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體育與政治的關系(共3頁)_第1頁
P6體育與政治的關系(共3頁)_第2頁
P6體育與政治的關系(共3頁)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6體育與政治的關系,始終是國際體育界關心的一個問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顧拜旦一開始就提出“非政治化”、“非商業化”的主張,希望奧林匹克運動不受政治的干涉而獨立發展。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原主席布倫戴奇說過“但你一只腳踏進奧林匹克大門的時候,就把政治留在了門外”。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一些歷史的事件。 P9從這些事件可以看出,體育與政治的關系日益密切,體育運動成為了沒有軍事設備和硝煙的“戰爭”,出現了體育運動進一步為政治目的服務,向政治靠攏的現象。 P11一、體育與國內政治 從對體育歷史的考證可以看出政治對體育施加影響決定了體育的發展,主要表現為: 1、政治的需要制約體育的目的、性質

2、政治既然是對社會起作用的最基本、最宏觀的控制、調節系統。體育作為社會的子系統,必然也會受到政治的影響。社會對體育的需要,體現了政治的控制,制約著體育的目的和性質。在階級社會里,社會的需要集中體現了統治階級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而使體育的目的、性質帶有鮮明的階級烙印和時代的特點,并通過一定的具體政策、組織、管理和措施實現這種控制。 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由于政治任務的緊迫性,體育的目的、性質受政治制度、方針、 政策的制約性就表現得極為明顯。如在每一場戰爭和社會動蕩中,及以后的一段時間里,為了解決階級、宗教、民族的沖突,為緩和國際關系,就要充分發揮體育的政治作用。 P12政治制度規定著體育制度的類型體

3、育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不同的政治制度便形成不同類型的體育制度。資本主義具有高度分散特征的政治管理制度,就形成了私人控制基礎上的體育體制。在我國,體育是國家事業的一部分,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實行高度政府統制的體制,體育就實行的是具有國家集中型特征的舉國體制。進入市場經濟后,政治體制出現了社會分化的趨向,體育的體制也隨之出現社會化的趨向,體育的社會團體便活躍了起來。 P13政治思想意識制約體育的價值觀念 政治思想意識制約體育的價值觀念:東方崇尚的集體主義,西方崇尚的個人主義,以及共同推崇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常以不同的形式在體育運動中體現出來。在反動統治時期,一些反動的政治思想意識也會充斥體育

4、,左右體育的命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軍國主義、德國法西斯等就在體育領域甚囂塵上。在階級尖銳對立的時期,不同的政治思想意識也會在體育的價值觀念上發生沖突。 P14體育可以提高國家的地位,表現國家的實力 當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出現,或者兩種社會制度尖銳對立時,體育的這種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前蘇聯有人直言不諱地宣稱: “我們運動員的勝利 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國家腐朽文化的特征” 。1972 年美國在奧運會上慘敗之后,美國輿論反應強烈,于是,建立美國冬季、夏季奧運會永久性訓練基地的計劃開始實施。美國體育社會學家這樣說: “在這些計劃背后,一個很明顯的假設前提便是美國人是否會像共產主義那樣允許為體

5、育提供如此多的時間和經貿,美國是否會勝利以證明自己制度的優越性” 。P15體育能夠促進國內政治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體育運動可以創造安定的社會環境、氣氛,有利于社會的良性運行。長時間以來, 有組織的充滿競爭的競技體育活動就與國家政治、 區域性政治相聯系。競技體育區別于人類社會的其他文化形式,雖然文學藝術也有聚合人們的力量,但無論如何它們與體育不可相比。比賽項目雖有復雜的規則和規定,但絕大多數比賽簡單明了,很大眾化、通俗化。因為賽事的開端、結局很分明,比賽過程中的階段界限很明確。而且大多數運動中對立雙方,面對面地直接進行競爭。比賽的比分客觀,勝負結果清楚。同時體育運動也是由行為戲劇化和不確定因素構

