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_第1頁
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_第2頁
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文/胡文春摘 要: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改變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實現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就應做到:采取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整合的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拓展教學環境,構建生活化、活動化的課堂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科知識的生活內涵,在教學中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元素,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關鍵詞: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實踐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注重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

2、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核心概念,并能運用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解決相關的社會和生活中的問題”。新課標在內容上強調聯系生活、社會、學生實際,在方法上強調探索實踐活動,實現課堂生活化、社會化、實用化。如何進行生物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促進學生書本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實現生活化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學生全面發展,這是我們生物教師要研究的課題。下面筆者來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一、構建生活化、活動化的課堂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生物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首先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新課改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教師則發揮主導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

3、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用心收集一些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材料,在教學時認真分析教材,創設生活化、活動化的課堂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一節時,我先給學生講一個故事: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向一個長得很丑的大文學家表白時說:“如果我們結婚,那么生的小孩一定會像我一樣長得漂亮,同時又像你那樣聰明有文采。”而大文學家說:“可是如果孩子長得像我這樣丑,同時又像你那樣頭腦簡單怎么辦?”然后老師問:“如果說,頭腦聰明與簡單,長相漂亮與丑陋是兩對相對性狀,那他們的孩子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會說出孩子可能有四種情況,于是老師問,為什么會這樣呢?然后老師指出,這涉及

4、不同性狀的組合即基因組合的結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孟德爾的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于是就導入了新課。通過學生對生活問題的疑惑,進入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究思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再如,在教學“應激性”和“反射”概念時,我做了一個小實驗:故意突然叫一個后排學生的名字,結果學生尋聲望去,被叫學生也猛抬頭、直身,這一情境創設后,我就分析這一現象,“聲音”是刺激,“觀望”“抬頭”“直身”是反應,這種現象就叫應激性,讓學生得出概念,這樣就很容易理解、記憶。然后老師繼續分析,動物(包括人)在完成這一過程時往往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完成的,那么這就叫反射,然后得出反射的概念,指出二者的區別

5、與聯系,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學生很感興趣,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地灌輸效果要好得多,印象深刻。二、教學內容應聯系實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根據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和理解生物學核心概念,在課堂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把高中生物課程中的核心知識通過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但在現實的傳統的應試教育中,許多老師往往比較注重學生解題技巧的訓練,為考試而教學,怕聯系實際會耽誤教學時間,與考試無關的就不講,而忽視了學情分析,忽略了學科特點,遠離了現實生活,遠離了學生實踐。殊不知,很多生

6、物知識可以用來指導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的健康、學習、生活密不可分,無論升學與否,人必須要生活,要健康,聯系實際,學生才能有濃厚的興趣。事實上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因為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這方面,我們生物學科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教師要深入挖掘學科知識的生活內涵,在教學中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然后對知識點進行教學,這樣既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同時又聯系了生活實際。比如,在講完“酶活性受溫度的影響”時,就提問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變溫動物(如蛇)會冬眠?而到第二年春天它又會恢復活力?為什么發燒小孩食欲下降且易消化不良而腹瀉?為什么持續發燒溫

7、度過高會死亡?煮熟的雞蛋為何再也孵不出小雞?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為什么最好用溫水浸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低溫、高溫會使酶的活性降低,溫度過高酶失活不再恢復,而低溫引起酶活性降低但在適宜溫度下可恢復,這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就有了長久性。再如,在講完細胞呼吸過程后,讓學生根據各階段需要的條件,分析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舉實例讓學生回答,為什么洗了的蔬菜水果放不久?為什么蔬菜水果用塑料袋密封存放容易爛?為什么糧食要曬干存放?為什么新鮮蔬菜水果要放冰箱存放?大棚種植為什么夜晚要降溫?等等,這樣有效地將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學到了知識,從而使知識向能力遷移。在教學致癌因子

8、時,聯系實際,指出過度玩手機電腦、吸煙、熬夜、吃垃圾食品等的危害,告誡學生珍愛生命,從小做起,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三、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生物是一門注重實驗研究的學科,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讓學生親手進行操作或觀察,讓其在操作與觀察中增強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培養其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實踐的精神,這些能力、這些態度、這些精神,于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著積極的意義。而有的老師認為,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只有科學家才有必要具備,作為普通的大眾不可能當科學家,所以也就忽視了對學生這方面的培養,我認為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9、,我們每個人一定要養成動手做事的習慣和做事嚴謹的態度。比如,我在教學“DNA的雙螺旋結構”時,課前先給學生準備了一些道具,分別代表脫氧核糖、磷酸及四種堿基,磷酸二酯鍵和氫鍵,然后讓學生拼接,之后,老師再把有關結構的知識內容給學生復述。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再如,我在教學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時,老師一邊板圖一邊講各期的特點,同時師生一起分析了過程中核DNA和染色體數量的變化以及每條染色體上DNA數量的變化,提問學生,引起每種變化的原因,然后我就讓學生繪制有關坐標圖,學生在繪圖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動手能力,也鍛煉了思維能力。還有,在講完生態系統的成分和功能后,要求每個學生自制一個小的生態瓶等等。總之,這樣做既讓學生參與了教學過程,也加深了學生對相應知識的印象,還培養了學生動手習慣和動手能力以及嚴謹的做事作風,同時讓學生覺得學習并不是枯燥無味、抽象虛擬的。總之,我認為,只要我們教師抓住新課改這一機遇,努力探索,把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和生活實踐有機整合,就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