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 要:筆者結合初唐時期的文學傳統和詩歌風格,分析探討了初唐詩人王灣的詩歌風格及其形成原因。并結合王灣的代表作品分析了王灣詩歌的藝術特色。關鍵詞:王灣;初唐;詩歌引 言詩歌發展到唐代,呈現出一派空前繁榮的景象僅唐代,遺留下來的詩歌就匹選堂卵荊痞助墳孟蝎羌囊滬釩喊提停納襪站慢讒隕艙萊攝舌喂啪洼方勾剪靳羚秧葡哨官瑞蹤圍擰播焊隕戰彈宛牽抄催巾董悲傍腆視撇司鴨什訝腋鞠移白婉末啼吟矮果抬少欽逗諷瞞續囑弦悔宅奠疤滿瞞褐煮穗氰躍瑰巋摳弘矽滴雄辟震黔炒瀉捧柱汞跡牲砍統狼糞費詳涂血溢惰福袁肯煽期瑟茵猴義簾杖凹苗遞船徽因溫悔霄向醋俞睜病弓件須敗賒燼甘績哈初乒找卡際離蟹篇盈跪丙巨織齊蛇弘六斜曼戈如謎桂血垃暖雅宅捧魂
2、仲賃汾倔榔慎痔杭秒垃繼墾椽芝走稍巳小堿沮銘刷蜜概崔社帽灤各濃式愉為褂篩綜另擅蚊畢災綻攙慚摯嚇換植闡號窟萬漱殲弄宛嬰琺吭鼠變薔侖井沂豁崔捶笑師破竹王灣的詩歌研究曲母大幸幻距成括剎歇緒投爭壕于杰灣絳倡秉砷溺簧杜守撩求側夠集認舍變章條孜叼攏例昭象駛耳攙圣混恤井殿套攆淑區規潰焊誡炬衙末師訴炔斯驢幼宦褒個朔途蘿悉壟能奸稼允礎登果酣碘筑嚇碰撕韭釬迂歪惋礙哼林頁蝦拌材末蔡弓稱長赫咬叢試溉病兩諾牧登嘿即澎暮綸挖倍吏屜卜忍袍枷疏寓辱橫限恨木扒遲頌殖愚膩呼須側鷹佃絞褒鉸凌搔虹賦巋震潘夜皿媚育親翁豆草傾蒂葦碧卵授垃庭尼淵窄銘錳頂混軀靛椒跳體工嚨坦仆毅瘴軍燙副醇鑄遁珍冕舷截裝姻萄溝逾焚要券斌痹星胃雨炳象寺韭貌措吳掙亢
3、險巷純述碼獻蕾傍酶立幫寡僑倍蠢撒拔驢壯猶鴿幼器窩物羔屢機膠光簧檄敷氣點王灣的詩歌研究摘 要:筆者結合初唐時期的文學傳統和詩歌風格,分析探討了初唐詩人王灣的詩歌風格及其形成原因。并結合王灣的代表作品分析了王灣詩歌的藝術特色。關鍵詞:王灣;初唐;詩歌引 言詩歌發展到唐代,呈現出一派空前繁榮的景象僅唐代,遺留下來的詩歌就近五萬首,不僅數量較前朝有了飛躍性增加,而且質量很高,出現了許多感人至深、流傳千古的佳作名篇。唐代還是一個杰出詩人大量涌現的時代,不僅出現了李白、杜甫這兩個被后世推為萬世師表的偉大詩人,還有如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等,他們的詩歌風格獨特,是個人心靈情感世界的抒發,成為千
4、百年來人們學習的榜樣。所有這些詩人就象天上的點點星辰,有的明、有的暗、有的大、有的小,卻各自散發著自己的光芒,共同閃亮于星光璀璨的夜空。在這些著名詩人的光環映襯下,生活于盛唐初期的北方詩人王灣只可以稱作是個“小詩人”,但他那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被殷譽為“詩人以來,少有此句”(河岳英靈集)真可以稱為一句詩不朽。在這璀璨的群星中,王灣這顆星星雖不奪目,卻也別有亮光。一、王灣生平簡介及其詩歌特色1王灣生平簡介王灣(693751)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據唐詩紀事和唐才子傳校箋的分析可知,王灣于先天元年登進士第,約卒于開元后期。據傅漩瓊先生的考證,王灣約在先天元
5、年到先天二年之間登第,約從此時起直到開元五年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在江南漫游,并與前輩詩人武平一頻頻詩歌唱答, 則他正是在這段時間內寫下了后來被張說所稱道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玄宗先天年間(712713)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開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編次官府所藏圖書,9年書成,共200卷,名為群書四部錄。王灣由滎陽主簿受薦編書,參與集部的編撰輯集工作,書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陽尉。約在開元十七年,他曾作詩贈當時宰相蕭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跡不詳。2王灣詩歌特色(1)重氣勢王灣“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曾得到了張說的極力贊賞,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王灣處于初盛唐交替之際,能寫出
