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 從 始,把古韻分成十部,至 成十七部,王力分成 部02、 莊子注本到清代有 的莊子集解和 勺莊子集釋。3、切韻是隋代 寫的,分為 o在切韻的基礎上,北宋成廣韻。4、 近體詩的對仗中,有兩種特殊的類型: 和o5、三十六字母中的齒頭音是指,舌上音是指6七言律詩平起仄收式頸聯對句的平仄格式是 o7、作為格律要求,律詩中 、 聯必須對仗。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8分)1、韻目2、之為言3、粘、對4、疏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每題1分,共25 分)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2、有一母見信饑,飯信。3、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4、同我婦子,饁彼南畝。5
2、、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7、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8、春日載陽,有名倉庚。9、七月在野,八月在宇。10、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貝U是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11、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12、八月斷壺,九月叔苴。13、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14、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15、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言之務去。16、英俊鳥集,失其鹿。17、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18、高帝以平計,天子巡狩會諸侯。19、朋酒斯饗,曰殺羔羊。20、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21、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22、信乃令軍中毋殺廣武君,有能
3、生得者購千金。三、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辭方式(每題1分,共5分)1、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2、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陽陵。3、臣聞洪水橫流,帝思俾義。4、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脯。5、侶魚蝦而友麋鹿。四、為下列古文加上標點(每題3分,共6分)1、東坡母成國太夫人程氏眉山著姓其侄之才字正輔第 二之元字德孺第六即楚州子邵字懿叔第七正輔初娶東坡女兄2、(佗)復與兩錢散成得藥去五六歲親中人有病如成者謂 成曰卿今強健我欲死何忍無急去藥以待不祥成與之后十八歲成病竟發無藥可 服以至于死 五、簡答(每題3分,共15分)1、簡述詩經韻例的特色。2、介詞“于” 有哪幾種用法,各舉一例說明3、古書注解的主
4、要容是什麼?4、近體詩有哪些特點?5、說出十三經注疏中為周易、尚書、禮記、春秋左傳和 爾雅作注疏的作者。六、為下列一首詩劃出平仄,說明該詩是否是律詩,為什麼?如果是律詩,有 拗救要指出。(共10分)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葵燒筍餉春耕七、閱讀下面古書的注解,并回答問題。(共16分)(1)哪幾句話是毛傳? ( 2分)哪些話是箋? ( 2分)(2)哪些話是孔疏? (2分)孔疏是解釋誰的話? (2分)哪些話是陸德明經 典釋文中的? ( 2分)(3)“如字”是什麼意思? ( 2分)(4)文中“夭夭”釋為:(2分)(
5、5) 翻譯“之子于歸宜其家人”:(2分)試題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顧炎武,段玉裁,292、王先謙,郭慶藩3、陸法言,206,年4、流水對,借對5、精清從心邪,知徹澄娘& 仄仄平平平仄仄7、頷聯,頸聯二、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8分)1、每一個韻部選用一個字作為代表,(1分)這個代表韻部部類的字叫韻目。(1分)2、 古書釋義術語之一。(1分)是通過聲音關系解釋詞義的方法。(1分)3、所謂“粘”,指上聯的對句和下聯的出句的平仄類型必須是同一大類。(1分)所謂“對”,是指每聯的出句和對句必須是相反的類型。(1分)4、又稱“正義”,古書注解的體例之一。(1分)作者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
