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集萃_唐五代宋金詞0001_第1頁
2007--2009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集萃_唐五代宋金詞0001_第2頁
2007--2009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集萃_唐五代宋金詞0001_第3頁
2007--2009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集萃_唐五代宋金詞0001_第4頁
2007--2009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集萃_唐五代宋金詞0001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7 2009 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詳解第四部分:古詩文唐五代宋金詞劉海燕【2007 上海】(四)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 14-16題。(8分)阮郎歸初夏蘇軾初夏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1 4“詞”這種體裁的別稱是(1分)【答案】 長短句(詩余、曲子詞等)【點撥】此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記憶,能力層級為A級。寫出詞的一種別稱即可。15對作品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A. 作者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描寫狹景,顯得鮮明生動。B. “棋聲驚晝眠” 一句以棋聲來襯托周圍環境的幽靜閑雅。C. “榴花開欲燃”表現了

2、石榴花色的紅艷,突出了石榴的生機。D. 全篇語言清新,感情細膩,風格未完,境界開闊,韻味悠遠。【答案】 D【點撥】此題考查對詞的鑒賞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這首詞寫的是初夏時節的閨閣生活。 上片寫初夏已經悄悄來到一個少女身旁, 下片寫這個少女午夢醒來之后, 盡情地領略 和享受初夏時節的自然時光。答題時要整體理解詞意。可用排除法作答。16. 就作品中畫線句,聯系下片內容,從情景關系的角度,寫一段鑒賞文字。(4分)【答案】 要點:細致地描繪了水花四濺(在荷葉上),水珠圓潤晶瑩( 2分),真切地 展現了主人公輕快、喜悅的心情(2分)。【點撥】此題考查對詞的鑒賞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這首詞注意景象描寫、

3、環境描寫與人物描寫的交叉運用,從而獲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上片寫了一幅由景、 少女共同構成的有聲有色的初夏閨情圖。下片又推出一幅庭園野趣圖,女主人公卓立其間。 從最后兩句可以想見,此時此刻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這飛珠濺玉的水花一樣,喜悅興奮,不能自抑。【2007 全國I】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望江南超然臺作 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術一城花,煙雨暗十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時故人思故國,且將斷火試斷茶,詩酒趁年華。注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后舉火稱新火。(1)從詞中的“咨嗟”

4、、“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 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答案】(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答案】12【答案】( 1)體現的是一種作者始終無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悶,又極力想把 這種苦悶暫時排遣的心情。 (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細膩難以察覺的郁郁之情巧 妙的融合在景物與動作的描寫中, 使全詞勾勒的畫面都隱隱浮現, 這種淡淡卻無法排遣 的情感;“景”的角度:細風、斜柳,煙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這些景物無不與本詞所 表現的感情所契合,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解析】 本題考察了對宋詞的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結合背景和詞的內容揣摩

5、作者 的感情。【2007 江蘇】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鷓鴣天送人辛棄疾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1)“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蘊含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2)這首詞以“送人”為題 , 下片寫出了哪兩層新意 ?【答案】(1)翹首遠望,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險,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 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郁悶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應把離別(相聚)視為人世間唯一悲痛(歡樂)的事。人世間的風波遠比路 途風波險惡得多。【解析】 這首詞見

6、于四卷本稼軒詞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時的作品。那時候,作者 在仕途上已經歷了不少挫折, 因此詞雖為送人而作, 但是所表達的多是世路艱難之感。 上闋 之“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兩句寫送別時翹首遙望之景,景顯得生動,用筆也 很渾厚, 而且天邊的流水遠送無窮的樹色, 和設想行人別后的行程有關; 雨中陰云埋掉一半 青山,和聯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壓制有關。景句關聯詞中的兩種不同的思想感情, 不但聯系緊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韻。上闋寫送別,下闋抒情本應該是以“別恨”為主調的,但是作者筆鋒拗轉,說今古恨 事有幾千般, 豈只離別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問語氣, 比正面的判斷語氣更含激情。 作詞送 人

7、而居然說離別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 顯示出詞的思想感情將有進一步的開拓。 作者寫 出詞的最后兩句,包含了更多的傷心經歷,展示了更廣闊、更令人驚心動魄的藝術境界,情 已淋漓,語仍含蓄。【 2008 年高考重慶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 分)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車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1) 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 2 分)【答案】 上片寫眼前送別之景,( 1分)下片寫朋友將去之地 (1 分)【解析】概括詩詞的內容。要求簡明扼要地回答。( 2)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

