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動物學觀賞魚和觀賞龜_第1頁
觀賞動物學觀賞魚和觀賞龜_第2頁
觀賞動物學觀賞魚和觀賞龜_第3頁
觀賞動物學觀賞魚和觀賞龜_第4頁
觀賞動物學觀賞魚和觀賞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1觀賞魚鑒賞 4.1.觀賞魚的特點: 觀賞魚只是指那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 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種不下數千種。它們有的生活在淡水中, 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來自溫帶地區(qū),有的來自熱帶地區(qū)。它 們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 名貴而聞名。五大特點是: 體態(tài)多種多樣 鰭形俏麗優(yōu)美 泳姿多種多樣 色彩豐富絢麗、圖文斑駁. 個性各異,或溫馴, 或強悍,或好斗,或孤僻。 4.2.中國金魚 中國金魚的鼻祖是數 百年前野生的紅鯽魚, 它最初見于北宋初年 浙江嘉興的放生池中。 公元1163年,南宋皇 帝趙構在皇宮中大量 蓄養(yǎng)金鯽魚。金魚的 家化飼養(yǎng)是由皇宮

2、中 傳到民間并逐漸普及 開來的。 (視頻) 金魚芭蕾 金魚的家化經歷了池養(yǎng)和盆養(yǎng)兩個階段,經過數代民間 藝人的精心挑選,由最初的單尾金鯽魚,逐漸發(fā)展為雙 尾、三尾、四尾金魚,顏色也由單一的紅色,逐漸形成 紅白花、五花、黑色、藍色、紫色等,體形也由狹長的 紡錘形發(fā)展為橢圓形、皮球形等,品種也由單一的金鯽 魚,發(fā)展為 今天豐富多彩的數十個品種,諸如龍睛、朝天龍、 水泡、獅頭、虎頭、絨球、珍珠鱗、鶴頂紅等。據史料 記載,中國金魚是在明朝 首次傳入日本, 并于1615-1623年 再次傳入日本。 中國金魚的分類: 按體型特征分類可分為:金鯽種;文種;龍種;蛋種。 金鯽種:主要有單尾草金魚和燕尾草金魚。

3、它們是金魚的原始類型,與金魚的祖 先金黃色鯽魚相似,是目前大面積的觀賞水域中的主要魚種。 文種金魚是中國金魚中的“元老”品種之一。也是當 代金魚中最大的一個系列品種。體形短圓粗壯;頭型有 尖、寬兩種;鱗片有軟、硬及珠鱗之分;腹臌圓;眼小 平直,不凸于眼眶外;有背鰭,尾鰭有四葉雙開,其中 有長、短,大、小兩種,俯視魚體,形狀像“文”字而 得名。體色多數為紅、紅白、藍、紫、紅黑、五花及透 明軟鱗(即玻璃花)等。文種金魚品種繁多,花色變化 最多,目前有50余個品種,其中大部分品種是國際上聲 譽很高的暢銷貨。文種金魚的性狀變異主要有體呈三角 形的文魚、頭部生有肉瘤 的獅子頭、鱗片發(fā)生變異 的珍珠鱗(鼻

4、端進化為 絨球)等。它們的色彩更 是繁多,形成久盛不衰的 特色品種。代表品種有: 文魚、高頭(又名堆肉)、 絨球、珍珠鱗魚、獅子頭 鶴頂紅、琉金等。 龍種 古往今來,龍種金魚一直被視為“正宗”的 中國金魚,它因有一雙特大的眼睛而聞名。 (1) 龍睛 龍睛是中國金魚中富有代表性的品種。體型 短粗,有背鰭,諸鰭發(fā)達,四開大尾鰭。頭平而 寬,兩眼球向左右兩眼眶外凸出,形如古代傳說 中“龍”的眼睛。其眼球有棋子型、蘋果型、燈 泡型三種:棋子型的眼球前后等大,酷似棋子形 狀;蘋果型的眼球的中間部分較前后端略膨大; 燈泡型(又名牛犄角眼)的眼球前端略小于后端, 其中透明的角膜能向外凸出,形似小燈泡的較優(yōu)

5、良。眼睛像棋子的為佳品。此品種還具有生命力 強、體色繁多、繁殖率高、不易生病等優(yōu)點。 常見代表品種有紅龍睛、白龍睛、藍龍睛、紫龍 睛、五花龍睛、墨龍睛、十二紅龍睛、喜鵲花龍 睛、五花鳳尾龍睛、紅白金銀眼龍睛、十二黑龍 睛、紅白花高頭龍睛等。 (2)蝶尾龍睛 尾鰭 酷似蝴蝶,游動緩慢,活動力不強,爭搶食物的 能力也不強。因此,它適宜與活動能力強、爭食 強的文魚、高頭等混養(yǎng)在一起,需要單獨飼養(yǎng)在 10平方米左右的小水泥池中,而不宜飼養(yǎng)在幾 十平方米的大水體中。更不宜大面積塘養(yǎng)、混養(yǎng), 否則,它的蝴蝶形尾鰭會逐步退化。 常見的品 種有:紅蝶尾、黑蝶尾、紅白花蝶尾、白蝶尾、 藍蝶尾、紫蝶尾、五花蝶尾、

6、十二紅蝶尾、喜鵲 花蝶尾、瑪瑙眼蝶尾、葡萄眼蝶尾等十多個品種, 其中十二紅蝶尾、喜鵲花蝶尾、瑪瑙眼蝶尾更為 珍貴難得。 蛋種金魚沒有背鰭,背部平滑呈弓形,與文種金魚 的區(qū)別就在此。文種金魚中的大部分形狀在蛋種金 魚中都有相似的變異出現。蛋種金魚體型短圓,形 似鴨蛋,背上無鰭,其他各鰭也短小,其中的發(fā)頭 類金魚尤以短小精悍著稱。另外還有一種頭面發(fā)育 不明顯,各鰭較長的名為“丹鳳”。它的生活力較 龍種、文種金魚要強,生長速度快。 蛋種金魚現 約有60余個品種,較名貴的品種有:壽星頭、貓 獅頭、五花虎頭、黑虎頭、 紅頭虎頭、黑水泡、朱砂泡 水泡、五花水泡、五花蛋球、 五花丹鳳等。其中尤以前五 個品種

7、聲譽最佳。 龍背種是一類沒有背鰭的龍睛金魚,其他特征與龍種相似。該類金魚眼睛外凸,且 很大,背部平直,尾鰭飄飄。 目前,龍背種金魚品種較少,數量也較少,故知名 度不太高。現約有30作個品種,其中以朝天龍、五花蛋龍球、虎頭龍睛較名貴。 按變異特征分類科分為: 文魚:又名鎏金。特征是頭尖,身短,腹圓,尾大, 各鰭發(fā)達,俯視魚體猶如文字,因而得名,國內 的優(yōu)異品種均是從日本引進,它背鰭挺拔,體呈 三角形,腹圓而短,其尾超過體長,猶如一把銀 傘,文魚是中國金魚中的古老品種,直接從草金 魚(燕尾金魚)演變而來,由于審判觀的不同, 它難于像獅頭類那樣得到大眾賞識,國內很少有 人對其定向培育,這是目前該種金

