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詩-古詩-賞析_第1頁
七哀詩-古詩-賞析_第2頁
七哀詩-古詩-賞析_第3頁
七哀詩-古詩-賞析_第4頁
七哀詩-古詩-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哀詩-古詩-賞析7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咀⑨尅勘酒情|怨詩,也可能借此“諷君”?!扒濉弊中稳萋飞蠅m,“濁”字 形容水中泥。二者本是一物,“浮”的就清了,“沉”的就 濁了,比喻夫掃(或兄弟骨肉)本是一體,如今地位(勢)不同了。逝:往。【品評】 這首詩借一個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和怨根,曲折地吐露了詩人在政治上遭受 打擊之后的怨憤心情。詩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婦被遺 棄的不幸遭遇來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擠的境況,以思婦與丈夫的 離異來

2、比喻他和身為皇帝的曹丕之間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詩人有感于兄弟之間“浮沉異勢,不相親與”,進一步以“清 路塵”與“濁水泥”來比喻二人境況懸殊。“愿為 西南風,長逝人君 懷”,暗吐出思君報國的衷腸;而“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 依”,則 對曹丕的絕情寡義表示憤慨,流露出無限凄惶之感。全詩處處從思婦 的哀怨著筆,句句暗寓詩人的遭際,詩情與寓意渾然無間,意旨含蓄, 筆致深 婉,確有“情兼雅怨”的特點。這首詩的起句與結尾都相當精妙。起句既寫實景,又渲染出凄 清冷寂的氣 氛,籠罩全詩。月照高樓之時,正是相思最切之際,那 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 婦的縷縷哀思一一曹植所創造的“明月”、“高 樓”、“思

3、婦”這一組意象,被后代詩人反復運用來表達閨怨。詩歌結尾,思婦的思念就象那縷飄逝的輕風,“君懷良不開”,她到哪里去尋找歸宿呢?結尾的這縷輕風與開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構成了一種幽寂清冷的境界。曹植的詩歌,一般皆以建安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曹 植正值年少氣盛之際,以洋溢的才華令人側目外,更因此受盡了父親 疼愛。曹操對這個每見進難問,應聲而對的兒子,是特見寵愛 的。於是這個時期的曹植,過的是富貴無憂的公子哥兒的生活,詩歌里也就充滿著少年人的雄心壯志及趾高氣揚的意味,V白馬篇可作代表。而本來憑著出色的天賦與才華,曹植極有可能繼承其父的 霸業,只可惜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終於漸漸使曹 操對他

4、喪失信心。相反的,曹植的同父異母的兄長曹丕卻自重自持, 雖然才華光芒皆稍遜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 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V三國志)。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風云的終結,同時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轉捩點。 曹丕繼位以后,對這個一度曾是王位準繼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備。 他不 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遠離政治權力中心,甚至還設了監 國使者,以防其弟圖謀不軌,威脅本身的地位。人們耳熟能詳的V 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說的正是曹植在曹丕的脅迫下,所作的一首哀泣骨肉相殘的詩歌。 這 首詩歌真正的淵源不可考究,流傳的版本亦有不同,出於曹植之手的 可能性也很低

5、,可是從這首詩里,還是得以見出曹丕兄弟間相互爭斗猜忌確屬事實。曹植滿腔抱負無處施展,而手足胞兄對自己處處防范,不禁令曹 植心灰意懶。被壓制受監視的結果,令他后期所作詩歌多傾向於感傷 哀怨一類,而以棄婦自比更是其詩歌的特色之一。除了這首V七哀, 其他如V浮萍篇、V雜詩等詩里皆有怨婦形象的運用。 怨婦形象 的運用,可以追溯至詩經。詩經里的女性有兩種形象,一是窈 窕賢淑的美女如V關雎;另一類則是現實中的棄婦,例如V衛風.氓 。到了楚辭,女子常常是一種美好的象徵,用來代指美好的品性又 或是借喻君主。此后的古詩十九首里,怨婦的形象更是運用得很 普遍,如V行行重行行、V青青河畔草等,但這里面的思婦怨婦 以

6、寫實居多。而發展到建安時期,詩文里的女子形象則是真實的棄婦 形象與用作托諷的象喻兩者兼而有之。曹植這首V七哀里的棄婦, 就是用作象喻的。曹植一直是有政治野心、期盼成就豐功事業的,他在V與楊德祖 書中就說:吾雖薄德,位為藩侯,猶應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 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子哉!。這 種致君為國的理想,不僅是曹植個人的志向,同時也是當時整個時代 的風氣反映。建安時代時局動蕩不安,曹操的雄才豪、英偉氣勢, 在當時的建安文士間形成了巨大的影響, 帶動了一股求取建功立業的 風潮。曹植就是如此深受乃父與整個時代風潮的薰染, 汲汲渴望能名 編壯士籍、捐軀赴國難(V白馬篇)。

