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制劑的應用研究論文_第1頁
鈣制劑的應用研究論文_第2頁
鈣制劑的應用研究論文_第3頁
鈣制劑的應用研究論文_第4頁
鈣制劑的應用研究論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鈣制劑的應用研究論文關鍵詞:鈣制劑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成份,絕大部分鈣都儲存在骨組織中,骨鈣量約占人體鈣總量的90%以上。正常情況下,骨鈣中約99%的鈣是相對穩(wěn)定的,稱為穩(wěn)定性鈣;約1%的骨鈣可與細胞外液交換,稱為可溶合鈣(misciblecalcium)。軟組織鈣、細胞外液鈣和可溶合鈣合稱為不穩(wěn)定鈣。穩(wěn)定性鈣和不穩(wěn)定鈣通過可溶合鈣不斷進行鈣交換,舊骨中的不穩(wěn)定鈣不斷進入血循環(huán)和細胞外液,腸道吸收的鈣又不斷通過血循環(huán)沉積在骨中。 鈣不僅是骨礦物質的重要組分,并且對機體內許多細胞的功能及整體的生理功能有很大影響。鈣主要以其離子形式發(fā)揮作用,作用方式類似激素的第二信使,因其在細胞漿膜內外的

2、離子濃度差異可達數(shù)千倍,受刺激后鈣離子濃度的變化可使信號由膜外傳遞至膜內。在細胞水平上,鈣離子最重要的作用是對膜結構和膜穩(wěn)定性的作用。存在于骨骼中的鈣主要維持人體骨骼的物理強度,并且與血液中的鈣離子保持動態(tài)平衡。鈣離子與血液凝固過程有密切聯(lián)系,為凝血的第輔助因子,在第因子的激活過程中,需要鈣離子的參與,另外鈣對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傳導,以及心肌細胞作用的發(fā)揮具有重要的作用1,2。 1體內鈣代謝的調節(jié)機制 1.1腸鈣的吸收與其影響因素 鈣主要從小腸吸收,腸鈣吸收過程以主動轉運過程吸收為主,該過程需消耗能量并依賴于1,25-(OH)2VD3,該過程是可飽和的;此外還有依賴濃度梯度吸收的被動彌散過程,

3、該過程是不飽和的。 有多種激素可調節(jié)腸鈣的吸收,其中很關鍵的是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chǎn)物1,25-(OH)2VD3。1,25-(OH)2VD3被運輸?shù)侥c粘膜細胞后與特異性受體結合,使鈣結合蛋白(CaBP)等蛋白的合成增加;并增加刷狀緣粘膜細胞的通透性,促使鈣離子進入粘膜細胞。 腸鈣吸收還受其它多種激素的影響。其中甲狀旁腺激素(PTH)是通過增加腎臟1a羥化酶的活性,從而增加1,25-(OH)2VD3的產(chǎn)生而生效的;降鈣素具有雙重作用,即小劑量抑制,大劑量促進腸鈣吸收;此外生長激素、性激素均有促進腸鈣吸收的作用。高劑量的腎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能夠減少腸鈣吸收。 1.2血鈣水平的調節(jié)機制 血鈣主要以離子

4、鈣、蛋白結合鈣和與小分子陰離子結合的鈣三種形式存在。其中僅有占血清總鈣47%的離子鈣具有鈣的生理活性。一般情況下,血清總鈣水平與鈣離子的水平是一致的,測定血清總鈣即可反映離子鈣的相對水平。 正常狀態(tài)下血鈣只在很窄的范圍內波動。人體調節(jié)血鈣和鈣離子水平的三大器官是腸、骨、腎,許多調鈣激素也是通過這三大器官發(fā)揮作用的,血鈣調節(jié)系統(tǒng)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整體,當血鈣下降時,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促進腎臟1a羥化酶活性增加,使1,25-(OH)2VD3合成增加,后者一方面使腸鈣結合蛋白生成增加,促進腸鈣吸收;另一方面與甲狀旁腺激素一同動員骨鈣釋放入血,最終使血鈣升高;反之,當血鈣高于正常水平時,會

5、抑制甲狀旁腺激素分泌,使1,25-(OH)2VD3合成減少,腸鈣吸收減少,骨鈣動員減少,最終使血鈣降低。 2鈣與骨質疏松的關系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骨礦物質和骨基質隨年齡的增加(或婦女的絕比)等比例地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發(fā)生改變,使骨的正常荷載功能發(fā)生變化。骨折危險明顯增大,伴有周身骨骼疼痛和體態(tài)變形的一種疾病。質疏松癥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但與鈣代謝異常,特別是鈣攝入不足有密切的關系。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增加鈣攝入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的有效營養(yǎng)學方法,改變飲食和補鈣都是可行的增加鈣攝入的方法,改變飲食以達到最適攝鈣量的水平較為困難,因而補鈣已作為達到提高鈣攝入的主要手段2

6、。 正常人日服鈣1000mg-2500mg不會導致高血鈣和或高尿鈣癥。NIH最佳鈣攝入學術討論會也提出大多數(shù)人日服2000mg鈣是安全的。Curhan等提出高的飲食鈣攝入會降低腎結石發(fā)生的危險4。并且有文獻報道按推薦日服劑量(RDA)攝入鈣劑有助于預防高血壓5。 3國內外主要的鈣制劑種類 目前在美國,經(jīng)典的鈣片,如葡萄糖酸鈣,因含鈣量低已很少使用,臨床醫(yī)生案頭手冊(PDR)1993版中推薦的口服鈣劑主要是碳酸鈣、枸櫞酸鈣和葡萄糖醛酸鈣,成人劑量500mg1000mg鈣/天,尤其是碳酸鈣,因其含鈣量高、無副作用、價廉,已成為主要的鈣補充劑。1989年美國藥典藥物情報(USPID)中介紹的16種口

