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意外事故的相關知識及戶外活動注意事項_第1頁
預防意外事故的相關知識及戶外活動注意事項_第2頁
預防意外事故的相關知識及戶外活動注意事項_第3頁
預防意外事故的相關知識及戶外活動注意事項_第4頁
預防意外事故的相關知識及戶外活動注意事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預防意外事故的相關知識及戶外活動注意事項了解事故的相關知識及戶外活動注意事項能夠能預防老人走失、摔傷、燙傷、互傷、噎食、觸電及火災等意外事故。預防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則:1、客觀評估老人的生活能力,制定防止老人發生意外事故的有效措施。2、善于觀察,發現老人周邊潛在的危險因素,及時排除。3、充分開動腦筋,使用合適的輔助用具,必要時做一些住處的改造裝修。4、與老人和家屬商議,在尊重個人意愿和生活習慣的基礎上,使用保護裝置。 預防意外事故發生的主要措施:1、室內光線要適度2、室內要采用分散、柔和的光線。過道、門前要有照明燈。夜間要開柔和的地燈或壁燈。3、房間和公共場所要采用無障礙設施。4、室內地面平整,

2、不設門檻,消除地面障礙。選擇防滑地面材料,必要的地方安扶手,特別是廁所浴室要有防滑墊和扶手。居室內所有的門盡量選擇推拉門,防止老人開門時向前跌倒。 5、臺階設計要低緩:如果居室內有不可避免的臺階,盡量設計得緩,每一個臺階的高度要低。6、活動空間要寬松:家具雜物不要過多,便于老人通過。家具要做到無棱角。不使用玻璃家具。在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或裝置上(臺階、煤氣、電插頭等)做標志,起到提醒老人和家屬的作用。7、有安全保護措施:幫助老人和家屬選擇適合老人的介助用品,如輪椅、助行器、手杖等。有視力障礙的老人應選擇適當的眼鏡,聽覺有障礙的老人應選擇助聽器,彌補視覺、聽覺障礙。記憶力減退的老人,應用報時器、

3、報警器、備忘錄等來彌補。8、衣著舒適,便于活動:老年人衣著要簡單、寬松,使活動自如,以柔軟的棉麻布料為宜。鞋要選擇有鞋帶的平跟鞋,保證老年人的安全。住處安全隱患的檢查:(1)通道:通道光線要充足。室外和室內的地面要平整,無坑洼不平。地面使用防滑材料,過道擦地后要等地面完全干后再通行。雨雪天氣道路泥濘。行動不便的老人最好不要外出。(2)臺階:盡量減少臺階,做到無障礙設計。臺階高度要比一般住宅低,坡度要緩。上下樓梯處不要放置高的書架類家具和帶銳利棱角的物品。(3)居室:地面無雜物。便于老人通過,并且做到防滑。室內家具無棱角,放置合理。不使用玻璃家具。不要突然開門以免撞倒老人。腳墊不易滑動,放置安全

4、合理(4)廁所和浴室:扶手位置合理,無松動。合理使用防滑腳墊。裝有緊急呼叫按鈕,以便老人洗澡過程中有不適能及時告知養老護理員。有排風裝置。(5)食堂:換氣排風裝置完好。地面有水時要及時擦干。配有火災感應報警器,規定緊急疏散路線。(6)標志: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或裝置,可做一些標志提醒老人,如臺階、煤氣、電插頭等處。老年人常見的意外事故據統計,從事故的種類上分析,占第一位的是跌倒,占第二位的是墜床,占第三位的是被撞倒,其次為夾傷、燙傷、走失、觸電。嚴重的事故導致老人骨折、組織損傷,嚴重者臥床不起,發生肺部感染、壓瘡的幾率隨之增加。1、走失老人走失主要受幻覺、妄想的支配,或因為對入住環境的不適應而

