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鄂教版六年級科學期末實驗題_第1頁
1鄂教版六年級科學期末實驗題_第2頁
1鄂教版六年級科學期末實驗題_第3頁
1鄂教版六年級科學期末實驗題_第4頁
1鄂教版六年級科學期末實驗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襄州區張家集鎮中心小學襄州區張家集鎮中心小學 邵秀良邵秀良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1 1、從哪些現象可以證明地球是個球體?請舉個例子來說明。、從哪些現象可以證明地球是個球體?請舉個例子來說明。答答:(:(1)進出港的遠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時出進出港的遠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時出現或隱沒,可以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現或隱沒,可以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四、觀察與實驗。2、通過觀察地球儀,我知道了很多知識,現在列舉幾條寫下來?、通過觀察地球儀,我知道了很多知識,現在列舉幾條寫下來?答答:(:(2)發生月食時,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一個圓形,)發生月食時,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一個圓

2、形,可以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可以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答答:(:(1)用手撥動地球儀,它便會繞著一根)用手撥動地球儀,它便會繞著一根傾斜的軸自轉。地球在宇宙空間是繞一根假傾斜的軸自轉。地球在宇宙空間是繞一根假象的軸自轉,這根假象的軸叫地軸。象的軸自轉,這根假象的軸叫地軸。(2)地軸和地面相交的兩點,是南極和北極。)地軸和地面相交的兩點,是南極和北極。(3)在地球儀上,有一條將)在地球儀上,有一條將“地球地球”平均分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這是赤道。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這是赤道。(4)在地球儀上,還有緯線和經線。緯線指)在地球儀上,還有緯線和經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示東西方

3、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四、觀察與實驗1、晝夜現象是怎樣形成的?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說明。答: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答: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在地球儀上面貼上一個小人(或五角星),用手在地球儀上面貼上一個小人(或五角星),用手電筒代替太陽,讓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儀上,逆時電筒代替太陽,讓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儀上,逆時針轉動地球儀,發現有小人的地方轉過來對著太針轉動地球儀,發現有小人的地方轉過來對著太陽就是白天,轉過去背著太陽,就是黑夜。從而陽就是白天,轉過去背著太陽,就是黑夜。從而說明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說明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2、用乒乓球和鐵絲制作一

4、個地球儀,在它上面貼上一個五角星。用蠟燭(或手電筒)代替太陽讓太陽光照射上,觀察現象,回答問題?(1)地球被太陽光照亮的一部分相當于一天中的什么時候?另外一面呢?(2)使地球逆時針轉動,在同一地點(貼五角星的地方)是否會出現晝夜交替現象?(3)根據以上實驗說明:晝夜交替現象是怎樣形成的?答:被太陽照亮的一部分相當于一天中的白天;另一面相當于黑夜。答:在同一地點出現了晝夜交替現象。答: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太陽光太陽光3、根據實驗演示圖回答問題。早晨上午中午夜晚(1)圖中所示溫度計好比一天中哪幾個階段?在圖中標出。(2)圖中所示左右兩個箭頭各表示什么?(3)根據實驗現象分析,一天中氣

5、溫變化有什么規律?晝夜溫度的變化與太陽的照射有什么關系?答:左邊的箭頭表示地球自轉的方向。右邊的箭頭表示太陽光照射的方向答:從早晨到中午,溫度由低到高,從中午到晚上溫度由高到低(晨低,午高,晚低)。與太陽照射的距離、角度和面積有關。早晨,太陽高度小,太陽斜射地面,受熱面積大,光熱分散,溫度低;中午,太陽高度大,太陽直射,受熱面積小,光熱集中,溫度高;到了傍晚,太陽又斜射,溫度又低,到了黑夜,沒有陽光照射,氣溫最低。4 4、在研究地球自轉方向時,我們做過下面的實驗:、在研究地球自轉方向時,我們做過下面的實驗:(1 1)在地球儀上從東向西分別標出杭州、襄陽、成都、拉薩的)在地球儀上從東向西分別標出

