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供應商品質監查QA 1報告I確認項目1.1.品質保證的體制、結構及其運用情況2.2.工序管理確認用的樣品零件H確認結果以上是在4 4個階段將1313個評價項目進行判定所得的結果監查實施人:編寫人:批準:供應商廣州本田收件 方各 一份品質保證責任人檢查主任技術者 研究開發中心所長 采購部部長 國產科科長生產部長聯絡事項請以 月日為期限將改善計劃內容匯總并提交。PQ-S0803-D-03供應商品質監查品質保證體制判定表經營萬針及組織品質體系規格及設計管理標準類管理供應商管理零件管理工序管理制造設備的管理最終檢查及可靠性試驗大分類中分類1品質方針2.業務(工作)組1,品質保證體系保規程1規格管理2,
2、設計管理1檢查基準2,工序品質管理表3,作業標準1合同2,監查、評價3,收貨檢查1,初物管理2,批組管理3,識別管理4,防止品質下降 管理1,制造條件的管理2,工序內檢查3, 工序缺陷的改善1,制造設備的管理1,最終檢查得分確認觀點項目1.品質方針及目標中有否融入經營者的意志2.為了具體實現品質萬針及目標,細分到推進工作開展的負責人 或實施部門的部門目標及具體的開展措施等是否明確1.業務(工作)組織中以下的事項是否明確 ? 工廠、部、科、系等的組織名及組織長名總公司、工廠企業、另U公司、部門及組織等的職務職責 組織長等的負責人不在時的代行人1.品質保證體系圖中以下事項是否明確?-經營者的審批印
3、等對于在開發規劃銷售、售后服務的各階段中的品質保證工 作的實施時間、主管部門及實施部門向下階段過度時的負責人的評價活動及記錄方法等2.品質保證體系圖和業務組織圖的職能職責是否一致3.有關品質保證的規程(規定)及其制定/修改的規則及負責 是否明確?(品質教育、規格、零件、供應商、機器、工序、終 檢、可靠性試驗、內部品質監查不良對策、特采、標準類及設 備等的各管理)4.予知、預測/再發、未發防止等是否結合到源流改善上?1.圖紙及規格書等的工藝管理規則是否明確?2.圖紙及規格書進行了更改、廢除及修改后,有否做好更改廢除 的記錄并進行保管?1.把過往的品質實績(過往缺陷等)及予知、預測的項目到設計 及
4、規格上的規則、途徑是否明確?2.品質缺陷的未然防止、再發防止項目有否依據以上的規則途徑 反映到圖紙及規格中?1.有否定出標準類的制定、發行、修改保管等規則?2.有否定出制定重要工序的基準及方法等?3.有否依照以上計劃,以對缺陷的未然防止及再發防止的觀點出 發,把過往的品質情況及予知、預測項目作為制造條件及檢查 重點反映到標準類上?向新車種上的反映是否也進行了?4.檢查基準、工序品質管理表及作業標準等的標準類的項目和基 準有矛盾時,是否已做改善?1.是否有制定要求品質的規則?2.是否已制定了初物管理等的品質管理的基本項目?1.有否實施品質監查、評價、指導的規定?1.到貨零件有否用檢查基準等進行品
5、質確認?作成:廣州本田零件品質科審核:作成:具體的事實(特別記載或要點記錄 )確認分充分-不充分-判定 充 大致不太 充分2.當發現了不良時,有否對及時處理及必須作出對策的進展狀況 進行確認?1.初物的定義是否已明確?1.是否已制定了批組管理的記錄方法及保管期限等的規則?1.是否已制定了識別對象零件及表示方法?(類似、工作完成/未完成、合格/不良、保留、修理、試產、補 修等各零件)1.防塵、防銹、包裝、保管及運輸的各項規格是否已標準化了?1.管理制造條件的方法及基準是否明確?2.工序內缺陷的處理規則/途徑是否明確?3.工序內檢查有否按照已制定的方法及基準實施?(使用QC工序表/作業標準等)4.