8、魚較少的直接 原因。其體色有紅、紅白、花斑、水晶藍、五花 等。 高頭:其肉瘤僅限于頭頂部,呈草莓狀或塊狀,隆起不明顯,不包向鰓頰,其背 鰭較發(fā)達,尾鰭透明而薄,下垂似裙。它是由文魚中頭部有肉瘤的個體進化而來, 是發(fā)頭類金魚中最一般性的品種,觀賞價值較低;但有些個體鼻孔膜發(fā)達形成絨 球,即高頭球,觀賞價值明顯提高,是一個暢銷品種。體色目前有紅、藍、紫、 銀白、桔黃、紅白、紫藍花、喜鵲花等。 獅頭:魚體五彩繞身,由紅、黃、紫、黑、青諸色組成,頭部寬大,嘴部齊平, 頭頂肉瘤豐滿,呈草莓狀或塊狀高高隆起并包裹兩頰,尾鰭寬大舒展,模樣俊俏, 幼魚時頭部肉瘤明顯優(yōu)于高頭金魚,一年后肉瘤更中豐滿美觀,其肉瘤

9、的發(fā)育程 度與日常飼水的調節(jié),餌料是息息相關,特色品種是頭部紅艷豐滿的紅頭五花獅 頭。 龍睛:其眼球膨大,突出眼眶外,兩眼大小一致,左右對稱,在眼形似龍眼故得 名。龍睛金魚宜飼養(yǎng)在澄清硬水中,眼球發(fā)育較好,兩齡多的大魚,其眼球膜外 凸形成各種奇特形狀,已發(fā)現的眼形有燈泡形、圓球形、圓筒形、梨形和葡萄形 等。特色品種有瑪瑙眼龍睛,體色潔白,唯眼球血紅,因其子代正品率較低,難 于普及。 朝天龍:眼球似龍睛,膨大而突出眼眶,唯眼 球又向上翻轉90度而望天,故得名。朝天龍是 一個獨特品種。傳說古時將其飼養(yǎng)在黑暗環(huán)境 中,在上方開一小孔,日久天長,代代相傳而 形成了這一奇特色相。 幼魚在兩個月時,突出

10、的眼球以45度角向頭前方發(fā)育,再以45度角向 上翻轉平整。由于望天的關系,覓餌時常需借 助于嗅常見的幫助,體色有紅、黃、白、花斑、 五花等。 朝天龍目前有扯旗朝天龍和 光背朝天龍,有些個 體鼻孔膜發(fā)達形成絨 球的,即朝天龍球。 水泡眼:金魚的重量多集中在頭部,前身較重,靜止時喜歡伏在缸底休息。它對 于水質、溫度的變化特別第三,當水溫升高變質時,泡內液體常受感染,變成混 濁狀,影響美觀。 朱砂泡水泡是紅白花水泡中的一個特色品種,魚體潔白閃光, 醒目鮮紅的大水泡飄動在頭部兩側,格外深受人們鐘愛。此外,其代表品種還有 紅水泡、墨水泡、虎頭水泡等。 絨球:背鰭挺拔,尾鰭飄飄,有典型的文魚體 型。最引人

11、注目的是它的形成四朵膨大的球花, 單朵球花較普通雙絨球還要大,四朵球花緊束 相連。目前絨球有紅、白、花色等。四絨球以 其碩大無比的四朵球花而聞名,由于球體膨大 而柔嫩,極易感染細菌,充血腐爛,導致球花 脫落,另外飼養(yǎng)過程中網具的捕捉,也易將球 花拉掉,所以日常管理難度較高,一是要注重 水質調節(jié);二是選擇柔 軟的網具;三是要經常 性地對上朵球花修剪, 以保持四絨球的完美。 透明魚:又名玻璃魚、水晶魚。鱗片透明,缺少一種正常魚鱗應有的反光組織, 細觀魚體,其內臟可一覽無遺。透明魚大多來源于軟鱗花色品種,是一個中間類 型,與任何魚雜交, 均可獲得五花色金魚。 由于其透明無色,觀 賞價值較低,因而保

12、留稀少。 喜鵲花:特征是魚體基色為藍色,腹部藍色素 裉化成白色,各鰭黑色,頭部亦黑色,魚體黑 白分明,因酷似喜鵲而得名。喜鵲花金魚多來 源于藍高頭或藍龍睛等藍色金魚,藍色反光組 織減少或退化,導致部分金魚藍色自動褪掉, 形成白色;形成黑色,黑白相映,即喜鵲花, 喜鵲花金魚色型的遺傳率很低,其仔魚在發(fā)育 過程中仍會發(fā)生色素變化。盡管品種很美麗, 但始終未能建立起一個色型穩(wěn)定的品種群。 翻鰓:翻鰓是指鰓蓋翻出,金魚兩個鰓蓋的后緣向外翻卷,鮮一裸露在外,猶似 開了天窗。翻鰓金魚,鰓絲完全張開,與外界接觸面積增大,有益于魚體的健康, 但因翻起的鰓蓋,半月形的鮮紅鰓絲過于暴露,損害了它的天然美色,屬于光

13、淘 汰之列,目前已很難看到。翻鰓金魚出現于1925年,品種有珍珠翻鰓、高頭翻 鰓、蛋球翻鰓、龍睛翻鰓等。 珍珠鱗:珍珠鱗金魚頭部尖小,尾鰭短小,唯 腹部特別地肥圓飽滿,身上的鱗片變異、粒粒 突起,鱗片中央比較突出,邊緣凹陷,呈半球 狀,猶如粒粒閃光的珍珠,以腹部特別明顯。 珍珠鱗金魚是中國金魚中的獨特品種,近年又 出現了大尾珍珠等,尤以大紅珍珠最盛。品種 有紅白花珍珠,鐵包金珍珠,紫珍珠等。珍珠 鱗金魚的鱗片極易脫落,一旦脫落不易再生, 故在飼養(yǎng)中尤須加以保護。 熊貓金魚:魚體基色為白色,腹部白色,體側 有12條黑色豎線條,眼嘴、處膜為黑色,尾 鰭黑色,其色型分布酷似大熊貓。熊貓金魚需 在虎頭

14、或文種獅頭中選擇黑與白色的個體進行 定向培育才能獲得。盡管其色美艷,但因其色 型較難穩(wěn)定,很難獲得象征性的純種,目前還 處于試驗階段。 獲得了一定數量黑白花金魚, 但具有熊貓色形的金魚仍是寥寥無幾。 十二紅:身體上十二個部位呈現紅色,其余勻為白色,它包括兩個眼睛、兩片胸 鰭、兩片腹鰭、四片尾鰭,口鑲紅和背鰭紅。十二紅色形中以口紅最難穩(wěn)定,其 名貴亦在此。它是中國金魚的特色品種,是從紅白花色金魚中定向培育而成,其 飼養(yǎng)有著特殊的要求。 鶴頂紅:歷史悠久,全身潔白如玉,頭稍尖圓,唯頭頂生成一塊微微凸起的紅色 肉斑,似白鶴頭頂上的紅冠,格外耀目。魚齡越老其紅色肉斑隆起越豐滿。近年 石家莊地區(qū)的鶴頂紅

