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氣功入門_第1頁
太極氣功入門_第2頁
太極氣功入門_第3頁
太極氣功入門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太極氣功入門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起勢是太極拳由無極到太極的開始。起勢中的要領將貫串于整套太極拳之中。一個太極拳起勢,可以說“已盡含太極精蘊”。由起勢入手,通過漸修頓悟,掌握其竅要,再由此切入,即可進入太極拳殿堂。可惜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對它不夠重視,以至于苦練一生還沒入門。雖然陳式、楊式、吳式、孫式的起勢的外形和意念有所不同,但用意不用力是相同的。太極拳起勢要從用意不用力入手。 要練好起勢,也須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程序。過程大體可分為入門、進階,登堂入室三個階段?,F分述如下: 一、 入門 初練時,不要想過多要領,每次只想一個要領,練熟形成自然后,再想下一個。這時應以求外形正

2、確為主。要求:立身中正,全身放松,二目平視,精神內守。兩手松掌,徐徐提起,漸漸垂下,提手是吸,垂手是呼。 動作要領:在兩臂未舉之前,應仔細檢查一下預備式是否符合要求,頭頸應正直松豎,下頜略向后收,意寓頂勁,眼向前平視。含胸拔背。然后開始做動作,這時思想要集中在動作上。 第一步,兩臂緩慢向前輕輕抬起至高與肩平,手心向下,十指微曲,要輕靈無滯,兩臂平舉的速度確定整套太極拳的速度。做兩臂平舉時,先要意識到怎樣舉,然后再徐徐舉起,兩臂前舉時兩肘不可挺直,須有下墜之意。即使是已經練得很熟練,也要這樣做。否則,內外動作容易散亂。 第二步,兩臂與肩平后,由吸氣轉為呼氣,雙手下按掌心吐力。隨手下按至跨前(或跨

3、側)掌心向下,同時屈膝下蹲,確定整套拳的高低程度。雙手下按時要用意識沉肩墜肘,使膝肘相對,兩肩不得聳起、緊張或用力。必須松開下沉。十指隨呼吸而張縮。下按到極點時,要呼出全部空氣,十指伸張。沉肩墜肘,兩臂前舉及兩掌下按時均須沉肩墜肘。兩肘下沉帶動兩掌下按時,要以肘尖帶動手掌,在兩掌已按到兩胯前,仍然要求墜肘。(這時的墜肘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兩肘微曲,使小臂微彎,這樣肘尖突出,仍然可以達到“墜肘”的要求。要做到坐腕。所謂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注意不要用力翹起,要自然才能把勁貫至掌根,手指也有微脹的感覺。能坐腕才能“形于手指”。從兩臂上舉到兩掌下按其間不可停斷,要均勻圓活,綿綿不斷,在兩臂舉至肩平時即下

4、落,不可停頓,要做到“似停非?!?。 在這個階段,關鍵要練姿勢的正確、熟練、自然、協調。要調節到符合生理自然條件,特別注意不可養成前俯后仰的毛病。這樣才能達到孔子所說的“率性之謂道”的要求。 二、 進階 這一階段要能用意念,調呼吸,熟知用法。起勢不僅是動作的開始,也是用意導引行氣的開始,全部動作在一吸一呼中完成。這時形與氣是緊密相關的,氣與意又是密不可分的,四肢動作,要從其規矩、順其自然。外面形式之順,是內中神氣之和。外面神氣之正,是內中意氣之中,所以能見其外而知其內也?!皟韧夂弦弧笔峭庑握恼嬲康摹!捌饎荨币灿兴募紦艄シ雷饔谩@纾▌⑼韨}傳)敵人從外線用雙鳳貫耳來攻我時,我則采取起勢,將精

