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生物必修一實驗歸納實驗一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1、高倍鏡的使用步驟:(1)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2)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3)調節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亮度適宜。如果光線較暗時,可用凹面反光鏡來對光,同時選用較大的光圈;如果光線明亮時,可用平面反光鏡來對光,同時選用較小的光圈。(4)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換用高倍鏡后不能使用粗準焦螺旋。2、低倍鏡和高倍鏡的區別:透鏡大小鏡頭長短視野亮度物像大小細胞數量低倍鏡小短亮小多高倍鏡大長暗大少3、污點位置的判斷: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目鏡、物鏡、所觀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線 上的,只要分別轉動鏡頭或移動玻片標本,看污物是
2、否隨之而動,就可做出正確判斷。實驗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一)可溶性還原糖的檢測和觀察1、實驗原理及化學試劑:斐林試劑與可溶性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反應,生成醇紅色沉淀。(這種試劑要現配現用。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與乙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勻混合生成藍色cu (oh) 2, cu (oh) 2與可溶性還原糖發生反應。淀粉、蔗糖等不能與斐林試劑發生顏色反應。2、實驗過程:選材(應選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淺色的植物組織,以蘋果、梨為最好)研磨過濾 組織樣液 加入斐林試劑(現配現用) 搖勻 水浴加熱 觀察顏色反應(淺藍
3、色 棕色 磚紅色沉淀)。(二)脂肪的檢測和觀察1、實驗原理及化學試劑蘇丹出染液:把脂肪物質染成橘黃色蘇丹iv染液:把脂肪物質染成紅色2、實驗過程選材(選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種子為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葉臨時轉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會導致觀察時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蘇丹印染液染色 用體積分數為 50%的酒精洗浮色 顯微鏡觀察(先用低倍鏡,找到子葉最薄處,并移到視野中央,再換高倍鏡,調整細焦螺旋觀察,可見已著色 的脂肪顆粒)。(三)蛋白質的檢測和觀察1、實驗原理及化學試劑雙縮月尿試劑:與蛋白質發生作用, 產生紫色反應。(在堿性溶液中,cu*與蛋白質發生反應)雙縮月尿試劑a液
4、:質量濃度為 0.1g/ml的naoh溶液雙縮月尿試劑b液:質量濃度為 0.01g/ml的cuso4溶液2、實驗過程選材(豆漿或雞蛋蛋白) 取組織樣液加入試管中 加入雙縮月尿試劑 a液 加入雙縮月尿試劑 b液 搖勻觀察,出現紫色。(四)淀粉的檢測和觀察1、實驗原理及化學試劑:淀粉遇碘變藍。2、實驗過程:選用富含淀粉的植物組織(如馬鈴薯) 將組織樣液注入試管 滴加碘液 觀察顏色反應。實驗三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1、實驗原理:甲基綠將細胞核中的dna染成綠色,口比羅紅將細胞質中的rna染成紅色,用甲基綠口比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鹽酸的作用:改變
5、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 2、實驗過程: 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 鹽酸水解 沖洗涂片 染色 觀察(先用低倍鏡,后用高倍鏡)。3、實驗結果:真核的 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此外,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的 dna分布。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少量存在于細胞核中。實驗四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一)實驗目的與原理生物膜(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即對物質的輸入和輸出有選擇性, 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小分子和離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玻璃紙(或雞腸衣、雞蛋卵殼膜、透析膜)是一種
6、半透膜。擴散:某種物質的分子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移動的過程。(二)材料用具質量分數為15%的硫酸銅溶液,質量分數為30%的蔗糖溶液,蒸儲水,紅墨水;250ml 燒杯,長頸漏斗,鐵架臺,玻璃紙(或雞腸衣、雞蛋東卵殼膜、透析膜),棉線。(三)方法步驟1、取兩個長頸漏斗,分別在漏斗口處封上一層玻璃紙;2、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銅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許紅墨水,使其略呈紅色;3、將兩個漏斗分別浸入盛有蒸儲水的燒杯中,在兩漏斗的液面處做標記;4、靜置一段時間后,觀察燒杯中蒸儲水顏色的變化及長頸漏斗的液面變化,并將觀察結果填入下表。實驗步驟裝置a裝置b實驗現象蒸儲水顏色笠籃小艾長頸漏斗液
7、卸艾化下降上升結果分析長頸漏斗中的銅離子和 水分子通過玻璃紙進入 燒杯內的蒸儲水中。水可以通過玻璃紙向漏斗內 擴散,而蔗糖和紅墨水的染 料分子不能透過玻璃紙。(四)討論如果將玻璃紙換成塑料膜,裝置a、b中的蒸儲水的顏色將都不發生變化。原因是因為塑料膜不是半透膜。實驗五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1、實驗原理高等綠色植物的葉綠體存在于葉片中。葉綠體一般是綠色的橢球或球形,它的形態和分布不需要染色就可以用高倍鏡觀察。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可用高倍鏡觀察。2、實驗過程(1)觀察葉綠體:制作群類葉片(或菠菜葉下表皮
8、)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低倍顯微鏡到高倍顯微鏡),注意觀察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繪圖。(2)觀察線粒體: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用低倍顯微鏡觀察,找到觀察的對象后移到視野中央,再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內藍綠色小顆粒即是線粒體,觀察其形態和分布。實驗六: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略)實驗七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實驗原理當細胞液的濃度低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 液中,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收縮性大,當細胞不斷失水時,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即發生質壁分離。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外界溶液