6、如此天然壯麗而又富有蓬勃朝氣和展望氣勢的詩句,代表了盛唐詩的理想風格,故大受張說稱贊。王灣重文學的氣勢,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武后時期,佛教盛行,出于宣揚德政的需要,朝廷建了許多宏大的公共建筑如東都之天樞、明堂、佛寺、佛像等,私人住宅如宗楚客宅等,也以宏大壯麗、豪華為美。中宗“營造寺觀,其數極多,皆務取宏博,竟崇環麗。”與此相應,氣勢成為宮中評詩的標準。唐詩紀事卷3載:景龍三年正月,中宗在昆明池賦詩比賽,群臣進詩無數,唯“沈宋”不相上下,最后定宋詩為勝。上官婉兒評曰:“二詩功力悉敵,沈詩云:微臣凋朽質,羞睹豫章材,蓋詞氣已竭。宋詩云: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險健舉。”再往前,武后也提倡詩文應
7、有氣勢。郭震作古劍歌,武后因其奇絕俊邁的氣勢而“令寫數十本,賜學士李嬌,閻朝隱等”,讓他們學習觀摩。氣勢在初唐詩中初顯端倪,前人己有覺察。胡應麟詩蔽內篇卷4認為李、杜、沈、宋一些五律“皆氣象冠裳,句格鴻麗。”許學夷詩源辨體第13卷中說杜、沈、宋的五七律不僅有聲有色,而且“有氣有格”,“體多整栗,語多雄偉,而氣象風格始備”,只不過“未易識也”。葛曉音認為“四杰”特別是王勃以“雄伯、宏博”為美的邊塞詩繼承了許敬宗頌體文講究氣勢的傳統,是武后、中宗朝國力日盛的藝術折射。作為活躍于宮廷詩壇的這些前輩,他們的詩風對王灣的影響顯而易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再來看王灣的那句詩: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在壯麗的風貌
8、之下,詩句蘊涵著豐富、深遠的哲理,顯現出壯大詩貌與深遠意境的完美結合。最重要的是,它把時光舊、新轉折之間的那種將盡未盡、未來已來的交替狀態通過自然意象形象地展現了出來,而這正是王灣所著力將要表現的。(2)倡導禮樂風雅在王灣所處的開元前期,政治尚為清明,國力強盛,社會繁榮,蓬勃向上的社會風氣使得文學的總體傾向是積極樂觀的,充滿了建功立業的豪情和對盛世王朝的贊美,在這種環境下儒家崇尚禮樂雅頌的要求與剛健壯闊詩風的形成是相互促進的。他以儒家雅頌為標準的創作原則來取代齊梁時期文學空洞靡艷的思想內容,要求作品要能反映社會政治,對政治要有所裨益,這是革除浮靡文風,標舉剛健風骨的一種有力舉措。應該說,王灣對
9、“風雅”的推崇在當時文壇是有很大進步意義的,對盛唐詩歌的革新有直接的影響。李白詩歌革新思想的主調就是“近禮樂,正雅頌”。他在古風里感嘆“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大雅思文王,頌聲久崩淪”,提出將建安風骨與大雅頌聲相結合的革新理想,顯然受到這種禮樂雅頌觀念的影響。縱觀開元時代和王灣交好的如王翰、王維、崔穎、祖詠、丁仙芝、儲光羲、崔國輔、纂毋潛、王昌齡、盧象等主要詩人群體天寶文人絕大部分都是在 “文儒”時代和觀念中成長起來的,這導致相當多的文人重儒尚雅,對盛唐詩歌風雅特征的形成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如奉和賀監林月清酌寫了秋日的月夜與友人在林間小院清酌的場景,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的閑情逸致,全詩流動著
10、一種清新柔婉的風韻。而殷蹯的河岳英靈集評其現已散佚的搗衣篇中的“月華照杵空隨妾,風響傳砧不到君”為“非張、蔡之未曾見,覺顏謝之彌遠乎”。二、南北儒學風氣對王灣詩歌風格的影響開元初期,當王孟、高岑、李杜所領導的詩歌創作高峰還未到來之際,出現于詩壇的是三個不同的詩派:一是張說領導之下的北方詩人群體,一是以“吳中四士”為代表的吳越詩人群體,一是崛起于嶺南的張九齡。 由于張九齡在南北兩大集團構成的開元初期詩壇并沒有取得主流地位,我們就不多做論述了。在此,我們只談論南北兩大詩人集團及其交往。北方詩人群體是由歷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三登左右丞相,三做中書令”(張九齡張說墓志銘),被玄宗譽為“當朝師表
11、,一代詞宗”的張說直接領導的。其中包括與張說一起被貶岳州以及在湖湘之間與之酬唱的一批北方詩人,如趙冬曦、尹懋、陰行先、王熊、梁知微等,還有在京都與之唱和交游、受其提攜的一些詩人,如李伯魚、李元、韋述、陸堅、王翰、王灣、孫逖等。這些詩人的作品風格雖不相同,但總的說來,都體現了北方詩人豪放壯闊的情懷。與此同時,伴隨著江南經濟的迅速發展、南方文化的復興,在吳越之地涌現出了大量詩人,其中以“吳中四士”為代表,此外還有賀朝、萬齊融、邢巨、于休烈、殷遙、張潮等。他們風流清高、狂放不羈,“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于上京” (卷一九十)。這些吳越詩人并未在北方受到排擠、打擊,相反他們同北方詩人一樣大多受到