5、神凝注于手背腕骨之間,用來沾取敵臂,將氣沉入丹田,仔細聽勁,或轉腰,或卷腕均能化解來勁。 口訣: “太極起勢精神斂,虛領頂勁呈自然。抬起雙臂松無滯,調和呼吸守丹田。寓意對手取外線,立肘上棚沾其腕。雕弓直放轉腰斜,雙風貫耳奏效難?!?用法還有(王輝璞傳):腕部前棚,對手將自己手腕攥著時,我將五指撮攏回收使腕部向前突出,擊其拳心而使對方身體重心傾斜后仰跌出。腕部下采,對方攥著我手往后拽時,我隨即將五指舒伸,向下向后沉采(注意松肩墜肘,松腰屈膝),此時對方及應手前撲跌或前栽。即為“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的典型用法。不僅限于此,還有一些用法及變化,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愛好者可

6、自行領悟。 太極拳運動全在手領(即端引),轉關在松肩,堅持練習則肩的骨縫自然能夠松開,不能勉強,肩松不開則轉關不靈。肩如能松開,則全胳膊往來屈伸,如風吹楊柳,天機動蕩,“活潑潑毫無滯機”。所謂“得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在手將起之時,要使手能承住來勢,使對方不能割斷我之神氣血脈,在承接之后,要使之能得機得勢。來脈真,機勢得,轉關自然靈動。“打拳者,手要極虛極靈,物有挨即知,即能隨機應之,不惟手,即背面全身盡是虛靈”。中氣要運到手指頭方為運足。 三、登堂入室 這一階段身形要領已基本掌握并形成自然,要注重用意不用力。要做到用意精至,全神貫注。自然進入虛、靜的境界。能虛,則血脈相和;唯靜,方能達到察

7、精觀微的境界。起勢之前,應先鎮心凝神。開始由意動,然后勁動,轉接處要一線穿成。氣宜鼓蕩,神宜內斂;勿使有凹凸處,勿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要練出鼓蕩之勁。 口訣:“立身中正頂頭懸,腹內松靜氣騰然,三陽聚首于百會,氣沉丹田在關元。太極長拳號內勁,呼吸導引十四經。吐吶本是內家功,推陳布新調元神”。 要心平氣和。以百會穴領其全身。即所謂“虛靈頂勁”。“頂勁者,是中氣上升上沖于頭頂者也,不領則氣塌,領過不唯全身氣皆在上,足底不穩,病失上懸,即頂亦失于硬,扭轉不靈,亦露笨像。是在似有似無,折其中而已?!碧貏e要注意不要領過,一些愛好者將頂勁領過,以至

8、于頸部僵硬,轉動不靈。自頭頂、軀干至會陰始終要成一條直線,兩眼平視前方。要含胸拔背,小腹部要微向里收,叫做斂腹。尾閭要收起,命門穴要飽滿,從涌泉到百會穴上下一氣貫通。全身要放松,摒除雜念。使腳掌腳趾貼地,腳趾無離地或抓地感覺,這樣全腳受力均衡,氣機也就自然地隨之發動。手臂棚起時,從梢節一沾而起,中節相隨,根節相摧。意念在手指肚;收胯墜肘,意達命門。迎身平肩,旋落丹田,歸于涌泉。重心落于涌泉,勁起于足跟,帶動兩臂向前并舉,小臂不能有力,舉至肩平。然后沉肘坐腕舒指,把意識送至指肚。 手臂下落時,氣血由手指甲開始通過含胸入地。意念則在手指甲。兩臂一起一落,伴隨著兩臂的起落,兩腳也同時有雙沉或雙輕的變

9、化,不能浮,也不能重。從腳底的松緊分布來,,同一只腳在沉時或輕時,還有陰陽之分。 “腳尖-腳跟-腳心”是太極拳起勢的關鍵。手臂前起時,手隨勢而起,人的重心前移至腳尖,有下沉拔開的意念。由腳 跟向腳尖,涌泉像泉水由地面向上涌起,丹田有如平靜的水,無動相,相不外露,但看不見的氣像海中的涌,一波接一波地向前涌動,是氣如海水中的能量不斷蠕動,這一剎那便必須蓄勁,蓄勁是內蓄,是氣蓄, 順著自己的氣,帶動橫隔膜的下降,使身體內的元氣、真氣引下丹田。把氣往下至尾閭, 倒運渡命門,到夾脊,變成牽動往來氣貼背, 由下向上引,融合自己的神、意、氣、勁、勢,此時發勁象似推波助瀾把對方發出去了,即為采浪花。后移時,手