6、成的聯合體,因而會常促使人們為同一個運動員或同一個隊而歡呼、加油。盡管人們在所屬階層、性別、種族、社會競爭、宗教、語言教育和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著差別和分歧,人們可以在賽事中了解到,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忘記彼此的差異與分歧是可能的。在多民族國家或地區,各民族之間的體育交流有助于保持民族之間的和睦團結。我國多次舉行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對交流民族文化,對邊疆地區經濟繁榮與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16二、體育與國際政治 體育可以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與增進 國家友誼 體育運動大賽是一種文化交流的平臺,任何一種體育運動都承載著各種文化的元素。各國在舉辦體育大賽時,都在不遺余力地把本國的傳統文化向

7、全世界各國展示。同時也在共同呼吁世界各國的團結。 無論是北京奧運會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還是仁川亞運會的“多元化照耀于此”,都表明了世界各國雖歷史和不同宗教間存在多樣性,但透過互相包容團結,共生共存聚居于此,這個意義對世界各國人民是十分重要的。 P17服務于國家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 的外交場合和手段 國家間的體育競賽活動是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在特殊情況下,體育交流可以先于國家間的外交活動,為建立、恢復外交關系創造條件。如 20世紀 70年代初我國就是成功地運用了“乒乓外交”對實現中美建交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P18 政治家與體育運動1政治家對體育運動的推動作用 政治家是政治結構執行的

8、主要行動者,政治家的體育愛好可以成就一個國家體育制度的形成,也可以成就某個體育項目的長足進步,運動員或者愛好體育運動的體育精神也可以提升政治家的某種特殊政治魅力。 P19體育運動是政治家展示青春活力現象的重要機會。是樹立健康、親民現象的一個重要平臺。同時,體育運動員的競爭特質與頑強精神可以給政治家以某種精神支持。P24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馬拉松賽后頒獎典禮上,孫基禎拿到了金牌,但是站在領獎臺上的他卻神色黯然,因為他不能代表自己的祖國參加比賽。孫基禎20歲出頭就已經是朝鮮很有名氣的長跑健將。1935年,他創造了男子馬拉松的世界最好成績,但當時朝鮮半島是日本殖民地,為了能走上奧運賽場,他不得不

9、參加日本的奧運選拔賽,并被迫使用日本名字“孫龜齡”。1936年8月9日,柏林奧運會最后一項比賽馬拉松,孫基禎以2小時29分19秒2率先撞線。成為了奧運史上第一位在2小時30分以內完賽馬拉松的運動員,也是第一位拿下該項目冠軍的亞洲人。然而在頒獎儀式上,當日本國旗升起時,孫基禎和獲得銅牌的南順永都深深低下了頭,孫基禎還用頒發給冠軍的月桂擋住了運動服上的日本國旗標志。二戰后,朝鮮半島擺脫了日本統治,孫基禎終于改回了自己的名字,他后來定居韓國,成為了一名長跑教練。1992年,韓國選手黃永祚拿到了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子馬拉松冠軍,他的教練正是孫基禎,這位經歷了半個世紀滄桑的老人,親眼見證了自己的弟子身穿祖國

10、戰袍,第一位沖過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終點線。1992年8月9日,也正是孫基禎當年奪冠的整整56年之后。 P26一、體育運動必須適應生產方式1生產力變革引起生產方式變化和勞動結構的變化 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逐漸由運動狀態的體力勞動者向安靜的伏案狀態的腦力勞動者方面轉化,腦力勞動的增加嚴重消弱了人們固有的運動技能,致使整個人口中出現了以腦力勞動者為典型的“肌肉饑餓”、“運動不足”等現象,大大改變了人類正常的生物適應能力,從而大量產生著以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為主的“文明病”。 體育的社會價值就在于適應由于這種變化而出現的人類病理學機制的突變,以及減緩由此而引起的社會健康危機。因此,體育隨生產力的變革而發展是一種歷史要求。P27生產力變革對勞動者的健康影響在身體部位上、性質上都發生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