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教學設計_第1頁
《心聲》教學設計_第2頁
《心聲》教學設計_第3頁
《心聲》教學設計_第4頁
《心聲》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心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水平目標: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和 學習小說的藝術特色一,住理描寫、細節描寫和富于表現力 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深刻理解 文章主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作者以“心聲”為標 題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學習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 促動健康師生關系的形成。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題。 難點:體會和學習小說的藝術特色一一,住理描寫、細節描寫 和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你在成長過程中有什么想對 (學生發言:誰的心聲?什么心聲?為什 心聲有沒有實現?

2、)同學們的疑問恰好抓 人物、環境、情節。 復習小說的相關知識 2、 爸爸媽媽說的呢?(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今天, 我們來聆聽一下別人的心聲。(板書課題)看到標題,同學 們有什么問題呢? 么有這樣的心聲? 住了小說三要素: 二、檢査預習 1、作家簡介 黃蒂佳當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蘇如皋人, 1973年中學畢業,后發表處女作補考。1977年考入北京 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后在江蘇省外事部門工作。1985年 調江蘇省作協任專職作家,現為中國作協會員。寫小說,也 寫散文。著有長篇小說夜夜狂歡,中篇小說唱給媽媽 的歌,短篇小說在水邊等。 2、字詞 三、整體把握 1、學生復述課文 2、

3、理淸課文結構 開端:李京京朗讀課文的請求遭到拒絕。 發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獨特的體臉朗讀課文。 (1) 李京京在樹林子里的朗讀、體會和回憶。 (2) 李京京糾正同學的朗讀遭到嘲笑。 高潮和結局:李京京勇敢舉手,在公開課上朗讀了課文。 3、 把握人物關系和主人公 四、合作探究 1、理解程老師 (O、程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做? (程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僅僅方式不好。你同意嗎?) (2) 、既然是區教育公開課,那么學校又為什么要交給他? (教學認真、負責,又有點自信)(教學水平高) (3)課堂反思 這篇小說涉及當前教育中存有的一些問題,你覺得它給我們 以什么樣的借鑒呢? 教育應該體現以人為本,促動全體學生

4、的全面發展,尤其要 尊重和發現每個學生的積極因素,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個性, 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愿望。 2、理解李京京 (1)為什么凡卡故事能深深打動李京京,甚至使他朗讀時涌 出眼淚? (經歷相似,情感上產生共鳴,想借助凡卡表達這種情感) (2)根據提示說說京京與凡卡有哪些相似之處。 爺爺 沒爹沒娘 朋友 會 母 惟一親人 凡卡: 給他胡桃 京京: (3)李京京深情的朗讀打動了所有的人。你認為怎樣才能讀 好課文? (感情投入) (4)李京京終于實現了朗讀凡卡傾吐心聲的愿望,并且 打動了師生。從哪些句子能夠看出他的朗讀很成功?請用下 列句式回答: 看出他朗讀很成 我是從 功。這句話是_描寫。

5、 (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指對描寫對象不實行直接描寫, 而是由第二者介紹、反映或采用間接烘托的方法來描寫。) (5)探尢人物描寫方法 指出下列語句使用了描寫人物的什么方法? 1、程老師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頭發剪得短短的,眉毛粗粗 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樣有點像男孩 子。(外貌描 寫) 2、京京垂下頭,他多么喜歡這個故事啊!他想念一段,哪怕 是幾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朗讀課文難道一立 要唱歌的嗓子嗎?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 點? (心理描寫純真的童心和倔強的性格) (6)分折李京京性格特征 自信勇敢、執著堅楚、善良寬容,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少年。 五、小結 標題心聲到底是什么? 京京的心

6、聲: 渴望親情友情: 渴望表達感情的愿望。 作者的心聲: 1、告訴孩子們在人生的逍路上,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 拒絕或嘲諷時,不要灰心沮喪,更不要輕言放棄,而是要自 信勇敢.執著追求,努力為自己爭取成功的機會。 2、呼吁教育工作者尊重關愛毎一個學生 六.拓展延伸 傾訴心聲 ,我想對你(您)說:“ 七.作業布置 小作文:_我想對你說 從軍行教學設計 一、教學U標: 仁理解本詩抓住典型場面實行概括性描寫的特點 2、在了解詩歌中所體現出來的書生投筆從戎、fh 塞參戰的全過程的基礎上,體會其昂揚蓬勃、奮發豪 邁的勇于報國的精神 3、賞析本詩的藝術手法(夸張、直抒胸臆、視 聽描寫等) 4、初步了解邊塞詩的特