7、可是抱著成就功名期盼的臣子,如果不能獲得君主的賞識任用,那便全無施展才能抱負之機,沒有辦法實現自我的價值。這樣的君臣 關系,就彷佛那個時代全心托靠男性的女子,一朝被夫君離棄,那就 是沒了依傍的怨婦,失去生存的價值以及生命的重心。 曹植此時已自 知功名無望,於是將滿腔哀怨寄托在和他具備相同情感的怨婦的愁苦 里。劉履評V七哀詩道子建與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異勢,不 相親與,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慮也。此話實在總括了V七哀此詩的內容思想。七哀,李冶古今注謂人有七情,今哀戚太 盛,喜、怒、樂、哀、惡、欲皆無,唯有一哀,故謂之七哀。這樣闡釋七哀題旨的旨意,可說非常確切合適。七情失其六,唯余一哀, 這份

8、哀傷彌漫整體,本來應有七情之別如今同為一哀,十分突顯了哀 傷之厚重。文選就將本篇歸入哀傷一類,而本詩的確是籠罩在濃 濃的哀戚傷痛里。V七哀開頭兩句用的是托物起興的手法。 明月在中國詩歌傳統 里,往往起著觸發懷想相思的作用 ,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 頭思故鄉。月光月夜,常常會撩起詩人綿綿不盡的思緒,勾起心中 思念怪掛懷的人或事。所以當皎潔的明月照著高樓,清澄的月光如徘 徊不止的流水輕輕晃動著,佇立在高樓上登高望遠的思婦,在月光的 沐浴下傷嘆著無盡哀愁。曹植接著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牽引出怨婦 幽幽地敘述悲苦的身世,這同時也是曹植牽動了對自己崎嶇境遇的感 慨。從明月撩動心事到引述內心苦悶,曹植寫得

9、流暢自然,不著痕跡, 難怪能成為建安絕唱。丈夫外行已經超過十年了,為妻的常 常形只影單的一人獨處。夫妻本來像塵和泥那般共同一體,如今丈夫 卻像路上的輕塵,自己則成了水中的濁泥。輕塵浮空飛揚,濁泥卻深 沉水底,一浮一沉地位迥不相同,什麼時候才能重會和好?曹植於此 自比濁水泥的棄婦,那麼清路塵指的自然是曹丕曹睿了。曹 丕繼位后不再顧念手足之情,疏遠甚至防范著自己的親弟。曹睿稱王 時,曹植多次上表上書自試,終究無法獲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濁泥和清塵的遠離相互映照, 襯 托出和兄長侄子形勢兩異的遙遠距離。曹植是多麼盼望著骨肉相諧和好,多麼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 力獻功。所以他說但愿能化作一陣西南風,隨風

10、重投丈夫,也就是兄 長侄子的懷抱。可是丈夫的懷抱若是不開展,曹丕曹睿始終防我疑我, 那麼做妻子的我又要依靠誰呢?曹植我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之業,流金石之功的抱負又如何得能實現呢?人們往往能在外在環境的壓迫困窘而激發出潛在的力量,曹植就是。當他意氣風發、開朗無憂的時候,只能寫些騎馬射箭、山明水秀 的,至陂不到肉的詩文,大部分沒什麼深刻內涵,對后世影響不深。 真正為人稱道的,反而是后來落魄時迸發出來的火花。 當政治上的失 意,帶給曹植罹難漂泊的愁苦,無所事事的曹植將全副精力、將積累 在心中的滿腔憤慨一并傾瀉出來。所以劉勰才會以思王以勢窘溢 價,而司馬遷才會認為好的文章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而

11、若從亞里斯多德詩學的觀點來看,悲劇往往能在人的精神 上產生一種沖洗的作用,故能給觀眾得到精神的愉悅和滿足。所以曹 氏父子中對后世影響最深的,不是領起一代風云的君王曹操曹丕, 而 是落寞失意的曹植。因為古今有多少文人皆自負具王佐才之能, 但往 往時勢不予而身世飄零,結果反倒以文采著世。這些人的命運和曹植 是十分相似的,故他們對曹植多懷抱著同情和認同。 這也是為什麼曹 植受人推崇之因。王夫之認為曹植的詩是與人以階梯的,而曹丕 則是絕人攀躋的(姜齋詩話),亦是出於這個理由。曹植詩里 的哀傷具有一種普遍性,是大多數人所共有的人生經歷,因此能引起 人們的共鳴。魏晉南北朝是個文人自行自覺的時代,曹丕的反省在於對文體的 辨析,而曹植的醒覺,則表現在中國語言文字特色的反省和把握上。 在曹植的詩作里,已逐漸注意詩歌的對偶、鋪排和雕飾。V七哀用韻諧和,間用清塵、濁泥作為浮沉異勢的兩相比照,使得全詩的情感 愈加曲折凄婉、含蓄意深。既有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同時也 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這正是鐘嶸詩品稱其情兼雅怨之因。參考書目:1.曹植著,趙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