6、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這種注解叫“疏”。(1分)三、解釋加點的詞(每題1分,共25分)1、通“煣”,用火熨木使彎曲2、給飯吃3、獲罪4、送飯5、用如名詞, 硬度& 仰視的樣子7、稟告8、開始9、屋檐下10、遺憾11、急忙12、 拾取13、水中高地14、栽種;種植15、務必16、像鳥一樣;帝位17、曾 經;不同18、聚合19、兩杯20、通“罹”,遭遇21、無禮22、懸賞征購四、指明修辭方式(每題1分,共5分)1、代稱2、委婉3、用典4、稽古5、互文五、為古文加標點(每題3分,共6分)1、 氏,姓。才,輔,第二;(1分)孺,第六,州;(1分)叔,第七。兄。(1分)2、 散。藥,歲,者,(1分)曰:“
7、健,死,藥,祥? ”( 1分)之。歲,發, 服,死。(1分)六、簡答(每題3分,共15分)1、( 1)從韻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韻是最常見的形式。(1分)(2)從一章中韻數看,可以分為一韻到底和換韻兩類。(1分)(3)從韻腳相互距離看,有句句押韻、隔句押韻和交韻。(1分)2、( 1)介紹動作發生的處所、時間。(1分)(2)介紹動作行為的對象。(1分)(3)介紹比較的對象。(1分)(4)介紹主動者。(1分)3、( 1)解釋詞義 (2)闡述語法(3)說明修辭 (4)注明字音(5)校勘文字 (6)串講文意4、 ( 1)講究平仄,一般只押平聲韻。(1分)(2)用韻要求嚴格,一韻到底,不許臨韻通壓。(2分
8、)5、 周易:王弼、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1分)尚書: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漢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1分)春秋左轉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爾雅:晉郭璞注,宋邢昺疏;(1 分)七、為下列一首詩劃出平仄,說明是否是律詩,為什麼?如果是律詩,有拗救 要指出。(共10分)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4分)是律詩。(1分)原因:講究平仄,押平聲韻;共八句,56字,每兩句一聯,講究粘對,中間兩聯對仗。(2分)有拗救,頸聯出句第五字“竹”應平而仄,拗;對句第三字“自”應平而仄,拗,第五字“沙” 應仄而平
9、,既救本句第三字,又救出句第五字。(3分)八、閱讀古書的注解,并回答問題。(共16分)(1) “蓁蓁形體至盛也”、“一家之人盡以為宜”為毛亨的傳。(2分)說 明:指出1句給一分。“家人猶室家”為玄的箋。(2分)(2)“正義曰”至篇尾,為孔穎達等人的疏。(2分)孔疏是解釋箋的。(2分)“蓁側巾反”為陸德明經典釋文中語。(2分)(3)“如字”通常是告訴讀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這個字要按照它本來的讀 音讀。(2分)(4)茂盛的樣子。(2分)(5)這位姑娘要出嫁,能使她的家庭和順。(2分)第一部分古代漢語基礎知識一、古代漢語常用工具書1字典辭書的編排:1)按部首和筆畫排列。2)按音序排列。3 )按排列
10、。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兩個漢字拼注一個漢字讀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與被切字聲母相同, 下字與被切字韻母、 聲調相同。女口:“呼報反”, 即用“呼”的聲母 h和“報”的韻母ao聲調(、)相拼,是“號”或“愛好”的“好”。 3)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3釋義方式:1)直訓:也叫語詞式。它用一個詞去解釋另一個詞。如:元,始也。2)描寫:對被釋對象的特征、形狀、位置、作用等給予解釋。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漿、人鼓之以 節歌。3)義界:也稱為定義式。如:斗,十升也。4)譬況:即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難以解說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4常用工具書:1
