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臨床帶教醫療糾紛的預防與對策_第1頁
婦產科臨床帶教醫療糾紛的預防與對策_第2頁
婦產科臨床帶教醫療糾紛的預防與對策_第3頁
婦產科臨床帶教醫療糾紛的預防與對策_第4頁
婦產科臨床帶教醫療糾紛的預防與對策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婦產科臨床帶教醫療糾紛的預防與對策 【摘要】醫療糾紛是指基于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醫療過錯、過失、侵權等賠償糾紛。由于工作對象和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據衛生主管部門的不完全統計,其中婦產科的糾紛幾乎占到醫療糾紛的40%50%1,在所有的醫療糾紛中占前列,而臨床帶教占據婦產科醫療糾紛的重要地位。醫療糾紛對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而言,處理投訴和糾紛浪費時間與精力,無論多么好的處理方法都莫過于預防,本文旨在探討婦產科中臨床帶教中常見醫療糾紛的原因和預防對策。 【關鍵詞】婦產科;臨床帶教;醫療糾紛;預防與對策 1案例描述 病例1:患者,女,25歲。主因宮內孕40周,

2、要求剖宮產住院,入院當日在連續硬外麻醉下剖宮產,主刀和一助均為科室醫生,二助為實習生,術程術后經過良好,1周后拆線出院。出院第二天陰道大出血再次住院,出血量約800ml,B超提示:宮內殘留切口愈合欠佳,給予抗炎縮宮治療,陰道出血減少,入院第3天陰道出血約500ml,繼續治療觀察,入院第6天無明顯誘因,陰道再次出血約1000ml,經院外專家會診,考慮剖宮產術后不足20天,陰道大出血3次,抗炎縮宮治療不好,B超提示宮內殘留,恐傷口愈合不佳,不可冒失清宮,與家屬交代病情后,同意做子宮全切除,病理診斷:胎盤植入形成息肉,術后家屬以實習生參與手術為由,認為該實習生不具備手術能力,要求賠償。 病例2:患者

3、,女,26歲。主因宮內孕38周胎死宮內,引產入院,入院后產程進展順利,第二產程胎頭下降緩慢,行胎頭吸引術,因胎頭較高,術后軟產道損傷較重,縫合時間較長,整個過程實習生參與學習,帶教老師處理過程中與實習生講解,術后陰道后聯合上提明顯,影響性交,經二次手術修補,未能達到理想效果。家屬以帶教老師在處理病人期間帶教實習生而影響整個醫療過程為由,要求賠償。 病例3:帶教老師帶學生給一位患者行羊膜腔內依沙吖啶注射,術前簽訂了手術告知書(沒有寫明是實習生做手術),實習生手術一次成功,當時患者面露難色,但看到手術過程順利,也沒有提出意見,3天后仍沒有產兆,醫生分析是妊娠月份偏小,對藥物反應欠佳所致,患者和家屬

4、卻認為是實習生做手術的緣故,把帶教老師和實習生告到醫教科,并要求精神和經濟賠償。 2原因分析 綜合以上案例,得出婦產科臨床帶教的醫療糾紛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為三類:醫務人員方面、客觀環境方面、患者方面。每一方面都各有特性且相互影響,現對各方面作如下分析: 2.1醫務人員方面 2.1.1帶教醫生在帶教前與病人缺乏交流、溝通。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病人對就醫環境、醫療護理技術水平及醫生護士的服務態度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醫務人員在帶教過程中治療護理側重于與實習生的教學,而與病人交流甚少,對病人面孔生冷、缺乏愛心、同情心使病人覺得缺少尊重。一旦治療處理效果不佳、母嬰面臨危險時,病人就會認為是

5、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側重教學而分心造成,從而引發醫療糾紛。 2.1.2帶教醫生缺乏責任心,未交待或交待不清醫療過程的注意事項。醫生在診療過程中,應達到醫務人員的正常的技術水平及注意義務。帶教醫生的注意義務,有別于一般的注意義務,它有特殊的要求:醫生的帶教診療必須符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所確定的注意義務。而有的醫生缺乏責任心,在讓實習生參與治療前未交待或交待不清醫療過程的注意事項,或對實習生冷漠不語,導致經驗尚淺的實習生未能意識到風險所在,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2.1.3實習生專業技術不熟練,操作不當。婦產科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像判定胎位、接產時的手法、

