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資料動物營養基礎期末復習資料一、 名詞解釋1、主動吸收:依靠細胞壁“泵蛋白”來完成的一種逆電化學梯度的物質轉動形式,這種吸收形式是高等動物 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方式。2、飼養標準:根據大量飼養試驗結果和動物實際生產的總結,對各種特定動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的定額 做出規定,這種系統的營養定額規定稱為飼養標準。3、基礎代謝:基礎代謝是指體況良好的動物在理想條件下維持自身生存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謝。這時的 代謝只限于維持細胞內必要的生化反應和有關組織必要的和基本的活動。4、動物營養:動物營養指動物攝取、消化、吸收、利用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全過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學及生 理變化過程的總稱。5、瘤胃降
2、解蛋白質( RDP ):RDP 瘤胃內被微生物降解飼料蛋白質稱為瘤胃降解蛋白。6、理想蛋白:理想蛋白是指氨基酸組成和比例與畜禽氨基酸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質。7、美拉德反應:飼料熱處理溫度過高或者時間過長,對氨基酸的消化有不利影響,在干燥的條件下,使得蛋 白質醛基形成一種氨糖復合物,不能為蛋白酶消化稱為美拉德反應。8、隨意采食量:隨意采食量指動物在充分接觸飼料的情況下,在一定時間內才是飼料的數量。9、基礎代謝:指健康正常的動物在適溫環境條件下,處于空腹、絕對安靜及放松狀態時,維持自身生存所必 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謝。 、10、必需氨基酸:凡是動物體內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能滿嘴動物的需要的氨基酸
3、電必需氨基酸。11、比較屠宰試驗: 為進一步了解動物機體成分的變化和評定胴體品質、必須屠宰動物, 以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差異,幫稱為比較屠宰實驗。12、養分消化率:飼料中可消化養分占食入飼料養分的百分率。13、飼料能量凈效率:產品中所含能量與用于形成產品的飼料有效能的比值。14、短期優飼法:為配種前的母畜提供較高營養水平的飼料以促使排卵。15、必需脂肪酸: 凡是動物體內不能合成, 必需由飼糧供給, 或者通過體內特定先體物形成, 對機體正常機能 和健康具有保護作用的脂肪酸。16、限制性氨基酸( LAA ):是指一定飼料或者飼糧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與動物所需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的量 相比, 比值偏低的
4、氨基酸。 由于這些氨基酸的不足, 限制了動物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 比值最低的稱為第一限 制性氨基酸。17、營養需要: 是指動物在最適宜的環境條件下, 正常、健康生長或達到理想生產成績對各種營養物質各類和 數量的最低要求。簡稱“需要” 。18、飼養試驗: 在生產條件下, 按生物統計試驗設計的要求, 選擇一定數量符合要求的試驗動物, 控制非測定 因素一致或相似后進行分組飼養。 通過測定比較各組獲得的結果, 借助特定的統計分析方法, 對此結果作出技 術判斷的整個過程稱為動物的科學飼養試驗,簡稱“飼養試驗” 。19、維持需要:維持需要是指動物在維持狀態下對能量和其他營養素的需要。20、常量礦物質元素:
5、動物體內含量在0.01% 的礦物質元素。21、代謝能: 可被動物利用的養分中所含有的能量成為代謝能。是飼料總能送去糞能、 尿能、 消化道氣體能后剩下的能量。22、維持:健康動物體重不增不減不進行生產, 體內各種養分處于收支平衡, 化解代謝和合成代謝過程處于平 衡狀態。23、過瘤胃蛋白質: 未被瘤胃微生物將其降解的飼料蛋白進入皺胃和小腸,這部分飼料蛋白質稱為過瘤胃蛋白質。24、消化能:動物采食飼料的總能減去動物排出糞便所含能量即為消化能。25、內源尿氮: 動物在維持狀態生存過程中, 必要的最低限度的體蛋白質凈分解代謝經尿中排出的氣溫稱為內 源尿氮。26、代謝糞氮:動物采食無氮日糧是經糞排出的氮。
6、27、維生素:維持動物正常生理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28、凈能:飼料中用于動物維持生命和生產的能量。29、基礎代謝:體況良好的動物在理想條件下維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謝。30、理想蛋白質: 可消化蛋白質中所含可利用氨基酸的比例與動物生長、生產所需氨基酸比例相一致的蛋白質稱為理想蛋白質。31、粗纖維:并非一種純凈化合物,它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果酸所組成的混合物。二選擇題1、 在玉米-豆粕型日糧中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A) A、蛋氨酸B、色按酸C、賴氨酸2、 雞患曲爪麻痹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B) A、 VB1 B、 VB2 CVB63、 動物維持能量需要量應在絕食
7、代謝基礎上增加(A)安全系數。A、20-100%B 、10-50%C、20-60%4、 VB12存在于(C) A、植物體內 B、動植物體內C、動物體內5、一般地,用玉米-豆粕型日糧喂豬,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 A)A、賴氨酸B、色按酸C、蛋氨酸 D、蘇 氨酸6、 動物體內的糖元含量很少,一般情況下,其總量不足體重的(A)A、 1%B 、 2%C 、 1.5%D0 、 5%7、一般地,用玉米-豆粕型日糧喂雞,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 C)A、賴氨酸B、色按酸C、蛋氨酸 D、蘇 氨酸8、 下列各物質中,只有(B )屬于粗脂肪范疇。 A、水溶性維生素 B脂溶性維生素 C配糖體D膠體9、動物對飼料中營養
