鑒別。細胞浸泡于一定濃度的PI中,僅有死亡細胞的核會被染色,活細胞則不著色,但將PI注射到細胞中,則細胞核會著色,利用PI鑒別細胞的基本原理是 ( ) A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結構不同B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細胞能分解染色劑PI D活細胞的細胞膜阻止PI的進入9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過程中,細胞液濃度的變化情況是(B )

4、10用高倍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正確的敘述是( )A中心體發出的星射線形成紡垂體B細胞板出現在分裂期的中期C直接用高倍鏡找到分生區的細胞進行觀察D各時期的長短與視野中相應細胞的數量成正相關11在下列實驗中,試管內容物變成藍色的是( )試管號試管內容物條件檢測12mL漿糊+2mL純唾液37 10min3滴碘液22mL漿糊+2mL清水37 10min3滴碘液32mL漿糊+2mL稀釋10倍唾液37 10min3滴碘液42mL漿糊+2mL純唾液95 10min3滴碘液52mL漿糊+2mL純唾液+2滴濃HCl37 10min3滴碘液A1、2、3B2、3、4C3、4、5D2、4、512經過漂洗的洋

5、蔥根尖放入盛有質量濃度為0.01%ml的龍膽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被染色的細胞構造是( )A整個細胞B細胞核C核仁D染色質和染色體13科學家在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時,一般不選用植物細胞,其原因是( )植物細胞細胞液中的有機酸會溶解膜結構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細胞看不到細胞膜植物細胞的細胞膜較薄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提取細胞膜的過程比較繁瑣植物細胞內會有其他膜結構干擾ABCD14在測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時,將溶液pH由2上升到6過程中,該酶活性將( )A不斷上升B沒有變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15某同學在做完“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后,畫出了四種色素在濾紙條上分布的模式圖,以此主要表示色素的含量及間

6、隔距離的大小,其中比較能顯示真實情況是( A )16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正確順序是( )A剪碎綠葉研磨過濾濾液畫線紙層析B剪碎綠葉研磨加SiO2、CaCO3過濾濾液畫線紙層析C剪碎綠葉研磨濾紙過濾色素濾液濾液畫線紙層析D剪碎綠葉研磨過濾濾液濾液畫線鉛筆畫線紙層析17下圖中的曲線是用過氧化氫實驗材料,根據有關實驗結果繪制的,其中能說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A )18下面對有關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實驗室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時所用的試劑分別是層析液和無水乙醇B用斐林試劑(網上是尼迪特試劑)檢驗某組織樣液,水浴加熱后出現磚紅色沉淀,但不能說明樣液中就一定含有葡萄糖C實驗室一般用蘚類的

7、小葉或菠菜葉為材料來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D觀察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步驟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觀察19下列關于實驗過程的描述,正確的一組是( )解離的目的是使細胞重疊漂洗的目的是為了洗去根尖上的鹽酸,避免與堿性染料發生中和反應用龍膽紫溶液是為了將染色體染成紫色壓片可將根尖細胞壓成單層,使之不相互重疊當看到一個中期細胞時,要注意觀察它如何進入后期、末期ABCD20(共18分)通常情況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沒有葡萄糖,當一次食用大量糖時,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請你設計實驗進行鑒定。 (1)取三支干凈的試管,分別標號1、2、3 (2)在1號和2號試管中先各加入2ml正常人的尿液,然后向1號試管中加入

8、1ml葡萄糖溶液,則2號試管中應加入 ;3號試管中應加入 。 (3)然后向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剛配制好的 2ml。振蕩試管,使混合均勻。 (4)將三支試管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分鐘。觀察現象。 (5)結果分析: 1號試管內 ; 2號試管內 ; 3號試管內若 ,則說明 若 ,則說明 (每空2分,共18分) (2)1ml清水 3ml大量食糖者的尿液 (3)斐林試劑 (5)會出現磚紅色沉淀; 不會出現磚紅色沉淀; 若不出現磚紅色沉淀,則說明不含葡萄糖; 若出現磚紅色沉淀,則說明含有葡萄糖21下列現象利用滲透作用原理的是( )A氣體分子通過細胞膜B氨基酸分子通過細胞壁C鉀離子通過原生質層