15、,當年魚頭頂部紅色肉斑高高隆起,呈“方印”形,厚實豐 滿,覆蓋頭頂,北方稱其“紅頭帽子”,是鶴頂紅中的優(yōu)種;其幼魚頭頂紅斑明 顯隆起而飽滿,有別于一般鶴頂紅。日本稱丹頂金魚。 獅頭和虎頭是怎么區(qū)分的?以為頭上有包的就 叫虎頭嗎? 頭上有肉瘤的金魚。根據體色和肉瘤的形狀, 國內原來有鵝頭(高頭)、虎頭和獅頭三種。 不過現在大多數人不分三者,見有肉瘤的都叫 獅頭。應該屬于“文種魚”中的帽子類。帽子 就是高頭,體短、園,頭寬,有肉瘤堆,似草 莓。依發(fā)達程度可分為獅子頭和鵝頭型。獅子 頭肉瘤范圍大,除頭頂外,還下延到兩頰。而 鵝頭僅分布在頭的頂部! 虎頭則屬于“蛋種魚”。頭鈍,體短、肥,承蛋型,最主要

16、特征是無背鰭。除丹 鳳、紅頭、翻鰓、大尾虎頭外,所有的鰭條都短小而圓。虎頭的肉瘤也發(fā)達至兩 頰,且上品頭頂肉瘤隱約可見“王”字凹紋,因而得名。有了背鰭就不象“虎” 了。 虎頭和蘭壽最主要的區(qū)別是頭身比,虎頭頭身比約為1:1,(蛋種);而蘭壽的頭 身比約為1:2. (龍背種)。另外就是背弓和尾鰭,蘭壽背弓弧度大,尾鰭中間2 條是上翹的,而虎頭則都相對平直,另外,壽的身體高度比虎頭類要大,而且嘴 向內凹,而虎則相對向外凸些。 丹鳳:特征是背部光滑平坦,頭尖圓滑無肉瘤隆起,雖然體型屬于蛋種,但卻有 著文種金魚的大尾,游時尾鰭飄飄,靜時如長裙,身披五彩斑斕,目前國內僅保 留少數種魚。品種有五彩丹鳳球、

17、紅頭丹鳳球、紫丹鳳球。 金魚品種的命名 中國金魚品種名稱命名規(guī)律 : 首先是體色: 青-白-紅-黑-藍-紫-紅白-紅黑-黑白-藍白-紫白-紫紅 - 紫藍-紅黑白-紫紅白-紅藍白-紫藍白,五花依次排列。 其次是特征(分類): 第一位是眼部特征,如龍睛眼、正常眼、水泡眼、望 天眼。 第二位是頭部特征,如平頭、高頭、獅頭、虎頭。 第三位是尾型特征,如短尾、長尾、蝶尾、翻轉尾。 第四位是其他特征,如珍珠鱗、透明鱗、翻鰓、絨球 等。 如: “紫紅龍睛高頭球” “紅虎頭龍睛翻鰓” 有時為了便于區(qū)分, 可在體色前面加上有背 鰭或無背鰭的特征,也 就是文種或蛋種。 金魚的鑒賞 金魚的品種很多,有些比較普遍的品

18、種價格便 宜,有些品種比較稀有,價格就比較貴。但是, 鑒賞金魚,則是不問它的貴賤,多是采取如下 公認的鑒賞標準的: 一、形態(tài)標準 不管是什么品種,金魚必須是 體態(tài)端正,形態(tài)、體形勻稱,魚的 尾鰭、腹鰭、胸鰭、臀鰭都要求對 稱,各鰭的長短均應符合品種要求, 尾鰭4尾者較3尾者為上,背鰭以長 而高、挺拔豎直為佳品,其它各鰭 應剛柔適度,能充分伸展的為好, 其品種特征越明顯越為上品。 二、色彩標準 金魚的色彩以通體濃艷鮮明為佳。如單色 魚要求色純無暇斑。紅色魚要從頭到尾通紅似 火。墨色魚要烏黑閃光。紫色魚要終身色澤穩(wěn) 定,遍體金光。雙色魚要求色塊相間而不亂、 圖案醒目。五花魚要求底色為蘭,五色齊全。

19、 鶴頂紅、鵝頭紅要全身銀白,頭頂肉瘤端正, 紅如五月榴花。花斑板塊形狀 各異,細小清晰,色澤均勻,雜 而不亂。紅頭魚只能“齊 鰓紅”(紅色不能超過鰓蓋)。 短鰭要求渾厚色深,近鰭端色漸 淺。長鰭要求色淺、薄而透明。 三、動(姿態(tài))態(tài)標準 一般來說,要求金魚的體態(tài)端莊,游動時尾鰭輕搖,起落穩(wěn)重平直,靜止時 尾鰭下垂,體態(tài)保持平衡,不能側偏或倒懸。 視頻:金魚品種 視頻:金魚 4.3.錦鯉 4.3.1.錦鯉的演化 錦鯉學名:Cryprinus carpiod 在生物學上屬 于鯉科(Cyprinidae),鯉科是所有魚種中最 大的一科,超過1400種魚種。 錦鯉的起源就是鯉魚的起源,而鯉魚起源 于黑

20、魚(Magoi),這種魚至今仍生活在地球 上,它原產東亞,由東亞傳至中國后再經朝鮮 傳到日本,至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經過人工 改良為緋鯉,又稱色鯉、花鯉,二戰(zhàn)后改稱錦 鯉。日本養(yǎng)殖人經過多年的培育與篩選,使錦 鯉發(fā)展到了全盛時期,錦鯉成了日本的國魚, 并被作為親善使者隨著外交往來和民間交流, 擴展到世界各地。 錦鯉是一種大型觀賞魚,所以一尾具有較高觀 賞價值的錦鯉必須有雄健的軀干,給人以力感 和魄力的啟示。在色彩上要求色澤光潤、濃厚、 純正,圖案邊緣清晰,質感好。魚體上花紋圖 案的分布是錦鯉觀賞藝術的核心內容。首先要 求魚體花紋圖案分布要對稱、平衡、位置適中, 即不能偏重于魚體的一側,又不

21、能頭重腳輕。 在色彩組合上應主次分明、分布均勻,組成美 麗的花紋。 4.3.2.錦鯉的分類 4.3.3.錦鯉的鑒賞 如何鑒賞錦鯉?如果按日本在錦鯉大賽中評選錦鯉的打分標準,分別是體型占 40分、色質占30分、花紋(模樣)占20分、游姿占10分的話,好錦鯉必須具備 幾個條件:良好的體型、優(yōu)質的色質、勻稱的花紋、一流的游姿。 鑒賞錦鯉 1.良好的體型,沒有良好的體型,花紋再好也不會是一條優(yōu)質 錦鯉。但要在一群錦鯉魚中把體型最好的找出來,那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需要有相當的經驗才行。首先要看錦鯉眼睛的距離。 兩只眼睛之間的距離較寬,這種錦鯉通常會長得比較大型。再 看胸鰭的基部一直到吻端(頭部)長度夠不

