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之謎(教師中心稿)教案教學設計_第1頁
宇宙生命之謎(教師中心稿)教案教學設計_第2頁
宇宙生命之謎(教師中心稿)教案教學設計_第3頁
宇宙生命之謎(教師中心稿)教案教學設計_第4頁
宇宙生命之謎(教師中心稿)教案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宇宙生命之謎 ( 教師中心稿 ) 教案教學設計崔坤祥教學目標1 、認識四個生字。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 、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人類存在”的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學準備準備好教師和學生搜集的有關宇宙的資料。教學時間兩課時學程導引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同學們,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計數得星球上,有沒有生命存在那?板書:宇宙生命之謎二、明確學習的目標1 、請你根據再系的理解和你查閱到的資料;針對宇宙中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闡述自己的觀點。2 、形成辯論雙方,創設辯論氛圍。第 1頁這節課我們要圍繞宇宙中到底有

2、沒有生命,開一個辯論會。正方的觀點是宇宙中除地球外還有生命,反方的觀點是宇宙中除地球外沒有生命存在。通過辯論開那一方能夠勝利。3 、概括生命存在的條件在辯論之前,我們先認真讀一讀第三自然段,概括一下生命存在的天體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 1)、溫度在攝氏負五十度到攝氏一百五十度之間。( 2)、必要的水分。( 3)、適當成分的大氣三、準備辯論1 、個人自讀認真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在文中勾畫,為辯論準備材料。2 、小組內交流正方和反方各自在組內交流,可以列好發言提綱,并討論和完善發言稿。四、展開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依據課前的了解和資料為依據,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來的好奇心。遨游:漫游;游歷。第 2頁璀璨:本指珠玉等光彩奪目。這里指各種星球光亮耀眼。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恩賜:原指帝王給予賞賜,現泛指因憐憫而施舍。慷慨:不吝惜。枯竭:用盡。目睹:親眼看到。地質:地殼的成分和結構。濫用:過度使用,沒有節制。四、參考資料1. 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幾個數字。水土流失嚴重。據1992 年衛星遙感測算,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沙化迅速發展。沙化土地已達到149 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水源污染明顯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2.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 個國家的排序。土地

4、面積 110 位以后耕地面積 126 位以后草地面積 76 位以后森林面積 107 位以后.森林資源的危機。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是生態環境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種林副產品外,第 3頁還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保障農牧業生產、保存生物物種、維護生態平衡的作用。我國是一個少林的國家,人均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在世界各國中排在第 107 位之后。嚴重的問題是,我國的森林資源在數量和質量方面都處于不斷下降的趨勢當中。1981 年與 1976 年相比,全國林地面積減少了309 萬公頃。據調查,全國有23 個省、區、市的森林面積是減少的,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濫砍濫伐和毀林開荒。西雙版納是我國一片比較完整的熱帶雨林區,生長著許多熱帶、 亞熱帶植物和珍稀動物。由于不適當的開墾,平均每年毀林22 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49 年的下降到 1980 年的 26%。五、作業課余時間同學們可以繼續討論,尋找資料,發表自己的看法。第二課時一、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先講了-然后講了 -,最后得出結論第 4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