6、對擔當者是否已進行了實技訓練并對其記錄進行管理?5.是否已檢查確認了工序內檢查方法的妥當性?另外檢查結果中 有否用管理圖把握住工序的變化,并已適當地采取了處理對策?1.是否已制定了保養檢查的計劃并獲得了認可?2.是否已制定了檢查記錄及保管的規則?3.是否已制定了異常發生時的處理規則?(包括對象零件)4.是否已做好設備保養等的問題未然防止的對應工作1,缺陷產品的處理規則是否明確?供應商品質監查品質保證體制判定表2.有否以客戶提供的品質信息為依據對零件及工序進行了檢查并 把對策方案反饋到源流上去?1.實施可靠性試驗的項目、項目的必要性、基準、條件、實施的 規則等是否明2.可靠性試驗2.評價結果是否
7、已反饋到源流上去?1.是否已定出保養管理對象的機器?2.發生缺陷時,包括零件是否進行了處理/改善?3.有否按規則及基準實施定期及始業的檢查?(例:完成定期檢查的機器有否標上記號等標明?)10檢查用的機器的管理1 .計測量/QA機器2.可靠性試驗機器4.檢查用機器的數據有否保管/整理好以便能進行追溯?65311.不良的對策規則及重要度的判定基準是否明確?2.有否依規則進行品質信息的反饋?3.有否依規則進行缺陷的記錄及保管?4.負責人有否對重大及再發不良的對策是否合適、時間是否佳等 進行評價?(從研究查明真正的原因到作出對策、煞住制止問題等)5.有否進行重大及再發不良對策的橫向展開?6.對于特采,
8、規定是否明確?還有是否與正當的評價及再發防止 相結合?11不良對策及特采1.不良對策2.特采3.售后服務7.有否對于在用戶中發生的缺陷能及時作出回答的體制?107411.內部監查中以下的事項是否明確?有經營者及品質保證負責人的認可印的、融入了其意志的判 定基準及確認觀點等品質體制監查及零件品質監查等的規則評價負責人/評價人、實施或報告負責人/實施部門或報告部 門、推進負責人/推進主管部門監查的記錄的方法及保管期限等2.是否已決定按計劃實施內部品質監查?3.內部品質監查計劃中有否融入經營者的意志、實施目的及范圍 是否明確?12內部品質監查1.內部品質監查4.對在監查中明顯存在的缺陷、問題的處理,
9、有否推進到完全解 決?65311.教育及訓練有否全部課程的教學計劃并形成體系化2.教育及訓練中,年度計劃是否明確? (定期/隨時/成果跟進)3.教育訓練的負責人及推進負責人是否已設定?13品質教育及訓練1.品質教育2.品質訓練4.品質管理的基本部分是否已向全從業員進行教育?8631:充分 O:大致充分 :不太充分 X:不充分1/181/18 頁QA 1確認觀點集目錄表示大分類()表示中分類。1.經營方針及組織(-1.品質方針-2.業務組織)12.品質體系(-1.品質保證體系-2.規程)23.規格及設計管理(-1.規格管理-2.設計管理)34.標準類管理(-1.檢查基準-2.工序品質管理表-3.
10、作業標準)45.供應商管理(-1.合同-2.監查/評價/指導-3.到貨檢查-4.變化點管理)56.零件管理(-1.初物管理-2.批組管理-3.識別管理-4.品質下降防止管理-5.支給品的管理)77.工序管理(-1.制造條件的管理 -2.工序內檢查-3.工序不良的改善-4.新工序的重點管理)98.制造設備的管理(-1.制造設備的管理)119.最終檢查及可靠性試驗(-1.最終檢查-2.可靠性試驗)1210.檢查用機器的管理(-1 .計量/QA機器-2.可靠性試驗機器)1311.不良對策及特米(-1.不良對策-2.特米-3.售后服務)1412.內部品質監查(-1.內部品質監查)1513.品質教育及訓
11、練(-1.品質教育-2.品質訓練)16-注意事項1.本觀點集是在QAV-1時,作為極力減少確認項目及評價 (觀點)等的誤差的指南,請注意此處所列的項目不須全部采用,而是根據廠家的規模及行業種類選定相關項目使用。2.評價等級分 1 )不充分:要從根本上重新整改2 )不太充分:要整改/改善 3 )大致充分:可維持現狀 4 )充分:非常優秀4 個等級。修改的觀點本觀點集為了將來供應商的自主監查,以下記觀點將QAV-1觀點集(93-11-01版)作了部分修改。1.為促進產品指標的提咼大分類1.經營方針及組織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P1 1)品質方針及目標中是否包含了經營者的意愿。2 2)品質方針的
12、制定規則是否明確。3 3)總結及推進品質方針的責任者及主管部門是 否明確。4 4)品質目標是否盡量用定量或定值清楚地表示 了。5 5)為使品質方針及目標具體化,開展活動的推 進責任者與實施部門制定的部門目標及具體展 開的措施是否明確。6 6)目標是否在反省了去年的工序內部及到貨品 質情況后設定的。D7 7)經營者、品質保證責任者及主管部門是否在 推進計劃的工作。8 8)實施部門是否在進行務必實現計劃的工作。C9 9)經營者及品質保證責任者在開展過程中是否 定期對進展情況進行評價、指導及提岀建議。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增加提咼產品指標的觀點以PDCA進行運作的觀點作了整改。2.在確認觀點集的表格里追