6、杭州、襄陽、成都、拉薩的位置,用手電筒代表位置,用手電筒代表“太陽太陽”照射地球儀,按下表要求轉動地球照射地球儀,按下表要求轉動地球儀,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儀,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2、2018年年11月月5日,杭州、襄陽、成都、拉薩四地的日出時間日,杭州、襄陽、成都、拉薩四地的日出時間分別是分別是6:16、6:54、7:21、8:11.根據以上觀察現象和資料根據以上觀察現象和資料推想,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怎樣的?推想,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怎樣的?轉動方向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自東向西轉動地球儀看到太陽先后順序的城市 是否于實際相符合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怎樣的杭州杭州 襄陽襄陽成都成都 拉薩拉薩拉薩拉薩 成都成

7、都襄陽襄陽 杭州杭州相符合相符合不符合不符合自西向東逆時針轉動的自西向東逆時針轉動的答: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逆時針轉動的。答: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逆時針轉動的。5、下列是今年、下列是今年9月月23日我國從東部到西部四個城市的日出時間日我國從東部到西部四個城市的日出時間(北京時間)(北京時間) 杭州:杭州:5時時45分、分、 武漢:武漢:6時時07分、成都:分、成都:6時時49分、分、拉薩:拉薩:7時時41分分.答: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逆時針轉動的。答: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逆時針轉動的。由此推想: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怎樣的?為什么?(由此推想: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怎樣的?為什么?(3分)

8、分)因為我國東部的杭州最先看到日出,接著是武因為我國東部的杭州最先看到日出,接著是武漢、成都、拉薩,所以地球是自西向東逆時針漢、成都、拉薩,所以地球是自西向東逆時針自轉的。自轉的。6 6、(、(1 1)用鉗子夾一石塊在酒精燈上加熱,)用鉗子夾一石塊在酒精燈上加熱,然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多次。看看然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多次。看看石塊有什么變化。石塊有什么變化。答:發現石塊出現裂縫,最后破裂。答:發現石塊出現裂縫,最后破裂。(2)由此推想:高山上的巖石長期受到晝夜、)由此推想:高山上的巖石長期受到晝夜、冬夏的巨大溫差變化中會怎樣?冬夏的巨大溫差變化中會怎樣?(3)這些巖石經過雨水的沖擊后,又會

9、怎樣?)這些巖石經過雨水的沖擊后,又會怎樣?答:高山上的石塊也會出現裂縫,最后破裂。答:高山上的石塊也會出現裂縫,最后破裂。答:答:這些巖石受到雨水的沖擊后,被帶到上游的河道中,流水有將這些巖石受到雨水的沖擊后,被帶到上游的河道中,流水有將巖石帶到中游和下游,在長時間的沖擊和相互摩擦、碰撞,到達下巖石帶到中游和下游,在長時間的沖擊和相互摩擦、碰撞,到達下游的巖石的棱角消失了就變成光滑圓溜的卵石。游的巖石的棱角消失了就變成光滑圓溜的卵石。答:答:高山上的巖石由于風化作用破裂,被洪水高山上的巖石由于風化作用破裂,被洪水沖到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將巖石搬運到中游沖到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將巖石搬運到中游

10、和下游。在河水的長距離搬運過程中,受到水和下游。在河水的長距離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達下游時就變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達下游時就變成光滑圓溜的卵石。成光滑圓溜的卵石。(4)在河灘上能見到很多下面的巖石,)在河灘上能見到很多下面的巖石,推想它是怎樣形成的?推想它是怎樣形成的?7 7、高山上的巖石為什么會破裂?請用鉗子、冷水、酒精燈、石塊、高山上的巖石為什么會破裂?請用鉗子、冷水、酒精燈、石塊來做實驗進行研究。來做實驗進行研究。用鉗子夾一石塊,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用鉗子夾一石塊,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然后即刻放入冷水中,反復多次。然后即刻放入冷水中,反復多次。(2)實驗現象

