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doc_第1頁
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doc_第2頁
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doc_第3頁
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doc_第4頁
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 摘 要:采用統計資料,對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廣東省水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1949-1984年間,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總面積很少,總產量一直很低。從1985年開始,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逐年快速增加,2009年已分別達到108.13萬hm2和1 061.9萬t,廣東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蘿、荔枝和龍眼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但廣東省各地市各類水果種植面積、總產和單產差異很大。廣東省各地根據不同樹種對氣候條件的要求,形成了以柑橘、香蕉、荔枝、龍眼和菠蘿等種類為主的一批具有鮮明

2、地方特色的水果優勢產區。 關鍵詞:熱帶水果;種植面積;產量;優勢產區 中圖分類號 s6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8-60-05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廣東省位于祖國南大門,地處南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農,具有適宜各種園藝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溫度、水分和土壤等良好條件,適宜多種園藝作物生長發育。廣東省大宗種植的水果有柑橘橙、香蕉、菠蘿、荔枝和龍眼等熱帶亞熱帶水果。關于廣東省水果產業發展現狀有些零散的報道1-4,但對廣東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進行詳細研究的則未見報道。因此,有必要對廣東省水果

3、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以及各類水果在全省的種植和分布情況進行研究。為此,筆者利用統計資料,對廣東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發展歷史與現狀進行分析和討論,以期為廣東省水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廣東省各年份各類水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數據來自中國種植業信息網5。2009年廣東省各地市各類水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數據來自廣東省統計年鑒20106。2009年全國各類水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數據來自中國種植業信息網5。廣東省各地市某種水果單產計算方法為:單產(kg/hm2)=總產量/種植面積。廣東省某種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比例的計算方法為:百分數(%)=(廣東省種植面積或產量/全國種

4、植面積或產量)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廣東省水果種植面積發展及主要水果在各地市的分布狀況 廣東省水果種植面積發展見圖1。自1949-1984年間,廣東省水果種植總面積發展緩慢,并且種植面積很少。在1949-1984年間,在已有的數據中,種植面積最高的年份為1958年,有21.07萬hm2,從1958年開始到1984年水果種植面積均未超過20萬hm2。從1985年開始,除個別年份外,廣東省水果種植總面積逐年快速增加,2009年水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08.13萬hm2。廣東省種植的水果種類繁多,主要有柑橘類、香蕉、菠蘿、荔枝、龍眼、桃、梨和柿子,其中種植面積較大的有柑橘類、香蕉、菠蘿、荔

5、枝和龍眼,均是熱帶水果。柑橘類種植面積在1986-1993年間種植面積較大,但從1994年開始到2000年的這段時間,種植面積顯著下降,隨后又逐年增加,到2009年柑橘類種植面積已達到27.61萬hm2;香蕉種植面積在1986-1993年間種植面積也較大,但1994年種植面積顯著下降,僅有5.7萬hm2,但隨后又逐年增加,到2009年香蕉種植面積已達到12.74萬hm2;對于菠蘿和荔枝來講,從2001年才開始有數據記載,2001-2009年間菠蘿和荔枝的種植面積比較穩定,分別維持在2.67萬hm2和26.67萬hm2左右,2009年種植面積分別為2.7萬hm2和27.55萬hm2;而龍眼的種植

6、面積僅有2009年的數據,為12.75萬hm2,和香蕉的種植面積相當。 水果種植在廣東省轄21個地級市(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東莞、中山、江門、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揭陽、云浮)均有分布,2009年水果種植總面積最大的10個地級市依次為茂名、湛江、揭陽、肇慶、陽江、云浮、梅州、廣州、清遠和惠州,種植總面積分別為23.57、8.54、8.40、8.08、7.90、7.80、7.21、6.60、6.02和5.66萬hm2。對于各類水果來講,在各地級市的分布有很大差別,各有特色,柑橘橙主要分布在肇慶、清遠、云浮、惠州和陽江,2009年種植面積分別為