13、加檢查欄,以確認項目完成或未完成。3.為使將來的供應商內部監查自立化,盡可能使用IS09000系列用詞,習慣ISO用詞。4.追加相對于ISO9000系列尚不足的觀點(要求項目)。5.從品質總檢查中重審了內容,并追加不足的觀點(要求項目) 。2/182/18 頁品質方針的概念根據公司中長期品質方針制定年度品質方針,貫徹到工廠、部、科各個階層,并明確目標與實施內容。 通過此項工作實現公司全體目標。 另外,在反省去年 工作的基礎上設定目標值。 以改善品質保證體制、 降低不良為目的,明確達成 目標值、時期等,取得期待的成果。N 中分類-1-1 品質方針大分類2.品質體系1010)實施部門是否將指導及建
14、議反映到業務中。A1111)經營者、品質保證責任者是否將到貨品質 情況等評價結果反映到第二年度的品質方針及 目標中。1 1)業務組織的以下事項是否明確。工廠、部、科、系等組織名及組織長名總公司、事務所、其他公司、部門及組織長 等的職責組織長等不在時的代理者P2 2)經營者在任命品質保證責任者后是否賦予 其能明確職權及行使權利的地位。D3 3)部門責任者是否根據其職權開展活動,并防 止部門間業務的遺漏及重復等。C4 4)品質保證責任者是否作為品質責任者對品質 業務的進展情況進行評價。-2-2業務組織A5 5)是否將此評價結果與業務組織的改善聯系上 了。3/183/18 頁品質保證體系圖的概念將從
15、產品(零件)的開發至銷售 / /售后服務各個階段的品質保證業務分配到 各部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與品質保證必要業務并使之圖示化。此時,品質 保證體系圖能明確地記載公司制定的實施決議。為保證制造零件的品質,明確部門間的關系,同時明確各時期必須實施的事項。NONO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確 認-1-1-2-2品質保證體系規程P1 1)品質保證體系圖中的以下事項是否明確。經營者的承認印等。從開發計劃到銷售售后服務各階段的品質保證 業務的實施時間、主管部門及實施部門向下個階段移動時的責任者的評價活動及記錄方 法等大分類3.規格及設計管理2 2)品質保證體系在各階段的實施事項是
16、否明確。開發計劃階段(對象為使用自有圖紙的供應商) 顧客需要、預測、市場品質、過去缺陷等必要 的基本數據的整理及反饋。開發流程圖等的作成與必須實施的主要業務。開發階段-量產準備階段將在試作品制作及可靠性試驗等開發過程中從 失敗事例中得到的技術竅門反饋到量產準備階 段中量產準備階段-量產階段決定區分內制委外過去缺陷的反映及潛在問題項目等的研究初期及量產中必須管理的品質特性項目的決定 工序品質管理表、作業標準等量產用品質標準 類的配備、完成及熟習教育設備、模具、治工檢具等產品的生產設備類的 配備、完成及熟習教育符合技術要求的可靠性試驗的完成、試驗結果 的把握、對策及保證(以上下限值的最差值來 保證
17、)把握重要品質項目的品質水平(工序能力指數 等)及將之反映到量產檢查方式中去量產階段-量產品到貨-得到市場消息發生變化時對初物管理等的變化點進行管理 對市場發生的不良的信息的取得、原因分析、 對策及向其相關部門的反饋3 3)品質保證體系圖與業務組織圖的職責是否一致4 4)品質保證有關規程(決議)的制定 / /修改規則及 其責任者是否明確。(品質教育、規格零件、 供應商、機器、工序、最終檢查、可靠性試驗、 內部品質監查、不良對策、特采、標準類及設備 等各項管理)D5 5)經營者或品質保證責任者是否根據職責將上記P P項目傳達給各實施部門,并與實際工作相協調。C6 6)經營者或品質保證責任者是否根
18、據職權責任隨時 或定期地監視品質保證體系及規程類等與實際 業務的協調情況,對其進行評價并保留了記錄。A7 7)經營者或品質保證責任者是否根據職權責任對品 質保證體系及規程類等與實際業務不協調情況 等的不良項目進行了改善指導并保留了記錄。4/184/18 頁確保有關規格圖紙及配套資料的最新版的使用,時常防止誤使用及專有技術的泄露。為對不良進行再發防止及未然防止,要將過去的品質實績/ /預測項目、可靠性/ /耐久性試驗等試驗結果等反饋到圖紙及規格書中去。NONO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確 認1 1)圖紙及規格書等的規格管理規則是否明確。-1-1規格管理P2 2)是否規定