8、物質的消化方式不同,下列哪一種消化屬于化學性消化(B )。A、牙齒咀嚼B、胃蛋白酶的消化 C、肌胃收縮 D、微生物發酵10、 必需脂肪酸為(D)脂肪酸。A、短鏈脂肪酸 B、長鏈飽和脂肪酸 C、長鏈單不飽和脂肪酸D長鏈多不 飽和脂肪酸11、 碘作為必需微量元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參與(A)組成,調節體內代謝、平衡。 A、甲狀腺B、腎上腺C、 胰腺 D 、皮脂腺12、 營養物質代謝后產生代謝水最多的是(B) A、粗蛋白質 B、粗脂肪 C、粗纖維 D、無氮浸出物13、 動物攝入飼料的總能減去糞能的差值稱為( A) A、消化能B、代謝能C、氣體能D、生產凈能14、 反芻動物如奶牛飼糧中粗纖維嚴重不足或粉碎
9、過細時,會產生(ABCD ) A、蹄葉炎 B、乳酸中毒 C、 瘤胃不完全角化 D、皺胃位移 E、乳蛋白率降低15、 使用禾谷類及其它植物性飼料配制家禽飼料時,(A)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A、蛋氨酸B、賴氨酸C、色氨酸 D 蘇氨酸16、 維生素B1又叫硫胺素,對于禽類的典型缺乏癥表現為(B )o A、腳氣病B、多民性神經炎 C、麻痹癥D、 佝僂病17、 以下(D)吸收主要是以被動吸收的方式進行吸收。A、電解質B、短鏈脂肪酸 C、水D、氨基酸18、反芻動物比單胃動物能更好的利用( D)o A、蛋白質B、脂肪C、無氮浸出物 D、粗纖維19、反芻動物使用高精料飼糧時, 容易出現酸中毒, 飼糧中添加緩沖
10、劑, 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 防止酸中 毒,生產中常用的緩沖劑為( A)o A、碳酸氫鈉 B、氫氧化鈉 C、硫酸銅D、氯化鈉20、 雞體內缺硒的主要表現為(D)o A、貧血B、佝僂病 C、夜盲癥 D、滲出性素質21、 寡肽是含有(D )氨基酸殘基的蛋白質。A、10個以上B、2個以上C、50個以下D、2-10個22、 動物體內缺鋅的典型癥狀為(D)o A、貧血B、佝僂病 C、夜盲癥 D、皮膚角質化不全23、 食物鏈是自然界中食物供求的關系鏈,它由(A)組成。A、生產者、消費者 B、生產者、分解者 C、消 費者、分解者 D 、無合適選項24、 含有(A)乳脂率的乳稱為標準乳。A、4.0% B、3
11、.0% C、3.5% D、4.5%25、無論從飼料轉化效率,還是從經濟效益上講,下列哪些家畜單純為產肉而采用舍飼方式飼養是不合算的。(D) A、牛、雞B、豬、牛C、豬、雞D、牛、羊26、一般地,養豬以(B)較好。A、干喂B、濕喂C、先干后濕 D、先濕后干27、 動物最重要、最經濟的能量來源是(D) A、粗脂肪B、粗蛋白質 C、淀粉D、碳水化合物28、 與種公畜配種能力關系最大的兩種維生素是(C) A、維D與維A B、維D與維E C、維A與維E D、 維 K 與維 A29、 下列四種礦物元素中,只有( A)屬于常量元素。 A、Mg B、F C、As D、Mo30、 下列指標中,只有(C)是概略估
12、算飼料能量轉化效率。A、料肉比B、必需氨基酸指數 C、蛋白能量比 D 、蛋白質效率比31、胎兒的增重是前期慢、 后期快、 最后更快, 胎重的 2/3 是在懷孕期最后 ( C )時期內增長的。 A、 1/2 B、 1/3 C、 1/4 D、 1/532、 下列哪種養分的有效能值最高。(B) A、粗蛋白質 B、脂肪C、糖D、淀粉33、 下列各物質中,只有(A)不屬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A、尿素B、酰胺類 C、生物堿 D、木質素34、 國內外大量試驗證明:高劑量的Cu( C)可促進生長豬生長與增生。A、100-150ppm B 、150-250ppmC 、 250-300ppm D 、 300ppm
13、以上35、 對于體況較差的經產母畜,配種前可按照(A)的營養水平飼養。A、飼養標準 B、基礎代謝 C、維持 需要 D 、高于維持的 50-100%36、 下列各種方法測定飼料蛋白質在瘤胃的降解率,以( C)應用較廣。A、體內法B、人工瘤胃法 C、瘤胃 尼龍袋法D、酵解法37、 維生素B2又叫(D) A、硫胺素 B、生物素 C、核黃素 D、鈷胺素38、 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消化飼料粗蛋白質后的終產物是( B) A、氨基酸 B、氨C多肽D、寡肽39、 飼料中粗蛋白質的含量是由飼料含氮量(A)換算而來。A、X 6.25 B、十6.25 C、X 16% D、X 1640、單胃動物不能很好的利用( A)
14、A、植酸磷 B、總磷 C、有效磷 D、無機磷41、 屬于含硫氨基酸的是(B) A、賴按酸B、蛋氨酸 C、色氨酸 D、精氨酸42、 在評定豬的能量需要時,通常各國采用的評定體系為(B) A、總能B、消化能 C、代謝能 D、凈能43、 為了測定豬的氨基酸、維生素消化率,通常選擇的消化試驗方法是(B ) A、肛門收糞法 B、回腸收糞法 C 、外源指示劑法 D 、內源指示劑法44、 碘作為必需的微量元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參與(B)的合成,從而調節基礎代謝。A、腎上腺素B、甲狀腺素C、胰島素 D、皮質激素45、 單胃動物對飼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是從( D)開始的。A、大腸B、小腸C、胃D、空腔46、 動物
15、出現甲狀腺腫大可能是缺乏( A) A、碘B、維生素E C、維生素A D、鈷47、只存在于動物體內,而不存在于植物體內的維生素是( A) A、維A B、俟胡蘿卜素 C、維D D、核黃 素48、 飼料中的粗蛋白質除包括真蛋白之外,還包括(C) A、氨基酸B、葡萄糖C、維生素D D、半纖維素49、用凱氏定氮法測得某飼料的含氮量為 4% ,請問該飼料的粗蛋白質含量是( C)A、 4% B、 6.25% C、 25% D 、 40%50、 維持動物正常視覺的維生素(A)A、 A B、 D C、 C D、 K51、 飼料中對雞消化率最大的養分是( B ) A、蛋白質和粗纖維B、粗纖維 C、維生素 D礦物質
