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_第1頁
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_第2頁
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_第3頁
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_第4頁
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 系 別 經濟管理系專業名稱 經濟學班級學號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二OO 年 月 目 錄摘要.1文獻綜述.11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現狀.21.1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宏觀現狀.21.2 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微觀現狀.22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32.1國內生產總值.32.2消費者價格指數.52.3居民可支配收入.73 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因素的實例分析以江西省為例.83.1江西省居民消費水平概況.83.2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分析.94 政策性建議.115結束語.13參考文獻.13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在全球經濟陷入困惑泥潭的時

2、候,中國經濟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人們的消費模式也由生存型消費為主的消費模式向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為主的消費模式轉換,但是期間肯定會存在政策的盲目性,因此本文通過研究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這一問題,研究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影響的主要因素,根據計量經濟學的知識以及統計數據對國內生產總值、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費者價格指數這三個因素進行分析和簡要描述,最后進一步給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提出可行的個人建議。關鍵詞:居民消費水平 影響因素 經濟模型分析 相關對策文獻綜述:1.包雪梅 廖宜靜(2010)我國居民消費現狀分析本文通過深入分析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系統地闡

3、述了導致低消費的成因,并對擴大消費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2.尹鳳榮、王文永(2007)我國消費現狀分析一文通過對生存型、享受型以及發展型消費模式的分析,剖析了我國目前消費形式的現狀和消費,并提出引導消費的政策性建議。3.國家統計局(2011)中國統計年鑒4.朱江、田映華、孫全(2003)我國居民消費與GDP的誤差修正模型研究 一文從協整理論出發,對我國居民消費與GDP建立了誤差修正模型,深入探索經濟變量數據間的內在關系,發現兩者間存在動態均衡關系,比傳統計量經濟模型更能充分利用社會信息,形成有效預期。5.李致平、榮晨(2011)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研究一文對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因素的研究表

4、明,目前的物價水平、貧富差距等因素對消費水平有一定的約束效應。政府應采取相應的措施調控通貨膨脹和收入分配,以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6.王長坤,喻永紅(2008)當前居民消費水平與物價變動的相關性分析一文中的觀點是居民消費需求的起伏與物價變動的趨勢、周期基本一致。居民消費支出緩慢的增長,物價水平也會隨之下跌;反之,居民消費支出快速增長的年份,物價也必然處于較高的水平。指出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率與消費物價指數的增幅這兩條波動曲線的運行趨勢大體一致。通過分析,說明了物價上漲和居民消費水平之間呈正相關關系。7.張海燕、周娜(2011)CPI指數波動對居民消費水平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文以黑龍江省為例,分析CPI

5、指數波動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發現黑龍江省的CPI指數雖然有所下降,但是居民依然感覺到物價過高。利用相關數據對這一矛盾現象進行實證分析,得出CPI指數波動對居民消費水平影響有限的結論,要想提高居民消費水平還是要以提高黑龍江省居民的收入為關鍵。8.John Maynard Keynes(1930)A Treatise on Money凱恩斯在貨幣通論中提出了絕對收入假說,其主要理論觀點認為,人們的消費支出是由當期的可支配收入決定的。當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時,用于消費的數額也會增加,但是消費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隨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但是儲蓄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則

6、是上升的。9.詹姆斯杜森貝利 收入、儲蓄和消費理論行為美國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提出了相對收入消費理論:消費者會受到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以及周圍消費水準的影響來決定消費。他認為,消費與所得在長時期維持一固定比率,但是短期中,在經濟波動過程中,收入增加時低收入者的消費會趕上高收入者的消費,但收入減少時消費水平的降低相當有限。杜森貝利的核心是消費者易于隨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隨收入的降低而減少消費,這種特點叫“棘輪效應”。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要受到周圍人們消費水準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示范效應”。10.江西省統計局(2011)江西省統計年鑒11.敖琪(2010)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分析以遼寧為例

7、一文中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研究了影響消費水平的各個因素探討居民消費水平變動趨勢,進而采取有效符合實際的措施拉動消費提高我國經濟增長的措施。以遼寧省為例,先找出影響因素,有遼寧省的GDP、CPI、人口數,然后用計量經濟法去檢驗最后得到最優模型,知道了這三個因素都對消費水平有影響,其中GDP的影響最顯著,只有發展好了GDP增長,消費水平提高,才能更好的拉動經濟的增長。12.米爾頓弗里德曼消費函數理論弗里德曼認為,要正確分析人們消費行為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就必須區分兩種收入:一種是暫時性收入,另一種是永久性收入。與之相適應,消費也應該區分為暫時性消費和永久性消費。暫時性收入是指瞬間的、非連續性的現期