7、征及鑒賞邊塞詩的方法 二. 教學重點:賞析本詩使用的表現技巧 三.教學難點: 性描寫的特點 理解本詩抓住典型場面實行概括 四、教學設想: 主冒 抓住關鍵詞賞析詩句,把握詩的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了解作者和初唐四杰 閱讀下面材料,了解作者和初唐四杰 楊炯是華陰縣(今陜西華陰)人。高宗顯慶六年(公 元六六一年),被舉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書郎,才 只十一歲。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為崇文館學士, 遷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樣,自以為有才,對人 態度傲慢,武則天當政時,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三 年任滿,改任盈川縣令(今四川筠連縣),卒于任所。 后人稱他為楊盈川,他的詩文存于今者,稱

8、楊盈川 集C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 出塞、戰城南、紫贈馬等,表現了為國 立功的戰斗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 從唐高宗到武后初年,中國詩壇上出現了四顆光 輝閃耀的新星-王勃、駱賓王、楊炯、盧照鄰。類 似的人生經歷,杰出的創作才華,功力近似的詩文創 作,令四位新星的名字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被人稱做 “四杰”或者“四才子”,文學史上稱他們為“初唐四杰蔦 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廣泛,風格 也較清俊。 二、寫作背景 舊唐書高宗紀載:永隆二年(681),突厥入 侵固原、慶陽一帶,裴行儉奉命出征。楊炯此詩當作 于此時。 三. 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2、根據注釋,初探詩意。 從軍行,

9、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一個投筆從戎,不甘作伏案書生,渴望為國建立 功業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2、作者寫出了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哪幾個 場面?分別用兩個字概括。 一二句來犯,三句辭京、出征,四句S城(包S 敵人),苦戰(展開激烈戰斗),(最后抒懷) 詩人沒有去寫書生投筆從戎的具體細節,而是抓住這 一過程中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片斷進行概括性的描 寫,是一種跳躍性的結構,突出了軍悄的緊急和戰斗 的激烈。 3、具體分析 首聯:O)首句是怎樣表現軍悄緊急的?分析烽 火*這一意:象。 古代邊塞要地設有烽火臺。邊境一有軍事警報, 就通過烽火臺傳遞信號,白天燒狼糞,青煙直上;晚 上點燃柴火,烽火高照,

10、看到了狼煙或烽火,便知軍 悄緊急。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悄的緊 急表現出來了 O (2)賞析關鍵詞“照円的表達作用。 一個“照円字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烽火之猛 烈,戰勢之危急,渲染了緊張氣氛。 (3)賞析關鍵詞“自円。 “心中自不平円,是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他不愿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 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山衷的愛國激悄,寫出了 人物的精神境界。 頷聯.(1).第三句“牙璋辭鳳闕円,描寫軍隊辭京出 師的悄景?!把黎啊笔腔实壅{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 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 這里,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

11、 為什么用典雅、莊1E的詞語? 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乂顯示出師場 面的隆重和莊嚴。 (2).第四句糾鐵騎繞龍城J糾鐵騎龍城”相對 烘托了怎樣的氛W? “鐵騎”工龍城円相對,渲染出龍爭虎斗的戰爭氣氛。 (3)、呀璋“貝闕“鐵騎“龍城”運用了怎樣的修 辭手法? 賞析“繞字。 一個“繞円字,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W&人的軍事 態勢和冒死赴敵的勇氣。 頸聯: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采用了什么手法? 描寫了怎樣的場面? (視聽結合,繪聲繪色,以戰地風雪烘托戰斗之 激烈。) (2)蘇軾認為詩作應“言而有盡而意無窮J給人留 下了想像的余地。你認為從軍行是否做到這一點? 為什么? (第三聯描寫了兩軍交鋒

12、的戰斗場面。漫天大雪, 紛紛飄下,軍旗上畫著的青龍白虎之類的圖案,黯淡 模糊,看不清了;北風呼嘯,戰鼓霍鳴,各種聲響混 朵在一起,回蕩在邊地沙場之上。這里寫的只是眼中 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聽到的風和鼓角的聲音, 但我從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來將擋、人仰馬翻、 刀光閃爍、箭簇紛飛、戰馬嘶鳴、殺聲震地的壯烈戰 斗聲面。那么大的一個激戰聲面,只用了十個字,就 非常生動地勾畫出來,的確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藝術 效果。) 尾聯: 盡管風雪苦寒,戰斗激烈,仍然“宇為百夫長”, 為保衛祖國效力。首尾呼應,完美地表現了“從軍”的 主題。 五. 總結: 這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 子從軍邊

13、塞、參加戰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 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乂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這首詩情調慷慨激昂,可以說是盛唐邊塞詩 的先聲。 六、拓展延伸 對比賞析王昌齡從軍行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彈不盡, 高高秋月下長城。 (1)從題材上看,這首詩是 它的感情基調是 詩, 2)請說出詩中運用哪些慮象來描寫場面? (3) “一切景語皆情語篤結合“高高秋月下長城円 一句,談談你的認識 七. 知識歸納 1.邊塞詩的產生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 唐代,山于戰爭頻仍,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 庭以博取功名比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 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麗的邊 塞詩便大大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