5、離家出走?;祭夏晷园V呆的老人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幻覺、反應遲鈍,容易走失,應特別注意監護。走失的預防措施:(1)詳細了解老人的情況,對重點老人要重點觀察。(2)及時發現老人的心理變化,經常征求老人意見。了解老人的需求。滿足老人的合理要求,解決老人心理問題。(3)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經常巡視房間,將危重和有走失可能性的老人置于視線之內,及時發現問題。(4)改善服務,加強對老人心理、精神上的支持。避免使用刺激性語言。(5)嚴格交接班,做好記錄,做到心中有數。2、燙傷、觸電、火災 原因及預防措施常見原因有:1)動作遲緩、反應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熱水、熱飯、熱湯、蒸汽等原因引起的燙傷。2)使用電器時因動作遲

6、緩、視覺障礙不慎觸電。另外,老年人記憶力下降,味覺、視覺較為遲鈍。常引起火災等意外事故。燙傷、觸電、火災的預防措施:(1)老年人飲用、洗漱用的熱水不能超過43°。使用熱水袋時不能超過50°,熱水袋不要直接接觸皮膚,要裝入用毛巾制作的套中,并注意觀察皮膚情況。對意識障礙或肢體麻痹的老人,熱水帶應放置在離身體10cm處。(2)食用熱湯時,溫度要適宜。必要時向老人說明,引起注意。(3)使用烤燈等熱療器具時,應距皮膚45cm,時間不超過15min,并注意經常觀察皮膚情況。 (4)老人洗澡時,先放涼水,后放熱水,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5)使用電熨斗、電暖氣、廚房用具時,要注意

7、讓老人避開,防止燙傷和觸電。(6)必要時使用定時器報時,提醒用火煮飯的時間。最好選用帶有鳴笛裝置的水壺。(7)老年人應盡量避免使用電器,如必須使用時,要反復告知使用注意事項,并定期檢查電器是否完好。應用報時器、報警器、備忘錄等來彌補記憶力減退。(3)意外跌倒常見原因有:1)穿著不適,如穿過長的褲子、不舒適的鞋或穿著拖鞋、襪子行走。2)室內光線不充足。地面不平整或濕滑地面未使用防滑材料等。3)不慎從床上掉下。4)被室內外臺階或障礙物絆倒。5)室內家具放置不合理,開門方向設計不合理。6)藥物或疾病的影響。如神志不清、心血管疾病、雙腿無力等。意外跌倒的預防措施:(1)注意居室1)室內光線要充足。2)

8、要平整無雜物,盡量減少臺階。3)室內家具放置合理。4)開門方向要合理(應向房間里面開,而不是向過道開)。5)腳墊不易滑動,放置安全。6)床最好一側靠墻,床的高度比一般床要低(距地面45cm)。(2)廁所和浴室1)扶手位置合理,無松動。2)安置防滑腳墊、浴盆墊。3)最好裝有緊急呼叫對話按鈕。4)老人最好用盆浴,或坐在洗澡椅上洗浴。 (3)衣著、眼鏡等穿舒適的鞋襪,避免衣褲過長。配以合適的眼鏡、助聽器來彌補視覺、聽覺上的障礙。(4)起床起床做到“三慢”,醒后在床上靜躺數分鐘慢起床,坐起后停數分鐘慢站起,站起后停數分鐘慢行走。(5)外出1)搭乘電梯時要扶好扶手。2)盡可能貼近墻邊和扶著欄桿行走。3)

9、穿防滑的膠底鞋,大小應合適。4)避免到人多和濕滑的場所。5)選擇合適的手杖或步行器。跌倒護理30%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跌倒1次,隨著年齡的增長,跌倒的概率會逐漸增加,80歲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發生率高達50%,鞋子不防滑以及大小不合適是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 (一) 選擇安全的鞋安全的鞋1、 鞋底及鞋跟都要有坑紋2、 鞋底構造要平而富彈性(確保鞋貼地及可以增加接觸地面的面積)3、 防滑墊的表面要平滑,使能緊貼地面4、 防滑墊3-20毫米寬5、 鞋跟尾部寬及有坑紋不安全的鞋1、細的坑紋表面(減少接觸地面面積)2、長而沒有節段的防墊(容易像滑雪般滑倒)3、太硬及太高弧度的鞋蹭頭4、