8、收入,如工資、獎金、遺產、饋贈、意外所得等等;而永久性收入是與暫時的或現期的收入相對應的、消費者可以預期到的長期性收入,它實際上是每個家庭或個人長期收入的一個平均值,是消費者使其消費行為與之相一致的穩定性收入。至于這個持久期限究竟長到什么程度,弗里德曼認為最少應該是三年。一 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現狀1.1 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宏觀現狀 伴隨著中國市場化程度的加深和GDP高速增長,居民消費卻一直處于低水平,這是中國特有的一個經濟現象。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了全球各個金融市場,并對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產生了巨大影響,擴大消費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的一個立足點。刺激內需擴

9、大消費是根本舉措,隨后已經成為宏觀經濟政策組合的目標重點。2009年以來國家已經采取一系列刺激居民消費的措施,但是收效不是很明顯,消費率的降低在近幾年甚至有加劇的勢頭。目前我國經濟持續下滑的趨勢已經得到遏制,正處在平穩回升的基本狀態和關鍵時期,宏觀經濟也正逐步走出衰退的陰影,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應已初步凸顯。其中消費的作用不可低估,增幅雖比去年有所回落,但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之下,還是應該采取措施提高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水平。 1.2 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微觀現狀 居民消費率是衡量居民消費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合理的居民消費率不僅有利于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也有利于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

10、【1】。我國居民消費率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居民消費需求嚴重不足,其中主要由于傳統的消費觀念以及居民現有的收入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約了居民消費率的提高。雖然近些年來,我國已基本從生存型消費轉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具體體現在:第一,交通通訊消費上升;第二,文化教育消費上升;第三,旅游娛樂消費上升;第四,保健養生消費上升。恩格爾系數越低表明享受型與發展型消費所占比例越大,同時表明某國或者某地區的經濟越發達,人民越富?!?】。但是整體上比較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來說差距依然很大。 二 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 2.1 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它是一個國家(地區)

11、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直接相關。國民收入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整體經濟活動越好,國內生產總值越高,那么國民收入越高。如果一個國家總人口不變,在國民收入增加的情況下,人均國民收入就增加,人們的收入增加,購買力上升,消費水平隨之提高。相反則人民收入減少,購買力下降,消費水平隨之降低。表1:我國2000年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統計表及分析年 份國 民國內生產人均國內總收入總 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工 業(元)200098000.598000.514944.745555.9400

12、33.638714.078582001108068.2109655.215781.349512.343580.644361.686222002119095.7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49898.993982003135174.0135822.817381.762436.354945.556004.7105422004159586.8159878.321412.773904.365210.064561.3123362005183618.5184937.422420.087598.177230.874919.3141852006215883.9216314.424

13、040.0103719.591310.988554.9165002007266411.0265810.328627.0125831.4110534.9111351.9201692008315274.7314045.433702.0149003.4130260.2131340.0237082009341401.5340902.835226.0157638.8135239.9148038.0256082010403260.0401202.040533.6187581.4160867.0173087.029992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3】。 由此表我們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我

14、國國內生產總值迅速增加,201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為2000年的4倍多,表明了我國人均國民收入不斷增加,居民收收入不斷增加,從而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趨勢。表2:我國2000年2010年居民消費情況表及分析絕對數(元)城鄉消費指數 (上年=100)指數(2000=100)年 份全 體水平對比全 體全 體居 民農 村城 鎮(農村居 民農 村城 鎮居 民農 村城 鎮居 民居 民居民=1)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20003632186068503.7108.6104.5107.8491.0371.3391.120013887196971613.6106.1104.5103.9521.2388.04

15、06.320024144206274863.6107.0105.2104.9557.6408.1426.220034475210380603.8107.1100.3107.0596.9409.5456.120045032231989123.8108.1104.2106.9645.3426.7487.720055573257996443.7107.7107.5105.5695.2458.8514.3200662632868106823.7109.6108.4108.0761.9497.1555.7200772553293122113.7110.7108.2109.7843.4537.9609.9