16、52、 單胃動物消化飼料粗纖維的部分主要在( C) A、十二指腸 B、小腸C、大腸D、胃53、動物體內的氨基酸都是( D ) A、LD型B、D型C、DL型D、L型54、 蛋氨酸屬于(A) A、含硫氨基酸 B、堿性氨基酸C、非必需氨基酸 D、酸性氨基酸55、在產蛋雞的日糧中,鈣與磷的比為( D)A、 1-2: 1 B、 2-3: 1 C、 3-4: 1 D、 5-6: 156、 新生幼畜及時吃上初乳,可獲得抗體,這對其健康極為重要,其原因是幼畜可以從初乳中直接吸收(B) A、葡萄糖B、免疫球蛋白C、維生素D、乳糖57、 放牧的牛在采食大量青草后會出現“草痙攣”,其原因是大量青草導致牛體內缺乏(C
17、) A、鈣B、磷C、鎂D、硫58、 飼料中能量換算關系中,1卡=(A )焦耳。A、4.184 B、0.24 C、6.25 D、1659、 自然界中與維生素 K發生拮抗關系的主要物質是(B) A、凝集素B、雙香豆素 C、香豆素 D、棉酚60、 植物體內含有維生素 A的前體物質是(C) A、生育酚 B、膽鈣化醇 C、胡蘿卜素 D、核黃素61、 幼齡動物的生長,在化學成份上主要表現為( D )的增長。A、蛋白質、脂肪 B、蛋白質、礦物質 C、脂 肪、礦物質 D 、蛋白質、礦物質、水62、 以玉米-豆粕型日糧為主時,雞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C) A、賴氨酸 B、色氨酸C、蛋氨酸 D、胱氨 酸63、
18、勸齡反芻動物缺硒可導致(D) A、滲出性素質 B、腦軟化 C、肝壞死 D、白肌病64、 飼料中的粗蛋白質除包括真蛋白質之外,還包括(C) A、氨基酸B、葡萄糖C、非蛋白氮D、半纖維素65、 可為動物提供能量的營養素為( A)A、碳水化合物B、礦物質C、維生素D、水66、 佝僂癥是指(C)由于缺乏某些營養素而導致的骨骼病變。A、各種動物B、成年動物C、幼齡動物D、 反芻動物三、 填空題1、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構成的,粗纖維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酸)構成的。2、仔豬缺鋅癥狀是(貧血)羔羊缺鯛 癥狀是(擺腰癥) ,雛雞缺硒癥狀是(滲出性素質) ,動物缺
19、硒是(白肌 癥)簸箕雞缺錳是(滑腱癥) ,動物缺碘是(侏儒癥) 。3、不同畜禽所用能量體系不同,一般豬采用(消化能)評定體系,家禽采用(代謝能)評定體系,反芻動物 采用(凈能)評定體系。4、影響飼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為 (動物本身)(營養水平)(生產日糧)(飼糧組成成分) (環境)(疾病) 和(群 體效率)。5、鈣和磷的英武缺乏癥有(佝僂病) (骨質軟化癥) (產裖熱)。6、 反芻動物日糧中使用非蛋白氮作為氮源時,氮硫比例大于(10 :1)可能引起硫缺乏。7、 引起動物白肌病是因為動物缺乏重量元素(硒)或維生素(E)。8、 與家禽產軟殼蛋有關的維生素是(維生素D),雞發生滲出性素質癥,是因為缺乏
20、維生素(E)或微量元素(硒);禽類的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癥(多發性神經炎) 。9、寡糖的營養和益生作用表現為(促進機體腸道內微生態平衡)、結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 (調節體內的免疫系統)和寡聚糖的能量效應等四個方面。10、水中有毒的物質包括(硝酸鹽) 、(重金屬鹽) 、(亞硝酸墁或氟化物)等。11、維持凈能主要用于維持基礎代謝、維持體溫、隨意活動三方面的能量需要。12、可為動物提花能量的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其中碳水化合物是主要共通物質。13、影響飼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為:品種、性別、年齡、營養狀態、日糧和環境因素。14、飼料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有水分,粗蛋白,精脂肪,粗纖維,粗灰分,無氮浸
21、出物。15、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消化、化學消化、微生物消化。16、物理消化的主要部分是咀嚼器官和消化器官: 化學消化的主要部位是消化腺和消化器官; 反芻家畜的微生 物消化部位主要是在瘤胃,草食家畜的我行我素消化部分是嗉囊。17、飼料中養分被動物吸收的機理可分為過濾、擴散和滲透。18、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構成的, 粗纖維是由纖維素、 半纖維素、 木質素和果酸 構成的。19、蛋白質過量可造成腎和肝臟兩個器官的負擔加重,甚至出現疾病。20、 對于單胃畜禽而言,下列情況下需要幾種必需氨基酸:成年動物8 種、生長家畜 10 種、雛雞 11 種。21、生長家畜的十種
22、必需氨基酸為賴按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異亮氨酸, 亮氨酸, 蘇氨酸, 纈氨酸, 組氨酸, 色氨酸,精氨酸。22、玉米-豆粕型日糧中雞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蛋氨酸,豬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賴氨酸。23、某些氨基酸之間可相互轉化,主要表現在絲氨酸與甘氨酸,酪氨酸與苯丙氨酸,胱氨酸與蛋氨酸。24、反芻動物瘤胃蛋白質可劃分為降解、非降解、微生物。25、 反芻動物日糧中添加尿素是,要求日糧粗蛋白水平為8%-13% ,尿素添加量為日糧總氮量的 25% 。26、對于高產反芻動物而言,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蛋氨酸。27、保護瘤胃蛋白質不受分解可采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28、碳水化合物是由無氮浸出物和粗纖維