7、服鈣劑中有10種為碳酸鈣片;1993年美國PDR非處方藥中亦推薦了6種來自生物體的碳酸鈣片3。 碳酸鈣作為抗酸劑使用已有150年的歷史2,而作為一種安全、有效、價廉的鈣制劑目前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已被廣泛應用。在美國所有鈣補充劑(碳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醋酸鈣)和鈣強化的食品、牛奶中,碳酸鈣為補充同樣量的鈣而價格最低的品種6。 Sheikl等研究各種鈣鹽和全脂牛奶中的鈣在胃腸道吸收的差異。結果表明年輕健康的禁食試者,每人服500mg元素鈣,其吸收并無差異,而此結果又與在試管中的溶解實驗結果相當,即在pH2.5(模擬胃酸環(huán)境)及pH5(模擬小腸上段環(huán)境)1小時內鈣劑大都可以完全溶解。由

8、此結果顯示,似乎胃腸道中的pH值在5左右,大部分鈣鹽的吸收應相近7。Kanerva等認為溶解是碳酸鈣中鈣生物利用度的決定性因素,溶解不完全將顯著降低但不會徹底抵消鈣的生物利用度。Sheikl等人還探討了兩種碳酸鈣制劑在模擬胃酸的溶出速度及口服后吸收的比較,發(fā)現(xiàn)賦形劑、添加劑、顆粒大小、壓片方式等都會影響制劑的崩解和溶出,進而影響生物利用度。 4鈣制劑質量的主要評估方法 目前國內鈣劑已發(fā)展了數(shù)十種,應用相當混亂,缺乏客觀的評價方法。國外的鈣劑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普遍采用研究鈣劑生物利用度的方法評估鈣制劑質量的優(yōu)劣。 由于人體內存在極為靈敏的鈣平衡調節(jié)系統(tǒng),在PTH等調鈣激素的作用下,血液中

9、鈣離子通常維持在2.102.55mmol/L,故口服鈣劑后血鈣濃度不會長時間有很大變化,無法作出藥時曲線;人體吸收的鈣主要經(jīng)尿排泄,特別是在骨鈣代謝平衡的情況下(如絕經(jīng)前婦女),攝入的鈣在腸道吸收后基本不進入骨骼的鈣庫,而由腎臟排泄,因此可以選用尿鈣排出量作為測定鈣劑生物利用度的指標,結合血PTH和血鈣濃度,共同反映不同鈣劑生物利用度的差異。 目前鈣補充劑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鈣平衡法、腸洗出法、放射性鈣回收法、雙同位素法及口服鈣負荷法。 同位素(穩(wěn)定性或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方法(包括放射性鈣回收法和雙同位素法)被認為是單次給藥后研究其吸收情況的最可信方法。此類方法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只有當標

10、記用的同位素均勻摻入到鈣制劑中后才能用于測定鈣吸收,鈣平衡法被廣泛地用于動物及人體的鈣吸收測量中。該方法要求精確控制飲食中的含鈣量并收集測試期間所有的尿樣與糞樣,受試者必須在代謝室內生活很長時間以保證實驗不受干擾,因此該方法雖然能提供精確的鈣吸收值,但過于昂貴,不適用于快速監(jiān)測不同鈣制劑的生物利用度的差異。腸灌洗法雖能夠提供腸內較精確的凈鈣吸收,但由于灌洗操作使腸內環(huán)境變得不同于正常生理狀態(tài),可能會導致特異的吸收,另外受試者可能難以接受腸灌洗的操作。 口服鈣負荷實驗(OralCalciumLoadTest)又稱口服鈣耐量實驗,當攝入鈣吸收后,血鈣上升和PTH濃度下降導致尿鈣排出增加,本方法通過

11、測量服藥后2小時4小時尿鈣的升高估算鈣吸收。以往文獻報道:用口服鈣負荷法和標準同位素法在同一個體中所測得的鈣生物利用度是一致的8;另外,利用口服鈣負荷實驗測得的體內鈣生物利用度與體外鈣片崩解度明顯相關(r=-0.72,p=0.043)8,口服鈣負荷實驗在禁食狀態(tài)下進行,可能與正常狀態(tài)的生物利用度有差異;而給予標準餐則會使胃腸道的吸收產(chǎn)生適應性改變(如胃酸分泌增加)而影響鈣劑吸收情況的考察,而且增加了實驗的難度。 總的來說,口服鈣負荷實驗相對簡單,費用較低,實驗結果正確,能較好地反映鈣劑的生物利用度情況,因而在國外已被廣泛采用。 參考文獻 1劉忠厚主編.骨質疏松癥.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2. 2

12、GoodmanandGilmansThe PharmacologicalBasisofTherapeuties.6thedition.Chapter65,Agentsaffectingcalcification:calcium,parathyroid,hormonecalcitonin,vitaminD,andothercompounds.MacmillanPublishingCo.,Inc.,1980:15249 3冷煒.口服鈣制劑的現(xiàn)狀.中國藥事,1995,9(1):134 4CurhanGC,WillettWC,RimmEB,StampferMJ.AProspectiveStudyofD

13、ietarycalciumandothernutrientsandtheriskofsymptomatickidneystones.N.Engl.J.Med.1993;328:8338 5PavelHamet.TheEvaluationoftheScientificEvidenceforaRelationshipBetweenCalciumandHypertension.J.Nutr.1995;125:311S400S 6HegarthV,StewartB.TheCostofCalciumSupplements.N.Eng1.JMed.1988;319(7):449 7SheikhMS,AnaCAS,Nicar MJ,SchillerLR.Gastrointestinalabsorptionofc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