16、200883493795138453.6108.7107.1107.7916.8575.8656.7200990984021150253.7109.2107.1108.51001.6616.8712.2201099684455159073.6106.1107.0102.61062.6659.7730.6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3】。有表2中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居民消費總體呈上升趨勢,人民消費水平明顯提升,結合表1可知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我國經濟的的迅猛發展,過門收入的增加以及人民生活平的提高。但是從表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城鄉差距仍然十分明顯,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大大高于農村居民消

17、費水平。由表1和表2結合可知從2000年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數值表3年份居民消費國內生產總值2000363298000.520013887109655.220024144120332.720034475135822.820045032159878.320055573184937.420066263216314.420077255265810.320088349314045.420099098340902.820109968401202.0由表3可得出2000年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水平的回歸方程為一元線性方程,此模擬回歸方程為:Y=86.02X-53683.1。朱江、

18、田映華、孫全在其文章通過研究來分析消費模型中居民消費和GDP的關系,并建立了誤差修正模型存在誤差項,自動地調整消費與經濟間的動態均衡關系,誤差修正模型更好地納入了短期和長期的信息【4】。我們不但根據該模型從過去的經驗中提取信息以外,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能從社會信息中提取了全部信息,形成短期有效預期。 2.2 消費價格指數 消費物價指數英文縮寫為CPI,是根據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物價指數) 是政府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其中一個數據。通俗的講,CPI就是市場上的貨物價格增長百分比。一

19、般市場經濟國家認為CPI增長率在2%3%屬于可接受范圍內,居民消費價格作為衡量國家通貨膨脹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和國家宏觀經濟的運行有著密切的關系。價格的頻繁波動,不僅會給普通居民的生活帶來困擾,更不利于國家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保持價格基本穩定成為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引起價格波動的原因有很多種,市場需求的變動、供給因素的變動、還有整體經濟結構的變化等都會引起價格的波動。而居民的消費價格指數不僅可以反映國家市場經濟的冷熱情況,也可以指導這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表4:我國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分類指數統計表。項 目全 國城 市農 村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3103.2103.6 食品10

20、7.2107.1107.5 煙酒及用品101.6101.6101.4 衣著99.098.999.4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100.099.9100.1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103.2103.2103.2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00.6100.4100.9 居住104.5104.5104.5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3】。2011年各部分比重最新調整為:1、食品31 .79% ,2、煙酒及用品3.49%,3、居住17.22% ,4、交通通訊9.95%,5、醫療保健個人用品9.64%,6、衣著8.52%,7、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5.64% ,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3.75%。從表中我們

21、不難看出,居民居住的消費價格指數僅次于食品,由此也反映出我國目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全國各地都在開發建造房屋,但是房屋價格卻一直在上漲,居民用于居住的消費也隨之提高,并且變成影響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甚至是超速發展到底是否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我還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居住這一基本消費變成居民消費的主要消費方向將勢必會減少居民在其它方面的消費,從而制約和限制居民消費水平的整體的提高。我國當前過高的房地產價格,對我國的消費水平具有較大程度的約束效應,制約了居民消費水平。房地產價格上漲,會引起相關商品的價格上升,從而導致財富重新分配,給居民帶來的福利凈損失不斷增大,因此可以選擇住房補

22、貼以及住房貸款補貼等方式不斷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提高居民實際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5】。圖1:我國2009年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變化。圖片來源:百度百科。消費價格指數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通過價格的變動對居民消費水平產生影響,價格水平越高,為維持原來的消費水平,消費者的支出也會越多。它們是正相關的關系。由表4我們可以看出食品和居住占居民消費的將近一半,而圖1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我國CPI逐年呈上升趨勢,并且至2010年已經突破警戒線最高達到5.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意味著貨幣購買力下降,貨幣貶值;反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意味著貨幣購買力上升,貨幣增值,因此,CPI 通常作為觀

23、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通貨膨脹;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稱為嚴重的通貨膨脹。所以由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在2010年11月達到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之后雖然有所下降但是仍處于高通脹的形式下,居民的購買力下降,消費水平低下,居民消費需求的起伏與物價變動的趨勢、周期基本一致。居民消費支出快速增長的年份,物價也必然處于較高的水平。反之,居民消費支出低速增長,物價水平也隨之下跌。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率與消費物價指數的增幅這兩條波動曲線的運行趨勢大體一致【6】。當前,人們對于CPI 的談其色變,使得CPI 變得妖魔化和恐怖化,事實上CPI 只是一種衡量物價水平的統計工

