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國紡織產業,打造“華語時尚”平臺_第1頁
助力中國紡織產業,打造“華語時尚”平臺_第2頁
助力中國紡織產業,打造“華語時尚”平臺_第3頁
助力中國紡織產業,打造“華語時尚”平臺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助力中國紡織產業 ,打造“華語時尚”平臺當歐美風、日韓流在中國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在容 量巨大的國內市場上樹立起“華語時尚”大旗,塑造“中國 創造”的時尚話語權?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作為時尚產業的 重要依托又將如何應對?日前,本刊記者就相關話題采訪了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時尚同盟組委會主任孫瑞 哲。孫瑞哲指出,目前社會上主流的時尚文化各有特點。當 下的國際奢侈品牌幾乎全部產生在歐洲,歐洲時尚是歐洲古 典貴族文化在現代文化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沉淀。文藝復興以 后,貴族文化逐漸向社會層面擴散,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 緊隨其后的美國是一個工業化市場。美國時尚是通過工業化 大生產降低成本,把大眾原本無

2、法企及的時尚變成相對低廉 的產品,讓一般消費者得以消費。日本時尚走的是另一條道 路:以很強烈的區域、民族要素嫁接歐美時尚,形成了日本 風格。中國的時尚之路一直不斷變換發展。近代,歐洲貴族文 化成為許多中國富裕階層追逐的時尚;中國又是一個很大的 消費市場,在容量上接近美國;同時與日本在傳統的民族文 化方面又有很多相近的東西可以借鑒。在這種環境下,中國 時尚應該兼顧文化和市場,創造顛覆性的創新,塑造獨具特色的華語時尚。中國的消費市場層次很多,具備從物美價廉 到高級時裝的消費能力,所以華語時尚之路會是多元化的。 然而華語時尚的主流應該定位在大眾時尚,這是中國時尚的 基本內涵, 其次應該體現受消費者尊

3、重的價值觀, 包括低碳、 環境友好、承擔社會責任等。作為時尚產業重要依托的紡織行業應該如何發展和定 位?孫瑞哲從宏觀層面詳細解讀了紡織行業的發展規劃。溫家寶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強調把促進消費與擴 大城市化率、保障民生發展、加快服務業提升等 3 方面結 合,把擴大消費作為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而紡織 行業與國家的發展戰略有直接關系,衣著類紡織品領域在擴 大國內需求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孫瑞哲結合國家發展戰略,深度分析了紡織行業發展的 應對策略,提出要實現紡織行業的提升,以下 3 個方面需 重點突破。一是量與質的新動力引擎,即下一步產業發展的引擎問 題。改革開放前 30 年,紡織產業發展

4、的動力引擎是規模擴 張,但在“十一五”期間這一局面已開始發生微妙的轉變, 特別是金融危機促使規模效益要讓位于質量效應。按照紡織 工業“十二五”科技綱要的規劃,預計到 2015 年整個紡織 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將達到 3 萬億元,其中科技與品牌的貢獻各占 50%二是收與支的動態新平衡。消費需求的增長(收)和資 源承載能力 (支)的矛盾, 促使紡織產業尋求新的動態平衡。 一方面,行業需尋求可替代的纖維資源,彌補現有纖維資源 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提倡可循環的 資源利用模式, 如天然纖維的回收利用、 化纖產品的再生等, 在社會層面和消費層面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健康的消費理 念。三是新與

5、舊的價值新定位,即紡織產業的價值再定位。 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 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下一步紡織行業的提升有兩個 新的定位:尋找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跨界交互與融合,傳 統產業要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時 尚產業的重要推動力量。在談到今后紡織行業的戰略規劃時,孫瑞哲強調要從 4 個方面著手。 從個體到系統。通過產業鏈聯動,形成集群效 應,提升綜合競爭力。 從封閉到開放。整合全社會的消費需求和設計 能力,從封閉轉換成開放式發展模式。 從有形到無形。注重無形的創新,包括產品背 后的營業模式、文化內涵、品牌價值。 從無序到有序。強調科學發展,重視企

6、業社會 責任,以負責任的態度生產負責任的產品,對環境負責。那么,中國時尚同盟在打造華語時尚中又扮演了怎樣的 角色呢?孫瑞哲從產業鏈的角度詮釋了其重要作用。紡織工業具有垂直的產業鏈體系,且產業鏈各環節環環 相扣。但是不同環節有不同特色,呈現上游慢周期、下游快 市場的特點,這就必然形成產業鏈不同環節不同的運營模 式。作為產業鏈上游一定要針對正常的生產周期建立庫存, 形成一種庫存式的、 計劃式的生產模式 (BTS ),通過這個庫 存來形成整個生產運營能力。而作為產業鏈的下游特別是服 裝領域,要針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反應,形成基于訂單式的 生產模式( BTO )。不同環節擁有不同的運營模式,且具體 需求

7、也不一樣,這就需要通過建立產業鏈的系統性協調。事 實上,產業鏈上游企業將觸角延伸到消費終端來協調生產的 案例在國外并不鮮見,很多國際知名的纖維公司,如杜邦、 蘭精等的核心業務是纖維制造,但都在消費層面上有所建 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國內大多數紡織企業的關注點相對較窄,缺乏在 產業鏈縱向延伸的能力。而時尚同盟則起到銜接產業鏈上下 游的作用,扮演了協調者的角色,縮短了產業鏈上游企業與 消費者最終需求之間的距離。中國時尚同盟自成立以來,在 打造華語時尚平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的亮點之一就 是抓住最佳受力點、著力打造新銳設計師,這既有扶持中國 新生代設計力量的初衷,也有將設計師與紡織產業鏈上游企 業進行嫁接的考量。設計師代表著對市場的切實需求高度敏 感的群體, 把這個群體和產業鏈上游進行緊密嫁接, 使 BTO 與 BTS 兩種模式迅速達成高度的協調, 令產業制造端建立對 市場的快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