7、6.63、4.26、4.24、2.45和2.24萬hm2;香(大)蕉主要分布在茂名和湛江,2009年種植面積分別為4.04和3.06萬hm2;菠蘿主要分布在湛江,2009年種植面積為1.90萬hm2;荔枝和龍眼主要分布在茂名、陽江和廣州,2009年荔枝種植面積分別為9.50、3.13和3.25萬hm2,龍眼種植面積分別為5.22、1.49和0.83萬hm2(圖2)。 2.2 廣東省水果總產量發展及各地市主要水果產量狀況 廣東省水果總產量發展見圖3。自1949-1984年間,受種植總面積和農業生產水平的的影響,廣東省水果總產量一直很低,且發展也緩慢。1949-1984年間,總產量維持在19.1萬

8、79.2萬t,均未超過100萬t。從1985年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廣東省水果種植總面積的逐年增加和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水果總產量逐年快速增加,到1992年,水果總產量已達到418.8萬t,但隨后幾年水果總產量徘徊不前,維持在400萬t左右。從1999年開始,廣東省水果總產量才又逐年大幅度提高,2009年水果總產量已經達到1 061.9萬t。對于各類主要水果來講,1984年以前總產量均很低。在1985-1991年間廣東省柑橘類總產量逐年增加,但1992-2000年間逐年下降,從2001年開始又逐年增加,到2009年柑橘類總產量已達到322.1萬t;香蕉總產量除個別年份外基本上逐年增加,

9、到2009年香蕉總產量已達到357.9萬t;菠蘿、荔枝和龍眼總產量也逐年小幅度增加,到2009年總產量分別達到63.6、94.6和57.1萬t。 2.3 廣東省各地市主要水果單產狀況 從圖5可以看出,2009年廣東省各地市柑橘類、香蕉、菠蘿、荔枝和龍眼單產差異很大。柑橘橙單產較高的地市為中山、汕頭和揭陽,2009年分別為30 570、21 888和21 144kg/hm2;香(大)蕉單產較高的地市為湛江、中山、茂名和廣州,2009年分別為34 802、32 358、31 381和30 452 kg/hm2;菠蘿單產較高的地市為湛江和佛山,2009年分別為29 374和18 517kg/hm2;

10、荔枝單產較高的地市為韶關和肇慶,2009年分別為26 029和11 839kg/hm2;龍眼單產較高的地市為汕尾、汕頭和肇慶,2009年分別為11 147、8 523和7 552kg/hm2。而柑橘類、香蕉、菠蘿、荔枝和龍眼單產最低的地市均為深圳,2009年分別為3 668、4 127、2 500、784和1 722kg/hm2(圖5)。由此可見,廣東省各地市各類水果產量水平差異較大。 2.4 廣東省各經濟區域主要水果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狀況 按照廣東省統計局常規的統計劃分,可將廣東劃分為四大經濟區域:珠三角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門、惠州、肇慶9市;東翼(粵東)潮州、汕頭、揭陽、

11、汕尾4市;西翼(粵西)湛江、茂名、陽江3市;山區(粵北)韶關、清遠、河源、梅州、云浮5市。四大經濟區域珠三角、東翼、西翼和山區的水果種植總面積分別為26.03、15.01、40.01和27.08萬hm2(圖6),總產量分別為257.06、95.58、459.44和249.81萬t(圖7)。各個經濟區主要水果種類不同,珠三角主要種植柑橘橙和荔枝,其次是香(大)蕉和龍眼,東翼(粵東)主要種植荔枝,西翼(粵西)主要種植香(大)蕉、荔枝和龍眼,而山區(粵北)主要種植柑橘橙(圖6)。 2.5 廣東省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比重 從圖8可以看出,廣東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蘿、荔枝和龍眼種植面積和產

12、量均居全國前列。以全國柑橘橙、香(大)蕉、菠蘿、荔枝和龍眼種植面積和產量為100%計,2009年廣東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蘿、荔枝種植面積分別占全國的12.78%、37.60%、50.15%、49.44%;柑橘橙、香(大)蕉、菠蘿、荔枝和龍眼產量分別占全國的12.77%、40.51%、61.02%、55.77%和45.35%(圖8),由此可見,廣東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蘿、荔枝和龍眼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 3 討論 廣東省位于祖國南大門,地處南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農,具有適宜各種園藝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溫度、水分和土壤等良好條件,適宜多種園藝作物生長發育。廣東大宗種植的水果