24、具,其自身還存在著各種技術設計缺陷等弊端,因此CPI 的波動對于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是有限的。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不僅在于物價水平, 更要取決于城鄉居民的收入和支付能力【7】。2.3 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指在家庭總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費之外,居民可隨意支配的部分。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過居民家庭日常獲得的總收入計算得來的。居民家庭總收入中包括個人所得稅、公積金、養老基金、醫療基金、失業基金等,這些屬于國家先發后征或居民家庭成員必須繳納的剛性支出,因此這部分名義收入(居民不可自由支配的)必須予以扣除,余下的即為居民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表5:我國2000年2010年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

25、恩格爾系數。年 份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家庭農村居民家庭絕對數指數絕對數指數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元)(2000=100)(元)(2000=100)(%)(%)20006280.0383.72253.4483.439.449.120016859.6416.32366.4503.738.247.720027702.8472.12475.6527.937.746.220038472.2514.62622.2550.637.145.620049421.6554.22936.4588.037.747.2200510493.0607.43254.9624.536.745

26、.5200611759.5670.73587.0670.735.843.0200713785.8752.54140.4734.436.343.1200815780.8815.74760.6793.237.943.7200917174.7895.45153.2860.636.541.0201019109.4965.25919.0954.435.741.1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3】。由表5我們可以看出從2000年2010年我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由此可得知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斷的拉大,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差距也不斷加劇。

27、收入差距對居民消費的影響。貧富差距過大,會使大量財富集中于少數人之手。這些高收入群體一旦消費需求在現期得到滿足之后,他的消費欲望就會降低,而低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欲望都比較強烈,但他們又缺乏消費能力,這樣就使得市場需求疲軟。有些收入需求較大的商品(比如說耐用消費品)在城鎮及發達地區需求飽和之后,在經濟落后的廣大農村不能形成實際需求,消費速度就會漸緩。也可以說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對生活消費品的需求會比較大,而對于服務業的需求則相對較少,這就會影響第三產業的發展,影響居民消費結構的整體優化。相對于國內生產總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說是居民消費水平的微觀影響因素。在表5中我們還可以看出2000年,我

28、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9.4%和49.1%,然而到了2009年,農村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降至41.1%,而城鎮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則降至35.7%, 可見農村居民目前的消費需求大于城鎮居民。一般認為居民可支配收入越多則消費水平越高,因為收入越多人們漸漸從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和享受型消費轉變,從單一的的食品消費向多元化的精神消費發展。但是影響人們消費水平的還與消費環境及消費習慣有關。因此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消費環境以及的人們的消費觀念也該跟上經濟的高速發展,因為只有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居民消費水平隨之提高才能最終促進經濟的更快的發展。二者是相互促進的正相關關系。凱恩斯在貨幣通

29、論中提出了絕對收入假說,其主要理論觀點認為,人們的消費支出是由當期的可支配收入決定的【8】。當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時,用于消費的數額也會增加,但是消費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隨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但是儲蓄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則是上升的。凱恩斯的消費函數或消費傾向,假定了收入是人們消費水平的函數,也稱為絕對收入消費函數。美國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提出了相對收入消費理論:消費者會受到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以及周圍消費水準的影響來決定消費【9】。他認為,消費與所得在長時期維持一固定比率,但是短期中,在經濟波動過程中,收入增加時低收入者的消費會趕上高收入者的消費,但收入減少時消費

30、水平的降低相當有限。杜森貝利的核心是消費者易于隨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隨收入的降低而減少消費,這種特點叫“棘輪效應”。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要受到周圍人們消費水準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示范效應”。 三 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因素的實證分析以江西為例3.1 江西省居民消費水平概況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需求擴張成為江西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居民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斷增大。隨著中部崛起計劃的提出,江西經濟逐步由短缺經濟走向過剩經濟、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社會消費需求不足,居民消費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從而最終制約了江西經濟的發展。表6:江西省2