23、組成的。29、動物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自由泳中的葡萄糖,肝、肌肉中的糖原以及乳中的乳糖。30、 豬飼料中粗纖維的適宜水平為4%-8% ,雞飼料中的粗纖維適宜水平為 3%-5% 。31、 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對飼料粗纖維進行分解后的主要產物為乙酸、丙酸、 丁酸, 這些物質的總稱為揮發性 脂肪酸。32、 被反芻動物瘤胃壁吸收進入肝臟的揮發性脂肪中,丙酸參與葡萄糖代謝, 丁酸轉換為乙酸, 乙酸可參與三 羧酸循環,同時部分乙酸還被輸送到乳腺,合成乳脂酸。33、奶牛日糧中粗纖維含量應占日糧干物質的17% 。34、脂肪的化學特性是水解、氧化、氫化。動植物常溫下其形態分別為固體狀態,和液體狀態,其原
24、因是植物 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動物油脂。35、飼料吵脂肪在反芻動物瘤胃中可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中,其中大部分的不飽和脂肪酸可經細菌氫化作用轉變為飽和脂肪酸。36、按照體內含量的多少,礦物質元素可劃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37、主要的常量元素 7 種,它們是:鈣、磷、鉀、鈉、鎂、硫、氯。38、請寫出五種主要的微量 :鐵、銅、鉬、鈷、錳。39、寫出下列動物微量元素的典型或主要缺乏癥:仔豬缺鐵出現貧血, 羔羊缺銅擺腰癥, 雛雞缺硒患滲出性素質病,動物缺硒白肌病,生長雞缺錳患滑腱癥,動物缺碘患侏儒癥。40、動物缺鋅會引起上皮、繁殖、免疫、視覺、骨骼等主要系統的病變。41、寫出下列維生素的主要缺乏
25、癥或典型缺乏癥:雛雞的VB1 缺乏癥腦軟化,雛雞的 VB2 缺乏癥曲爪、麻痹,豬的泛酸缺乏癥運動推敲,動物的葉酸、 VB12 缺乏癥貧血。42、動物體內水分減少 1-2% 時,食欲減退,尿量減少;體內水分減少8% 時,食欲喪失,理化機能減弱,免疫力下降;體內水分減少 20% 時,動物會出現死亡。43、動物體內水分的來源途徑有飲水、 飼料水、 代謝水; 動物體內水分排泄途徑為通過糞與尿排泄、 通過皮膚 和肺臟蒸發、隨動物產品排出。44、影響動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動物各類、品種、年齡、生產性能、飼料或日糧成份、環境因素。45、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的方式包(物理消化) (化學消化) (微生物消化) 。
26、46、在抗氧化作用方面, (VE )和(硒)具有協同關系。47、動物營養需要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綜合法)和(析因法)兩種。48、根據試驗動物各類不同以及試驗要求不同,一般消化試驗可分為三大類,它們是(體內消化試驗)(尼龍袋法)和(離體消化試驗) 。49、植物體內水分含量的變化范圍是( 5-95% ),動物體內水分含量一般為( 60-70% )。50、蛋白質生物學價值是指(沉積氮)占(吸收氮)的百分數。51、幼齡動物出現佝僂癥,主要與(鈣) (磷)和(維生素 D )缺乏有關。52、寫出下列典型的缺乏癥,家禽缺乏維生素B2 (曲爪麻痹癥) ,幼齡動物缺鐵(貧血) 。53、飼料中的粗纖維在反芻動物瘤胃
27、中最終被分解為三種揮發性脂肪酸,它們是(丙酸)(乙酸)(丁酸)。54、絕食代謝的要求是(動物健康并處于適溫環境)(空腹)(站立并處于放松狀態) 。55、根據礦物質在動物體內的含量可將其分為兩類,它們是(常量礦物質元素)和(微量礦物質元素)。56、植物性油脂之所以呈液體狀,其原因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相反,動物性油脂呈固態,是因為 (飽和脂肪酸)含量高。57、碳水化合物在動物體內的主要存在形式有(血液中葡萄糖)(肝臟和肌肉中貯存的糖原) (乳糖)。58、為了防止幼齡動物出現貧血癥狀,通常應在其日糧中注意添加(鐵)(銅)(鈷)三種微量元素。59、日糧中各種氨基酸在(數量)和(比例)同動物按特定
28、的需要量相符合,這就稱為氨基酸平衡。60、請寫出三種常量礦物質,它們是(鈣) (磷)(硫)(鎂)(氯)(鈉)(鉀)等。61、維生素一般分為兩類, (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 。62、豬的日糧中粗纖維水平一般為( 4-8% )。雞的日糧中粗纖維含量一般為( 3-5% )。63、請寫出三種微量礦物質元素。 (鐵、銅、鋅、錳、硒、碘、鈷等)64、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方式包括(主動吸收) (被動吸收) (胞飲吸收)65、幼齡動物出現佝僂癥,主要與(鈣) (磷)(維生素 D )缺乏相關。66、缺乏維生素 E 可引起不同動物出現不同缺乏癥, 家禽(滲出性素質) ,幼齡反芻動物 (白肌病),仔豬(肝
29、 壞死)。67、維持狀態下的凈蛋白質需要量主要是根據(代謝糞氮)(內源尿氮)推算的。68、全糞收集法測定飼料消化率時,可根據測定養分的不同要求分為(肛門收糞法)(回腸末端收糞法)四、問答題1、動物的消化方式有哪些?各種消化方式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答:動物的消化方式有:物理消化,化學消化和微生物消化。 物理消化是靠咀嚼器官和消化器官的肌肉運動把飼料磨碎,混合并使之在消化道內運動。 化學消化主要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使飼料中分子結構復雜的營養物質分解成為比較簡單的物質。 微生物消化主要靠消化道中微生物發酵分解飼料中營養物質,這在反芻動物消化中具有重要作用。2、影響動物對飼糧粗纖維利用率的因素是什么?