10、大部分面積沒有坑紋5、 硬及沒有坑紋的鞋蹭(一) 配戴適當的眼鏡1、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會有老花癥狀, 老年人要看書、看報,必然要配戴合適度數老花鏡。佩戴不合適的眼鏡致視物不清也是導致跌倒的原因之一。2、對于既有近視又有老花的患者出現老花癥狀后,往往需要佩戴不同度數的眼鏡來滿足看遠、看近時的不同視力需求,可以考慮配兩副眼鏡,一副是看遠用的,一副是看近用的,也可以配戴雙光鏡。(三) 藥物方面若有服用以下藥物,請特別留意:1、降血壓的藥物 一些降血壓的藥,會令你在身體移動時(如由臥至坐或立等),容易感覺頭暈,所以,如你正接受血壓或心臟病的藥物治療,就需要將轉移動作調慢;例如:當你從椅或床上站立起

11、來時,先在椅邊或床邊,休息一會,然后站立起來。另外,當綁鞋帶或從地上拾東西時,都應加以注意,保持你的身體平衡。(起床要講究三個5分鐘醒來后先賴床1-5分鐘)(起床要講究三個5分鐘在床上坐1-5分鐘)(起床要講究三個5分鐘在床邊坐1-5分鐘)2、安眠藥及令精神松馳的藥物很多鎮靜劑在服食后都會保留在身體內數天,你可能會有搖搖欲墜的感覺;如有該情況,應告知你的醫生,他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更換藥物,或嘗試其他方法,如利用松馳技巧、接受轉換輔導及運動療法。服食安眠藥后若在夜半時需要如廁,就應特別小心!1、 抗敏感藥很多較舊的抗敏感藥,都會引致嗜睡或暈眩(藥物的外包裝多有警告標語)。在睡前服食這類藥物會較為

12、安全,因為大部份的副作用都會在睡眠后消失。(二) 慢性疾病的須知患有慢性疾病而影響到身體的平衡力,或不時感到暈眩、頭痛、身體痛楚和雙腳麻木者,較易有跌傷的風險,所以要特別小心。及早有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小心護理,對防止病情惡化有極大幫助。(三) 減低在家中的危險性1、光線要充足2、地板不可太滑3、家私的選擇要適當4、電話要容易拿到5、浴室要整潔、干爽6、家中的電線不要任意放置,盡量使用防滑地毯7、廚房的危險物品要小心放好8、梯級要有足夠光線及扶手9、其他地方都應加以留意(四) 減低在街外的危險性1、 如感到困頓,不能集中精神或忙碌時,請靜下來保持清醒。2、在街上時,不單要注意自己的步伐,也要留意

13、在街上行走的寵物、小朋友、其他行人、跑步者及單車等等。3、如果需要配帶眼鏡或助聽器,當你出外時要記配帶它。4、如果需要手杖或四腳架。便選擇適合自己的,定期維修,更重要的是外出時攜帶它。5、另一重要的是穿著安全的鞋,如前所說,要有安全的設計及防滑作用。6、上了年紀的人因為協調能力遲緩、平衡感較差,即便在走路時也會莫名跌倒。而看似小事故的跌倒,常常引發骨折等大危險。(七)維持身體有良好狀況及鍛煉身體正在衰退的功能,適當及定時的家居運動是必須。如何開始鍛煉?首先,老人運動時,衣服要寬松舒適,鞋子合腳牢固,鞋墊應有彈性。其次,一向不愛運動的老人,開始運動時,務必“慢”字當頭。“慢”有助于減少運動傷,防