22、夠長,眼睛和嘴巴 的距離會不會太短,假如這個部位太短,就會形成三角形的頭, 魚形就不理想了。魚吻要厚一點,吻薄的錦鯉很難養(yǎng)成為大型 魚。 最后要注意頭部兩邊的臉頰是否平均豐滿,頭頂扁平的錦鯉魚是不理想的。接下來看胸鰭,胸鰭會因系統(tǒng) 不同形狀不一,原則上太小、太尖或三角形的胸鰭都不算好,胸鰭影響魚的劃動,容易看出錦鯉的健康有 問題。故魚要從胸鰭到尾柄的體型一定要很順暢,沒有凸起或凹陷現象。尾柄粗壯,可看出魚的體格和發(fā) 育是否良好。 由上往下看魚體要有適當的寬度,也要有適當的側高,但它的最高點應在背鰭前一點的地方。如側高最高 點是在背鰭的中間,看起來像駝背的樣子。體型最后是尾鰭部分。尾鰭雖然薄,但

23、讓人感到有深厚有力的 感覺,最好不要太長,尾鰭的叉型凹處也不要太深。 2.優(yōu)質的色質觀賞的特點:要看體表顏色的質量,這亦是一個重要標準。首先是色純、濃厚,而且油潤。色 雜不純,或淺薄,就很難體現出魚的艷麗,這樣的色質就很差。色質油潤,能現出色的光澤,更顯其色彩 艷麗,所以,不同的錦鯉有不同的色質。 另外,錦鯉的血統(tǒng)不同,品系不一樣,其色的深淺厚薄也有所 不同。如在紅白類中,日系統(tǒng)的紅白,紅斑色帶橙,顯得鮮艷 明亮;仙助系統(tǒng)的紅白,紅斑比較濃厚而顯得色深;小川系統(tǒng) 的紅白,紅斑表現得厚而細膩油潤,像光澤類中的淡黃金色; 菊水黃金則色厚、深而顯得帶橙黃;再如錦鯉的白斑,又稱為 白質,白質是近年來在

24、日本國品評會和世界各品評會中,比較 重視的顏色,其色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得分和獲獎的名次。高品 質的白斑是細膩而雪白無雜色,低品質的白斑則帶灰而色暗, 或帶黃,應根據其具體的血統(tǒng)和品系來鑒定。 3.勻稱的花紋:錦鯉的花紋是比較直接的,首先要看整體花紋分 布,不能集中在某一處或某一邊,如在頭部、肩部的花紋要有 變化,特別在肩部的花紋一定要有斷裂,這是俗稱的“肩裂”。 沒有肩裂,在觀賞上就缺少變化,這樣的花紋就顯得平淡無味 而缺細品之處,因而不算是好花紋。在尾柄上的花紋也很重要, 如果在尾炳部沒有一處很好的收尾色斑,就等于沒有了結尾, 也是不完美的。花紋除在背部分布外,還應向腹部延伸,即是 俗稱的“卷

25、腹”。具卷腹花紋的錦鯉,更充滿力感,體現出錦 鯉的健碩美。 除了整體的花紋分布外,還應根據品種的特征來鑒賞。如大正 三色,除紅斑的分布外,其墨斑的分布主要在前半部分,若分 布在紅斑上,就不算是好的斑紋位置;分布在白斑上,是俗稱 的“穴墨”,是非常好的位置。這些穴墨在品評中往往會獲得 較高的分數。又如“丹頂”,不管是丹頂紅白,還是丹頂大正、 丹頂昭和、張分丹頂,其頭頂部的斑塊位置,都應在頭部的正 中央,前不到吻部,后不超過頭骨蓋,兩邊不到眼睛,這才是 好的丹頂,否則都是不好的花紋,其品質也大大降低。 4.一流的游姿:錦鯉是“會游泳的藝術品”,故其游姿是否優(yōu)美 順暢,是否健碩有力,則是鑒賞的一個標

26、準。如果錦鯉在水中 游動時,身體歪扭,像蛇行游動,或常側著身體在游動,這樣 的游姿是不合格的。魚的胸鰭劃動、尾柄擺動若顯得軟弱無力, 就不能體現出錦鯉的健碩有力的一面。如果是常靜臥池底,錦 鯉就有可能不太健康,應檢查是否已得了病。另外,碩大的體 裁,更能體現出它“會游泳的藝術品”的優(yōu)勢,錦鯉養(yǎng)殖場正 是向養(yǎng)殖大體裁、大規(guī)格的錦鯉為目標,如能長到一米以上, 那可以說是場的寶貝了。 視頻:錦鯉 4.5.珍稀觀賞龜鑒賞 4.4.熱帶觀賞魚 熱帶魚出生于熱帶水域。但在近熱帶和與之交界處的南 北溫帶水域,凡有觀賞價值的魚類品種,也歸入了熱帶 魚,所以,其分布還包括部分亞熱帶地區(qū)。熱帶魚分為 熱帶淡水魚和

27、熱帶海水魚,熱帶海水魚主要來自于印度 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種很多體型怪異,體表 色彩豐富,極富變化,善于藏匿,具有一種原始古樸神 秘的自然美。熱帶海水觀賞魚分布極廣,它們生活在廣 闊無垠的海洋中,許多海域人跡罕至,還有許多未被人 類發(fā)現的品種。熱帶海水觀賞魚是全世界最有發(fā)展?jié)摿?和前途的觀賞魚類,代表了未來觀賞魚的發(fā)展方向,但 由于生活條件的局限,在市面上出現的不多。熱帶魚并 非完全來自熱帶,而是泛指除去金魚外的可供養(yǎng)在水族 箱中的觀賞魚類。由于熱帶魚體態(tài)矯健,顏色斑斕多彩, 五光十色,逗人喜愛,故飼養(yǎng)之確人收到養(yǎng)性怡情作用。 4.4.1.熱帶觀賞魚的分類與鑒賞 熱帶魚根據棲息水域的不

28、同可分為3個主要類別:淡水、半咸水和海水魚類。 4.4.1.1.熱帶淡水魚:世界上淡水比例很小,約占總水量的20%,但由于含淡 水地區(qū)分布廣,各地水質有不同,因此淡水魚的品種繁多,淡水魚特別適合再 水族箱內飼養(yǎng)。常見的淡水魚有孔雀魚、劍尾魚、紅綠燈魚、神仙魚等。 孔雀魚: 在觀賞魚中,如果提到要易於繁殖的魚,還有什麼能比 的過孔雀魚呢?雖然有的人把孔雀魚定位在低價的混養(yǎng) 魚種,但其實孔雀魚可是相當漂亮的。 此外對於繁殖而言,他們的繁殖周期在環(huán)境適合時,約 每個月可以繁殖一次,且一胎的產量約在十五到一百只 小魚。而小魚在養(yǎng)殖三到五個月之後,又具有生殖能力, 可以再繁殖下一代。對於養(yǎng)殖的新手而言,