11、:)實驗現象:(3)實驗結論:)實驗結論:石塊會出現裂縫,最后破裂。石塊會出現裂縫,最后破裂。巖石受到冷熱溫差巨大變化,使巖石表面和內部脹縮不均,導致巖巖石受到冷熱溫差巨大變化,使巖石表面和內部脹縮不均,導致巖石破裂。石破裂。(1 1)實驗過程:)實驗過程:(4)由此推想:高山上的巖石為什么會破裂?)由此推想:高山上的巖石為什么會破裂?在自然界中,高山上的巖石受到晝夜、冬夏的溫差巨大變化,在自然界中,高山上的巖石受到晝夜、冬夏的溫差巨大變化,使巖石表面和內部脹縮不均,導致巖石出現裂縫,最后破裂。使巖石表面和內部脹縮不均,導致巖石出現裂縫,最后破裂。8、河道中的卵石經過河水不斷的沖擊和滾動,、河

12、道中的卵石經過河水不斷的沖擊和滾動,巖石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做下面的實驗進行研究:巖石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做下面的實驗進行研究:把幾塊小碎磚(代表巖石)、細沙放入瓶中,加把幾塊小碎磚(代表巖石)、細沙放入瓶中,加入適量水,蓋好蓋,不停地搖晃。入適量水,蓋好蓋,不停地搖晃。(1 1)搖晃一段時間后,觀察磚塊有什么)搖晃一段時間后,觀察磚塊有什么變化?變化?瓶中的碎石棱角被磨圓了。(2 2)由此推想:河道中的巖石經過億萬)由此推想:河道中的巖石經過億萬年的河水沖擊和摩擦,會發生怎樣的變年的河水沖擊和摩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化?河道中的巖石棱角也會被磨圓,變成卵石。(3 3)推想:河道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

13、的?)推想:河道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答:答:高山上的巖石由于風化作用崩落下來,在重力和其它外力高山上的巖石由于風化作用崩落下來,在重力和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來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將巖石搬運到中游和的作用下,來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將巖石搬運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長距離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摩下游。在河水的長距離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達下游時就變成光滑圓溜的卵石。擦、碰撞,到達下游時就變成光滑圓溜的卵石。9、河道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請用帶蓋的玻、河道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請用帶蓋的玻璃瓶、碎磚塊(代表巖石)細沙、水做實驗進璃瓶、碎磚塊(代表巖石)細沙、水

14、做實驗進行研究。行研究。(1 1)實驗過程:)實驗過程:將碎磚塊和細沙放入瓶中,加入適量水,將碎磚塊和細沙放入瓶中,加入適量水,蓋緊瓶蓋,不停地來回的搖動玻璃瓶。蓋緊瓶蓋,不停地來回的搖動玻璃瓶。(2)實驗現象:)實驗現象:我發現瓶中的碎磚塊的棱角沒有了,變圓了。我發現瓶中的碎磚塊的棱角沒有了,變圓了。(3)實驗結論:)實驗結論:說明了卵石是在河水的沖擊下,相互摩擦,逐漸變圓的。說明了卵石是在河水的沖擊下,相互摩擦,逐漸變圓的。(4)由此推想:河道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由此推想:河道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答:答:高山上的巖石由于風化作用破裂,被洪水沖到了上游的河高山上的巖石由于風化作用破裂,

15、被洪水沖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將巖石搬運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長距離搬運道中,流水又將巖石搬運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長距離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達下游時就變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達下游時就變成光滑圓溜的卵石。成光滑圓溜的卵石。1010、人們發現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巖構成的山中,用下面的實驗研究、人們發現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巖構成的山中,用下面的實驗研究溶洞的形成溶洞的形成(1 1)用滴管往石灰巖上滴幾滴稀鹽酸,你)用滴管往石灰巖上滴幾滴稀鹽酸,你看到了什么現象?看到了什么現象?答:會看到有氣泡產生,石灰巖表面被腐蝕答:會看到有氣泡產生,石灰巖表面被腐蝕,變