31、000年2009年居民消費水平統計表。絕對數(元)指數 (上年=100)指數(2000=100)年 份全 體全 體全 體居 民農 村城 鎮居 民農 村城 鎮居 民農 村城 鎮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2000239617934488116.6114.9117.2348.3326.8344.52001250018014845104.8101.2108.0365.0330.7372.12002265118795138106.0104.3106.0386.9344.9394.42003273919645127102.9104.099.6392.5353.6387.3200433532342

32、6300111.6109.8110.8438.0388.3429.12005382125767329109.6108.1109.5480.0419.8469.92006417328107950125.0120.1129.2600.0504.2607.12007470230619200108.4105.9110.3650.4533.9669.62008575330969642114.8105.493.4746.7562.7625.420096229344310033128.0118.9100.9955.8669.1631.0數據來源:江西省統計局江西省統計年鑒【10】。從表6中我們可以看出江西省

33、居民消費水平呈現總體消費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分布不均且差距明顯的特點。居民的消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體經濟狀況, 經濟處于不同的時期, 居民的消費水平會做出相應的變動。經濟擴張時期, 居民收入穩定, 生產總值也高, 居民用于消費的支出較多, 消費水平較高, 同時通過刺激消費從而拉動經濟的增長;反之, 經濟收縮時, 收入下降, GDP也低, 用于消費的支出較少,消費水平萎縮。改革開放以來, 我省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 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隨著江西提出中部崛起的計劃以來,江西省進入經濟高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也不斷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隨之增加。居民的消費領域從當初單一的食品、居住等

34、必需品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和享受型消費轉變。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存在的問題,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決定的居民消費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其中消費習慣與消費環境也不同程度的影響了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整體上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帶動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居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存在城鄉差距以及消費水平差異化的問題,要想使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真正的實現江西在中部的崛起,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改善消費環境,鼓勵居民在獲得更多可支配收入的同時增加消費,從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2 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分析根據凱恩斯提出的消費函數的概念可知消費和支出之間存在以經驗為依據的穩定關

35、系。對消費者來說,決定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是消費者的實際收入,隨收入的增加,消費將隨之增加。一般消費函數可用:C=+Y,(0,00,01,完全符合凱恩斯消費函數的經濟學校驗。R2為0.993651,表示模型的樣本擬合度很強;F值為1252.093,數值很大說明了方程具有很強的顯著性,模型的解釋能力較強;參數的統計值很高,常數項的她統計值也能通過校驗,說明了方程的變量都是顯著的。DW值檢驗合格,模型無序列自相關性。同時變量的顯著性較低,放出的總體顯著性和擬合度都很低,因此認為不存在明顯的線性關系,進而表明原模型不存在異方差性。另外根據江西省統計年鑒中提供的數據(表7)建立了江西省城鎮居民消費支出與

36、食品、住房、設備用品及服務的關系,建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模型。logYtj = +logxt + tj其中Ytj是指第t年城鎮居民用于第j項人均消費支出額;Xt表示第t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j = dlogYtj / dlogXt=(dYtj /Yt)/( dXt/Xt)稱為第j項商品的需求彈性。利用以上數據進行回歸性分析得到江西省居民人均消費的消費結構函數為:食品支出模型:Log Yt1 = 3.2123.7 + 0.488588logXt(7.70)(10.25)R2= 0.929231, F=105.0439, DW=0.787338住房支出模型:Log Yt2 = -6.249384

37、 +1.389512logXt(-6.753674)(13.13495)R2= 0.955685, F=172.5268, DW=0.843911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模型:Log Yt3 = 2.942390 + 0.359318logXt(1.559551) (1.666298)R2= 0.257647, F=2.776549, DW=0.825914通過以上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出了設備用品及服務的擬合度為0.25外,其余的擬合度均在0.8以上,說明方程的擬合度較好,F檢驗也能通過,說明方程是顯著的。T統計值符合要求,說明方程的變量都是顯著的。最后,通過模型觀察結果,發現在增加可支配收入的情況下

38、,3種主要的消費需求的收入彈性均為正值,說明隨著江西省城鎮居民收入的提高,對消費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加,但消費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江西省城鎮居民用于食品和設備用品及服務的需求彈性較低,而用于住房的需求性相對較高。這說明了隨著收入的增加,城鎮居民優先消費于住房而非食品和設備用品及服務。住房的需求收入彈性最高,其余為設備用品及服務、食品。消費結構變化因素是復雜的,并且主要取決于收入水平,只有在收入水平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才會得到明顯的變化。表7:江西省2009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類統計表項 目全 省城 市農 村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99.399.499.2 食品100.1100.699.