19、了最新圖的管理及舊圖的處理方 法。大分類4.標準類管理3 3)是否指定了圖紙及規格的應用的決定者。4 4)是否確立了能迅速將規格變更傳達給各相關 部門的體系。是否明確了相關部門的職責。5 5)是否在新規格應用完畢后進行反饋。6 6)是否理解了廣本的圖紙與公司內部用圖紙的 相關性。7 7)是否確立了能將規格變更的應用結果傳達給 規格管理或設計部門的體系。D8 8)是否對最新的圖紙及規格書進行了管理及活 用。C9 9)圖紙及規格書是否正確,是否定期或隨時進 行了確認。A1010)是否對圖紙及規格書的改廢及修改保留了 記錄。1 1)過去的品質實績預知預測項目反映到設計 及規格中的規則途徑是否明確。2
20、 2)可靠性及耐久性試驗項目的試驗結果反映到 設計及規格中的規則途徑是否明確。3 3)生產技術及工序能力調查結果反映到設計及 規格中的規則途徑是否明確。P4 4)設計審查(評價)的評價者、評價項目、改 善推進部門及職權責任是否明確。5 5)是否根據上記方法途徑將品質不良的未然、 再發防止反映到了圖紙及規格書上。D6 6)客戶與公司內部用的圖紙及規格書是否整體 符合。C7 7)是否實施了設計審查。-2-2設計管理(限定在圖 紙上反映品 質信息的范 圍)A8 8)是否將審查結果進行了反饋并與規格的變更 相聯系。5/185/18 頁為使不良的再發防止與未然防止 / /不良品的發生防止與流出防止 /
21、/作業能有 效、合理且安全地進行,使標準類標準化,為保持最新的標準類在實際作業 現場活用而實施改廢及管理。NONO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確 認-1-1-2-2檢查基準 工序品質管P1 1)是否規定了標準類的制定、發行、修改保管 等規則。-3-3 理表-4-4作業標準檢查成績表根據提示內容簽2 2) 是否制定了要求品質、過去的公司內外的品質信息及預知預測項目在標準類的反映的 規則途徑。3 3)是否制定了品質水平及過去缺陷在標準類的反映的規則途徑。4 4) 是否規定了標準類的制定、改廢的責任者及主管部門。5 5)是否明確了改變檢查方式的規則6 6) 是否明確了指定重要
22、工序的基準及方法。7 7) 是否明確了重點管理項目在標準類的反映的 規則。8 8) 是否制定了全部記錄檢查基準等要求項目的 規則。9 9) 是否規定了維持管理記錄類的規則,使記錄類在不易劣化及丟失的環境及設施下受到 保管及容易檢索。1010) 是否適時地且按照規定對標準類進行制定、 發行、修改及保管。1111) 是否根據以上計劃以不良的未然及再發防 止觀點將品質信息及預知預測項目作為制 造條件及檢查重點反映到了標準類中。1212)重點管理項目是否能活用有明確記錄的標 準類。對標準類的管理是否在隨時能活用的 狀態下進行的。1313)是否按規定修改檢查方式的1414) 是否確認了記明了重點管理項目
23、的標準類 的實施情況與活用結果。1515) 是否能確認及發現標準類的記錄內容等有 無問題。1616) 是否對檢查項目及頻率等與實力的協調化 進行評價。1717) 在確認重點管理項目時有遺漏時,是否進 行了跟蹤。1818) 當標準類有問題發生及發現時,是否及時 改善了。1919) 是否對標準類的修改、改廢等實施了履歷 管理。2020) 當檢查基準、工序品質管理表及作業標準等的標準類項目與基準相矛盾時,是否進行了改善。2121) 當標準類中規定的重要管理項目及工序等 令人難以理解時,是否進行了改善。6/186/18 頁為采購品質安定的零件, 對供應商提示必要的品質管理事項, 定實施合同,再對其實施
24、情況進行驗證與指導。大分 類5.供應商管理NONO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確 認1 1)選定新的供應商時,是否規定了選定標準。2 2)是否制定了關于與供應商簽定有關品質合同 的規定。3 3)是否制定了要求品質(圖紙、規格書、品質 基準、工序QCQC表等)的規則。4 4)是否制定了將重要管理項目明確反映到品質 基準(要求品質)等的規則。5 5)合同內容的修改及傳達方法是否規則化。6 6)被傳達合同內容的關系部門是否明確。P7 7)有無初物及批量管理等的品質管理的基本項 目的制定規則。8 8)是否按照選定基準來選定新供應商的,有無 記錄。9 9)供應商及有關品質的合同是
25、否符合規定。1010)要求品質是否按規定制定的。1111)合同是否根據規定傳達給各關系部門的。D1212)是否規定了初物管理等品質管理的基本項 目。1313)責任者是否對新供應商的選定進行了確認 及承認。C1414)責任者是否對合同、要求品質及品質管理的 基本項目的決定進行了確認及承認。-1-1合同A1515)在制定合同、要求品質及品質管理基本項目 時,如有不良發生,是否進行了更正。P1 1)是否制定了品質監查評價指導的實施規 則。2 2)品質監查等指導是否有計劃地實施的。是否 明確了品質保證體制與制造工序的對象后再 實施監查的,是否保管了記錄。3 3)在實施監查評價指導時,是否遺漏了管 理項