11、)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著。是我國規存最早的字典。全 書分漢字為540部,開創了以部首統率漢字的字典編纂法,收字以小篆為主。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 49看開始編寫的,參加編寫的有玉書、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編成。這部字典按部首筆畫的多少,把214個部首分別歸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3)漢語大字典:是一部解釋漢字形、音、義的大型語文工具書。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 國搜集漢字單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單字五萬六千個左右。4)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等單位聯合編寫,1979年出版。收古漢語常用字三千七百多個。修訂版于1993年問世。5)辭源:專門為閱讀古籍和古代文史
12、研究使用的工具書。6)辭海:是一部綜合性的辭書。所收對象除單字外,主要是語詞、人物、著作、歷史 事件、古今地名、團體組織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古語今語、古義今義并收。7) 漢語大辭典:由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書十二卷,共收單字二1萬二千個左右,詞目約三十七萬條,五千余萬字。是一部大型的歷時性的詳解語文詞典,它試圖從語詞的歷史演變過程加以闡述,古今兼收, 源流并重。首先,這部詞典是迄今漢語語文辭書中搜羅最為宏富的一部大型語揮文詞典。 其次,這部詞典引例豐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編寫成 的,保證了收詞立目、釋義探源方面
13、能超逸前人。8)經傳釋詞:清王引之著,是一本著重研究先和漢代經傳中虛詞特殊用法的著作。9)詞詮:近人樹達著。這部書收集了古書中常用的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及一部 分代詞、動詞、副詞,說明它們的用法、意義并引書證。(10)詩詞曲語辭匯釋:近人相著。這部書匯集了唐宋金元明以來流行于詩詞劇曲中的特殊魚詞537個,作者從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較推敲,考釋語辭的含義和作用。 這部著作是我們閱讀和研究古典詩詞曲的重要參考書和工具書。二、漢字的結構1、漢字的結構與“六書”1)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2)象形:象形字的結構特點是依樣畫葫蘆,即許慎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如日 月、止、目、人
14、、車、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3)指事:許慎的定義是“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認識大體,仔細觀察就 發現意義所在。 口: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4)會意:許慎:“比類合誼,以見指揮”,字面意思是會合成意,即由若干符號相互構成 一種聯系來表達某種意義。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5)形聲:由兩個部分構成,一個部分表示意義或字義的屬類,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 分大致地表音,叫聲符。如:江、河、柳等。6)假借:許慎:“本無其字,依聲托事”。有些詞原先沒有為它造過專用字,只是從現成的字中選取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后來習慣了,這個字也就
15、歸它使用了。女口:莫。7)轉注:許慎:“建類一首,同意相受。”即兩個字的部首相同、兩個字的意義有引申關 系。如:考、老。8)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的位置:(1 )左形右聲。如:松、理、越。(2 )右形左聲。如雕、期、鴻、救。(3 )上形下聲。如茅、空、簡。(4 )下形上聲。如基、裳、姿。(5)外形聲。如園、閭、街。(6)形外聲。如辯、聞、讎。9)形符和聲符位置有反常的情況:如“視、祁、錦、欽、和、蝕”是右形左聲,“釗、 到”是左形右聲,“悶、問”是形外聲,“閨、閣”是外形聲,“孟”是上形下聲,“篤、 筑、竺”是下形上聲。10) 形符和聲符不能按自然結構分析:(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騰、滕、裁、