29、可以得到小 小的成就感,孔雀魚,俗名為GUPPY。早在西元一八八 六年時,由英國的傳教士Robert John Lechnere Guppy,由南美洲的小島帶回了一群不同形態(tài)的小魚, 贈予英國大英博物館,為紀念他的功勞,於是就以 GUPPY便為此種魚的英文俗名,GUPPY之名在歐洲大陸 便流傳開。而當該魚被引進入亞洲時,由於其尾巴炫麗 有如孔雀,於是大家便稱之為孔雀魚。 孔雀魚原產於在中南美洲,為卵胎生魚種。現在市面 上所見到的孔雀魚,則是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的混合 種,體長可以大到約7公分,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十分強, 不管是大型的五尺缸或小型的一尺半缸,均可適應良好, 但是小型缸內的孔雀魚大小大

30、約只能大到二三公分。 雄魚體積一般均較雌魚小,但雄性所表現出來的體色較 雌性鮮艷奪目許多。其生命世代短,大約只有半年到一 年的壽命,因此其生殖速度快,且在母魚身體有特別的 構造,可以有短暫儲精的能力。以單養(yǎng)孔雀魚且公母魚 同養(yǎng)的環(huán)境底下,約維持溫度在二十五度時,約二十四 到三十日便可有一次的生產期,每次生產數量由十多條 到數百條稚魚。孔雀魚體色與尾鰭上不同色彩的表現, 均由顯性與隱性基因的配種控制,如何經由選魚配種創(chuàng) 造出新的改良種,深深吸著孔雀魚的愛好者。 劍尾魚 別名劍魚、青劍。成魚體長可達10厘米,通體橄欖色, 鱗片邊緣褐色,兩側中部有一條深紅色條紋,從鰓后直 至尾部,條紋上下有淺藍色鑲

31、邊。雄魚尾鰭下端延長似 劍,其長度超過體長,劍尾綠色或橙色,邊緣黑色,背 鰭上有紅斑。雌魚色澤較雄魚遜色,無劍尾。性情溫和, 很活潑,可與小型魚混養(yǎng). 劍尾魚與月光魚雜交,經過人工不斷選優(yōu)培育,可得到 紅劍、黃劍、鴛鴦劍等不同花色品種,尾鰭有單劍,也 有雙劍(尾鰭上下端都延長)。雜交后的品種,如紅劍, 生長快,體格強壯,易飼養(yǎng),又更具有觀賞價值。 紅綠燈魚 別名:日光燈魚、紅蓮燈魚、紅燈,南美洲秘魯境內 的亞馬遜河上游的各支流中. 紅綠燈魚體型嬌小,全長34厘米,鰭也不大。體 色突出在側線上方有一條霓虹縱帶,從眼部直至尾 柄前,在光線折射下既綠又藍,尾柄處鮮紅色,游 動時紅綠閃爍。養(yǎng)幾十尾紅綠

32、燈魚,如觀焰火。背 鰭位于背中部,臀鰭較延長至尾柄后方,各鰭均透 明。紅綠燈魚喜歡2224水溫,弱酸性, PH6.46.8,硬度48度軟水的老水。故在飼養(yǎng)中 要少換水,換水量亦宜少,環(huán)境安靜,不要強光照 射 。對餌料不苛求,魚蟲、水蚯 蚓、干飼料都肯攝食。紅綠燈 魚喜歡集體活動,育幾十尾一 群,它們將整日歡快泳游。 神仙魚 原產:南美洲秘魯境內的Pucallpa,沿著Rio Ucayali往 北,經亞馬遜水域一路到巴西東部的亞馬遜三角洲為止, 在這范圍將近5000公里的范圍內,都可以發(fā)現它們的蹤 跡。神仙魚體態(tài)高雅、游姿優(yōu)美,雖然它沒有艷麗的色彩, 但是,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種熱帶魚

33、無可比 擬的,似乎還沒有發(fā)現一個飼養(yǎng)熱帶魚多年的愛好者沒有 飼養(yǎng)過神仙魚的事例,神仙魚幾乎就是熱帶魚的代名詞, 只要一提起熱帶魚,人們往往第一聯想就是這種在水草叢 中悠然穿梭,美麗得清塵脫俗的魚類。 神仙魚魚體側扁呈菱形,宛如在水中飛翔的 燕子,故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又被稱為“燕魚”。神仙魚性格 十分溫和,對水質也沒有什么特殊要求,在弱 酸性水質的環(huán)境中可以和絕大多數魚類混合 飼養(yǎng),唯一注意的是鯉科的虎皮魚,這些調 皮而活潑的小魚經常喜歡啃咬神仙魚的臀鰭 和尾鰭,雖然不是致命的攻擊,但是為了保 持神仙魚美麗的外形,還是盡量避免將神仙 魚和它們一起混合飼養(yǎng)。 斗魚 與其他魚類相似,主要以鰓呼吸,但另有

34、一種 輔助呼吸器官迷鰓,并因之得英文俗名。迷 器位于鰓上方一腔內,滿布血管,空氣經口吸 入腔內,斗魚便能靠這些空氣中的氧存活於低 氧水中。斗魚見於亞洲及非洲的淡水生境內。 魚約有70種,一些種類常飼於家庭水族箱。 雄魚與同種間爭斗性強,會為搶占領地、爭奪雌 魚等進行激烈搏斗,有時甚至會因此導致死亡。 于是,漸漸地,泰國民間利用這種小魚進行搏斗 贏得樂趣和金錢的活動日益盛行,并從野外捕捉, 到簡單飼養(yǎng)逐漸轉向有目的的繁殖與改良,以提 高斗魚個體的戰(zhàn)斗力。在漫長的培育與改良的過 程中,形成了不同品系的變種,一個支系形成用 于打斗的搏擊型斗魚,而另一個支系則向提高觀 賞性發(fā)展,成為常見觀賞魚類,展現

35、出多樣的色 系與尾型,受到玩家青 睞,展示級斗魚的競賽 逐漸也形成,與此相關 的斗魚協會在美國、日 本、德國及東南亞等地 紛紛成立,觀賞性斗魚 已經成為國際魚友的新 寵。 叉尾斗魚:又名中國斗魚、天堂魚、菩薩魚、花手巾。屬攀鱸科。原產于中國南 部。叉尾斗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尾鰭深分叉,體長可達8厘米。體色呈紅、 藍、綠三色,體側有11條藍色和紅色橫向條紋,頭部有黑色條紋,鰓蓋后邊緣 有一綠色斑塊,眼眶為金黃色。叉尾 斗魚顏色協調、艷麗,深受熱帶魚愛好者的喜愛。 泰國斗魚原產地為泰國。泰國斗魚體呈長形,稍側扁,體長可達8厘米,背鰭、 臀鰭、尾鰭都特別寬大,尤以雄魚更為突出。原生顏色較暗,但現已