26、目。D4 4)是否明確定期及隨時實施品質監查等指導及 評價的目的。5 5)是否對供應商的品質的把握及指導進行了評 價,有無保管記錄。C6 6)是否對重點管理項目無遺漏地進行了確認。7 7)是否對品質水平的把握、評價、指導進行了 跟蹤,有無保管記錄。8 8)當重點管理項目有遺漏時,是否進行了追加 等跟蹤。-2-2監查/ /評價/ / 指導A9 9)品質監查中發現品質管理的基本項目與規定 不符時,是否進行了對應的跟蹤,有無保留 記錄。7/187/18 頁為采購品質安定的零件,對供應商提示必要的品質管理事項,根據提示內容 簽定實施合同,再對其實施情況進行驗證與指導。5.供應商管理N)中分類PDPDC
27、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確 認1 1)是否制定了包含檢查方式(抽檢數據檢 查無檢查等)的零件的品質保證規則與基 準。P2 2)是否規定了供應商對交納零件的重點管理項 目負有品質保證的責任。3 3)零件是否符合檢查基準等規則。4 4)是否全部記錄了檢查基準等的要求項目。5 5)記錄類是否在不易劣化及丟失的環境及設施 下受到保管及容易檢索。D6 6)對于零件的重要管理項目的品質保證是否 根據一級供應商的規定實施的,有無記錄。7 7)是否對零件的重要管理項目進行了確認及評 價。8 8)是否根據零件的檢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評價確認。C9 9)當發現不良品時,是否及時地采取了適當處 理及
28、對策,是否確認了進展情況。1010)當零件的重要管理的評價結果中有異常時, 是否進行了改善并保留記錄。1111)零件的統計、分析、評價結果是否向根源 進行了反饋。-3-3到貨檢查(交納品)A1212)當到貨零件的品質發生不良時,是否進行 了處理方法及根源的對策的指導。P1 1)是否制定了當供應商的 M/LM/L、材料、設備、 制造條件等發生變化或不良時的申請等 聯絡的規定。D2 2)當供應商的M/LM/L、材料、設備、制造條件等 發生變化或不良時,是否按照規定進行 申請等聯絡的。-4-4變化點管理C3 3)當供應商的M/LM/L、材料、設備、制造條件等 發生變化或不良時,是否進行了申請等 聯絡
29、、異常有無的確認評價。A4 4)當確認/ /評價第3 3)項時發現了異常,是否進 行改善并留有記錄。8/188/18 頁大分圭征妙壬田為保證零件的品質,確實把握從制造到交貨期間發生的變化點,徹底實施先類6.零件管埋入先出及批組管理,以求防止不良品的混入及區分對象批組。N)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確 認1 1)初物管理規則是否反映了本田發行的供 應商初物管理要領。2 2)初物的定義是否明確。P3 3)是否制定了初物管理的記錄方法及保管期 間等規則。4 4)初物管理是否按初物檢查、初物事前報告/ /初物提示及記錄的保管規則進行的。D5 5)初物管理是否按照到貨零件、公司
30、內工序/ /零件及岀貨零件等各自的規則進行的。6 6)是否對初物管理的預實(計劃實績)管理等 進行了進展確認及把握。C7 7)初物管理中發現異常時,是否包括責任者 在內都進行了對應及確認。8 8)是否將初物異常品的原因反饋到根源中并 進行了改善。-1-1初物管理A9 9)為使初物管理毫無遺漏地切實實施,是否 進行了跟蹤。1 1)批組管理規則是否反映了本田發行的供 應商批組管理要領。2 2)批組管理的對象零件是否明確。3 3)批組管理的表示方法是否標準化。4 4)是否制定了批組管理的記錄方法及保管期 間等的規則。P5 5)是否制定了從生產線退回修理或再檢的零 件另作批組管理的規則。-2-2批組管
31、理D6 6)批量的先入先岀、檢查及記錄的保管等的 管理是否按照規定實施的。大分類7 7)初物管理中發現異常時,是否包括責任者 在內都進行了對應及確認。8 8)是否將批組管理發生異常的原因反饋到根 源中并進行改善。9/189/18 頁6.零件管理N)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3-3識別管理1 1) 是否規定了識別的對象零件及其表示方法。(類似、作業完成/ /未完成、合格/ /不良、保留、 修改、試作、補修等各種零件)2 2)是否按照規定的方法進行識別管理的。3 3)識別管理中發現異常時,是否包括責任者在內都進行了對應及確認。4 4)識別管理中發現異常時,是否將其原因反
32、 饋到根源中并進行了改善。5 5)改善事例是否作了記錄并活用到再發防止 中。-4-4-5-5防止品質下 降的管理1 1)防塵、防銹、包裝、保管及運輸的各種規 格是否標準化。2 2)梅雨等季節條件、長期休假及滯留品的防銹/ /防塵對策是否明確地標準化。3 3)是否將上記1 1)2 2)規定的使用合適的保管 設施并保證最終產品的品質的事項規則 化。4 4)品質下降防止管理是否按照規定的方法實 施的。5 5)品質下降防止管理中發現異常時,是否包括責任者在內都進行了對應及確認。6 6)是否將銹、臟污、變色等品質下降的異常 品反饋到根源中并進行了改善。7 7)是否保留了改善事例的記錄并將其活用到 再發防