13、有荔枝、龍眼、香蕉、柑桔和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約占全省水果種植面積的75%以上4。從研究結果來看,廣東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蘿、荔枝和龍眼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新中國成立后的60a來,廣東水果生產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1952-1958年是廣東水果生產發展起步時期。20世紀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果樹還家”等政策極大地激發了廣東人民發展水果生產的積極性7,結果也說明了這點。1959-1974年是廣東水果生產緩慢發展時期。自1959-1984年,廣東省水果種植總面積很少,總產量一直很低,并且發展緩慢,這是因為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前,為了鞏固新生的共和國,

14、加速我國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國家采取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推行“以農補工”的政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對工農業實行不同的經濟政策,使資源配置向城市、工業傾斜8,致使農業發展滯后,嚴重影響了水果產業的發展。1985-2009年是廣東水果生產迅猛發展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落實,農民有了充分的生產自主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調節下,廣東水果生產得到了迅猛發展。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予以肯定,奠定了農村改革基調。廣東省農村全面掀起以農戶為經營單位的大包干,不僅農業生產包干、包產到戶,而且林業、畜牧業、漁業和鄉鎮企業

15、也實行了各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1984年2月,針對土地承包期短而且普遍過于零星分散的問題,全省各地開展了延長承包期和調整土地的試點工作。1984年底,調整土地延長承包期的工作基本結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農村一項基本經營制度長期穩定下來9。因此,廣東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穩定促進了水果產業的發展,從1985年開始,廣東省水果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逐年增加(圖1和圖3),可以預測廣東省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還將繼續增加。 近30a來,廣東省在發展水果產業中,根據本省的土地、氣候、品種等資源特點和區域優勢,各地根據不同樹種對氣候條件的要求和產區的綜合條件,形成了以香蕉、柑橘、荔枝、龍眼和菠蘿等種類為主的一

16、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水果優勢產區。從研究結果來看,目前,廣東香蕉主產區集中在粵西和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地,柑橘主產區集中在肇慶、云浮、清遠和粵東等地,荔枝和龍眼則集中在粵西、珠江三角洲和粵東,菠蘿主產區則集中在粵西。廣東省在水果產業發展中,注重調整水果產業和品種結構,形成了比較合理的水果生產布局,建成了以粵西為代表的我國最大的熱帶亞熱帶水果主產區。 經過近30a的努力,廣東省水果生產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各地市的各類主要水果單產存在很大差異,這是因為某些地區在生產中存在一些制約水果生產快速發展的問題。調查結果表明,水果生產管理水平較低,果園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有些果園仍主要使用化肥,并且施用肥料結

17、構不合理,重施氮磷鉀肥而忽視中微量元素肥料,導致很多植株葉片表現出明顯的中微量元素缺乏癥狀,嚴重影響了水果產量,導致水果產量低;生產中過量使用農藥,不但造成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下降,還對土壤和水源環境造成污染。因此,今后廣東省熱帶水果生產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在水果優勢產區努力改善生產條件,增加對果園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廣泛開展各項高產高效的最佳養分管理技術和各項優質高產綜合栽培管理技術研究,并進行各項技術的綜合試驗、示范和推廣,從而提高廣東省熱帶水果的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民的收入。 4 結論 (1)1949-1984年間,廣東省水果種植總面積很少,總產量一直很低,并且發展緩慢。種植面積最高的年

18、份為1958年,僅有21.1萬hm2;總產量維持在19.1萬79.2萬t,均未超過100萬t。(2)從1985年開始,廣東省水果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逐年快速增加,2009年已分別達到108.13萬hm2和1 061.9萬t,廣東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蘿、荔枝和龍眼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但各地市各類水果單產差異很大。(3)廣東省各地根據不同樹種對氣候條件的要求,形成了以香蕉、柑橘、荔枝、龍眼和菠蘿等種類為主的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水果優勢產區。香蕉主產區集中在粵西和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地,柑桔主產區集中在肇慶、云浮、清遠和粵東等地,荔枝和龍眼則集中在粵西、珠江三角洲和粵東,菠蘿主產區則集中在粵西。 參考文獻 1李育軍.廣東水果產業的發展戰略初探j.中國種業,2005,4:16-17. 2柴玲玲,周燦芳.2010年上半年廣東水果產業發展形勢及對策建議j.廣東農業科學,2010,10:201-202. 3羅軍,易海風,周燦芳.2010年廣東水果產業發展回顧與展望j.廣東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