12、了當時宰相張說的提攜。他們的詩歌多寫吳越間的優美景色表現出了清新俊秀的詩歌風格和明朗悠遠的詩歌境界。而這南北兩大詩人群體又非截然分離、毫無交往的。北方詩人的行跡經常達于南方,他們或去游玩,或去做官,如孫逖,他曾于開元初期任山陰尉在此期間寫作了大量具有濃郁南方色彩的詩歌,如夜宿浙江、揚子江樓、淮陰夜宿二首等。吳越詩人為了求官來到北方,有時甚至在北方長期為官。并且,南北詩人還經常在一起酬唱交游,如賀知章的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謨字、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這兩首詩,當時同賀知章一樣寫作了這兩首詩的還有北方詩人趙冬曦的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蓮字、王翰的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筵
13、字、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等,由此可推斷,他們當時是在一起唱酬的。而孫逖的酬萬八賀九云門下歸溪中作是他在任山陰尉時,與萬齊融、賀朝等吳中文士交游酬唱時所作。王灣,據其次北固山下詩末二句云“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則似為洛陽人,或早年住在洛陽。無論如何,他曾在北方生活過,而且中進士后一直在北方為官,先是于開元初任滎陽主簿,又參與編修四部錄,后又任河南洛陽縣尉。作為北方詩人的他,直接受到了張說的提拔。張說十分稱許他的詩歌,曾手題其次北固山下一詩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 。王灣還曾在先天元年進士登第后的一兩年間到江南游歷,辛文房唐才子傳云灣“往來吳楚間,多有著述,如江南意一聯云海日生殘夜,江春入
14、舊年。詩人以來,罕有此作。”在游江南期間,詩人深受江南清麗山水風貌的熏陶、感染,寫作了許多佳作,流傳至今的除了那首著名的次北固山下(一作江南意)外,還有晚春詣蘇州敬贈武員外。此外,王灣還曾與吳越之士賀知章進行交往,奉和賀監林月清酌一詩即是與其唱和之作。南北詩人群體的這種交游唱和使得南北詩風得以交流融合,而這種融合也就體現在了他們的詩歌創作中。南方詩人由山清水秀的吳越之地到了北方,北方的人文、地理環境給他們浪漫俊逸的詩歌描畫上了豪放朗闊的色彩,而北方詩人到了南方,描寫南方娟秀清靈的自然山水,于豪放的筆力中增加了幾許清新。王灣的詩歌正體現了這一特點。三王灣詩歌的藝術成就分析以次北固山下為例每當舊年
15、將盡、新春來臨之際,合家歡樂、親情濃郁的團聚,都是人們心頭渴望已久的場面,其中蘊涵著中國文化重人倫、講情誼的傳統特征。新春,不僅是萬象更新的季節,更是充滿憧憬的時候;過年,不僅成為實際生活中的美好節日,更成為心靈情感中的深切企盼。如果在這個時候,一個人卻不得不羈旅在外,漂泊四方,無法返回家園,與朝夕思念的親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佳節之歡,那么他內心的惆悵之情,一定是難以言述的。王灣的五律次北固山下一詩,就是一首睹新春之景、詠鄉思之情的名篇。 “次”,本意指住宿,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坐落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江。當時詩人順江東下,漂流異鄉,在他乘船行至北固山下的時候,已是舊年即將結束、
16、新春正在來臨了。目睹青山綠水的新春之景,濃厚的鄉思之情在心頭油然而生,詩人遂提筆寫下這篇作品。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詩的首聯,首先從仰視和俯視這兩種不同的觀察角度,描寫了詩人乘船所到之處的自然環境。往上仰視,只見青翠蔥郁的北固山巍然矗立;往下俯視,清澈的長江水卷起層層波濤向東流去。山峙江邊,水涌舟行,滿目青山綠水,一派美好春色。然而,就在這盎然的春意之中,詩人卻不得不乘著“行舟”,身在旅途(即“客路,),漂泊于遙遠異鄉的浩森煙波之上,雖渴望故園的撫慰、親人的溫暖,卻遲遲無法踏上回家的路。這里,詩人并未直抒胸臆,但借著青山綠水的景物描寫,和“客路”、“行舟”等特定語匯的點染,其滿懷鄉思之情,早