33、止中。支給品的管 理1 1)支給品管理是否反映了與本田協議的零 件供應基本合同書第 4 4節支給品的內 容。2 2)接受方或支付方發現不良品時的處理及聯 絡方法是否明確。3 3)接受方是否對支給品進行了確認。為保證零件的品質,確實把握從制造到交貨期間發生的變化點,徹底實施先 入先出及批組管理,以求防止不良品的混入及區分對象批組。C4 4)支給品管理中發現異常時,是否包括責任 者在內都進行了對應及確認。5 5)是否將支給品的異常反饋到根源中及進行 了改善。A6 6)是否保留了改善事例的記錄并將其活用到 再發防止中。10/1810/18 頁大分類7.工序管理N)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
34、別記載或重要記錄-1-1-2-2-3-3制造條件的管理工序內檢查 工序不良的 改善1 1)是否規定根據證據數據設定制造條件。2 2)制造條件的管理方法及基準是否明確。3 3)是否制定了變更制造條件時的(管理項目) 責任者的設定等規則。4 4)工序內檢查的檢查頻率、記錄等的方法及基 p 準是否規則化,是否規定其必須在自工序內保 P 證的可能頻率下設定。5 5)是否明確了工序不良的處理的規則/ /途徑6 6)是否明確了制造條件設定值反映到工序的作 業標準等的規則。7 7)功能檢查用的管理樣件是否能在工序中得以 活用。8 8)制造條件的管理是否根據規定的方法及基準 實施的。設定值是否在作業標準中反映
35、及實施。9 9)責任者是否確實地傳達了制造條件的變更內 容。1010)是否對在制造工序中使用的輔助材料(化 學溶液及溶液棒等)進行了管理。1111)工序內檢查是否按照指定的方法及基準實 施的,有無保管記錄。1212)工序不良的處理是否按照規定實施的1313)是否對擔當者實施了技術訓練。是否對其 記錄進行了管理。1414)責任者是否對有無按照規定的生產條件生 產進行了確認評價。1515)是否對制造條件改變后有無確實實行實施 項目進行了確認、承認、評價。為生產品質持續安定的產品,使實際工作中的決議符合基準與規定,并根 據決議開展工作。而且要明確發生不良時的措施方法。-4-41616)因制造條件的改
36、變而發生不良時,責任者 是否對零件處理及對策進行了評價及決定。1717)是否對在作業標準中反映岀的制造條件設定值與各資料符合與否進行了評價及決定。1818)因輔助材料的改變而發生不良時,責任者 是否對零件處理及對策進行了評價及決定。1919)因工序內檢查發生不良時,責任者是否對 零件處理及對策進行了評價及決定。11/1811/18 頁-4-4大分類7.工序管理N)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2020)工序內檢查的記錄是否根據規則進行確 認、評價(承認)的。2121)是否確認了工序內檢查方法的妥當性。檢 查結果是否通過管理圖等把握了工序的變 化。2222)在處理工序不良時
37、,是否對零件及工序兩方面進行確認后再決定對應方法的。2323)責任者是否對無根據地設定制造條件等不 良現象進行了改善及跟蹤。2424)責任者是否跟蹤了對無根據地改變制造條件的深入分析、取得根據等改善活動。2525)當在作業標準中反映的制造條件的設定值 不對時,是否進行了跟蹤。2626)責任者是否對輔助材料管理的不良進行了 深入跟蹤。2727)是否采取了把握品質變動的行動。2828)當工序內檢查的數據記錄的確認結果發生異常或無記錄時,是否進行了改善。2929)是否對工序不良的原因在零件及工序兩方 面向根源反饋。新工序的重 點管理1 1)是否制定了新工序的重點管理項目反映到 管理資料中的的規則。為
38、生產品質持續安定的產品,使實際工作中的決議符合基準與規定,并根 據決議開展工作。而且要明確發生不良時的措施方法。大分類8.制造設備的管理D2 2)工序管理是否按照反映新工序重點管理項 目的資料實施的。C3 3)責任者是否對新工序重點管理項目在資料 中的反映及實施情況進行了確認及評價。A4 4)當新工序的重點管理項目在工序內資料中 沒得到反映或無記錄時,是否進行了跟pdz12/1812/18 頁為持續安定地生產均一性產品,有計劃地實施始業檢查、定期檢查,將制 造設備的突發故障降至最低限度。ro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確 認1 1)保養檢查的日常定期對象設備名的設定、
39、指定及檢查后初物零件的評價、記錄等、管 理方法是否規則化。2 2)是否設定及承認了保養檢查的計劃。3 3)保養檢查的方法及基準是否標準化。4 4)是否具備了能確實管理基準值的附有最小刻 度的測量器具類。5 5)是否制定了檢查記錄及保管的規則。P6 6)是否制定了發生異常時的處理規則及設定對 應責任者的規則。7 7)保養檢查是否按照規則進行管理的。8 8)0常定期檢查是否按照計劃實施的。9 9)始業及定期檢查是否按照標準實施的。1010)保養檢查后的初期產品是否按照確認個數 的基準進行檢查及記錄的。1111)檢查結果是否按照規則進行記錄及保管的。D1212)發生異常時,是否按照規則進行對應處理