30、答:(1)蛋白質營養對粗纖維的消化率的影響; (2 )飼料中粗蛋白含量對粗纖維消化率的影響(3 )礦物質添加劑對粗纖維消化率的影響( 4 )飼料的加工調制。3、微量元素硒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癥是什么? 答:硒主要參與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酶, 并以此形式發揮其生物抗氧化作用。 缺硒可導致動物心肌和骨骼肌萎 縮,肝細胞壞死等一系列病理變化。 幼年動物缺硒均可患 “白肌病”;3-6 周齡雛久患 “滲出性素質病” 。此外, 缺硒還明顯影響繁殖性能,還加重缺碘癥狀,并降低機體免疫力。4、碳水化合物有什么營養功能? 答:碳水化合物總營養性多糖的生理作用有: (1)動物體內的能量源物質。 (2 )動物體內的能
31、源儲備物質; (3 ) 動物產品合成原料; ( 4)營養性多糖的其他作用還有減少動物體內蛋白質的分解功能,同時ATP 的大量合成有利于氨基酸的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等; 結構性多糖的作用對于反芻動物來說有提供能量, 一種必須的營養素、 促進消化道發育,有時也會降低有機化合物的消化率。5、簡述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分類及營養生理功能。答: 必需脂肪酸是指體內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滿足需要, 必須由飼糧供給, 在體內有明確生理功能, 是對 機體正常生長發育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人為亞油酸,a-亞麻油酸,花生四烯酸。主要生 理功能是 1)作為生物膜的構成物質; 2 )合成前列腺素; 3)調節膽
32、固醇代謝。6、植物性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是如何劃分的? 答:通過實驗分析,植物體內的化學成分,根據常規飼料分析,我們可將飼料中的化學成分劃分為水分、粗灰 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和無氮浸出物,前五項是直接測定出來的,而無氮浸出物是由飼料總樣本減去上 面五種成分的含量后得出的。7、影響飼料營養成分的因素是什么? 答:飼料來源、產地、加工過程、加工方法、加工貯藏時間、配方等。8、動物體與植物體營養成分上有哪些區別?答:含營養成分相同: 水、蛋白質、 脂肪、無氮浸出物、 粗纖維、 灰分, 每種營養成分含量不同變化規律不同。9、單胃動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飼料中蛋白質的?答:單胃動物對蛋白質的消化主要靠消化道
33、分泌的蛋白酶消化分解。飼料中蛋白質在胃中經鹽酸的作用變性, 使三維結構的蛋白質分解成單鏈, 肽鍵暴露, 同時胃蛋白酶在鹽酸作用下激活, 部分蛋白質在胃蛋白酶的作用 下被降解為含氨基酸數量不等的各種多肽和少量的游離按基酸。這些肽、按基酸和未被消化的蛋白質進入小腸,被小腸分泌的蛋白酶進一步消化成游離的按基酸和少量肽,飼料蛋白質主要在小腸由胰蛋白酶進行消化的。 未被胃和小腸消化的蛋白質進入大腸, 馬屬動物和兔等單胃動物的盲結腸特別發達, 其內的微生物對蛋白質的消 化占蛋白質總量的 50% 左右,這平分消化類似于反芻動物瘤胃消化,進入豬、雞等大腸的蛋白質部分被降解 為吲哚、糞臭素、酚、硫化氫、按和氨基
34、酸,大腸內微生物也可利用氨基酸合成微生物蛋白質,但最終這些物 質以糞的形式排出體外。10、蛋白質、氨基酸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能?答:蛋白質重要生理功能: 1)它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 2)它是機體內功能物質的主要成分; 3)它是組織 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4)它可能和轉化為糖和脂肪。氨基酸重要生理功能: 1 )合成組織蛋白; 2 )分解功能; 3 )免疫功能; 4)影響蛋白質的周轉; 5)特殊調 控作用。11、蛋白質不足可造成哪些后果?答:當機體營養不足時, 體蛋白可分解供能, 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 另外當食入的蛋白質過多或食入的蛋白質、 氨基酸組成不佳時,也會分解供能或轉化為糖、脂肪。12、
35、單胃動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飼料蛋白質的?答:單胃動物對蛋白質的消化主要靠消化道分泌的蛋白質消化分解的。吸收的主要場所在小腸。13、在蛋白質營養中,為什么要劃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為什么強調限制性氨基酸?答:( 1 )因為蛋白質品質優劣是由組成蛋白質氨基酸的種類數量與比例衡量的。蛋白質的品質越好,動物對 蛋白質的利用程度越好, 動物生長發育及生產所需要的氨基酸中, 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需要飼料直接提供, 因 此又把氨基酸分為必需和非必需。 ( 2)因為某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低于動物需要量,而且由于它們的不足 限制了動物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利用,所以強調限制性。14、蛋白質飼料緊缺是制約我國畜牧業
36、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大力發展畜牧業, 在生產實踐中可采用哪些措施提高現有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答:(1)同時補加賴氨酸則可提高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2 )添加蛋氨酸與賴氨酸,使其氨基酸平衡時,能使蛋白質消耗下降,同時對飼料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飼糧內的蛋白質水平; (3 )飼料 蛋白質被消化吸收后的必需氨基酸模式越接近畜禽的需要,則實際被利用的程度就越高。15、反芻動物瘤胃是如何消化飼料粗蛋白質的?其消化產物各自的去向是哪里? 答:反芻動物瘤胃中的瘤胃細菌可將飼料中蛋白質降解為氨基酸和氨, 非蛋白質也被降解為氨、 氨基酸和氨被 微生物利用合成微生物蛋白質,微生物蛋白質進入皺胃