36、有鮮紅、紫 紅、綠、藍、黑等各種顏色,還有雜色的。泰國斗魚英武颯爽的矯健身姿和驍勇 善戰(zhàn)的獨特個性,吸引著眾多愛好者。 曼龍 原產地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屬斗魚 科。藍曼龍體色艷麗,性情溫和,幼魚時常到水 面吞咽空氣,顯得滑稽可愛;該魚對水質適應力 強,價格又比較低廉,所以是一種被世界熱帶魚 愛好者廣泛飼養(yǎng)的品種。魚體呈橢圓形,側扁; 尾鰭淺叉狀,腹鰭胸位,呈長絲狀,故又名絲足 妒。體色為藍灰色,體側有兩塊不規(guī)則的深藍色 斑塊,在通常情況下兩塊斑塊連成一條深藍色的 斑紋。腹紹邊緣略帶淺黃色; 背紹,腹鰭和尾鰭的淺藍灰 底色上均勻分布著艷藍色斑 點。 黃曼龍魚(Gold Gourami)

37、 原產地:泰國、馬來西亞 黃曼龍魚體呈長橢圓形,偏偏,尾鰭淺叉形,體長可 達14厘米,魚體金黃色,眼睛紅色,各鰭為銀白色,且 上面布滿金黃色斑點。在陽光下金光閃閃。胸鰭演變成 絲狀觸須。黃曼龍也叫珍珠馬甲,它是斗魚科熱帶魚中 最美麗的一種。 銀曼龍:別名:月光曼龍魚、銀馬甲 全身銀白色,特別小的鱗會產生銀色的光澤。中上位, 嘴上方的頭部輪廓線上有一個明顯的凹陷,成活率低于 其它曼龍魚。 10100元一條。 接吻魚 接吻魚又叫親嘴魚、吻魚、桃花魚、吻嘴魚、香吻魚、 接吻斗魚等,在分類學上隸屬于鱸形目、吻鱸科、釘嘴 魚屬,以魚喜相互“接吻”而聞名。實際上,不僅異性 魚即使同性魚也有“接吻”動作,故

38、一般認為接吻魚的 “接吻”并不是友情表示,也許是一種爭斗。體色淡淺 紅色。其英文名為Kissing fish,意為接吻魚,接吻魚 的體長一般為2030厘米。身體呈長圓形。頭大,嘴 大,尤其是嘴唇又厚又大,并有細的鋸齒。眼大,有黃 色眼圈。背鰭、臀鰭特別長,從鰓蓋的后緣起一直延伸 到尾柄,尾鰭后緣中部微凹。胸鰭、腹鰭呈扇 形,尾鰭正常。身體的顏 色主要呈肉白色,形如鴨 蛋。 紅肚鳳凰 原產地:非洲喀麥隆以及阿爾及利亞的尼捷魯河下游流 域 體形/顏色:一般成魚體長8-10公分 紅肚鳳凰可以說是 西非短鯛的代表品種,它擁有細長的身體,魚背部分呈 藍色,鰓蓋在燈光反射下呈現金屬色澤的藍光,極為耀 眼。

39、紅肚鳳凰的腹部略帶紅暈,因而得名。紅肚鳳凰性 格溫和,偏愛動物性餌料,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環(huán)境 適應能力極強。紅肚鳳凰喜歡在砂礫層上掘洞躲藏,卻 不會傷及周圍種植的水草,是一種明顯帶有穴居特性的 底棲魚類,所以,在飼養(yǎng)紅肚鳳凰的時候。最好在水族 箱中放置一些只剩下纖維的椰殼或者小花盆、小瓦甕之 類的物件,供它們棲息、躲藏,也是它們產卵繁殖的安 全場所。 唐魚:又名金絲魚 這種魚是三十年代初期在我 廣東省廣州市北郊的白云 山附近被發(fā)現的一種小型熱帶魚,所以又稱其為白云山 魚。 魚體呈梭形,全長3-4厘米,大眼。體色背部褐中帶藍, 腹部銀白,體兩側沿側線有1條金光閃耀的金線,這條 金線的一端是黑眼

40、珠,另一端是與黑眼珠相當的黑斑。 鰭較小,背鰭、臀鰭后位,尾鰭分叉,背鰭與尾鰭鮮紅 色,其余鰭透明。體上還有一些色彩,但體色往往隨環(huán) 境條件變化而發(fā)生變化,金絲則不變。此魚因最初發(fā)現 于我國廣州市郊白云山溪,故英文澤名為白云山魚。變 異種長鰭金絲魚更美麗。 斑馬魚 斑馬魚(zebra fish),又名藍條魚、花條魚、 斑馬擔尼魚(Brachydanio rerio),原產于印 度、孟加拉國。 體長46厘米。體呈紡錘形。背部橄欖色,體 側從鰓蓋后直伸到尾未有數條銀藍色縱紋,臀 鰭部也有與體色相似的縱紋,尾鰭長而呈叉形。 雄魚檸檬色縱紋;雌魚的藍色縱紋加銀灰色縱 紋。斑馬魚的雌雄不難區(qū)分:雄斑馬魚

41、魚體修 長,鰭大,體色偏黃,臀鰭呈棕黃色,條紋顯 著;雌魚魚體較肥大,體色較淡,偏藍,臀鰭 呈淡黃色, 金線魚:俗名: 紅衫、紅哥鯉、吊三、拖三、瓜 三、黃肚 體延長,倒扁,背腹緣皆鈍圓,一般體長19 31厘米、體重50150克、吻鈍尖,口稍傾斜, 上頜前端有五顆較大的圓錐形齒,上下頜兩側 皆有細小的圓錐齒體被薄櫛鱗、全體呈深紅 色,腹部較淡,體兩側有6條明顯的黃色縱帶、 背鰭長;尾鰭叉形,其上葉末端延長成絲狀。 背鰭及尾鰭上緣為黃色,背鰭中下部有一條黃 色縱帶,臀鰭中部有2條黃色縱帶。 射水魚 印度洋-太平洋地區(qū)鱸形目(Perciformes)射水 魚科(Toxotidae)5種魚的統(tǒng)稱,以

42、其能從口中 射出水滴,射獵水面懸垂植物上的昆蟲為食而 聞名。體長而高,背鰭以前通常扁平,頭尖、 口大,背鰭與臀鰭均後位。體有黑色斑點或有 黑色垂直帶,視種類而異。既能生活于咸水, 也能生活於淡水,通常游息於近表層,射水魚 十分愛動 。最聞名的種類之一是普通射水魚 普通射水魚(Toxotes jaculator) 調皮,色彩鮮艷。身長只有20厘米左右,長著一對水 泡眼,眼白上有一條條不斷轉動的豎紋,在水面游動時, 不僅能看到水面的東西,也能察覺空中的物體。一旦有 捕食對象,便偷偷游近目標,先行瞄準,然后從口中噴 出一股水柱,將昆蟲打落水中。它能把水射到3米多高, 距離30厘米內的飛蛾很難逃命。它