40、的。1313)是否對保養檢查按照規則管理了與否進行 確認、評價。1414)是否對檢查按照計劃及標準實施了與否進 行了進展管理。1515)責任者是否把握了檢查結果記錄等記載的 設備的可靠性等情況。-i-i制造設備的 管理C1616)發生異常時,責任者是否對處理方法及對 策進行了確認的裁決。大分類ro中分類最終檢查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P1 1)最終檢查基準是否明確。2 2)基準的作成及承認部門及責任者是否明確。3 3)最終檢查的檢查前/ /后及合格/ /不合格的區分 方法是否規則化。4 4)處理不良品的責任者與處理規則是否明確。5 5)檢查基準等的要求項目是否有記錄并在不會 劣化及丟失的環
41、境及設施下受到保護且容易 檢索,是否將此項維持管理的方法規則化。D6 6)最終檢查是否按照基準及規定實施的。7 7)對合格品是否進行了先入先岀的管理。8 8)處理不良品的責任者是否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的。9 9)是否進行了類似零件及尾數等管理的防止。1010)檢查記錄及保管是否按照規定實施的。C1111)不良品對應的責任者是否對處理方法進行 了確認評價并進行了記錄管理。1212)對檢查結果是否實施了統計、分析及評價。1313)是否根據客戶的品質信息對零件及工序進 行了確認,并貫徹其對策方案。A1414)當評價結果有問題時,不良對應的責任者 是否進行了改善。1515)是否將檢查結果的統計、分析及評
42、價結果 與不良內容向根源反饋了。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1717)是否進行了暫停等的把握、確認及改善的 推進。1818)當保養檢查沒有按照規定實施時,是否改 善了。1919)當檢查沒有按照計劃及標準實施時,是否 對此期間生產的零件采取了處理及對應。2020)是否在設備預防保護等方面采取了未然防 止的對應。2121)發生異常時,是否對此期間生產的零件采 取了處理及對應。2222)發生異常時,責任者是否根據規定把握內 容,采取了改善等跟蹤措施。A2323)是否將新機種等的新設備的保養檢查專有 技術橫向展開了。13/1813/18 頁9.最終檢查及可靠性試驗試保。零件的品質,實施防止不良品流出的檢查及保證
43、耐久品質的可靠性大分類10.檢查用機器的管理1616)通過客戶的品質信息對零件進行處理、實 施最終檢查及對根源采取對策等是否都進行 了反饋。1 1)可靠性試驗及量產試驗的實施項目、項目的 必要性、基準、條件及實施規則等是否明確。2 2)可靠性試驗及量產品試驗的實施計劃的周期 等是否明確。P3 3)檢查基準等的要求項目是否有記錄并在不會 劣化及丟失的環境及設施下受到保護且容易 檢索,是否將此項維持管理的方法規則化。4 4)規則、基準及計劃等是否按照規定實施的。D5 5)記錄及保管是否按照規定實施的。C6 6)責任者是否對評價及分析結果進行了確認。-2-2可靠性試驗(只限于圖 紙及規格書 中明確指
44、定 的項目)A7 7)當評價分析的確認結果不符合規則時,是否 進行了改善。14/1814/18 頁為確保保證零件品質的測量數據的可靠性,對計量機器、QAQA機器及可靠性試驗機等實施適當的檢查及校正,以經常保持其可靠性。計量機器:用千分尺、游標卡尺等對長度、質、量等進行定量及定數的測 量,并由人來判斷的機器類。QAQA機器:將聯機機器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設定,在設定條件下使其運轉,由機器對零件來判斷的機器。ro中分類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確 認1 1)是否規定了保養管理的對象機器。2 2)檢查的計劃是否進行了設定并得到了承認。3 3)計量室的環境條件、檢查的項目、方法及基
45、準等是否標準化4 4)是否明確區分了公司外部及內部的檢查機5 5)檢查的追蹤管理是否規則化。6 6) 為保護校正后的機器能簡單地再調整,是 否制定了規則。機器的操作及管理方法是否標準化。7 7)發生異常時,是否制定了被測量零件等的處 理及聯絡等規則。P8 8)是否制定了記錄的方法及保管期等的規則。9 9)是否按照計劃實施了定期檢查。1010)是否按照規則及基準實施了檢查。1111)接受過指導的人是否實施了檢查。1212)校正后的機器是否能簡單地進行調整。-1-1-2-2計量/QA/QA機器可靠性試驗D1313)對檢查/ /校正結果進行了記錄及保管。大分類11.不良對策及特采ro中分類-1-1不