14、止肌肉疼痛。介紹最適合老人在家鍛煉的4種簡單運動,安全有效,老年人在家就可完成。每種鍛煉可做兩組,每組重復810次。1、雙手推墻:雙腿并攏,雙手撐在墻上,腿打直,臀部先向外伸,再朝墻靠,身體回到原位。2、起立坐下:起始動作為坐在椅子上,身體稍微前傾,起身站立。起身時身體不搖晃,也不要使用雙手幫忙。然后坐下,重復動作。3.、二頭肌卷曲:雙手各握一只啞鈴(或罐頭瓶等其他重物),雙臂置于身體兩側。肘部彎曲,重物移向肩部,然后在放下,回到原位。2、 提重物聳肩:雙手各握一只啞鈴,置于身體兩側。雙肩聳向耳朵部位后,放下。跌倒有風險,評估需謹慎來源:CINAHL Nursing Guide題目:Falls

15、, Accidental: Risk Assessment作者:Schub T, Pravikoff D日期:June 24, 2016What We Know1跌倒是什么?為什么跌倒?原因有哪些?跌倒(Fall)被定義為一個人無意地、突發地、非自主地從一個平坦的或其他固定的,安全的位置摔到地板、地面或一個更低的位置,但有別于暈厥或癲癇發作引發的狀況。跌倒在社區老年人中十分常見,在醫院和專業護理機構的發生率也相當普遍。跌倒對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而言是一個較大的醫療負擔(1,2,5,8,10,11,17)每年有3040%社區老年人至少跌倒一次,而專業護理機構的老年人跌倒比例是前者的三倍。(17)

16、據估計, 2-12%的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間至少跌倒過一次;跌倒是醫院最常見的意外事件。超過84%的住院患者都會發生與跌倒相關的不良事件。(2,5,8)跌倒可引起明顯的不適和疼痛,從而延緩身體痊愈。此外,跌倒與病人的活動受限、發病率增加、僵化和死亡密切相關。(2,8,10)患者在醫療保健機構發生的跌倒不僅會導致自身住院時間和工作人員工作量的增加,同時,由于醫院管理機構需要處理跌倒患者/家屬的投訴,調解與患者之間的訴訟,甚至需要法醫勘驗,因此直接導致醫療機構成本的增加。(10)雖然我們無法消除跌倒的風險,但可以通過一系列預防措施減少跌倒發生(1,11,13)跌倒預防的第一步是研究跌倒風險評估模型以確

17、定高風險的跌倒患者,這是國際共識。(1,13)美國老年協會(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和英國老年協會(the British Geriatrics Society)提倡要針對社區老年人跌倒、步態異常和/或平衡受損進行相關的多因素跌倒風險評估。(14)跌倒由多因素造成,其風險評估十分復雜(3,8,11,13,14,17)跌倒的危險因素可分為以下幾項:(1,3,4,6,7,8,9,11,13,14,16,17)- 內在因素,包括年齡(尤其是超過75歲),低體重,皮下脂肪層薄,跌倒史,下肢無力、關節僵硬、步態平衡障礙、視力障礙、睡眠障礙、獨處、直立性低血壓,癲癇

18、,抑郁癥,心律失常,酒精濫用,糖尿病神經病變,急迫性尿失禁,功能性損害(例如,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的依賴性)、認知障礙(如混亂、癡呆、感覺缺失),服用多種藥物,包括某些服用后易引發跌倒的藥物(如鎮靜藥,抗精神病藥、抗抑郁類藥物,抗癲癇藥,I類抗心律失常藥、抗高血壓藥)(9)· 一項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的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社區老年人均有疼痛癥狀,而疼痛會使跌倒風險增加56%,足部疼痛和慢性疼痛所致跌倒風險甚至分別高達238%和180%。(16)- 外在(即環境)因素,包括照明不足,光腳或穿了不合適的鞋,寬松的地毯,地埋式的管子和/或繩子,地板濕滑,沒有扶手,地板表面凹凸不平。(9)