9、D水分子通過原生質層22有1位同學做根尖有絲分裂實驗,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如圖所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注:分生區細胞均處分裂間期取材位置不合適取材時間不合適制片時壓片力量解離時間不合適視野選擇不合適ABCD2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采用盆栽實驗,探究土壤干旱對某種植物葉片光合速率的影響。實驗開始時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實驗組停止澆水,對照組土壤水分條件保持適宜,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葉片光合速率隨干旱時間延長而呈下降趨勢B葉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葉片葉綠素含量下降C實驗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葉片葉綠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實驗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葉片內CO2

10、濃度下降引起的24將某植物的大小相似的綠色葉片分組進行如下實驗:實驗前先稱出葉片的重量(各組均相等),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小時,測其重量變化;立刻再光照1小時(光強度等條件相同),再測其重量變化。得到如下結果: 組別1234溫度27282930暗處理后的重量變化(mg)*-2-25-3-35光照后的重量變化(mg)*+35+3+25+2*指與已知實驗前的重量進行比較則在哪一溫度條件下,每小時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最多( )A27B28C29D30 25下列是生物學發展史上的幾個重要實驗,其中沒有應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的是( )A驗證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B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C肺炎

11、雙球菌的轉化實驗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途徑26按下表設計進行實驗,分組后,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810小時,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實驗材料取樣處理分組培養液供氧情況適宜濃度酵母菌液50mL破碎細胞(細胞不完整)甲25mL75mL無氧乙25mL75mL通氧50mL未處理丙25mL75mL無氧丁25mL75mL通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組不產生CO2而乙組產生B甲組的酒精產量與丙組相同C丁組能量轉換率與丙組相同D丁組的氧氣消耗量大于乙組27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簡稱胸苷)在細胞內可以轉化為胸腺密啶脫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營養液,處理活的小腸黏膜層,半小時后洗

12、去激離的3H胸苷。連續48小時檢測小腸絨毛的被標記部位,結果如下圖(黑點表示放射性部位)。請回答: (1)處理后開始的幾小時,發現只有a處能夠檢測到放射性,這說明 (2)處理后24小時左右,在b處可以檢測到放射性,48小時左右,在c處檢測到放射性,原因是 (3)如果繼續跟蹤檢測,小腸黏膜層上的放射性將發生的變化是 (4)上述實上述實驗假如選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營養液,請推測幾小時內小腸黏膜層上放射性出現的情況將是 原因是 28在科學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釋放的二氧化碳體積/消耗的氧體積)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質不同。測定發芽種子呼吸商的裝置如下圖。關閉活塞,在25下經20分鐘讀出刻

13、度管中著色液移動距離。設裝置1和裝置2的著色液分別向左移動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內氣體體積的減少。請回答: (1)裝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x代表 值,y代表 值。 (3)若測得x200(mm),y30(mm),則該發芽種子的呼吸商是 。 (4)若要測定已長出一片真葉幼苗的RQ值,則應將該裝置放于 條件下進行,為什么? 。 (5)若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不動,說明種子 。若裝置1液滴不動,裝置2右移,說明種子 。若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右移,說明種子 。29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號)。

14、觀察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 觀察洋蔥鱗片葉肉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按下面步驟進行質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 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9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 &

15、#160;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30下列關于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表示正確的是( B )31 表所列內容的實驗中,試管內容物變成藍色的有幾組( )試管號試管內容物條件檢驗12mL漿糊+2ml清水3710min3滴碘液22mL漿糊+2ml稀釋10倍唾液3710min3滴碘液32mL漿糊+2ml純唾液9510min3滴碘液42mL漿糊+2ml純唾液+2滴濃HCl3710m

16、in3滴碘液A1B2C3D032將4片等重的牛肉分別置于下列等量的不同消化液中,消化速度最快的是( )A20mL胃液 B10mL胃液和10mL胰液C20mL唾液 D10mL唾液和10mL胰液33右圖表示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 )A當反應溫度由t2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不變B當反應溫度由t1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1時,比在t2條件下更適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時比t2低,表明t1時酶的空間結構破壞更嚴重 34將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的葉片均分4塊,置于不同的試管中,按下表進行實驗,著色最淺葉片所在的試管是( )試管編號實驗處理CO2溶液+光照白色藍光紅光綠光碘

