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1_第1頁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1_第2頁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1_第3頁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1_第4頁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_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生寓言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周國平一、教學目標1、理解寓言的含義。2、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3、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二、教學重點1、理解寓言含義。2、學習精美的表達。三、課前準備查字典、詞典,掃除字詞障礙。預習課文內容。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教學白兔和月亮:1、介紹寓言。2、解讀寓意。3、引導學生自相對照,把握人生態度。一、導入1、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

2、人生態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出示課題)2、介紹寓言: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二、整體感知1、朗讀2、疏通文意,感受語言。3、感知內容A、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設計目的:掌握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B、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設計目的: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的影響。第一問,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回答。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為什么會患得患失?設計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D、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設計目的:

3、理解寓意。以上問題難度不大,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略加點撥,學生可以自己完成。4、感知語言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你認為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認為用的最好?請找出來,并談出自己感受。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的詞句再作分析,并讓學生試著仿寫。三、研讀欣賞1、找出故事情節中的兩次轉折。把握結構。2、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說明了什么?讓學生

4、理解白兔慧心未泯。3、這則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么含義?寓言的諷刺意義。四、拓展、體驗1、擁有財產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2、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么?3、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么?4、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五、作業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預習落難的王子。第二課時一、教學內容教學落難的王子:1、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2、與白兔與月亮比較閱讀。二、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給大家講過,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生活中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大家,“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難、挫折甚至災難打交道。對

5、此,我們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它可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警示。三、整體感知1、朗讀、默讀課文。仔細推敲課文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認真揣摩故事情節與中心的關系。2、本文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現實意義。組織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由于學生閱歷有限,有些問題沒有直接體驗,教師要很好地引導,還應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實例,加以印證。A、這篇寓言說了個什么故事?要求學生熟練地復述課文。B、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可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子。C、“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D、“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

6、”這句話在課文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提示: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三、問題研究學生討論,教師備案引導:1、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揭示中心。提示:開始很脆弱,后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2、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有何用

7、意?讓學生理解作者設置這樣的極端情節的典型意義。3、“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說明了什么?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4、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發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5、只有落難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四、與白兔和月亮

8、比較閱讀。教師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加任何框框,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1、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2、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3、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

9、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4、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以上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可根據情況處理。五、拓展、體驗、反思1、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2、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3、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六、全課小結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