39、0 煙酒及用品100.4100.5100.3 衣著99.099.198.6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101.1101.0101.5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101.1101.0101.2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00.3100.2100.7 居住96.596.097.5數據來源:江西省統計局江西省統計年鑒【10】。四 政策性建議在整個經濟學界視野中,消費問題和經濟增長問題一直都是緊密相連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但經濟增長結構并不合理。特別是近些年來, 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和投資的拉動,消費的貢獻越來越小。較低的消費水平和過高的儲蓄率已經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障礙【11】。國民

40、經濟的發展是促進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根本途徑。因此,國家應當著重于發展生產力,促進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同時也必須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對此,我有以下建議:(1) 大力發展國民經濟,提高居民整體收入水平,尤其是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顯然,沒有收入,人們只能徘徊在基本的生存消費邊緣,僅僅維持最起碼的溫飽。收入是消費的保障,而增加收入是擴大消費的前提。擴大消費需要增加永久性收入。弗里德曼認為,要正確分析人們消費行為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就必須區分兩種收入:一種是暫時性收入,另一種是永久性收入【12】。與之相適應,消費也應該區分為暫時性消費和永久性消費。暫時性收入是指瞬間的、非連續性的現期收入,如工資、獎

41、金、遺產、饋贈、意外所得等等;而永久性收入是與暫時的或現期的收入相對應的、消費者可以預期到的長期性收入,它實際上是每個家庭或個人長期收入的一個平均值,是消費者使其消費行為與之相一致的穩定性收入。居民對未來收入是有預期的,因此居民的即期消費是在考慮已有儲蓄存款、 現有收入水平和預期收入三者的基礎上作出的。 已有儲蓄存款越多,意味著抗風險能力越強,現有收入水平意味著即期消費能力,預期收入則影響著即期消費能力。假如突發經濟危機,一個工薪階層的白領面臨著減薪甚至裁員的威脅,那么他考慮到未來收入的減少甚至可能導致未來無收入,于是就會減少即期消費。所以消費不僅受現時收入的決定,同時也受預期收入的影響。 因

42、此擴大消費不僅要提高現時的收入水平,同時也要保障預期收入不減少,即需要保障永久性收入分配的增加。城鄉差距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是一個越發嚴峻的和突出的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應該努力去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費水平,使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協調發展,才能最終促進國家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消費水平的關鍵在于破解制約農民消費的“資金瓶頸”、硬件瓶頸”和 軟件瓶頸”,必須從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等方面入手。1.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農民購買力。(1)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要提高農民收入,必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首先,調整農、林、牧、漁業結構,增加農民非糧產業收

43、益的比例;其次,調整好種植業的內部結構,加快農產品品種技術更新,大力發展名、優、特、新農產品的生產,以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農業從數量型轉變為質量和效益型,增加農民收入。(2)重振鄉鎮企業。鄉鎮企業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應重組經濟效益不好鄉鎮企業的資產,推進鄉鎮企業的規?;?、集團化,鼓勵向政府支持的方向轉型,由一般加工工業向涉農加工工業轉型,有效地提高初級農產品的附加值,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3)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財政部門要繼續加大對農業投入的力度,特別是要加大涉及農村增收的投入,以改善農業的生產條件和農戶的生活條件。鼓勵和支持大

44、中型工商企業進入農業開發領域,吸引城市資金投入農業,激活農民的投資行為,想方設法拓寬投資領域,改善投資環境,使農民成為投資主體,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2.改善農村消費環境。(1)改良農村基礎環境。首先,繼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投入,加快改造農村公共設施。其次,降低各種不合理收費,實現城鄉一體對待。最后,擴大農村商業網點,建立、完善農村市場體系。(2)完善農村市場環境。第一,加強市場管理。工商部門對農村市場實行專門的統一的管理;第二,加大執法力度。制定針對農村消費品市場的法規與措施,拓展打擊假冒偽劣的地域,杜絕假冒偽劣產品由城市向農村轉移的現象;第三,充分發揮新聞媒介的監督作用,曝光損害農民消費者的行為;第四,將消費者維權活動延伸至農村,方便農村消費者投訴維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