16、栽、穎、潁、佞、疆。(2)聲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3)形符藏于聲符中間:贏、羸、辯、辨、哀。(4)聲符藏于形符中間:裹、衷、戚。(5)互相穿插,分合離奇:隨、游、賴。11) 省形和省聲:有少數形聲字,它的形符或聲符已經簡省,必須補全才能起表意或表聲作 用。如:釜,從金省,父聲。雷,從雨,田省聲。12)最早成系統的文字,現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13)文字的演變階段:(1)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周金文。戰國西方周的“籀文”屬大篆文字。六國系統的文字是“古文”。小篆、隸。(2)今文字:漢隸、章草、行書。晉真書(楷書)。14)隸變: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15
17、)隸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1)部首形體的變化:如“人”變為“仁,“心”變為“忙。(2)簡省或訛變。如“春”, 從卄從日,屯聲,(上部訛變)。“更”,從攴丙聲(整體訛變)。(3)混同,是訛變的后果。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隸變后就混同了。如“服”從舟而不從月,“膾”從肉而不從月。16)本義:漢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詞義稱為文字的本義。17)如何探求本義:探求本義,既不能脫離文字形體,也不能脫離文獻用例。若撇開字形,僅從文獻用例追溯詞義的源頭,是無法或難以辦到的。 如誅;若僅根據字形而脫離文獻語言,探求本義也是不大可能的。如高。三、古書中的用字1假借字:凡文獻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記錄的詞不是該字的本義或
18、引伸義,這個字就是假借 字。2、假借字的分類:(1)本無其字(2)本有其字3、古今字: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 后的叫今字。如“莫t暮”。4、 古今字的形體:(1)古字+形符t今字。如“其t箕” “取t娶” “昏t婚”。(2)古字改變形符t今字。如“說t悅” “振t賑” “沒t歿”脹”。(3)古字略加變形t今字。如“大t太” “閑t間” “t陣”。(4)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體上可能 無關。如“亡T無” “伯T霸”。5、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古今字假借為其他用途,又為它的本義造今字。如“正t征”“隊t墜” “或t域”。(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義
19、,又為它的本義造今字。如“責t債”“益t溢” “景t影”。(3)古字用于表示本義,又為它的引申義造今字。如“解t懈”“家T嫁” “支T肢” “道T導”。(4)古字用于表示本義,又為它的假借義造今字。如“辟T避” “厭T饜” “與T歟”。6、古今字與假借字的關系:二者有交 *現象。古今字立足于時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 字則立足于文獻中文字所表示的意義跟它的本義是否有關。7、 異體字:(1)狹義的異體字指讀音相同,意義相同,而形體不同的文字。(2)廣義的 異體字除包括狹義異體字外,還包括文獻用的假借字和古今字。本教材討論的是前者。8、 異體字的形體類別:(1)文字結構類型的不同。如“淚 -”
20、“野-” “看-”。(2)同是會意字,而構成成分不同。如“明-”“棄”。(3)同是形聲字而成份或位置不同。如“煙”“歌-”“村-”“嶺-”“鞍-”。(4)隸變不同或文字訛變。如“春 - -”“享-”。(5)為了書寫方便而形成的俗字。如“冊 ”“別-”。(6)還有一些 是古體字。如“禮-”“無-”。9、異體字的辨識:(1 )同出一源,分化后分工明確。如“烏”和“於”原先是同一個字,春秋后才逐漸分化為不同形體,二字分工明確,意義不同。因此它們曾經是異體字,現在卻不算了。( 2)雖然通用,但有一個義項不通用。如“修”和“”是通假關系,而不是異體關系。10、 繁簡字:簡化字與被簡化的繁體字合稱為繁簡字
21、。(1)簡化字:特指1956年國務院公布的漢字簡化方案所頒布的簡化字,不一定筆畫少就是簡體字。(2)繁體字:特指與簡化字相應的繁寫楷書字體。11、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1)同形字:有些簡化定與古書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實際上是讀音和意義都不相同的兩個字,形體相同純屬于巧合。如“臘-” “術-” “適-”。(2)同音替代字:簡化字中有一些來源于原先意義不同的同音(或音近)字,如“后後”“藥-”“仆-”“幾”“谷-”。(3)兩字共簡為一形,必須注意判別它代表 的到底是哪一個字。如“鐘”是“鍾”和“ ”的簡化字。另外還有“歷-、”“復-、。4詞義變化的類型:從古今詞義的圍著眼, 可以把詞義的變化