37、和小腸被消化吸收為氨基酸而被吸收利用。16、反芻動物為什么可以利用飼料中的氨化物, (以尿素為例)說明機制?答: 反芻動物同單胃動物一樣, 其小腸是吸收氨基酸的主要場所。 瘤胃雖可吸收少量的氨基酸, 但主要對氨的 吸收能力很強。 氨除了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質外, 多余的經瘤胃壁粘膜吸收, 被吸收的氨隨血液循環進入肝臟 合成尿素, 尿素大部分隨尿排出體外, 小部分進入唾液, 返回到瘤胃或通過瘤胃壁由血液擴散回瘤胃, 再次被 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質。 由于這一過程可反復進行, 因此稱為尿素再循環, 因此生產中常在反芻動物飼料中添 加尿素等非蛋白氮,以達到節約蛋白質資源,降低成本的作用。17、如何提高反
38、芻動物對日糧氨化物的利用率(如何防止尿素類引起的反芻動物氨中毒)? 答:由于反芻動物利用微生物蛋白和過瘤胃蛋白來合成畜體蛋白, 因此影響微生物蛋白質合成的因素也會影響 反芻動物對蛋白質的利用。 比如:碳水人物是微生物生長的主要能源, 硫和磷、 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是微生物生 長的重要養分, 因此為了增加瘤胃微生物蛋白的產量, 日糧中應要注意供給上述養分, 同時保證有充足的氮源。 高產的反芻動物僅有微生物提花的氨基酸還不能滿足其需要, 必須有品質良好的過瘤胃蛋白提花氨基酸, 因此 如何保護品質優良的飼料天然蛋白不被瘤胃微生物降解是很重要的, 目前主要采取物理、 化學等處理方法進行 保護。18、單胃畜
39、禽是如何消化吸收無氮浸出物的? 答:無氮浸出物經消解產生的單糖, 大部分由小腸壁吸收, 經血液輸送至肝臟。 在肝臟中單糖經三途徑被利用: 一是單糖首先都轉變為葡萄糖, 然后葡萄糖中大部分經體循環輸送至身體各組織, 參加三羧酸循環, 氧化釋放 能量提花動物需要: 另一部分葡萄糖在肝臟合成肝糖原或通過血液輸送至肌肉中形成肌糖原儲存起來; 再有過 多的葡萄糖時,剛被輸送至動物脂肪組織及細胞中合成體脂肪作為貯備。19、影響動物對飼糧粗纖維利用率的因素是什么? 答:(1)蛋白質營養對粗纖維的消化率的影響; ( 2)飼料中粗纖維含量對消化率的影響; ( 3 )幫扶添加劑對 消化率的影響; ( 4 )飼料的
40、加工調劑。20、粗纖維有哪些生理功能?無氮浸出物有何生理功能?答:( 1)粗纖維不易消化,吸收水量大,起到填充胃腸道的作用;(2 )粗纖維對動物腸粘膜有一種刺激作用,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糞便的排泄; ( 3)粗纖維對反芻動物和子屬動物,在瘤胃和盲腸中經發酵形成的揮發性 脂肪酸,是重要的能量來源。21、脂肪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答:(1)脂類是構成動物體組織的重要成分。 ( 2 )脂類是動物體能量的重要原料。 (3 )脂類提供幼齡動物正 常生長和健康需要的必需脂肪酸。 ( 4)脂類是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 ( 5 )脂類是動物產品的組成成分。 (6) 脂肪對動物具有保護作用。22、植物體與動物體的化學組
41、成有什么差異?答:( 1)體內水分變化范圍,植物體變化大給在5-95% ,動物體變化窄在 60-70% ;( 2 )粗蛋白:動物體干物質中蛋白質含量變化很小,而植物中蛋白質含量變化比較大;( 3)粗脂肪,不同的植物性飼料的脂肪含量不同,一般油料什物脂肪含量比較高,動物體內育肥動物脂肪含量比較高; (4 )無氮浸出物:飼料中的無氮浸出物主要成分是糖和淀粉, 動物體內不含淀粉, 只有糖元和葡萄糖, 而且在動物體內的含量僅 1% 以下;(5 ) 粗纖維:粗纖維是植物的細胞壁,動物體內則不含纖維素、半纖維素;( 6)粗灰分:粗灰分中主要成分是礦物質,植物性飼料灰分含量變化很大,動物體內的灰分大部分是鈣
42、磷;( 7)動植物體化學元素基本相同,都是碳、氫、氧、氮含量最多,除了這四種元素外動植物體內還含有鈣、磷等微量元素。一般植物性飼料中由于 種類不同所含化學元素差別很大, 而不同種類動物體的化學元素之間的差別不像植物那么大, 動物體中鈣、 鈉 含量多于植物體,而鉀少于植物體,同時其他元素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23、飼料脂肪是否影響畜體脂肪組成,為什么? 答:飼料中脂肪的性質直接影響體脂肪的品質。試驗證明:在豬的催肥期,如果喂給脂肪含量高的飼料,可使 豬體脂肪變軟,易于酸敗,屠體不易保存,也不適合于制作腌肉和火腿等肉制品。因此,豬肥育期應少喂脂肪 含量高的飼料, 多喂富含淀粉的飼料, 因為由學分轉
43、變成的體脂肪中含飽和脂肪酸較多。 采取這種措施, 既保 證豬肉的優良品質, 又可降低飼養成本。 飼料脂肪性質對雞體脂肪的影響與豬相似。 一般來說, 日糧中添加脂 肪對總體脂含量的影響較小,對體脂肪的組成影響較大。24、鈣、磷各有哪些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癥是什么?答: 鈣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 有可抑制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的作用, 鈣還可促進凝血酶的致活, 參與正常 的血凝過程:鈣是多種酶的活化劑或抑制劑,鈣對調節內分泌等功能也起重要作用。磷除參與骨骼和牙齒的構成外, 還有多方面的營養作用, 以磷酸根的形式參與糖的氧化和酵解, 參與脂肪酸的 氧化和蛋白質分解等多種物質代謝,在能量代謝中以 ADP
44、和 ATP 的成分,在能量貯存與傳遞過程中起重要 作用,磷還是 RNA 和 DNA 及輔酶的成分,與蛋白質的動物的遺傳有關,另外,磷也是細胞和血液中緩沖劑 物質的成分。主要的缺乏癥是:出現鈣、磷缺乏癥時,畜禽表現出食欲不振與生產力下降,有異嗜癖,幼年動物患佝僂癥, 成年動物患軟骨癥。25、哪些畜禽對食鹽過量比較敏感,其中毒癥狀是什么?生產中應注意什么問題? 答:各種動物耐受食鹽的能力都比較強, 供水充足后耐受力更強。 動物在競爭飼料條件下或缺鹽動物獲得食鹽 任食方式下易產生食鹽中毒。其表現癥狀是拉稀,極度口渴,產生類似腦膜炎樣的神經癥狀。在生產中,要控 制食鹽供給量,一般豬為混合精料的 0.2