17、液+注:“+”表示具有該條件。A B C D35對三株大小、長勢相同的植株分別進行如下處理:甲連續光照5h,再在黑暗中5h;乙先光照1h,再在黑暗中1h,連續交替共10h;丙先光照10分鐘,再在黑暗中10分鐘,連續交替10h。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光照結束時它們體內有機物含量是( )A丙乙甲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乙甲36分別在三個研缽中加2克剪碎的新鮮菠菜綠葉,并按右 表添加試劑。經研磨、過濾得到三種溶液:深綠色、黃綠色(或褐色)、幾乎無色。經、過程處理得到的溶液的顏色依次是(注:“+”表示加,“-”表示不加)處理石英砂(少量)碳酸鈣(少量)95%乙醇(10毫升)蒸餾水(10毫升)A深綠色

18、、黃綠色(或褐色)、幾乎無色B黃綠色(或褐色)、深綠色、幾乎無色C幾乎無色、深綠色、黃綠色(或褐色) D黃綠色(或褐色)、幾乎無色、深綠色37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余的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數據分析正確的是( ) 溫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下釋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A晝夜不停地光照,溫度在35時該植物不能生長B若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則將溫度均保持在2

19、0的條件下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C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30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和黑暗,溫度在3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溫度l0時的2倍38(4分)在淀粉塊上的5個圓點位置,分別用不同的方法處理如圖1所示:將該實驗裝置放入37恒溫箱中,保溫處理24小時后,用碘液沖浸淀粉一瓊脂小塊,其結果記錄于表1。淀粉圓點實驗處理方法磺液處理后的顏色反應A新鮮唾液與鹽酸混合藍黑色B經過煮沸的新鮮唾液藍黑色C只有新鮮唾液紅棕色D接種面包霉紅棕色E只有2%蔗糖酶液? 圖1實驗結果記錄 表1 請你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你對圓點A和B的顏色變化一致的解釋是_。 (2)圓點D的顏色

20、變化與圓點C一致的解釋是_。 (3)你認為圓點E應呈現_色,其理由是蔗糖酶_。39、(6分)為研究酵母菌發酵的產物,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圖。號、號試管中均加入3mI蒸餾水和少許01溴麝香草酚藍(簡稱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藍綠色時為止。(當環境偏酸性時,BTB溶液呈黃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是否可以去掉號試管? 。請說明理由: 。 (2)號試管的現象是 ,其作用是 。 (3)該實驗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卻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 (4)圖乙中哪條曲線能正確表示氣泡釋放速率的變化? 40(8分)剛收獲的玉米種子堆放一天后就發熱了,某同學認為這只是玉米自身呼吸所散發的熱量

21、。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和器具設計實驗,研究玉米種子堆中熱量的來源。 (1)實驗原理:生物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的相對值可用溫度計測量。 (2)實驗材料和器具:剛收獲的玉米種子,同樣大小消毒過的透明暖水瓶,消毒過的溫度計,加熱煮沸過的燒杯、酒精燈等各種用具,稀釋過的消毒劑等,以上材料和器具可供實驗用。 (3)實驗步驟:第一步:取A、B、C三個試管。第二步: 第三步:在三瓶中插入溫度計并用棉花把瓶塞緊,用消毒過的溫度計記錄三個試管起始溫度。 第四步: 。 (4)實驗現象: 。 (5)實驗結論: 。 41下列有關實驗課題與相應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的制備利用蒸餾水使哺乳動物的紅細

22、胞吸水脹破B分離細胞器利用了差速離心法C觀察線粒體利用甲基綠染液將線粒體染成綠色,再用顯微鏡觀察D研究分泌蛋白質的合成與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42一個正在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它的吸水能力是逐漸( )A減少B增大C不變D等于零43下列實驗與所用試劑對應正確的是( )A觀察生活狀態的葉綠體的形態和功能健那綠染液B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龍膽紫或醋酸洋紅C檢測酵母菌酒精的產生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D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蘇丹III染液44美國科學家阿格雷與另一位科學家分享了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的研究成果是發現了細胞膜上專門供水分子進出的通道。要想證實細胞膜上的水通道是否是蛋白質,一般

23、情況下,最好用什么同位素進行標記研究?( )ANBSCPDO45豬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為了驗證豬籠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下圖所示。在35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后,甲、乙試管中加入適量雙縮脲試劑,丙、丁試管中不加雙縮脲試劑,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實驗能B實驗能C實驗、實驗都能D實驗、實驗都不能46在一定氣候條件下,運用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實驗原理,測試田間作物的細胞液濃度,以此法獲得作物代謝情況的必要數據。在此項測試中,實驗變量(自變量)是( )A制備的系列濃度檢測液B一定的環境溫度或其他氣候數據C作物細胞質壁分離狀態D作物細胞液濃度47(8分)在缺鎂或光照過弱的條件下,