10、隨勢而沉,人的重心后移至腳跟,有自海底上拔的意念,回復到涌泉后,依靠尾閭的擺正,意氣入地,上下貫通,中空無掛礙。 中間胸腹至天突穴至關元。要平心靜氣,不要使橫氣填塞在胸中。胸膈橫氣要卸到腳低涌泉,要“吸氣由丹田,呼氣歸涌泉”即使不能卸到涌泉,也應當卸至丹田。將胸松開,胸一松,就能感覺到全體舒暢。 “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是太極拳的一個特點,以心行氣是心為發令者,氣是奉命而行的“傳旗”;先意動而后形動,主要是將內在意識貫注于外部動作之中。要把意念注于動作之中,而不要存想氣在體內如何運行,即是“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顯于外部動作的神態是內氣活動顯露于外的表現。一定要在松、靜的基礎上進行,這

11、樣意識才能引導氣血下降,達到上虛下實。上虛是指上體(臍以上)虛靈;下實是指下體(臍以下)充實。并要注意氣沉丹田,再進一步從丹田沉到涌泉。氣沉丹田是在松靜的基礎上,通過沉肩、含胸、斂腹、松腰、收胯等動作在意識的引導下,有機地聯系起來,以引導氣息下降為實現的。 氣沉,松腰,腹凈,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節節舒展。動靜虛實,開合剛柔,緩之急之。這種混合之勁就是鼓蕩之勁。即從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由心氣貫串,陰陽變化而來。猶如颶風駭浪,似行云流水,載沉載浮,大氣鼓蕩。風云莫測。太極推手中最后功夫為“爛采花”又名“踩浪花”,就是以鼓蕩之勁鼓動對方,使對方如海船遇風,出入波濤之中,傾斜顛簸,立身不穩,感覺眩暈

12、無主。太極起勢是太極拳鼓蕩勁的入門練法。在起勢中練出單向鼓蕩勁就可說太極起勢已登堂入室了。 學太極拳有一句話叫:“起勢難?!闭f難不是說動作的姿勢難,而是說起勢沒有動力源,因為太極拳的動,不能是自己的動,也就是說不能是配合的動。因為在起式之前沒有動力源,此時胳膊是抬不起來的,抬起來了就是人為的動、是自己動、是配合的動、是肢體運動。正確的起式應該是內動帶外動、是意動帶氣動、氣動帶形動、一動無有不動的動、即便是這樣還要有個量,也就是說,該動多少就動多少,少動一點是不到頭,多動一點就是過,就是妄動。在做手上伸時,讓人輕按、輕撫手臂面上任意一點,相互感覺一下是否“頂住了勁”。感覺像推門而不欲其響,輕了門

13、推不開,重了門軸就要響。兩腳要像踩在棉絮之上,不能全腳踩實。太極拳要求“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欲在手上有內勁要從腿下求,一點有勁全身求。即所謂求“整勁”。如具有整勁,在起勢中就能體會到??梢哉堃蝗擞秒p手按住自己兩碗、二小臂或二大臂,起勢能輕松將其發出即可。 推薦幾種練法:1、馮志強著太極拳入門中起勢練法。要點,起勢前默立時間要充足,要達到無極虛無之境后才能隨心意而動;2、劉晚倉、劉石樵著太極拳架與推手中起勢練法,要點,意念與用法的結合;3、張耀宗著吳氏太極拳簡化練法中起勢練法,要點全深松靜,特別是肩要松透,這時二手回勾手心,二手自動抬起,不須勉強;4、王輝璞著吳氏太極拳中起勢練法,要點,要通過找到腹凈的感覺,調身、調心、調氣;魏樹人著楊氏太極拳述真中起勢練法,要點,掌中小球和三個氣圈的應用。5、孫南馨著楊式太極長拳中起勢練法,要點,命門后鼓,勁貫指稍,由“極柔軟產生及剛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