45、5-0.5% ,雞為 0.35-0.37% (但必須把含儲量較高的飼料中的含鹽 量計算在內) ,并將食鹽壓碎后,均勻地混攔在飼料中飼喂。26、微量元素鐵與銅、鈷之間的協同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各自缺乏會出現什么癥狀? 答:鐵是動物體內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 在動物體內有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二種存在形式。 銅能催化血紅素及 紅血球的生成,以維持鐵的正常代謝:鈷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合成維生素 B12 后才能發揮其生理功能,維生素 B12 拐進血紅素的形成,在蛋白質、氨基酸和葉酸等代謝中起重要作用。上述鐵、銅、鈷三元素均參與或影 響動物的造血功能, 不足時可導致動物貧血, 尤其對幼齡動物影響最大。 各種飼料中
46、含鐵量豐富, 成年動物一 般不易缺鐵,幼年動物缺鐵后,最常見癥狀為色素小紅細胞性貧血,主要表現為:食欲降低,體弱,皮膚發皺 和可視粘膜蒼白,精神萎靡。缺銅時,影響鐵吸收和利用,也會導致貧血,會出現動物骨骼彎曲,關節畸形, 血管彈性差,導致血管破裂死亡。 “擺腰癥”羊毛生長緩慢,推動正常彎曲度,毛質脆弱,產量低。缺鈷時, 可導致維生素 B12 缺乏,表現為食欲不振,生長停滯,體弱消瘦,可視粘膜和皮膚蒼白等貧血癥。27、在養豬生產中為什么新生仔豬易患缺鐵性貧血癥?如何預防?答:鐵供應不足使幼年仔豬出現缺鐵癥, 最常見的是癥狀為低色素小紅細胞性貧血。 初生仔豬體內貯存鐵量為 30-50mg ,正常生
47、長每天需要鐵為 7-8mg ,而每天從母乳中僅得到 1mg 的鐵,如不及時補充鐵, 3-5 天后 就會出現貧血癥狀,主要表現為食欲降低,體弱,皮膚發皺和可視粘膜蒼白,精神萎靡,嚴重者 3-4 周死亡。 幼畜發生缺鐵性貧血時,常用硫酸亞鐵或右旋糖酐鐵鈷全劑補鐵,實踐證明,仔豬生后 2-3 天臺即可注射右 旋糖酐鐵鈷全劑,對預防仔豬貧血非常有效。28、微量元素硒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癥是什么?為什么硒添加劑易引起中毒?預防措施是什么? 答: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要參與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酶, 并以此形式發揮其生物抗氧化物還原為無害的羥基 化物,從而避免紅細胞、血紅蛋白、精子原生質膜等免受過氧化氫及其他過
48、氧化物的破壞,硒與維生素 E 在 抗氧化作用中起協調作用,硒能影響脂類和維生素A、D、K 的消化吸收,硒對促進蛋白質、 DNA 和 RNA 的合成并對動物的生長有刺激作用, 硒與肌肉的生長發育和動物的繁殖密切相關, 此外硒在抗體內具有拮抗和汞、 鎘、砷等元素毒性的作用, 并減輕維生素 D 中毒引起的病變。 硒缺乏癥 (1 )“白肌病”(2)滲出性素質病 (3 ) 加重缺碘癥狀,并機體免疫力。 因為動物攝入過量硒可引起硒慢性或急性中毒,所以說硒添加劑易引起中毒。 預防或治療動物缺硒,可用亞硒酸鈉維生素 E 制劑,作皮下或深度肌肉注射。或將亞硒酸鈉稀釋后,拌入飼 糧中補飼或直接飲用。對反芻動物則給
49、以含 硒的中藥丸,使其逐步釋放。29、為什么在集約化畜牧生產實踐中各種動物飼糧中必須要添加維生素? 答:因為維生素是維持動物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 與其它營養物質相比, 動物對維生素的 需要量極微, 但其生理作用卻很大, 維生素以輔酶和催化劑的形式廣泛參與體內的代謝反應, 以維持動物的正 常生產和繁殖活動。 維生素的作用是特定的, 既不能相互替代, 又不能被其它養分所替代。 所以在集約化畜牧 生產實踐中各種動物飼料中必須要添加維生素。 但同時, 動物缺乏或攝入過量維生素均對動物體不利, 合理的 維生素供給尤為重要。30、維生素 A、E 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癥是什么? 答:維生素
50、 A 的生理功能: ( 1 )維持視覺細胞的感光功能; ( 2 )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 (3 )維持正常的繁 殖機能;( 4 )維持骨骼的正常發育; (5 )促進幼畜的生長發育; (6)增強動物的免疫功能; (7)具有抗癌作 用。維生素 A 缺乏癥:( 1)患夜盲癥( 2 )上皮組織干燥或過分角質化,易引起多種疾病; (3)出現繁殖功 能障礙;( 4 )骨骼、神經系統出現異常。維生素 E 的生理功能:(1 )抗氧化功能;(2)免疫功能;(3 )參與機體能量及物質代謝; ( 4 )提高繁殖機能, 促進生長發育;(5 )改善肉盾品質。 維生素 E 的缺乏癥:(1)幼畜發生肌營養不良 -白肌病;(
51、2)黃脂病;(3 ) 家禽日糧缺乏維生素 E ,可出現滲出性素質病( 4)對于種用家畜,缺乏維生素 E 可引發生死系統病變,雄性 動物睪丸萎縮,精子形態異常甚至精子產生停止,雌性動物卵巢功能下降,不孕、流產或產死胎、弱胎,產后 無奶:母雞的產蛋率下降,種蛋孵化率低,多胎動物活仔數下降,現時出生重、斷奶重、育成率也會受到不同 程度的影響。31、維生素營養與其它營養素的營養功能為何不同?其基本牲是什么? 答:不同:維生素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水不同,它既不是動物體內能量的來源,也不是動物組織的 構成成分,但它卻是動物體進行新陳代謝過程中起調節作用的必需養分。維生素的基本特征: (1)存在于天
52、然食物及飼料中,但其含量很少;(2 )動物體內含量極少,除小數維生素在動物體內可自行合成外,其他維生素必須由飼料提供( 3 )是生物活性物質,受光照、酸、堿、氧化劑及熱 的破壞而失活( 4 )是維持動物生命活動,保證動物正常生長發育和生產水平所必需的營養物質(5)動物體內維生素是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飼料中維生素的含量(6 )飼料中缺乏或動物吸收利用能力下降時,可導致維生素缺乏癥( 7 )許多維生素以酶的輔酶或輔基的形式或催化劑的形式參與代謝過程。32、了解維持需要在動物飼養實際中有何意義?為什么? 答:維持需要是指動物牌維持狀態下對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的需要量。此時動物所食