24、葉綠素合成受阻,植物葉片出現發黃的現象。某小組將A、B兩組長勢相同的正常幼苗,分別種植于不同的土壤環境中,A組葉片出現發黃現象,B組正常生長。為了證明A組葉片發黃是由于葉綠素含量減少所致,該小組同學采用紙層析法設計了如下實驗。請根據下列要求回答相關問題。(不用寫出紙層析法的具體過程) (1)紙層析法分離色素的實驗原理是 。 (2)實驗步驟:在A組葉片上選取適量發黃葉片,在B組相同部位選取相同質量的正常葉片; (3)預期實驗結果: 48對下表中所列待測結構或物質的檢測,所選用的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 ( )待測物質或結構檢測試劑預期顯色結果線粒體健那綠紅色染色體龍膽紫紫色葡萄糖斐林試劑藍色蛋白

25、質雙縮脲試劑紫色A B C D49右圖表示某種酶在不同處理條件(a、b、c)下,催化某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的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分析此圖可獲得的信息是 ( )A三個處理條件中b是此酶促反應的最適條件B三個處理條件的差異很可能是酶制劑的量不同C三個處理條件的差異可能是反應底物的量不同D三個處理條件的差異不可能是處理溫度的不同50圖1表示物質擴散的圖解,圖2是設計證明圖1物質擴散成立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水柱a將持續上升 B圖甲中水柱a將先上升后下降C圖乙中水柱b將持續上升 D圖乙中水柱b將先上升后下降51下列關于科學家及其研究取得的重要理論成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德國科

26、學家施來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B桑格和尼克森借助電子顯微鏡,提出了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C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都來自于二氧化碳D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52某種酶是由419個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質??茖W家利用生物技術做出了5種不同長度的該酶的片段,并分別測定其活性如下圖所示。請你分析決定該酶可能具有活性的精確片段是( ) A第1號氨基酸到第43號氨基酸 B第44號氨基酸到第85號氨基酸C第196號氨基酸到第419號氨基酸 D第197號氨基酸到第302號氨基酸53(9分)某課題小組同學利用下列裝置探究微生物的細胞呼吸方

27、式: (1)取甲、乙兩套密閉裝置設計實驗,請補充下表有關的內容:裝置錐形瓶中加入的材料小燒杯內加入的物質測定項目甲一定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懸浮液各1mL 細胞呼吸氧氣的消耗量乙 等量的蒸餾水 (2)將甲、乙裝置均置于28恒溫的條件下,分別在不同的氧氣濃度下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前三組實驗所用微生物為酵母菌,第四組實驗的微生物是乳酸菌),1小時后讀數。請補充下表有關的內容。預期實驗結果微生物的細胞呼吸方式組別甲乙第一組液滴向左移動液滴不變 第二組液滴向左移動液滴向右移動 第三組液滴不變液滴向右移動 第四組 只進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 (3)除了可以測定細胞呼吸方式外,你認為用上述

28、密閉裝置和選用下列材料用具,還可以開展哪些生物學實驗的探究,請寫出一個探究課題題目。材料用具:小麥種子、玉米幼苗、小麥幼苗、一定濃度的KOH溶液、NaHCO3稀溶液、蒸餾水、一定濃度的葡萄糖溶液、恒溫裝置、暗箱。課題題目: 。54(8分)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由于著絲點一分為二,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著絲點一分為二的原因是紡錘絲牽引的結果還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動?某同學對該問題進行了實驗探究。實驗假設: 。實驗步驟:第一步:培養洋蔥根尖。第二步:取兩個廣口瓶分別編號為1號,2號,并裝入適量蒸餾水,向1號瓶內加入2mL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向2號瓶中加入2mL蒸餾水。第三步:將已長出根尖的兩洋蔥分別

29、轉移到1號,2號廣口瓶中培養一段時間,只將其根尖伸入瓶中液體中。第四步:從1號,2號廣口瓶中洋蔥上分別切取23mm長的根尖若干條,并分別進行 等步驟制成臨時裝片。第五步:分別在顯微鏡下觀察裝片,比較并記錄有 (時期)的染色體數目。請你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 55關于DNA片段PCR擴增實驗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加入的Taq聚合酶耐高溫 B不同大小DNA在電場中遷移速率不同 C此過程需要DNA連接酶 D擴增區域由2個引物來決定56培養人細胞與小鼠細胞的融合細胞發現,細胞會隨機丟失來自人細胞的染色體,將分離出的雜種細胞在不同條件下繼續培養,獲得A、B、C三細胞株。各細胞株內含有的人染色體如右