22、分為詞義的縮小、詞義的擴大、詞義的轉移三類。(1)詞義的縮小:其特點是古義的圍大于今義,今義一般包括在古義之中。如“墳”古義是用土堆積而成的高地,今義是埋尸體的土堆。“臭”古義是氣味,今義是難聞的氣味。另外還有“親戚”“宮”“禽”“丈夫” “丈人”等。(2)詞義的擴大:古義的圍小于今義。如“焚”古義是放火燒山進行圍獵,今義泛指一切焚燒。另外有:“響”“色”“河”“江”“裁”等。 詞義的轉移:詞義由指甲事物變為指乙事物,詞義中心轉移,而甲乙事物之間又有一定 的聯系。如“封”古義指積土成堆,今義指封閉。另外還有“走、腳、獄、誅、貨”等。1詞的本義:多義詞的幾個意義,其中一個意義是詞義引申的起點,這
23、個意義就是詞的本義。我們所講的本義是指詞在文獻語言所使用的幾個意義中作為引申派生起點的那個意義。2、引申義和本義的關系: 二者間的關系有遠有近。1)近引申義同本義之間一般是一詞多義的關系。2)遠引申義同本義之間可以是一詞多義,也可以是兩個同源詞。3、依據什么來探求詞的本義:1)借助詞的書寫形式。如“誅”從言,本義是譴責。2)考察文獻語言用例。如“獄”在先文獻中都是“訴訟”、案件義,到漢代文獻才有當“監獄”講的,因而本義是“訴訟”。4、詞的引申義:在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中,由本義派生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7、直接由本義派生出來的意義叫直接引申義。由直接引申義派生出來的意義,對本義來說,就是間接引申義。
24、如“防”的本義;堤壩。直接引申義:堵水、防水。間接引申義:禁阻、 防備、防止t約束t規、標準。第十六節古書的注解1古書的基本體例:有傳、注、箋、詁、解、章句、音義、正義、補注、集注、集解、集釋等。大致類型有:(1 )傳注體:用以解釋古書正文,(2 )義疏體:既解釋古書正文,又 解釋前人注文。(3 )集解(集注、集釋)體:在同一本古書下洪各家注釋。2、 十三經注疏本中,詩經注疏包括的四家的注解,即西漢毛亨的毛詩故訓傳, 東漢 玄的毛詩箋,唐陸德明的毛詩音義(又叫釋文),唐孔穎達的毛詩正 義(又叫疏)。3、 古書注解的容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1 )解釋詞義(2 )串講文意(3 )分析句讀(4 )提
25、示語法(5 )說明修辭表達方式(6 )詮釋典故成語(7 )校勘文字。4、古注中的“章句”體,著重于串講和提示文意。不僅串講文句大意,還往往把文章的段 落大意歸納出來。“集注體”的古注有時也這樣做。5、古注的常用術語:(1 ) “曰、為、謂之”:用來辨析意義相同相類的詞語間的細微差別。用法是“解釋語+曰、為、謂之T被解釋語”。如“豕一歲曰豵”,“豵”是被解釋語。(2 )“謂”:以狹義釋廣義,以具體釋抽象,以分名釋總名。偶爾有用“謂”辨析相關相 類的詞語的意義差別。如“有謂富也,亡謂貧也”。(3 )“猶”:被釋語在前,解釋語在后。使用這個術語大致有四種性質:用同義(包括近義)詞來解釋。如“同猶俱也
26、。”用遠引申義來解釋。如“老猶敬也,幼猶愛也”。以今語 釋古語。“誰為,猶為誰也。”以常用字釋非常用字。如“直猶但也。”(4 ) “貌,之貌”:都用來解釋表示某種性質、狀態的形容詞,相當于“的樣子”。如“莞爾,小笑貌”。(5 )“辭(詞)也、語詞也、語助也、發聲”:古注中使用這些術語,大都是用來說明某字是虛詞(主要是指語氣詞)。如詩經:“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毛傳:“思,辭也。” 意思指“思”是虛詞。(6 ) “之言、之為言”:一般都是聲訓,即用被解釋的詞的聲音相同或相近的詞來進行解釋,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義或同源詞,并不是解釋這個詞在句中的具體表達義。如禮記:“古者公田藉而不稅。”玄注:
27、“藉之言借也。”古注中也有用“之言”來解釋用字 通假現象的。如詩經:“既敬既戒,惠此南國。”箋:“敬之言警也。”(7 ) “言”:是用來點明詞語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即含意,包括用來串講正文。如詩經:“黽勉同心,不宜有怒。”毛傳:“言黽勉者,思與君子同心也。”(8 ) “讀為、讀曰”:這兩個術語主要是用來說明通假,即用本字來說明正文中的假借字 及古今通用字口:“信,讀為伸”,“巨,讀曰詎。”,“倍讀曰背”。(9 ) “讀若、讀如”:主要用于注音,起標明音讀的作用。如“信,讀如屈伸之伸, 假借字也。”(10)“如字”:用于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讀音來讀。如:禮記:“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
28、惡臭,如好好色。”陸德明音義:“惡惡,上烏路反,下如字。 好好,上呼報反,下如字。”意思是“前面的惡字反切音是烏路,(即取烏的聲母 路的韻母,讀。)。后面的惡,讀它通常的音。前面的好,讀呼報反切出 來的音,后面的好讀它通常的音。”(11)“當為、當作”:用來改正古書中的誤字。如周禮:“誦四方之傳道”。玄注:“故書傳作傅,杜子春云:”傅當作傳“。(12)“衍、脫”:“衍”是用來說明古書中多出了文字的現象,“脫”是用來說明古書中 脫落了文字的現象。6、怎樣利用古注:(1 )批判吸收,(2 )正確取舍,(3 )聯系正文,(4 )融會貫通。第十七節古書的標點1古人讀書時要自己斷句,用。”和“、”作為句