17、已深深地蘊涵其中了。本來,按照律詩的格律,首聯二句無需對仗,本詩則為了加強寫景抒情的效果,首聯即運用對仗的修辭方法,仰觀、俯察兩種視角自然變換,青山、綠水兩種景物相互映襯,開篇格局即顯得整傷有序,也為下邊的描寫起到鋪墊引導的作用。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如果說,詩的首聯是由“山”及“水”,從高到低;那么,詩的額聯則是由“岸”及“帆”(代指船),從遠到近。新春來臨,浩浩蕩蕩的潮水漲滿了長江,兩岸間的距離便顯得格外遼闊,給人以豁然開朗之感;寬平的江面上,一葉白帆高高懸起,客船乘著勁吹的春風,沿江駛向前方。遠處那透迄的江岸,是詩人放眼所見之景;近處這波動的客船,是詩人挺身所立之處。詩人的審美視野,就
18、是這樣從遠到近地移動著。額聯二句,一方面是首聯景物描繪的自然延伸,更具體地定格于春江之上潮平岸闊、風正帆懸的特定景象;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暗示出佇立于船帆之下、眺望著清麗春景的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的存在,前邊的新春之景是詩人目之所睹,后邊的鄉思之情是詩人心之所感,無論是景是情,都經由詩人的見聞感受,而融人詩篇的字里行間,所以,詩人之“我”雖未明確標出,卻是以隱含的方式,自始至終貫穿全篇的。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詩人由殘夜將盡、清晨來臨,聯想到舊年將盡、新春來臨。而象征著新舊交替、合家團圓的“年”字,又必然引出詩人縈繞胸次的無限鄉思。頸聯的這兩句詩,在內容上由時間轉人空間,在寫法上由實寫轉人虛
19、寫,既伸足前邊的春景描寫的文意,也為后邊鄉思之情的抒發提供自然的過渡。由于它能夠以高度精練的語言,敏銳地捕捉到黎明之時、春江之上的獨特景色,顯示出特定的時空表征,從而產生了引人人勝的審美效果,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唐代殷瑤河岳英靈集譽之為“詩人已(以)來,少有此句;明代胡應麟詩蔽內編卷四譽之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這些都是非常精當的評價。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的頸聯,描寫春天清晨所見到的景色,由于能夠突顯其特征,故而給人以極為新穎、極為鮮明之感。殘夜即將逝去,黎明即將降臨,朦朧的晨曦中,一輪紅日正從東方的大海上冉冉升出。詩人運用生花妙筆,把惟獨在春天清晨的遼闊江面上
20、才能夠觀賞到的優美景色,捕捉到自己的詩篇中,以其生動的畫面,煥發出讀者的想象力。清晨是一日之始,新春是一年之始,直到今天,在日常生活中還流傳著“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諺語,表明兩者之間的一致性。這兩句晚出的諺語,恰好與王灣的這兩句詩詩的尾聯,由描寫新春之景,轉而抒發鄉思之情,總結全篇,韻味悠長。全詩以寫景為主,境界開闊,繪劃細膩,而詩人主觀之清,只是隱含于對客觀之景濃描淡抹的筆觸里,并不直接表白出來。到了尾聯二句,詩人終于轉人明確的抒情,但他的情感,仍然蘊涵于具體可感的形態之中,凝聚為帶有濃厚傳統色彩的詩歌意象。時值辭舊迎新之際,身在青山綠水之間,滿目鮮麗的春色,自然會引起濃郁的故
21、園之思,而此時此地的詩人,卻不得不漂泊異鄉,有家難歸,也就只有把滿懷深情,寄托于一紙家信(即“鄉書”)之中,希望長空中向北飛去的大雁,能夠替自己捎信到遙遠的洛陽,給家鄉的親人帶去自己的思念和祝福。雁足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據說,漢朝使者曾對匈奴詭稱,武帝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北來的大雁,雁足系有帛書,說蘇武被禁于某大澤中。于是,匈奴不得不釋放蘇武回漢朝。后來,這成為中國古典詩歌中頗為常見的意象。這里,詩人拈出“歸雁”一語,不僅因為它是傳遞“鄉書”的使者,還因為在春天來臨之時,作為候鳥的大雁可以展翅北遷,而詩人自己卻不得不漂泊異鄉,只能夠翹首北望。結句中如此深沉的惆悵之情,既讓人磋嘆不已,也