30、表,測定各細胞株中人體所具有的五種酶的活性。結果是:細胞株人染色體編號12345678A株+B株+C株+(“+”有,“”無) B株有a酶活性;A、B、C株均有b酶話性; A、B株有c酶活性;C株有d酶活性;A、B、C株均無e酶活性。若人基因的作用不受鼠基因的影響則支配a、b、c、d和e酶合成的基因依次位于哪條染色體上 ( ) A 1、2、3、4、5 B 6、1、2、7、8 C 3、8、7、2、1 D 2、3、4、5、657限制性內切酶能識別特定的DNA序列并進行剪切,不同的限制性內切酶可以對不同的核酸序列進行剪切。現以3種不同的內切酶對6.2kb大小的DNA分子進行剪切,并用凝膠電泳分離各核酸

31、片段,結果如圖6所示,則由此可推斷該片斷的酶切圖譜是( D )58雞的輸卵管細胞合成卵清蛋白,成紅細胞合成珠蛋白,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用編碼上述三種蛋白質的基因分別作探針,對三種細胞中提取的總DNA進行雜交實驗。用同樣的三種基因片段做探針,對上述細胞中的RNA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細胞總DNA細胞總RNA輸卵管細胞成紅細胞胰島細胞輸卵管細胞成紅細胞胰島細胞卵清蛋白基因+珠蛋白基因+胰島素基因+實驗方法DNA雜交RNA雜交 (注:十陽性結果,陰性結果)根據上述事實,得出正確的結論是 ( ) A胰島素細胞中只含有胰島素基因 B上述三種細胞的分化是由于細胞在發育過程中遺傳物質選擇性丟失所致 C輸卵

32、管細胞表達卵清蛋白基因,成紅細胞表達珠蛋白基因,胰島細胞表達胰島素基因 D在輸卵管細胞中無珠蛋白基因和胰島素基因59(12分)某中學楊老師自制大蒜提取液,希望這種簡便、經濟的提取液能夠高效的殺滅餐具上的細菌,楊老師完成了下面的探究實驗: (1)制作提取液:楊老師將大蒜榨汁后制成提取液,具體做法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數據,在表中的括號內填出1#提取液應加入的冷開水量。大蒜提取液編號1#2#大蒜(g)350350冷開水(mL)( )880無色食醋(mL)/20制備量1000mL1000mL (2)使用方法:將餐具浸泡在提取液中10min后取出沖洗。 (3)樣品抽?。簩⒔涍^ 處理的濾紙貼在餐具表面l

33、 min,然后再將濾紙放到50 ml無菌水中,充分振蕩后制成原液。再取1mL原液加入 ml無菌水中搖勻制成10倍稀釋液。 (4)分離及培養:用 法分離細菌。分別取1 ml原液和10倍稀釋液,分別加到伊紅美藍培養基中,用滅菌、消毒后的 (用具),將原液和稀釋液均勻涂布到整個平板上。每個濃度各做三個培養皿,其目的是 。本實驗另設1 m1無菌水涂布在未接種的培養皿為空白對照,原因是排除 。最后在37培養48h。 (5)觀察記錄:在下面的空白處,設計1#提取液實驗組的觀察記錄表 (6)結果分析:統計數據,得到消毒前后的菌落總數變化(單位cfu/cm2,每平方厘米樣品中含有的細菌菌落總數)總份數 <

34、;1 1-10 10-102 102-103 103-104 >1041#提取液消毒前30 0 0 0 3 18 9消毒后30 14 12 4 0 0 0 2#提取液消毒前33 2 0 0 3 12 16消毒后33 19 10 4 0 0 0根據消毒前后的數據可知 2#提取液效果高于1#,分析可能的原因 請你給楊老師提出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60、關于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充分溶解DNA的鹽溶液是0.14molL的NaCl溶液 B實驗中提取較純凈的DNA利用了DNA不溶于酒精的特點 C對最后提取出DNA用二苯胺鑒定時無需沸水水浴加熱D實驗操作過程中先后兩次