9、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液泡 中,整個原生質層就會慢慢地恢復成原來的狀態,即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常用的化學試劑:0.3g/ml蔗糖溶液。(試劑濃度越高,發生現象就越明顯。但如果試 劑濃度過高,則細胞會因為過度失水而死亡,不能發生質壁分離復原。)二、實驗過程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 顯微鏡觀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質層的位置 滴入蔗糖溶液 顯微鏡觀察(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 滴入清水顯微鏡 觀察(發生質壁分離復原)。實驗八: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一、教學目的1 .初步學會探索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2 .探索過氧化氫酶和 fe3+催化效率的高低。二、教學建議在本實驗的教學中,教師應
10、注意以下幾點。1 .可以將本實驗與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實驗合為1課時進行。2 .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去探索,通過觀察現象得出結論。例如,上實驗課之前,教師應 當布置學生提前認真預習實驗指導并思考以下問題:無機催化劑氯化鐵溶液中的fe3+和過氧化氫酶都可以使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那么,在同樣的條件下,與fe3+相比,過氧化氫酶催化作用的特點是什么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當分別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已知 數目的fe3+和過氧化氫酶分子后,哪個試管產生的氣泡多?哪個試管能使快要熄滅的衛生香 猛烈地復燃?并請學生分析一下,試管中產生的各是什么氣體?哪個試管內的反應進行得比較
11、快?原因是什么?然后 ,再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得出結論一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點。3 .實驗過程中,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點。(1)加入實驗材料后,應立即觀察實驗現象,并將觀察到的結果及時填寫在實驗報告冊中。(2)向試管中插入快要熄滅的衛生香時,動作要快,但不要插到氣泡中,以免使衛生香因潮濕而 熄滅。(3)試管最女?使用20 x200 mm的,這是因為如果試管過小,整個試管就會因充滿了稠密的氣泡 而影響衛生香復燃。(4)過氧化氫溶液有一定的腐蝕作用。應提醒學生注意,在滴加過氧化氫溶液時切勿濺到皮膚上。如果皮膚滴濺上過氧化氫溶液,一定要用清水及時沖洗掉。三、參考資料實驗材料的準備
12、新鮮的雞、蟾蛛的肝臟或魚的肝胰臟 ,實驗效果也很好,但需要查閱資料 進而換算出每滴質量分數為 3.5%的氯化鐵溶液中的 fe3+數,大約是每滴上述肝臟或肝胰臟 研磨液中過氧化氫酶分子數的多少倍。實驗九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一、實驗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藍色絡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麥芽糖和葡萄糖,這兩種物質遇碘后,形成紫藍色的復合物, 但是能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醇紅色沉淀。二、實驗過程(一)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序號項目試管1試管2試管31注入可溶性淀粉液2 ml2 ml2 ml2置于不同溫度的條件下60 c左右的熱水中沸水中冰塊中時間5min5min5min3注入淀粉酶
13、溶液1 ml1 ml1 ml4振蕩搖勻保持各自的溫度5 min5 min5 min5加入碘液1滴1滴1滴6觀察顏色變化小艾盅笠籃笠籃(二)探究ph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順序項目試管123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注入蒸儲水1ml3注入5%氫氧化鈉溶液1ml4注入5%鹽酸溶液1ml5注入新鮮的淀粉酶溶液1ml1ml1ml6保溫60c時間5min5min5min7注入斐林試劑2ml2ml2ml8隔水煮沸1min1min1min9實驗現象有磚紅色沉 淀產生無無三、結論:酶的活性受溫度和ph的影響。實驗十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一、實驗原理酵母菌屬于真核單細胞生物,在有氧、無氧條件下都能生存,
14、屬于兼性厭氧菌。可用 于探究細胞呼吸的不同方式。通過控制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的呼吸產物。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也可使澳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因此可用這兩種溶液來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的co2產生情況。橙色的重銘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與乙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可用來檢 測乙醇的產生情況。二、實驗過程1、酵母菌培養液的配制:目的是保證酵母菌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正常生活。兩份:10g新鮮食用酵母菌+ 240ml質量分數為5%的葡萄糖液。2、檢測co2的產生 安裝好實驗裝置:如下圖甲乙此洞濘/文|八nr丁由麻需向班立中用酒的甲圖用于檢測有氧條件下 co2的產
15、生;乙圖用于檢測無氧條件下 co2的產生。裝置甲設置左邊第一個錐形瓶的目的是吸收通入空氣中的co2。裝置乙的b瓶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之后,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這樣做的目的是是空氣中殘余的 。2消耗盡。甲、乙裝置石灰水都變混濁,裝置甲混濁快且程度高。得出結論: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co2比無氧條件下產生的 co2多。3、檢測酒精的產生a試管中的酵母菌培養液濾液+溶有重銘酸鉀的濃硫酸溶液(混合均勻):顏色不變。b試管中的酵母菌培養液濾液+溶有重銘酸鉀的濃硫酸溶液(混合均勻):顏色變灰綠色。得出結論: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不產生酒精,在無氧條件下產生酒精。實驗十一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一、實