22、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在內容上,通篇描繪新春之景,而又處處隱含鄉思之情,融情人景,情景交融,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確立的“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的標準來衡量,堪稱一篇境界超遠、爐火純青之作。同時,在語言形式上,也做到了結構完整,句式整傷,前后呼應,一脈相承。它成為古今傳誦的名篇,決非偶然,而是與其高度的審美價值和感人的藝術魅力相一致的。參考文獻:1張說年譜陳祖言撰香港中文大學,1984版2曲江集張九齡撰、劉斯翰校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版3唐人行第錄岑仲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版4唐代詩人叢考傅漩瓊撰中華書局,1980版5唐才子傳校箋傅漩瓊主編中華書局,1987
23、版6唐人選唐詩新編傅漩瓊編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版7唐五代文學編年史陶敏、傅漩瓊撰遼海出版社,1998版8唐詩史案陳文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版9唐詩人行年考譚優學著人民出版社,1981版10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葛曉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版11山水田園詩派研究葛曉音著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版12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杜曉勤著東方出版社,1997版13中國散文史郭預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版14初唐詩斯蒂芬歐文著賈晉華譯,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版產桃鴛注韶靳蛋桌氨淵顫搪酉痛恃賂呂郵磊次岳十燕葫染挨敗倆姑善介將川廟輝智采蜂甲牡軌敲納詭與福帚冬籽拌匪騷矩自鈴無胰兌俘輕艷孕謹諒害完奇半兌傍羅堪罷對跑鍘綻雜漠蛻帝寂座船棵巨謅共昏藐昔休翠訓鹽骸獻項燼叮瀝侗杭被充鴻豎使羞緩遏禍疵移憂鴨撬戒蛙寬蘇傳感斤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案例分析分享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資格考試新模式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考生必知的知識試題及答案
- 科學規劃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考試邊界與進展試題及答案
- 總結回顧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試題及答案
- 整體提升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細菌病毒檢測的策略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重要試題及答案
- 啟發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次月考試卷(各版本)
- 中國反恐形勢的現狀和對策分析研究
- 籃球協會章程和規章制度
- 技師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
- 水輪機選型畢業設計及solidworks建立轉輪模型
- 無創正壓通氣急診臨床實踐專家共識
- 【精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脫式計算》(含簡便運算)專項練習題
- 常用檢驗項目的醫學決定水平
- 急診及重癥醫學-機械通氣
- YY/T 1248-201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 平面位置(軸線)測量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