29、子結束和句間停頓的標記,叫做“句讀()” 刻書附有句讀,是從宋代開始的。2、古書標點的注意事項:(1 )注意正確地點斷句子。所斷開的每個句子必須各自成立。句句可以講通。必須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2 )注意引語的有無和起迄,注意使用引號。(3 )注意句子的結構層次。3、 古書標點致誤原因:(1 )詞匯方面,(2 )語法方面(3 )音韻方面(4 )古代文化 常識方面。第十八節古文今譯1近代學者嚴復概括歸納了三項翻譯原則:“信、達、雅”。“信”指譯文要忠實于原文的意思,要準確:“達”指譯文的表達要通順、曉暢。“雅”指譯文的語言要典雅,能反映原 文的語言風格。2、今譯的具體要求和方法:(1 )
30、每個句子中的各個詞都必須力求在譯文中得到落實,能對譯的應做到一一對譯。(2 )在句法結構和詞序方面,應盡可能對照原文進行直譯。凡古今不同的語法形式如古代漢語的詞類活用、特殊詞序、特殊的詞組結構及習慣格式,則應按照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予以轉換。(3 )對古文中所用修辭手段和古代文化專有名詞,今譯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處理。(4 )譯文忠實反映原作品的語氣和感情色彩。第十九節古今語音的異同1語言是不斷變化的,語言的二要素(語音、語法、詞匯)都在變化。與詞匯相比,語音的 變化相對要慢一些。但古今對比還是有較大的差別。古今語音每個音節都可分成聲韻調三部分。2、 古韻和今韻的不同:(1)從詩歌的韻腳看古今韻的不
31、同。 (2)從聯綿詞的讀音來看, 古今韻不同。古代的疊韻聯綿詞用今音念, 仍然是疊韻的情況居多。 但是也有一些疊韻聯綿 詞,用今音念,已經不成疊韻了,這正是反映了語音起了變化,古韻和今韻是不同的。3、聯綿詞:是兩個音節合成的單純詞,又稱聯綿字。特點是兩個音節,一個詞素連綴成義 而不能拆開。拆開后各個部分沒有意義。如:匍匐、滂沱、囫圇、蟋蟀。聯綿詞的兩個音節 又大都具有雙聲和疊韻的關系。雙聲:即聲母相同。疊韻即韻母相同。4、古今聲母的不同:也可由聯綿詞反映出來。 古雙聲的聯綿詞在今音讀來還是雙聲的占多 數,但是也有小部分卻因字音的變化而不再構成雙聲關系了。5、 古今聲調的變化:中古的聲調是平上去
32、入四類。從元代以后,北方話中不僅入聲韻消失 了,而且入聲調也轉入了其他的聲調。6明末杰出的古音學家第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第二十一節詩律1、律詩最終完成于初唐的佺期、宋之問之手。2、古體詩:只要求押韻和句式大致整齊(五言或七言)就叫古體詩。3、今體詩:嚴格按律詩的格律要求寫作,就叫今體詩(或近體詩)。4、近體詩的形式特點:在句數、押韻、平仄和對仗四個方面都有許多講究。(1 )句數:是固定的,規定律詩是八句,絕句是四句。還一種長律,又稱“排律”,以五言為常,一般 限制在十二句,也有超出此數的。這種排律是律詩的重復擴展,只能看作是律詩的變體。(2
33、 )押韻:近體詩對押韻的要求非常嚴格。 A位置:a每聯對句的尾字;b第一句可入韻 可不入韻。偶句一定要用韻。 B特點:a用“平水韻”的106部為用韻標準;b 一般押平 聲韻;c韻腳只能取同一韻部的字,即不能出韻; d不能轉韻。(3 )講究平仄:是近體詩的最主要的特點。平仄是對四聲的分類,“平”指平聲(陰平、陽平):“仄”即不平,指的是上、去、入三聲。對現代漢語來說,“平”也是指陰平、陽平:“仄”指上聲、去聲。古代的入聲字已經分到現代漢語的“四聲”里去了。(4 )講究對仗:詩詞創作中的對偶叫對仗。a律詩的首尾聯可對可不對,頷、頸二聯必須對仗。b詞義的對待是對仗的形式要求。c絕句不要求對仗, 使用
34、對仗時,大多數在前面一聯。d對仗原則:平仄相對;詞性相同;詞義(容)相對。5、絕句:“絕”是斷絕的意思,絕句即截取律詩任何相鄰的兩聯而成。6、近體詩的四種平仄格式:五言詩: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七言詩的句式: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7、律詩分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8、詞每聯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同一聯出句和對句的平仄相反,稱做“對”;上一 聯對句和下一聯出句頭二字的平仄相同,稱作“粘”。不符合“對”的規則的叫“失對”; 不符合“粘”的規則的,叫“失粘”。9、用“粘” “對”和用韻