43、不僅能把蒼蠅、蜜 蜂、蝴蝶之類的小昆蟲擊落,還能把人的眼睛打傷。射 水魚這種本領,全靠一張嘴。它的嘴很特別,嘴沿上生 有一道很細的槽,用舌尖能形成“水槍管”。只要把吸 進的水從“槍管”中逼射出來,化成一束湍急的水柱, 就能達到射擊昆蟲的目的。 蝴蝶魚 蝴蝶魚,英文科名, Chaetodontidae. 中文俗名, 假人字蝶,又稱珊瑚魚,屬于硬骨魚綱,鱸形目, 蝴蝶魚科。蝴蝶魚約有90種。中國近海就有40 余種。蝴蝶魚的身體呈菱形。蝴蝶魚的嘴特別 小,兩頜牙細長,尖銳,側線基本完整。 蝴蝶 魚大都色彩艷麗,全身有數目不等的縱橫條紋 或花色斑塊,體色能隨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 因而被飼養(yǎng)以做觀賞之

44、用。 蝴蝶魚的外形就與陸地上的蝴蝶一樣,有著五彩繽紛的圖案,大部分分布在熱帶 地區(qū)的珊瑚礁。用尖尖的嘴啄食附在珊瑚或巖石上的小動物,由于外形美麗, 海水神仙魚 神仙魚是觀賞魚界傳統(tǒng)叫法,有時要和淡水魚 中的七彩神仙魚混淆。海水神仙魚其實屬于棘 蝶魚科,Pomacanthidae,可能是最美麗、最 具代表性的海水魚, 色彩華麗, 深得養(yǎng)魚一族 歡心。 神仙魚的兩側扁平,能穿梭珊瑚礁中,兩旁腮 蓋上各有一棘刺為其特征。 本科魚類對水質要 求較高, 所以不太適合新缸或水質不定之魚缸。 瀨(lai)魚 瀨魚生活在珊瑚礁中,并且從珊瑚礁中獲得食 物。在中層水域中,生活著大量的無脊椎動物 和微生物。他們都

45、是瀨魚的食物。不同種類的 瀨魚的食物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瀨魚幾乎可以 吞下多種多樣的食物。在捕食的時候,瀨魚經 常從那些在海底挖掘沙子食物的魚類嘴邊討到 一些殘羹冷至。 另外,充當“清潔工”的瀨魚,會一口口地咬 掉其它一些大魚身上的寄生蟲,對其進行清潔, 形成一種海洋共生環(huán)境。 小丑魚 小丑魚. clown fish. 雙鋸魚(anemone fish)的一種。屬鱸形目雀鯛科雙鋸魚 屬,其身體色彩艷麗,多為紅色、桔紅色,體長僅5、6厘米左右。因為雙鋸魚 類的臉上都有一條或兩條白色條紋,好似京劇中的丑角,所以俗稱“小丑魚”。 小丑魚小丑魚喜群體生活,幾十尾魚兒組成了 一個大家族,其中也分“長幼”、

46、“尊卑”。 如果有的小魚犯了錯誤,就會被其它魚兒冷落; 如果有的魚受了傷,大家會一同照顧它。可愛 的小丑魚就這樣互親互愛,自由自在地生活在 一起。但是自然生活中卻時時面臨著危險,小 丑魚就因為那艷麗的體色,常給它惹來殺身之 禍。 小丑魚最喜歡和海葵生活在一起了,雖然海葵有 會分泌毒液的觸手,但小丑魚身上也有獨特的粘 液,所以海葵傷的了別人,卻傷不了它,反而海 葵成了小丑魚的守護神,當然小丑魚也不是白住 這里,有時會幫海葵清理廢物,有時找到食物拿 回家來,這時海葵就有免費的食物。而當小丑魚 遇到危險時,海葵會用自己的身體把它包裹起來, 保護小丑魚。這種互相幫助,互惠互利的生活方 式在自然界稱為“

47、共生”。 視頻 :第四章 熱帶魚 4.5.珍稀觀賞龜鑒賞 爬行綱是脊椎動物亞門的1綱。肺呼吸、 混和型血液循環(huán)的變溫動物,體表被鱗(蛇、蜥蜴)或骨板(龜、 鱉),無毛、無羽。意義: 爬行綱是脊椎動物演 化關鍵性的一環(huán)。胚胎發(fā) 育不必再回水域,鰓和側 線都已消失,呼吸用肺, 本目動物基本保留原始體型。體被函狀的甲,甲由背甲、腹甲合成;甲的外面為 角質板。上下頜均無齒,被有角質鞘,形成嚎。頭、尾和四肢都有鱗。四肢隨生 活環(huán)境而有不同的適應變化;陸上生活的適于爬行;水中生活的,或趾間具蹼, 或變?yōu)轹捵銧睿歼m于游泳。全世界有208余種,隸50余屬10科。多分布于熱 帶和溫帶。我國有24種,隸14屬4

48、科。例如棱皮龜、玳瑁、金龜、鱉等。 4.5.1.龜 中華花龜: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 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這種美麗的龜類,在其頭 部,頸部和暴露的皮膚上 都長著亮綠色和黑色的細 條紋。因其頭部、頸、四 肢均布滿綠色條紋,故稱 “花龜”。在深色的背甲 上,常常沿著棱突,長有 不甚明顯的略帶紅色的斑 塊。幼體通常有3條棱突, 但這一般不會出現在較為 年長的成體上。屬于中等 大小的龜類,可以長到8或 9英寸。長有蹼足,是高度 水棲的。它們分布于中國 南部,臺灣及越南北部, 生活在低洼處水流緩慢的 池塘,沼澤和溪流中。 地龜:

49、 小型屬半水棲的龜類,地龜體型較小,成體背 甲長僅120毫米,寬78毫米。其頭部淺棕色, 頭較小,背部平滑,上喙鉤曲,眼大且外突, 自吻突側沿眼至頸側有淺黃色縱紋。背甲金黃 色或桔黃色,中央具三條嵴棱,前后緣均具齒 狀,共十二枚,故稱“十二棱龜”。腹甲棕黑 色,兩側有淺黃色斑紋,甲橋明顯,背腹甲間 借骨縫相連。后肢淺棕色,散布有紅色或黑色 斑紋,指、趾間蹼,尾細短。 卵生,6-8月產 卵。 大頭烏龜:俗名別名 大頭龜 形態(tài)特征:頭甚大,其寬度幾乎為腹甲寬的1/2;吻前 端垂直向下達喙緣,喙較堅厚;背甲拱起,有三條強嵴 棱;盾片近乎平滑;頸盾小而窄長,后緣略凹入;第一 玫椎盾前寬后窄,其余椎盾與

50、前3對肋盾幾乎等寬;背 甲緣整齊,第三至第八玫緣略向上翹;腹甲前緣平切或 微凹,后緣缺刻凹成角狀或至弧形;甲橋明顯,腋盾較 胯盾小。指趾間全蹼。尾尖細。背面黑色或深黑棕色, 嵴棱黑色;腹面黑棕色盾片溝緣淡黃或帶綠色,頭頸、 四肢橄欖黃,頭側有蠕蟲窀感紋,眼后至頸側上方具黃 綠色縱紋。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 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金頭閉殼龜:別名:金龜、夾板龜、黃板龜 分布:我國特有種。目前僅知分布于安徽南陵、黟縣、 廣德、涇縣等皖南地區(qū)。 特征:背甲黑褐色,隆起而脊部較平,脊棱明顯, 長78127mm(雄性),109