19、83; 一半以上的老年人跌倒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70%發生在家里,10%發生在樓梯上。(17)- 情境因素,如爬梯子,攜帶或移動重物,或取頭頂上方的東西。(15)2跌倒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工具是根據得分數值預測病人的跌倒風險,該值的大小通常與風險因素的數量成正比(2,3,5,8,10)一個優質的風險評估工具,應具有使用方便,評估快捷,預測效度良好的特點;同時它應經過多人群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的前瞻性驗證,具有良好的區間信度,其得分計算方法簡單、明確。(11)一些醫療機構開發了自己的風險評估工具,但很少是基于一個嚴格的研究設計或經過準確性驗證的。(8) 經過科學測試和驗證的風險評估工具包括:約翰霍普金斯

20、跌倒風險評估工具,Morse跌倒評估量表(MFS),肢體活動-跌倒圖(the Mobility Fall Chart),圣托馬斯的跌倒老年患者風險評估工具(STRATIFY),和Hendrich II跌倒風險評估。(3,5,10,17)- 在2010發表的一項Meta分析中,作者發現MFS和STRATIFY工具靈敏度可以相媲美,但缺少足夠的證據證實其他工具的準確性。(10)· 研究者們比較了四個跌倒風險評估工具在臨床機構中使用的的靈敏度,特異度和可行性,包括MFS 、Hendrich II,紐約長老會跌倒和受傷風險評估工具(通常稱為紐約工具NY tool),和醫療中心跌倒風險評估/干

21、預措施,得出的結論是NY tool靈敏度最高(78.9%),且特異度在可接受范圍內(58.4%)。(5)· 在2012發表的一項Meta分析中發現,STRATIFY在多種臨床環境中的篩查準確率有限,僅表現出67%的靈敏度和57%的特異度。(3)· 在2013發表的一項Meta分析中提出,STRATIFY是評估住院患者跌倒風險的最佳工具。(2)- 大多數跌倒風險評估工具認為以下危險因素評估會增加跌倒風險:跌倒史,步態不穩,活動障礙,尿失禁,特別的如廁需求,精神狀態受損,認知混亂,相關藥物。(7)-  個別工具評估的危險因素還包括:急慢性病癥,視力,下肢關節功能,肌肉

22、力量,下肢周圍神經功能,肌肉運動知覺,反射,皮質、錐體外系和小腦功能試驗,心血管狀態(包括心率和心律,姿勢,脈搏和血壓)等。(6,14)現有的跌倒風險評估工具在文獻中備受爭議(5)- 跌倒評估工具的開發者通常是在相同的環境中(如醫院)開發并驗證這些工具,使得這些工具存在嚴重缺陷,限制了它們的推廣。(5,7)- 雖然大多跌倒評估工具都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但特異度卻相對較弱。(5)· 大多數跌倒患者雖屬于高風險人群,但并非都會發生跌倒。-  多數現有的跌倒評估工具不提供“即時”的跌倒風險評估,為了保證對某些患者能夠持續監測跌倒風險的需求,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可通過網絡直接與患者的電子

23、病歷相連接的風險評估工具。(8)- 跌倒風險評估工具的設計一般無法評估環境因素。因此在醫院和家庭環境中,護士和其他醫務工作者應使用一個標準化的環境篩查量表,依此來采取措施降低危險因素。(9)軀體功能測試(例如,五次起坐測試the Five-Times-Sit-to-Stand test,起立-走時間測試the 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可用于預測老年人的跌倒情況。(4)一份系統評價表明:現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五次起坐測試和起立-走時間測試能用于預測社區老年人跌倒。(15)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不推薦對社區老年人進行常規的綜合風險評估,但建議他們在運動或物理治療的同時,通過補