8、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 特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作簡要分析。( 4 分)【答案】 以美人的眉眼來描寫山水的清秀 ;又想象送走的美麗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往。把山水景物寫得清新秀麗如佳人 。【解析】考查詩歌的語言。“新麗”是語言風格,答題的模式為描寫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要結合原詩。2008 年高考湖北卷】 讀宋詞聯系其寫作背景回答問題( 8 分)臨江仙 宋侯 蒙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方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寫作背景】據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

9、畫其形貌于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后一舉登第,官至 宰相。這首詞體現了侯蒙什么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詞作予以簡析。(4分)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上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 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侯蒙詞一樣,都運用了“夕陽紅”意象,但其象征意義 各不相同,請作簡要的比較。( 4分)【答案】 (1)(4 分) 侯蒙幽默詼諧。如戲稱畫他形貌的人為“良匠”,機智地應對別人的嘲諷。 侯蒙樂觀自信。別人把他的形貌畫在風箏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宮”折桂。 侯蒙志向高遠。結句含意:等到我事業有成時,“看我”怎樣在“碧霄中”自由馳騁吧!( 2 )(

10、4 分) 侯詞的“夕陽紅”象征個人的時來運轉,大器晚成。 三國演義開篇詞的“夕陽紅”象征歷史的滄桑變化。【答案解析】(1)本題重點考查的是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解答此題,要借助背景理解全詞,從而理解詩歌形象。根據背景資料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提示:侯 蒙其貌不揚, 年長無成, 屢屢被人譏笑。因為 “無端良匠畫形容” ,作者“如今方表名蹤” 極具幽默、詼諧的韻味。 “方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 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則把作者雖未及第卻毫不自卑的志存高遠、自信樂觀,生動地表現 出來了。(2) “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借“夕陽紅”表現自己

11、了的自信、 憧憬,有一種大器晚成的欣慰在里邊。滄海桑田, 歷史演變。 三國演義 開篇詞“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中的“夕陽紅”它象征的就是歷史不斷的更替變化。【2009 寧夏海南卷】(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 8-9 題鷓鴣天 代人賦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 橫斜,青旗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注】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 詞的上闕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 5 分)【答案】 (5 分)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12、。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 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 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 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 夕陽斜照著 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考點】考查對詩歌形象的分析。【解析】 解題格式:形象: 身份 +性格 + (形象意義) 意象含義:表層含義 +深層含義 (即 解釋詩句 ) 答題步驟: 詩中形象(意象)傾注了詩人的思想,包孕著詩人的情感,分析 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 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 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思路分析】提問及變式:XX的寓意是什么” XX指什么” XX在詩中是什么意思”等。這首詩塑造了什么樣的形象?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

13、特點?通過詩中的形象 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回答時應包括三個要點 :(1)是什么形象;( 2)形象的具 體特征是什么;( 3)形象的意義是什么(作者情感)。9. 詞的最后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詞題為“代人賦”,作者為什么要以此為題?請簡要說明。( 6 分)【答案】 (6 分) 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里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 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 借景抒情, 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 熱愛田園生活 的感情,題為“代人賦”,實則為己賦,采用代人填詞的形式,以薺菜花自況,效果獨特。考點】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構思的分析與評價。

14、【解析】 解題格式:手法+表達作用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么+抒什么情賞析表現手 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所抒感情:通過什么內容 +抒發(寄寓/揭露/表達)什么感情【思路分析】題目類型:(1)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2)“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怎樣的情趣”, “主旨是什么”或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句某聯發問。答題步驟: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容:修辭方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回答時

15、應包括三個要點:(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評價思想內容,首先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把握詩歌的主旨和思想傾向。答題要點應包括三點: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義。【2009 北京卷】12.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一題。(10分)西江月黃陵廟(又題阻風三峰下)張孝祥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注:張孝祥:南宋初詞人。這首詞,因船行洞庭湖畔黃陵廟下為風浪所阻而作。作者與友 人信中提到:“某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伯亦善戲矣。”波神:水神。準擬:準定。 下列對詞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 的一項是(2分)A. 、二句點明行船的季節,描寫洞庭湖上風浪未起時的景色。B. 三、四句有主觀想象色彩,“鱗鱗細浪”實際指滾滾波濤。C. 五、六句寫明日風向一轉便可順風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關系呢?D. 七、八句寫作者 期盼到岳陽樓上聽水下傳來的霓裳曲。 這首詞的風格與宋代哪兩位詞人比較接近?這種風格的詞人屬于哪一流派?(3分) 在這首詞中,作者是以怎樣的胸懷對待風波險阻的?舉出兩處具體描寫,略作分析。(5分)【答案】12. (10分) ( 2 分)D笑(3分)蘇軾辛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