51、152mm(雌性)。 腹甲黃色,左右盾片均有基本對稱的大黑斑,其前、后 甲以韌帶相連,可完全閉合于背甲。頭部金黃色,頭側 略帶黃褐色,具2條黑線紋。為我國特有種。 金頭閉殼龜cuora aurocapitata是我國特產的一種珍 稀龜類,由羅碧濤與宗愉于1998年依據安徽南陵標本 命名,目前僅知分布于安徽省的少數地區(qū)。該種龜體色 艷麗,性格溫和,很受龜類愛好者青睞,然而由于它數 量稀少,分布面窄,長期的盜捕和走私使得它們?yōu)l于滅 絕。 三線閉殼龜: 頭較細長,頭背部蠟黃,頂部光滑無鱗,吻鈍, 上椽略勾曲,喉部、頸部淺橘紅色,頭側眼后 有棱形褐斑塊。背甲紅棕色,有3條黑色縱紋, 中央1條較長(幼體

52、無),前后緣光滑不呈鋸齒 狀。腹甲黑色,邊緣為黃色,背腹甲間、胸盾 與腹盾間均借韌帶相連,龜殼可完全閉合。腋 窩、四肢、尾部的皮膚呈橘紅色,指、趾間有 蹼。 真鱷龜:俗名別名: 大鱷龜、鱷魚咬龜、鱷甲龜 大鱷龜主要分布在美國。大鱷龜生活在河流、湖泊、池 塘及沼澤中,以魚類、水鳥、螺、蝦,水蛇等為食。大 鱷龜捕食本領十分出眾,每當發(fā)現水邊有飲水的小動物 時,它會突然甩起尾巴,將獵物打暈,然后拖入水中慢 慢享用。大鱷龜, 很少到陸地上活動,只有有在繁殖 季節(jié),雌龜才會爬上岸邊,選擇適合的地方產卵,每次 可產30-120枚卵,經過100天左右的時間,幼龜便可 出殼,幼龜生長速度十分驚人,一年便可長到

53、20公斤, 3年后,幼龜開始性成熟。 大鱷龜一直遭到人類的捕殺, 現在野生大鱷龜已十分稀少, 在世界野生動物聯盟報告公 布的十大瀕危世界珍稀野生 動物中排名第六位。 大鱷龜體型巨大,成年龜甲 長0.4-0.7米,體重45-75 公斤,最大的可達200公斤, 身長在0.75-0.9米。喜棲身 于流速慢的水中,棲身處有 大量落木以躲藏其中。喜棲 水底張開大嘴引誘魚類。捕 食時并不像小鱷龜那樣行動 迅速,而是張嘴等待,只是 頭部轉動方向以等候目標進 入范圍后吞咬。大鱷龜高度 水棲,從不離開水中上岸曬 殼。 緬甸陸龜:中文俗名:黃頭陸龜 黃頭象龜 緬陸 陸龜 象龜 金頭象龜 國內僅分布于廣西、云南。在

54、國外,主要分布于印度東 北部至越南、馬來半島地區(qū),包括:尼泊爾、印度、泰 國、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等國。 外部形態(tài)特征:頭部呈淡黃色,頂部有排列對稱的大鱗, 吻鈍,上喙略勾曲,鼻孔處為粉紅或淡黃色。背甲高隆, 前后緣不呈鋸齒狀。每塊盾片中央有大黑斑塊,腹甲前 緣較厚,后部缺刻較深。四肢呈圓柱形。表面有大塊鱗 片,呈灰褐色,趾、指間無蹼。北京市場所說的象龜皆 為這種龜。 豹紋陸龜 : 分布于非洲大陸的蘇丹、埃塞俄比亞、南非等 地。 體長: 一般成龜35-45公分,但成長到30公分 后生長即變遲緩。最大記錄可達70公分,48.6 公斤。 主食: 植物性食物,如蔬菜、高纖維植物、牧

55、 草 特征: 完全素食,但需定期補充鈣粉及綜合維 生素。棲息地為干燥草原及灌木叢,需要廣闊 的室內外活動空間。 印度星龜: 形態(tài)特征:在背甲各盾板中出現放射狀星形花紋。一枚盾板中有8條以上的線, 但在幼體中數目就較少,在腹甲部分也有同樣的花紋。 放射陸龜: 放射陸龜具有典型的陸龜體態(tài):一個高高隆起 的背甲,粗鈍的頭部和粗大的四肢。除了背甲 鮮艷的顏色變化之外,它的腿和腳都是黃色的, 和頭部的顏色一樣。它們中的一些能長到將近 16英寸(40厘米)甚至更長,所以它們是具有 星狀花紋的龜中最大的一種,這一點也就成為 它們區(qū)別于其他星龜的最顯著特征。它們與 其它星龜還有著更多的不同。 與諸如印度星龜之

56、類 的一些陸龜不同,放 射陸龜每片背甲的中 央并不隆起,所以放 射陸龜的背甲十分平 滑,而不是隆包不平 的。它們的星狀花紋 看起來也比其他種類 的龜更為清晰。雄性 放射陸龜與雌性放射 陸龜之間也有著一些 不同,不過這些差異 是很小的。一般來說, 雄性的尾巴較長,雄 性腹甲的凹陷也比雌 性要明顯得多。 巴西彩龜:紅耳龜 巴西彩龜 秀麗錦龜 麻將龜 七彩龜 紅耳龜 因其頭頂后部兩側有2對紅色粗條紋,故得名。 紅耳龜在市面上更經常被叫做巴西龜,大多數 種類產于巴西,個別種產于美國的密西西比河。 最先引進的確實是巴西龜他的外形跟紅耳龜一 樣只是沒有紅色的耳朵,現在已經被紅耳龜所 取代而人們也就稱紅耳龜

57、為巴西龜了。 平胸龜:又叫鷹嘴龜、鷹嘴龍尾龜、大頭龜、 三不象等。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等地,是我國 淡水龜中最特殊的一種,頭不能縮入殼內,其 性情兇猛,屬我國二類保護物種。因過度捕撈, 該物種一度瀕臨滅絕。形態(tài)特征:頭大,呈三 角形,且頭背覆以大塊角質硬殼,上喙鉤曲呈 鷹嘴狀,眼大,背甲棕褐色,長卵形且中央平 坦,前后邊緣不呈齒狀。腹甲呈橄欖色,較小 且平,背腹甲借韌帶相連,有下緣角板。此龜 的頭、四肢均不能縮入腹甲,是我國已知龜類 中較特殊的一種。 蛇頸龜:地理分布 巴西、秘魯、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 南美洲、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長頸龜以特長的頸部而得名.完全肉食性且喜愛 活餌.這是一種很容易馴養(yǎng)的龜類.只要飼養(yǎng)1-2個月就能夠認得主人.同時它們也 很健壯,抗病力強,極適合初學者飼養(yǎng). 4.5.2.其他變異龜鱉 綠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