24、充維生素D來改善骨骼健康以最終降低跌倒風險。(12)What We Can Doo 充分了解患者跌倒風險評估工具及具體內容,準確評估患者個體特征與健康教育需求;與同事分享所獲所得。o 學會跌倒內在、外在和情境因素。o 在患者入院、科室轉換或發生跌倒后評估其跌倒風險,條件允許下,使用已經過科學測試和驗證的風險評估工具。 o 使用一個標準化的環境篩查量表以減少醫療和家庭環境的危害。o 遵循醫院安全注意事項和制度以減少患者跌倒風險。o 當評估的對象是社區老年人時,可適當告知對方與跌倒相關的危險因素和如何減少這些風險因素來降低跌倒的發生率。證據特征在每一條參考文獻末尾的括號中,都標有不同字母,不同的字

25、母代表了證據來自于不同類別的文章,大家可以根據這一標準對證據進行批判性吸收和采納。具體為:M (Published meta-analysis) 已發表的Meta分析SR (Published systematic or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已發表的系統評價R (Published research:n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已發表的非隨機對照實驗G (Published guidelines) 已發表的指南RV (Publish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已發表的文獻綜

26、述GI (General 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texts/reports)一般背景資料/文件/報告1. Abraham, S. (2011). Fall prevention conceptual framework. The Health Care Manager, 30(2), 179-184. doi:10.1097/HCM.0b013e318216fb74(RV)2. Aranda-Gallardo, M., Morales-Asencio, J. M., Canca-Sanchez, J. C., Barrero-Sojo, S., Perez-Jim

27、enez, C., Morales-Fernandez, A., . Mora-Banderas, A. M. (2013). Instruments for assessing risk of falls in acute hospitalized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13(122). doi:10.1186/1472-6963-13-122 (M)3. Billington, J., Fahey, T., & Galvin, R. (2012).

28、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STRATIFY clinical prediction rule for fal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Family Practice, 13, 76. doi:10.1186/1471-2296-13-76 (M)4. Buatois, S., Perret-Guillaume, C., Gueguen, R., Miget, P., Vancon, G., Perrin, P., & Benetos, A. (2010). A simple clinica

29、l scale to stratify risk of recurrent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aged 65 years and older. Physical Therapy, 90(4), 550-560. doi:10.2522/ptj.20090158 (R)5. Chapman, J., Bachand, D., & Hyrkas, K. (2011). Testing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feasibility of four falls risk assessment too

30、ls in a clinical setting.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19(1), 133-142. doi:10.1111/j.1365-2834.2010.01218.x (R)6. Downing, W. (2011). Preventing falls: How to monitor risk and intervene. Nursing & Residential Care, 13(2), 82-84. doi:10.12968/nrec.202 (GI)7. Fabre, J. M., Ellis, R., Ko

31、sma, M., & Wood, R. H. (2010). Falls risk factors and a compendium of falls risk screening instruments. Journal of Geriatric Physical Therapy, 33(4),184-197. doi:10.1097/JPT.0b013e3181ff2a24 (RV)8. Falen, T., Unruh, L., & Segal, D. (2011). Electronic fall surveillance system model. The Healt

32、h Care Manager, 30(4), 342-351. doi:10.1097/HCM.0b013e3182351384 (RV)9. Gray-Miceli, D., & Quigley, P. A. (2012). Fall prevention: Assessment, diagnose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 M. Boltz, E. Capezuti, T. Fulmer, & D. Zwicker (Eds.),Evidence-based geriatric nursing protocols for best

33、practices (4th ed., pp. 268-297). New York, NY: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G)10. Harrington, L., Luquire, R., Vish, N., Winter, M., Wilder, C., Houser, B., . Qin, H. (2010). Meta-analysis of fall-risk tools in hospitalized adults.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40(11), 483-488. doi:10.1097/NNA

34、.0b013e3181f88fbd (M)11. Jones, D., & Whitaker, T. (2011). Preventing falls in older people: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s. Nursing Standard, 25(52), 50-55. doi:10.7748/ns2011.00.c8674 (GI)12. Moyer, V. A. (2012). Prevention of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U.S. Preventive Se

35、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57(3), 197-204. doi:10.7326/0003-4819-157-3-201208070-00462 (G)13.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Care Excellence. (2013). Falls in older people: Assessing risk and prevention. Retrieved April 26, 2016, from .