46、良對策-2-2 特采-3-3售后服務PDPDCACA確認觀點項目P1 1)是否明確了品質信息反饋的規則。2 2)不良的對策規則及重要度的判斷標準是否 明確。3 3)是否對特采的決定者制定了規則。4 4)是否規定了公司內部的及已出貨的產品也 要實施零件的修理選別等處理。5 5)根據發生的不良的重要度向責任者報告等 是否規則化。6 6)是否制定了不良對策/ /特采的記錄與保管的 規則。D7 7)品質信息的反饋是否按照規定實施的。8 8)是否以未然/ /再發及發生/ /防止流出的觀點 根據重要度來進行不良對策的。9 9)對重大及再發的不良是否把握了現狀,充 分地追究真因,采取適當的對策及及時防 止。
47、1010)發生不良時,是否根據基準及規則向責任 者報告并采取對策。特別記載或重要記錄1414)是否對檢查及測量機器與原器及基準的追 溯性進行了確認及管理。1515)是否對檢查用的標準與國家標準的進行了 確認及管理。1616)經過了定期檢查的機器是否作了記號表示。1717)為使檢查遵守計劃及標準,是否進行了管 理。C1818)發生異常時,是否根據規定確認被測量品。1919)發生異常時,是否根據規定處理被測量品。A2020)發生異常時,是否對包括已生產的零件在 內的零件進行了處理。15/1815/18 頁當發生品質不良時,在進行迅速地處理及改善的同時,要追究真正的原因, 實施根本對策,力圖防止再發生。將不良品補救后作為良品流動時,為明 確區分而進行整體管理。大分類12.內部品質監查1111)不良的記錄及保管是否按照規定實施的。1212)特采是否按照規定實施的。1313)責任者是否對不良對策的實施情況進行確 認及評價。1414)責任者對重大及再發不良的對策是否評價 其適當、準時、好壞與否。1515)是否實施記錄的積累及分析評價。C1616)是否確認公司內部及已出貨的產品有無進 行零件的修理選別等處理。1717)是否將重大及再發不良橫向展開。1818)當評價對策內容有問題時, 是否進行跟蹤。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民族學院《中國水墨畫技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清遠市清新縣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培黎職業學院《企業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師范大學《醫學與法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雨花區、江寧區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一次測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衢州市開化縣2025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睢寧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考試高三數學試題含解析
- 濟南歷下區2025屆第二學期質量抽測(5月)初三語文試題試卷(照片版)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煤礦第二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第四次統考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娛樂產品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監護人考試試題
- DL-T5153-2014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程
- 木材加工廠衛生操作與防疫
- HYT 241-2018 冷卻塔飄水率測試方法 等速取樣法(正式版)
- 2024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物理模擬試卷
- 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質量檢測試卷(含解析)
- 急性肺栓塞的應急預案及流程
- 普惠養老項目規劃方案
- 2024年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行業技術趨勢分析
- 醫用被服洗滌服務方案
- 政務服務中心物業服務投標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