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專業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方法_第1頁
中文專業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方法_第2頁
中文專業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方法_第3頁
中文專業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方法_第4頁
中文專業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方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文專業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方法內容摘要:學好中文,不外乎讀寫二事。而在讀寫 關系中,廣泛深入地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所以合格的中文人 必須先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并將讀、思、寫三者結合,掌握 合理高效的研究性閱讀方法,在拓展視野的基礎上,提高自 己的創造思維能力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關鍵詞:中文專業 讀寫能力 研究性閱讀 漢語言文學專業,習慣上稱為中文專業,對畢業生的 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較強的讀寫能力。蒲松齡在聊齋志異 阿寶中曾借主人公阿寶之口說: “癡書者文必工,癡藝者 技必良?!边@話的前一句其實就道出了讀與寫的關系:讀是 寫的基礎,要寫好文章先得要愛讀書。北京大學中文系前系 主任陳平原教授在北大中文系

2、2012 屆畢業典禮致辭中曾說 道:“準確優雅地使用本國語言文字,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任 何一個時代得大學生都很重要。而這種能力的習得,不是一 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課或通識課所能取代的。學習本國 語言與文學,應該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時,此課程牽涉甚 廣語文知識、文學趣味、文化建設、道德人心、意識形 態,乃至國際關系等。 ”這話告訴我們:對于中文人來 說,學好寫作應須具有宏闊的閱讀視野,欲有宏闊視野必須先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由于讀書目的的不同,閱讀習慣又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自覺養成讀書人的讀書習慣,培養一種文化情 趣。梁啟超治國學雜話中說: “學生做課外學問是最必 要的,若只求講堂上功課及格, 便

3、算完事, 那么,你進學校, 只是求文憑,并不是求學問,你的人格,先已不可問了。再 者,此類人一定沒有自發的能力,不特不能成為一個學 者,亦斷不能成為社會上治事領袖人才。 一個人總要養 成讀書趣味。 打算做專門學者, 固然要如此, 打算做事業家, 也要如此。因為我們在工廠里、在公司里、在議院里做 完一天的工作出來之后,隨時立刻可以得著愉快的伴侶,莫 過于書籍,莫便于書籍。但是將來這種愉快得著得不著,大 概是在學校時代已經決定,因為必須養成讀書習慣,才能嘗 著讀書趣味。人生一世的習慣,出了學校門限,已經鐵鑄成 了,所以在學校中,不讀課外書,以養成自己自動的讀書習 慣,這個人,簡直是自己剝奪自己終身

4、的幸福。”1 梁先生講讀書,強調的是讀書能使人有“自發”的能力,讀書的習 慣愛好關涉了一個人的精神,讀書人的閱讀,它旨在增長人 的閱歷、培養人的情趣、提升人的境界。這種讀書所得來的 文化素養,和人為了文憑學歷的讀書沒有關系,雖是非功利 的,卻最終影響和制約了一個人的發展。二是養成專業工作者的讀書習慣,從讀書中訓練思維、獲取知識和信息。在當今社會,讀書畢竟還要有目的性的, 因為我們畢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我們無論從事什么業 務工作,都需要養成一種學者讀書的態度和習慣。這種讀書 目的旨在訓練思維方法、獲取知識資訊。訓練思維說起來是 相對困難的一種目標,但卻是必要的。我們每個人由于經歷 和成長環境

5、、價值觀的不同都會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各自的 思維方式又難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局限性,而閱讀本身很 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突破這種局限性,使人獲取更多的智慧 和歷練機會,從而給人帶來更大的轉變甚至是質的飛躍。我 們可以通過認真分析一本書、 一個人、一系列的書籍來實現。 同樣獲取知識資訊也是最常見的閱讀目的,閱讀方法有很多, 精讀、略讀、泛讀都可以實現,但是在這個部分中,效率就 是很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一一我們必須盡力用最短的時間 獲取更大量的資訊。尤其在今天這個“大數據時代”,信息面前人人平等,要想超越別人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在信 息的搜集和加工上具有超常的效率。僅僅養成愛讀書習慣還不夠,還要善于讀書

6、,也就是 高效讀書。讀書要達到高效,不是說在單位時間里讀的數量 多。而是將讀、思、寫三者結合,在研究性閱讀中提高自己 的創造思維能力、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以至于有自己的心得 新見。而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在進行研究性閱讀時注意做 到以下三點:1.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對學生 說過:“書的背后必該有人,讀其書不問其書作者之為人, 決非善讀書者。 ” 2也就是說,一定不要把書只看做是一對 材料和事實,應該看成活生生的東西,經典名著往往都是作 者窮畢生心血所成,其中必有作者的精神旨歸,是作者的心 靈和眼光所向,是一本書的生命所在。這一點對于閱讀哲學 思想類著作尤其重要,當我們對書中義理一

7、時難以弄懂時, 不妨先找他的傳記資料看一下,做到知人論世,然后才能做 到“同情之了解” 。2.關注體例,參悟書的邏輯架構。對此,錢穆先生曾以 研讀史學為例做過生動的說明: “我們平常做學問,不能只 看重材料,應該懂得怎樣去著書 ,怎么寫史?像西周 書、想春秋左傳 ,像史記 ,這都有一個間架。像造 房子,先有一個大間架,至于一窗一門,小木匠也可做,大 的間架就要有人來計劃。一窗一門拼不成一所房子。要先有 了房子的間架, 再配上窗和門。 諸位做學問, 不先求其大者, 而先把自己限在小的上,僅能一段段一項項找材料,支離破 碎,不成學問。大著作則必有大間架,而大間架則須有大學 問?!?3 所以,讀書一定要注意作者寫作的邏輯結構和寫作 體例,從結構體例中體味作者的用意,這樣不但能很快領會 書中的精髓,還可從中歷練自己的思維能力,比如閱讀被稱 為“群經之首”的周易 ,若剛一上手就從從頭易經 六十四卦開始,往往會搞得人一頭霧水,不得不半途而廢。 反之,你若從體例入手, 知道了周易 分為“經”和“傳” 兩部分, 今本周易 的“經” 部分主要是卦、 卦辭、爻辭, 以及原屬于“傳”部分的題為“彖辭” 、“象辭”、“文言”(僅 乾、坤二卦有)的解釋性文字 ;今本“傳”部分由“系辭” 、 “說卦”、“序卦”及“雜卦”構成,其中“系辭”是對易 經的通論,“說卦”主要述說八卦代表的事物及演成六十 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