36、uk/guidance/cg161/resources/falls-in-older-people-assessing-risk-and-prevention-35109686728645 (G)14. Panel on Prevention of Falls in Older Persons,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and British Geriatrics Society. (2011). Summary of the updated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British Geriatrics Society clini

37、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falls in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9(1), 148-157.doi:10.1111/j.1532-5415.2010.03234.x (G)15. Power, V., Van De Ven, P., Nelson, J., & Clifford, A. M. (2013). Predicting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A systemat

38、ic review of task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tools. Physiotherapy Practice & Research, 35(1), 3-15. doi:10.3233/PPR-130027 (SR)16. Stubbs, B., Binnekade, T., Eggermont, L., Sepehry, A. A., Patchay, S., & Schofield, P. (2014). Pain and the risk for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S

39、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95(1), 175-187. doi:10.1016/j.apmr.2013.08.241 (M)17. Uiterwyk, S. H., Curtin, A. J., & Brennan, K. (2016). Falls in the elderly. In F. F. Ferri (Ed.), 2016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5 books in 1 (pp. 496-497)

40、.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GI)8種藥可能增加老人跌到風險據統計,跌倒在我國全人群的意外傷害死因中排在第4位,而跌倒更是65歲以上老人的首位傷害因素。藥學專家介紹,至少有八大類藥品會導致老人的跌倒風險增加,藥物口服后30分鐘至1小時更是高風險期。專家呼吁,務必遵從醫囑合理用藥,了解所服藥物的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如果老人常跌倒,最好查找有否藥品因素,及時調整服藥方案。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梅清華指出,日常生活中,有八大類藥品與跌倒風險微妙地聯系在一起,服藥后血壓、意識、視覺、平衡力等受到影響,從而增加跌倒風險。1降血壓藥物代表藥物有美托洛爾、特拉唑嗪、

41、苯磺酸氨氯地平等。在服降壓藥時,最常發生的是眩暈、暈厥和短暫意識喪失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從而導致跌倒的發生率增高。梅清華解釋,主要因為降壓藥產生人體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導致體位性低血壓。2降血糖藥物代表藥物有二甲雙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降糖藥可不同程度地影響意識、精神、視覺、平衡等,且有導致低血糖的可能,使服藥者跌倒風險增加。3抗精神病藥物代表藥物有氯氮平、奮乃靜等。這類藥物長期使用時,易導致共濟失調,主要引起頭暈、反應遲緩、眩暈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危險之一。4抗抑郁癥藥代表藥物有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等。這類藥物阻斷受體和增加5-羥色胺而影響血壓和睡眠,阻斷M受體引起視力模糊、睡意、震顫、頭昏眼花、體位性低血壓、意識混亂,也被認為是服藥者跌倒的重要危險因素。5抗癲癇藥物代表藥物有苯妥英鈉、苯巴比妥、苯二氮卓類藥物(地西泮、硝西泮)、丙戊酸鈉、卡馬西平等。該類藥物能抑制病灶區神經元的異常放電或遏制異常放電向正常組織擴散,同時易發生眩暈、視力模糊、共濟失調等不良反應,影響平衡功能和步態,導致跌倒。所以答案你知道了吧6利尿藥物代表藥物有氫氯噻嗪、呋塞米等。這類藥物在起利尿作用的同時,患者可因機體短時間內丟失大量體液和電解質,出現嗜睡、乏力、頭昏、站立行走不穩而跌倒。7止痛藥代表藥品為阿片類藥物。止痛藥可降低警覺或抑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