53、入的 營養素用于維持體重不變,而用于生產的營養素為0 ,在動物生產中,維持需要是屬于無效益生產的需要,又是必不可少的平分需要, 多余的營養素才用于生產, 并且不同動物維持需要不同, 造成其對各種營養及給舍近 求遠因素,使動物所食營養最大限度用于生產,這對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33、影響鈣、磷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答:(1)酸環境中有利于鈣磷的吸收( 2)飼料中鈣磷比例在 1-2 :1 范圍有利于鈣磷的吸收( 3 )飼料中維 生素 D 的供應可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 4 )飼料中的植酸、草酸與鈣結合成不溶解的鈣鹽,過多的脂肪與鈣結 合成鈣皂也阻礙鈣的吸收。34、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是如何消
54、化吸收飼料粗蛋白的?答:( 1)飼料蛋白質進入反芻動物瘤胃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部分蛋白質分解為肽和氨基酸(2 )平分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氨、二氧化碳和揮發性脂肪酸( 3 )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肽、氨基酸及氨合成微生物 蛋白質( MCP ),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飼料蛋白質進入皺胃和小腸。35、概略養分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點是什么? 答:( 1)粗蛋白質的含量是根據凱氏定氮的氮量估算煌,即以含氮量乘以 6.25 換算為粗蛋白質。不同飼料種類由于蛋白質種類不同有一定的差異,換算系數 6.25 本身也是個平均值,該分析方法所測得粗蛋白質沒有 區別真蛋白質和非蛋白質含氮物質。 若遇到飼料原料心有摻假不
55、能正確證券飼料的營養價值。 另外, 所測總蛋 白即使為真蛋白, 由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還決定于期中的氨基酸組成, 兩種真蛋白含量相同的飼料其營養價值 不一定相同。 ( 2 )粗纖維中的各成分營養價值差異較大。 ( 3 )粗灰分的含量分析在實踐中意義不大。 (4)無 氮浸出物為非測定值,而是計算值。 (5 )概略分析中缺乏氨基酸、礦元素、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分析,尚不能 滿足全面客觀的評價飼料的營養價值。36、礦物質元素鈣的功能及缺乏癥是什么? 答:功能: 作為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 維持神經和肌肉正常功能中抑制神經和肌肉性作用, 鈣可促進凝血酶 的致活,參與正常血凝過程,鈣是多種酶的活化劑和抑制劑,
56、鈣對調節內分泌等功能也起到重要作用。 缺乏癥:食欲不振和生產力下降,出現異嗜癖,幼年動物患佝僂病,成年動物患軟骨病。37、碳水化合物的營養功能是什么?答: 是動物體組織的構成物質, 是動物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 是動物體內能量的貯備物質, 粗纖維是動物日糧 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調整腸道微生物。38、測定動物的維持需要在生產中有何意義?答: 在動物生產中, 維持需要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動物只有在滿足維持需要之后, 多余的營養才用于生產。 不同動物維持需要不同, 造成其對各種營養需要量的不同, 研究動物維持需要及維持營養需要的因素, 盡 可能減少影響維持需要的因素, 使動物所食營養素最大用于生產,
57、 這對于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經濟效益有重要 意義。39、單飼和群飼各有什么優缺點?40、答:在飼養試驗中,群飼的優點是動物采食有競爭,因而采食量較多,生長速度較快,類似于生產補足的 飼養條件, 可節省設備、 減少飼喂及采集數據的工作量。 但其缺點為單個動物飼料消耗無法統計, 只能求平均 數進行統計分析。 另外,在試驗中途由于試驗的動物健康不佳以及死亡之時, 對其飼料消耗不能進行正確計量, 只能做平均值估算, 從而影響試驗的準確度。 再者, 在要求限飼試驗中, 群飼可能導致弱小動物搶食不足而造 成組內動物間體重各異, 組內誤差增大。 在動物消化試驗代謝試驗中, 單飼可以彌補群飼的缺點, 能統計個體 采食量及生長速度等指標, 但單飼增加了設備、 人力等投入, 試驗工作量圈套, 同時動物單飼時可能會減少采 食量而減慢生長速度,與生產中實際條件會有一定差距。41、為什么說粗纖維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小語種證書考試疑難試題及答案事項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前瞻性分析試題與答案
- 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知識點歸納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銀行戰略思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職稱考試指南試題及答案
- 2024小語種證書成功路試題及答案
- 小語種考試知識專題講座交流試題及答案
- 畜牧師職稱考試常見題型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考試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河源市和平縣鄉村公益性崗位招聘筆試真題
- 中國反恐形勢的現狀和對策分析研究
- 籃球協會章程和規章制度
- 技師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
- 水輪機選型畢業設計及solidworks建立轉輪模型
- 無創正壓通氣急診臨床實踐專家共識
- 【精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脫式計算》(含簡便運算)專項練習題
- 常用檢驗項目的醫學決定水平
- 急診及重癥醫學-機械通氣
- YY/T 1248-201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 重癥醫學科各項規章制度匯編
- 平面位置(軸線)測量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