16、成了粉末。,變成了粉末。答:稀鹽酸對石灰巖由腐蝕、溶解作用。答:稀鹽酸對石灰巖由腐蝕、溶解作用。(2)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3)由此推想:當自然界中帶有酸性的雨水伸到地下石灰巖裂縫)由此推想:當自然界中帶有酸性的雨水伸到地下石灰巖裂縫里時,會對石灰巖產生什么影響?天長日久,由石灰巖構成的山東里時,會對石灰巖產生什么影響?天長日久,由石灰巖構成的山東會有什么變化?會有什么變化?答:當自然界中,帶有酸性的雨水流經石灰巖構成的山時,石答:當自然界中,帶有酸性的雨水流經石灰巖構成的山時,石灰巖會被腐蝕,變成粉末,腐蝕后慢慢會被雨水帶走,天長日灰巖會被腐蝕,變成粉末,腐蝕后慢慢會被

17、雨水帶走,天長日久就會形成溶洞久就會形成溶洞。1111、用同樣多的水從相同的高度沖下面兩種土、用同樣多的水從相同的高度沖下面兩種土“坡坡”(有草覆蓋和沒有草)。(有草覆蓋和沒有草)。 (1)有草覆蓋)有草覆蓋 (2)沒有草覆蓋)沒有草覆蓋答:有草保護的坡面流下來的水少而清;沒有草保護答:有草保護的坡面流下來的水少而清;沒有草保護的坡面流下來的水多而渾。的坡面流下來的水多而渾。答:由于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那里的氣候干燥,土質答:由于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那里的氣候干燥,土質疏松,加上人們過度放牧,長期亂砍濫伐,造成植被破疏松,加上人們過度放牧,長期亂砍濫伐,造成植被破壞嚴重,土地光禿禿的,一遇暴雨

18、,泥沙很容易被雨水壞嚴重,土地光禿禿的,一遇暴雨,泥沙很容易被雨水帶走,導致泥土大量流失,雨水夾帶著泥沙流進黃河,帶走,導致泥土大量流失,雨水夾帶著泥沙流進黃河,使黃河水變成了黃色。使黃河水變成了黃色。(1)沖擊后,流下來的水有什么不同?)沖擊后,流下來的水有什么不同?(2)根據這個實驗推想:黃河的水為什么是黃色的?與什么有關?)根據這個實驗推想:黃河的水為什么是黃色的?與什么有關?答:由于黃河下游河道變寬,水流速度減慢答:由于黃河下游河道變寬,水流速度減慢, ,導致泥沙導致泥沙淤積在河床里,使河床升高,人們就不斷加高兩岸大堤,淤積在河床里,使河床升高,人們就不斷加高兩岸大堤,防止河水泛濫成災

19、,結果使得河床比兩岸的地面還高,防止河水泛濫成災,結果使得河床比兩岸的地面還高,成為成為“地上河地上河。(3)在黃河下游,河床為什么會升高,成為)在黃河下游,河床為什么會升高,成為“地上河地上河”?12、(、(1)觀察下圖,我能提出可以研究的問題是:)觀察下圖,我能提出可以研究的問題是: 答:我能研究的問題是地上河是怎樣形成的?答:我能研究的問題是地上河是怎樣形成的? (2)通過研究,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通過研究,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答:是因為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那里氣候干燥,土質疏答:是因為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那里氣候干燥,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造成大量泥土流失,泥沙流到下游時松,植被破壞

20、嚴重,造成大量泥土流失,泥沙流到下游時淤積在河床里,所以河床不斷抬高,人們就不斷加高兩岸淤積在河床里,所以河床不斷抬高,人們就不斷加高兩岸的大堤,防止河水泛濫成災,結果使得河床比兩岸地面還的大堤,防止河水泛濫成災,結果使得河床比兩岸地面還高,成為地上河高,成為地上河。答:是雨水從黃土高原上帶下來的。由于黃河流答:是雨水從黃土高原上帶下來的。由于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那里的氣候干燥,土質疏松,加經黃土高原時,那里的氣候干燥,土質疏松,加上人們過度放牧,長期亂砍濫伐,造成植被破壞上人們過度放牧,長期亂砍濫伐,造成植被破壞嚴重,土地光禿禿的,一遇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嚴重,土地光禿禿的,一遇暴雨,泥沙很容