35、加入蒸餾水的作用相同61某科學工作者研究某細胞的組成成分時,提取到兩種大分子物質T和D,其基本組成單位分別是t和d。已知t是葡萄糖,且T遇碘不變藍,D可以被胃液中的某種酶消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細胞肯定為植物細胞,T物質是纖維素 Bd物質中肯定含有元素氮,不含元素硫 C物質D一定是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上合成的,其合成受核DNA控制 DT和D的合成過程中都能產生水62、物質通過細胞膜與膜的流動性有密切關系,為了探究溫度對膜的流動性的影響,有人做了下述實驗:分別用紅色和綠色熒光劑標記人和鼠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然后讓兩個細胞在37條件下融合并培養,40分鐘后,融合的細胞膜上紅色和綠色均勻

36、相間分布。有人認為該實驗不夠嚴密,其原因是缺少 ;本實驗可以通過在相同時間后,觀察紅色和綠色熒光物質在細胞膜上分布情況來判斷實驗結果,還可以通過比較 來判斷實驗結果;有人認為若要研究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則不宜取上述結構的細胞做實驗材料,你認為乙細胞不是理想材料的原因可能是 。63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數小時“饑餓”處理(消耗掉葉片中的淀粉)后,再把葉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時間后,將該葉片經脫色、漂洗再用碘液處理,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曝光部分變藍。下列有關本實驗的分析及結論合理的( )本實驗未設對照組有無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區域顯現不同結果的唯一原因 實驗初始時遮光和曝光區域均

37、達到無淀粉狀態實驗證明葉綠體利用光照將CO2轉變成了淀粉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64科學家成功破解了神經元“沉默突觸”的沉默之迷。此前發現,在腦內有一類突觸只有突觸結構而沒有信息傳遞功能,被稱為“沉默突觸”。請你推測科學家對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突觸小體中沒有細胞核 突觸后膜缺乏相應的受體突觸前膜缺乏相應的受體 突觸小體不能釋放相應的遞質A B C D65下列是有關生物實驗的四幅圖。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由甲轉換乙時,視野中所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 B圖兩個胚芽鞘將彎向同一方向 C圖發生質壁分離的條件是細胞液濃度要大于外界溶液濃度D圖是長期培養在缺鎂培養液中的番茄,其葉片色素提取分離后的

38、結果66下列關于酒精在相關實驗中運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提取葉綠體中色素時可用無水酒精代替丙酮溶液B用75%的酒精浸泡扦插枝條可促進其生根C利用DNA不溶解于95的冷酒精,可進一步提純DNAD用蘇丹鑒定花生子葉中的脂肪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67(7分)為探究高溫對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法步驟:取兩個大小相同的潔凈試管編號為1、2; 在l號試管中加入2mL3新鮮過氧化氫溶液,2號試管中加入1mL20新鮮肝臟研磨液。分別置于100恒溫水浴5分鐘;將2號試管中的肝臟研磨液加入到l號試管中,振蕩搖勻,再置于100恒溫水浴5分鐘,結果未觀察到氣泡產生。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39、(1)實驗目的:_。 (2)結果分析:該同學在實驗中觀察不到氣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_。 (3)交流討論:同學們推測實驗中觀察不到氣泡產生有三個原因。為了驗證推斷,在原實驗基礎上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方案:將上述試管溫度緩慢降至37左右,若此過程中無氣泡產生,再向試管中加入2mL3新鮮過氧化氫溶液,觀察,仍無氣泡產生,則說明_。方案:將上述試管溫度緩慢降至37左右,若此過程中無氣泡產生,再向試管中加入1mL新鮮的20新鮮肝臟研磨液,觀察,仍無氣泡產生,則說明_ 。方案:若方案和方案現象同時成立,則說明_ 。 (4)在研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過程中,需控制 等無關變量。68觀察玻片標本時,若

40、發現視野上方較暗下方較亮,應調節( )A目鏡B物鏡C轉換器D反光鏡69用紅色熒光染料標記人的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用綠色熒光染料標記鼠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然后讓人鼠細胞融合。融合細胞在370C下培養40分鐘,兩種顏色均勻分布在融合后的細胞表面。這個實驗可以說明( )A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B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復雜C細胞膜只是由糖類和蛋白質構成D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70以下關于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A利用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B西瓜汁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還原糖鑒定的替代材料C脂肪的鑒定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橙黃色,于是滴1-2滴50%鹽酸洗去多余的染料D在稀釋的蛋清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可看到溶液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