6、新生兒的處理等都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技術操作,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新生兒窒息、產傷以及母體的意外。 2.1.4實習生法律意識淡漠,醫療文書記錄不規范,病案是醫院和醫務人員醫療行為的文字見證,是重要的法律文書2。部分實習生的服務意識不到位,把病人當作實驗品以達到自己的學習目的,并不把替病人看病當成一種服務,在治療過程中未轉換角色。在手術過程中,該履行的義務未及時告知,致使患者產生誤解。 同時,病歷書寫不夠詳細、規范,“天書”般的病歷比比皆是。 2.2客觀環境原因傳統帶教方法存在缺陷且缺乏帶教資源。現有帶教方式多為傳統的臨床教學方法,基本上都是讓實習生跟隨帶教老師進入病房,在實施手術治療過程中

7、帶教老師給實習生講解醫療注意要項及技巧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過程中難免給整個醫療過程造成影響,且給病人心理上造成不滿。加上各醫院缺乏教學資源,無法給實習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2.3患者方面對實習醫生信任度不夠。有些患者相信老資格醫生為其治病,手術相信主任醫生拿刀等。對其他醫生的治療,始終抱著懷疑的態度,尤其是實習醫生,一旦出現問題,就對醫療過程產生不滿情緒,從而懷疑實習醫生,認為該問題是由實習醫生造成,從而發生糾紛。 3預防對策 3.1研究帶教對象,明確帶教目的根據各個實習生的不同情況,對其實行不同的學習要求,不同的科目有的列為考試科目,有的列為考查科目或僅為選修科目,在理論授課及實

8、習時數上也有差別。我們在臨床帶教中認真研究帶教的對象,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專業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基礎理論較扎實,學習能力較強,故對他們要求較高,既要有一定的廣度,也要有一定的深度,使學生通過實踐,不僅加深婦產科的理論知識,學會準確地運用醫學理論診治婦產科常見病及多發病,而且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識。通過充分了解帶教對象,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因材施教,避免了學生“吃不飽”或“吃不消”的現象。 3.2加強臨床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臨床帶教教師的整體素質臨床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體,是搞好臨床教學工作并保證臨床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只有高水平的臨床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3。 3.2

9、.1強化臨床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提高其臨床教學能力。開設醫學教育學、醫學教學論、教育心理學等專題,幫助臨床醫師學習必要的教育科學原理,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論知識。 3.2.2加強中青年臨床教師的業務培訓,明確帶教要求和操作規范。在臨床教師的師資建設上,除選拔那些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臨床醫師為臨床教學骨干力量外,還要著重加強中青年臨床教師的業務培訓,明確帶教要求和操作規范。 3.3適時采取案例教學,不完全依賴傳統的臨床教學醫學臨床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教學,但現有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將學員束縛在書本當中,理論脫離實際,高分低能仍長期困擾著臨床教學改革。運用案例教學方式可以改進以上不足

10、。案例教學通過病情介紹,問題提出,廣泛議論,讓學員們設身處地真正參與到臨床具體的診斷治療當中去。面對這種挑戰,已習慣于填鴨式教學的學員最初反應是不適應,不能進入“準醫生”的角色。但隨著課程的進展,豐富的臨床案例及參與的成就感將會逐漸地吸引學員。他們會喜歡上這種教學方法,開始談看法,提建議,對每個病例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教員由淺入深,啟發引導,使課堂教學變成了討論會。學員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態度積極了,視野開闊了。學員們也找到了自信,開始以醫生的身份去“會診”,去“搶救治療”4。 3.4加強實習生對法律知識的培訓學習,規范醫療文書的書寫記錄法律是人們行為規范的準則,廣大醫務人員要認真學法、守法、用法,積極主動地運用法律手段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病人的病案資料要真實準確記錄并妥善保管。 3.5妥善處理因帶教引起的醫療糾紛發生糾紛后醫院領導以及當事人要冷靜、理智、客觀地面對糾紛,以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耐心地與患方接觸和溝通,盡量消除誤解,實事求是地查明真相,找出問題,分清責任。屬于醫方責任的醫院要勇于承擔,屬于患方的無理要求,一定要堅持原則,堅決維護醫院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沈瑞英.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新途徑醫務社會工作J.醫學與社會,2005(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