21、易被雨水帶走,導致泥土大量流失,雨水夾帶著泥沙雨水帶走,導致泥土大量流失,雨水夾帶著泥沙流進黃河,由于黃河下游河道變寬,流速減慢便流進黃河,由于黃河下游河道變寬,流速減慢便沉積下來。沉積下來。13、黃河下游的河床中沉積下來的泥沙是從哪里來的?、黃河下游的河床中沉積下來的泥沙是從哪里來的?請簡要說明原因。請簡要說明原因。14、地震是怎樣形成的,請做實驗來證明實驗方法:用一疊紙、木實驗方法:用一疊紙、木片等物品地表巖層進行模片等物品地表巖層進行模擬實驗。擬實驗。實驗過程:(實驗過程:(1).把把一疊紙平放在桌上,兩手一疊紙平放在桌上,兩手從兩邊把紙慢慢向中間擠從兩邊把紙慢慢向中間擠壓壓,看到了什么

22、現象?看到了什么現象?如果是一層層的巖石,當擠壓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什么現象?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地震的產生是由于地地震的產生是由于地表以下巖層受到擠壓表以下巖層受到擠壓產生彎曲變形,以致產生彎曲變形,以致錯動斷裂。錯動斷裂。(2).用薄木片進行上面的實驗,直到木用薄木片進行上面的實驗,直到木片折斷,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片折斷,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筷子會向上拱起,當筷筷子會向上拱起,當筷子折斷時,會聽到筷子斷子折斷時,會聽到筷子斷裂時裂時“咔嚓咔嚓”的響聲。的響聲。手會有震動的感覺。手會有震動的感覺。(3)根據實驗研究和資料,請大家討論一下:地震是怎樣產生的?地表以下有許多巖石層,而地殼內部的

23、物質地表以下有許多巖石層,而地殼內部的物質是不停運動的,當堅硬的巖石層受到一種巨大是不停運動的,當堅硬的巖石層受到一種巨大力量的推動,并且承受不住時,巖石層就會發力量的推動,并且承受不住時,巖石層就會發生彎曲,又是甚至斷裂、錯動,從而產生巨大生彎曲,又是甚至斷裂、錯動,從而產生巨大的地震波,當地震波傳到地面以后,就發生了的地震波,當地震波傳到地面以后,就發生了地震。地震。1515、根據火上噴發時的現象,推想。、根據火上噴發時的現象,推想。(1 1)地球內部有什么)地球內部有什么(2)地球內部的溫度和壓力怎樣?)地球內部的溫度和壓力怎樣?答:地球內部有巖漿、氣體、石塊和灰。答:地球內部有巖漿、氣

24、體、石塊和灰。答:地殼內部溫度高、壓力大。答:地殼內部溫度高、壓力大。(3 3)火山時怎么形成的?)火山時怎么形成的?答:地球內部充滿著熾熱巖漿,在極大的壓力下,巖漿沿著地殼答:地球內部充滿著熾熱巖漿,在極大的壓力下,巖漿沿著地殼的裂縫上升,從地殼薄弱的地方沖出地面,形成火山噴發。的裂縫上升,從地殼薄弱的地方沖出地面,形成火山噴發。1616、巖漿為什么會沖出地面,請你、巖漿為什么會沖出地面,請你用塑料瓶來做模擬實驗。用塑料瓶來做模擬實驗。(1 1)在瓶蓋上鉆個小孔:)在瓶蓋上鉆個小孔:(2 2)在水里滴幾滴紅墨水:)在水里滴幾滴紅墨水:(3 3)用力擠壓塑料瓶:)用力擠壓塑料瓶:相當于地殼薄弱的地方。相當于地殼薄弱的地方。相當于熾熱的巖漿。相當于熾熱的巖漿。相當于地殼內部的壓力。相當于地殼內部的壓力。(4 4)有什么現象發生?)有什么現象發生?會看到紅墨水沿著空隙上升,最后會看到紅墨水沿著空隙上升,最后從小孔沖出,而且噴的很高。從小孔沖出,而且噴的很高。 推想一下:巖漿為什么會沖出地面?推想一下:巖漿為什么會沖出地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