35、規則,可以從近體詩的四種平仄格式,得出以四種不同平仄格式 的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甲、五律仄起仄收式(七律平起仄收式)(II )II 。C (II )II,D (-)IIII.A () III , B (II )II -。C(II)-II ,D(-)IIIo乙、五律仄起平收式(七律平起平收式)D () III, B (II )II -。C(II)-II ,D(-)IIIoA () III , B (II )II -。C(II)-II ,D(-)IIIo丙、五律平起仄收式(七律仄起仄收式)C ( II )II , D () III-o A()II -IBII)II oC ( II )II , D
36、() III-o A()II -IBII)II o丁、五律平起平收式(七律仄起平收式)B ( II )II , D () III-o A()II -IBII)II oC ( II )II , D () III-o A()II -I5BII)II o(注)“一” 平:“ | ” 仄。簡化格式:甲:ABCDABC乙DBCDABC丙CDABCDA丁 BDABCDAB只要把四種平仄格式記住, 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律就能推出。10、“犯孤平”: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字,除了韻腳之外,就再沒有平聲,稱作犯孤平。11、拗救:出現不合平仄、不合聲律的拗句,采取補救辦法,術語上就叫拗救。拗救的幾種 方
37、法:(1 )孤平自救:在 B句中,為避免犯孤平,將第三字(指五言的,七言的就加二字,是第五字。以下同)改為平聲字,即| 改為| | 。我們稱它為“ B1拗3自救”。(2 )特種拗救:C句3拗4自救。即成了“一一 |(3 )對句拗救:有兩種情況。aA句4拗,B句3救,即“ |, | 。” b.A4拗,B1拗B3救。即 | | 。” (拗:是字下加,救:是字下加*)12、 如何分析近體詩的平仄:(1 )找出入聲字(一般考試卷上都給注明)。(2 )逐字畫 平仄。(3 )根據首句第二字和尾字的平仄,確定屬哪種格式。如“五律平起平收式”。(4 )寫出平仄譜。(5 )將詩的平仄與標準譜對照,把不合譜的字上
38、畫圈。(6 )看是否有拗救現象。13、近體詩對仗的種類:(1)工對:同一詞類中分門別類很細微,如人名對人名,色對色,數詞對數詞等。(2)寬對:只要求詞類相同。(3 )借對:借音借義。第二十二節詞律1詞:是“曲子詞”的簡稱,它的別名之一叫“長短句”。2詞調:是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3、詞牌:詞調的名稱叫詞牌。 (1 )由于后來詞調失傳,加上詞與音樂的逐漸分離,詞牌的作用僅止于規定字數、句式、平仄和用韻了。(2 )詞牌有些原先就是詞的題目。( 3 )同調異名:是同一詞牌具有兩個以上的別名;(4 )同調異體:是指同一詞調有幾種別體。4、詞譜:是詞調所包含容的具體描寫。5、詞的用韻:詞人所遵循的還是“平水韻”。詞的用韻都是詞調所規定的,其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1 )一韻到底。(2 )同部換韻(3 )平仄換韻。有二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鋼材購銷合同模板
- 【合同范文】公司轉讓協議范本10篇
- 2024-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可打印
- 2025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歷年真題】
- 2025公司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培優A卷)
- 2025鋼材交易合同書范本
- 2025上海兆盛專利事務所委托代理知識產權事宜合同
- 美國和外星人合作協議
- 2025商家雇傭勞動合同模板
- 2025年CDMA移動通信手機合作協議書
- 國家開放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藥品網絡交易服務三方平臺質量管理體系文件-B2B平臺(完整版)
- 護士延續注冊體檢表
- CJJ 82-2012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服裝導購工作合同范本
- GB∕T 23524-2019 石油化工廢鉑催化劑化學分析方法 鉑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 寶寶生日祝福可愛卡通電子相冊PPT模板
- 盜竊案件現場勘查應注意的問題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二級上Dinner for a Dragon 教學設計
- 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一人一檔)
- 80噸吊車性能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