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登上月球》教學實錄_第1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登上月球》教學實錄_第2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登上月球》教學實錄_第3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登上月球》教學實錄_第4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登上月球》教學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5 登上月球 教學目的:1.會查閱網(wǎng)絡信息源,能抓住關(guān)鍵信息源,會提煉有用信息;能大膽想象,能用邏輯推理的方法探究月球外部條件之間的聯(lián)系。2. 在收集資料中合作,在交流資料中互動,在研究資料中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樂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科學探究中的問題。3認識月球的概貌;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歷程。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指導學生學會利用網(wǎng)絡資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難點:增強對月球知識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及空間想象能力。教學準備:學生收集月球的有關(guān)知識。多媒體課件、有關(guān)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的視頻。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引發(fā)探究談話:同學們,看天空中那一輪明月,美嗎

2、?古人曾有過許多關(guān)于月亮的傳說,你能說幾個嗎?生: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生:還有吳剛伐桂的故事。教師:月球上真的有嫦娥和吳剛嗎?這只是人們對月亮的一種朦朧的認識,也是人類最早的登月向往。但是月球從來都不是一個充滿著浪漫氣息的星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登上月球,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板書課題: 登上月球 )二、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1、交流對月球的認識師:關(guān)于月球,你都知道哪些知識?學生交流,教師指名回答。師:你還想知道月球的那些知識?生:我想知道月球表面是什么樣的?生:我想知道什么是環(huán)形山?生:我想了解月球離我們有多遠?生:月球上有沒有生命?。(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月球表面、環(huán)形山、月球到地球的距離、

3、大小、有沒有生命、晝夜溫差、月球引力、體積。)師:剛才同學們提出了許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如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月球的大小、有沒有生命等,這些問題都屬于月球的概貌。首先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有關(guān)月球的資料,現(xiàn)在拿出來共同交流,并把你的收獲填寫到探月卡上。問:在交流之前,我們要注意什么?生:內(nèi)容不能添的太多。生:書寫要工整。師:是的,填寫的內(nèi)容要簡潔明了。現(xiàn)在,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探月卡。(學生分組交流,教師指導補充。)師:剛才看大家討論交流的非常熱烈,相信一定有很多收獲,那個小組為大家匯報一下。指名小組的匯報員上臺前利用實物投影展示“探月卡”進行匯報。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回顧

4、一下這幾個知識點。課件展示圖片:距離、生命、歷程、表面、溫差等。2、月球的認識歷程師:剛才,我們通過查閱資料,只用了很少的時間就對月球有了深刻的認識。但是這些知識的獲得卻是來之不易的,可以說,人類對月球的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非常漫長的歷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回顧這個歷程吧!課件展示圖片:嫦娥奔月-伽利略-蘇聯(lián)發(fā)射衛(wèi)星-登上月球師:從遙遠的古代開始,人們就對月球有了興趣,幻想著有一天能登上月球,于是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這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體現(xiàn)著人們美好的愿望。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天文望遠鏡,開創(chuàng)了人類借用儀器進行科學探索的先河。在這以后,天文學家不斷用更大的望遠鏡進行觀察,

5、但只是停留在觀察月球向著地球的一面,并沒有看到月球的全貌。1959年前蘇聯(lián)科學家利用無人駕駛火箭,發(fā)射了月球探測衛(wèi)星。飛過月球的背面進行拍攝,使人們了解了月球的全貌。師:那人類是何時登上月球,實現(xiàn)了千百年來的飛天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生:我知道踏上月球的第一個人是阿姆斯特朗。生:美國的阿波羅號第一個登上了月球。師:是的,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掀開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篇章。尼爾.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月球,發(fā)表了他的著名演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談話: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自己的資料,其實,老師也收集一些有關(guān)月球的視頻。請看大屏幕。課件播放:月球知識3、中國探月過程師:其

6、實,美國自1969年到1972年之間,先后6次登上月球,將六面美國國旗插在了月球上。時至今日,我們中國的國旗也沒有進行插上月球。提問:聽到這些,你有什么感受?生:我們比不過他們。生:我們中國的航天技術(shù)還比較落后。師:大家不要灰心,我國的航天技術(shù)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隨著神舟系列的不斷成功,我國的月球探測計劃-“嫦娥工程”也有了很大的進展。這個計劃分三期進行,第一期發(fā)射嫦娥一號探測衛(wèi)星。請看大屏幕。課件播放:嫦娥一號發(fā)射情況師:第一期計劃已經(jīng)完成,下面讓我們再來了解第二期、第三期的計劃。課件播放:探月工程二、三期計劃視頻三、總結(jié)探究,延伸課外師:這就是我國的探月計劃,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

7、登上月球,親自去領(lǐng)略月球的魅力。提問:假如我們要去月球旅行了,你認為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生:老師我們要帶帳篷,有地方睡覺。生:要帶吃的。 師:還有什么? 生:要穿宇航服。生:老師我覺得還要帶水。師:你們帶的東西可真不少,這些東西該不該帶呢?要知道在遙遠的月球,你所帶的物品可是關(guān)系到你的生命安全呢!下面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一下。課件播放:宇航員在太空生活的資料師:看了這段視頻,你現(xiàn)在知道登月時該準備什么了吧?誰來說一說?生:要準備宇航服。生:吃的、喝的要準備流食。師:是啊!我們不僅要帶上必要的物品,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親自去領(lǐng)略月球的魅力。老師也希望在座的各

8、位同學長大后能投身到科學探索的隊伍中,將更多的中國國旗插到月球上,成為中國的阿姆斯特朗。課后請同學們搜集資料來論證人類在月球生存的可能性,下節(jié)課再與老師一起交流。四、板書設計 25登上月球概貌 月球表面、環(huán)形山、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月球大小、有沒有生命、晝夜溫差、月球引力、體積25登上月球教學反思本課是一節(jié)科學討論交流課。指導學生通過上網(wǎng)、課外書、討論、請教師長等途徑收集有關(guān)月球的知識,了解月球。知道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歷程;激發(fā)學生閱讀 、討 論 、想 象 等 多 種 方 法 收 集 信 息 的 態(tài) 度 與 能 力 。培 養(yǎng) 學 生 勇 于 探 索的精神及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反復試講本課,我有一下幾

9、點感受:一、 找準教學的“起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他們進行科學探究的起點,也是教師引導他們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的為每一個教學階段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學活動和提出關(guān)鍵問題。故而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質(zhì)疑,并記錄下來,在探究活動結(jié)束時,與最初的想法進行比較,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gòu)和概念的發(fā)展。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網(wǎng)絡知識、視頻播放、信息交流等方式,補充教材的空白點,在學生收集和整理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上,讓同學們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是進行了幾千年的,是一個探索工具不斷改進的過程。體現(xiàn)著科學不斷進步,人類鍥而不舍,不斷探索的偉大精神。同時指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沒有止境的。二、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網(wǎng)絡知識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量大。人類進入信息社會,教育不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一種獲取知識方法,讓學生終生收益。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課前充分搜集有關(guān)資料,在課堂上并進行分類篩選,分析總結(jié),抽取有用信息。畢竟學生搜集的資料都是一段段的,很多都是他們沒有看到的或者是看了但是沒有認真的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