16、驗原理剪碎葉片并加入二氧化硅研磨,目的是破壞葉表皮、細胞壁、細胞膜、液泡膜,使研 磨充分。葉綠體中的色素都能夠溶解于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加入 碳酸鈣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壞。綠葉中的各種色素都能溶解于層析液中,但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反之則慢。這樣,各種色素會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因擴散速度不同而分離開。 二、實驗步驟 提取綠色葉片中的色素 (研磨綠葉,同時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無水乙醇,過濾得到色 素濾液);制備濾紙條;畫濾液細線;利用層析液分離色素;觀察實驗結果。三、實驗成功的關鍵:葉片要新鮮,顏色要深綠。研磨要迅速、充分。濾液收集
17、后,要及時用棉塞將試管塞緊,以免濾液揮發。濾液細線不僅細、直,而目含有比較多的色素(可以畫二三次)。濾紙上的濾液細線不能浸入層析液,否則色素會溶解在層析液中。四、實驗結果-濾紙條上色素帶有四條,分別是(由上到下)l橙黃色的胡蘿卜素;黃色的葉黃素;匕藍綠色的葉綠素a;黃綠色的葉綠素bou食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統稱為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d葉綠素a和葉綠素b通常為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說明:四種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葉綠素a,色素帶最寬的也是葉綠素 a;含量最少(色素帶最窄)的是胡蘿卜素,擴散速度最快的也是胡蘿卜素;擴散速度最慢的是葉綠素b;相鄰兩條色素帶之間距離最遠的是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18、最近的是葉綠素a和葉綠素b0實驗十二:環境因素對光和作用的影響探究性實驗:“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這個探究活動的教學,既要注重探究性的學習,又要注重知識目標的達成。教學中可嘗試了以下組織形式:學習討論,明確原理一制定方案,開展探究一匯報分析,發現問題一修訂方案,繼續探究一交流評價,拓展探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1、教學目標設計探究方案,嘗試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記錄實驗結果,運用坐標圖表示實驗結果.闡明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 .2、教學過程通過師生討論,明確實驗變量,方法和原理教師提出以下三個問題:環境中有哪些因素影響光合作用強度,這些因素與光合作用強度有何關系?試畫出這些
19、因素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坐標圖;光合作用強度如何測定?如何設置對照試驗探究各種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通過師生共同思考和討論,明確了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有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光的成分、水分、礦質元素等,學生也能夠繪出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二氧化碳 濃度、溫度、光的成分的變化而變化的坐標圖。實驗原理:取葉圓片用真空滲入法, 排除葉內細胞間隙的空氣,充以水分使葉片下沉。 植物 照光后,由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而積累于細胞間隙, 葉圓片即由下 沉轉為上浮。根據上浮所需時間,即能比較光合作用的強弱。生物小組同學進行試驗設計并在老師指導下做預實驗實驗步驟按課本進行并分析
20、實驗結果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選4位生物小組同學擔任組長。 分別探究光照強度、 光的成分、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第一組: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第二組:光的成分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第三組: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第四組:溫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具體實驗記錄表格省略)四個小組交流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操作,得到實驗結果后進行分析、評價。實驗十三 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一、實驗原理在相同時間內,物質擴散進細胞的體積與細胞的總體積之比可以反映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用含酚酞的不同大小的瓊脂塊模擬不同大小的細胞,酚酞與naoh 相遇,呈紫紅色,以紫紅色出現的深度,模擬物質擴散進細胞的快慢。二、方法步驟將瓊脂塊切成三種正方形一一用naoh浸泡10min 觀察各塊切面上naoh的深度。三、實驗結論瓊脂塊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少; naoh 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品進店合同協議
- 推廣兼職合同協議
- 英文合伙合同協議
- 生豬代辦合同協議
- 造價合同三方協議
- 置換酒水合同協議
- 浴池轉兌協議合同
- 松子買賣合同協議
- 隱形矯正合同協議
- 襪子包裝合同協議
-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投標方案(專家團隊版-)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勞務派遣勞務外包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全尺寸測量報告FAI
- 高一信息技術第六章結構圖
- 豆各莊鄉土地儲備住宅房屋騰退補償安置辦法
- 【課件】第9課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剪紙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美術鑒賞
- 煤田勘探鉆孔工程質量標準
- 保溫工三級安全教育試題及答案
- 燃氣輪機原理概述及熱力循環
- 限用物質清單AFIRM RSL(2019年年)3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