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力和機械測試題10頁_第1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力和機械測試題10頁_第2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力和機械測試題10頁_第3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力和機械測試題10頁_第4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力和機械測試題1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超越教育 力和機械(A)一、 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A B 圖1 C D1、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圖1中屬于有害摩擦并需要減小的( )A叉提蛋糕時,叉與蛋糕間的摩擦 B手拿起杯子時,手與杯子間的摩擦C人爬桿時,人與桿的摩擦 D軸轉(zhuǎn)動時,鋼珠與軸承之間的摩擦2、圖2所示的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A. 鋼絲鉗 B. 起子 C羊角錘. D.鑷子圖2圖33、圖3所示的圖像中,能表示物體所受重力與質(zhì)量關(guān)系的是( )圖44、如圖4所示是安置在公路收費站欄桿的示意圖,當在A處施加一個動力時,可將欄桿逆時針拉起來,它是一根A省力杠桿; B費力杠桿; C等臂杠桿

2、; D無法確定。圖55、如圖5所示的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使彈黃秤的示數(shù)變?yōu)樵瓉淼?/2,杠桿仍然保持平衡狀態(tài),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把彈簧秤向左移動一個小格 B、減少三個鉤碼C、把鉤碼向左移動一個小格 D、把鉤碼向右移動一個小格6、桿秤是一種很古老但現(xiàn)在仍然在廣泛使用的一種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小林同學用一桿秤稱圖6一實心球的質(zhì)量,如圖6所示。當桿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秤砣拉線正好壓在4 kg的刻度線上。根據(jù)秤砣拉線、提紐和稱鉤所在秤桿的位置之間的距離的粗略關(guān)系,可以估測出秤砣的質(zhì)量大約是A10 g B400 g C 1000 g D4000 g圖77、如圖7,分別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壓同一彈簧。該實驗

3、表明,彈簧受力產(chǎn)生的效果與力的 (A)大小有關(guān) (B)作用點有關(guān)(C)方向有關(guān) (D)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guān)8、如圖8所示,其中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運動員對弓弦的拉力 B汽車對地面的壓力 C斧頭對木柴的力 D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圖89、下列事例中,屬于運用了重力方向的是B B用力拉彈簧A檢查相框是否掛正C往墻上敲釘子D往前推桌子圖910、汶川地震中,滾滾的山石擋住了道路。增援人員要用撬棒撬開山石,分別沿如圖9所示的四個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A沿F1方向 B沿F2方向 C沿F3方向 D沿F4方向11、同一物體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勻速移動,如下圖10所示,拉力分別為F甲、F乙、F

4、丙,不記滑輪與輕繩間的摩擦,比較它們的大小,則圖10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12、用圖11所示的四種機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圖11圖12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3、如圖12所示,甲是我們常使用的指甲鉗,乙是它的示意圖。請細心觀察,此鉗哪些部位分別應用了哪些物理知識及原理,請你寫出二個應用不同原理的例子。;圖1314、踢毽子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用腳將毽子踢起后,空中飛舞的毽子最終要落向地面,這是由于受_作用的緣故15、圖13甲、乙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圖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圖主要表

5、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選填甲或乙) 圖15圖1416、今年年初的雪災,使我國南方部分高速公路幾乎處于癱瘓狀態(tài),圖14是救災人員正在向布滿冰雪的路面上拋撒沙子。這樣做的目的是。17、如圖15是一種拉桿式旅行箱的示意圖,使用時相當于一個_(填“省力”或“費力”)杠桿,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設(shè)此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則抬起拉桿的力F 為_N。圖1618、成人正常體溫約,一位初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kg。用如圖16所示的兩種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兩圖的動滑輪重力相同,不計繩重及機械摩擦,圖甲中人的拉力F1圖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圖1719、2008春的大雪造

6、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頂?shù)难┑降子卸嘀?,他找來器材進行了測量: (1)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杯子重力為0.2N;將杯子里裝滿水,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重,如圖17為 N,將杯子里裝滿雪的樣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重為1N。杯中雪的樣品體積是 cm3,雪的樣品密度是 kgm3。(2) 若屋頂面積為100m。,雪的厚度為30cm,則屋頂雪的總重力是 N。三、實驗題(20題8分,21題8分,22題6分,共22分)20、小林同學做“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如圖18所示。(1)實驗中采取的辦法是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在長木快上做_運動。(2)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說明:接觸面粗糙

7、程度相同時,_,滑動摩擦力越大。(3)甲、丙靚圖所示的實驗說明:壓力一定時,_,滑動摩擦力越大。(4)由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圖18質(zhì)量m/0.000.1000.2000.3000.4000.500重力G/N0.00.93.04.04.9圖192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刻度尺、細線、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1)將杠桿裝在支架上,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如果將杠桿右側(cè)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到頭了,杠桿右端仍下沉,此時應將杠桿左側(cè)的平衡螺母向_調(diào),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止。(2)某同學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為F1=:=6N、l1=20cm、F2=4N和l2=

8、30cm。該同學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探究結(jié)論?_。理由是:_。(3)使杠桿在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實驗,也能得出杠桿平衡條件。這種實驗方案與杠桿在水平位置做實驗的方案相比較,你認為哪種實驗方案好并說明理由:_。(4)如圖19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兩側(cè)鉤碼下再各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則杠桿_端將下沉。圖2022、小明用天平、鉤碼、彈簧秤研究物體所受重力跟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測量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圖22圖21(1) 某次測量彈簧秤的讀數(shù)如圖20甲所示,請你將彈簧秤的讀數(shù)填入上表空格中。(2)根據(jù)上表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19乙中作出重力隨質(zhì)量變化的圖像。(3)由實驗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四、作圖題(

9、23題4分,24題2分,共6分)圖2323、如圖21所示,粗細均勻的棒一端擱在地上,另一端與支點O連接要求:(1)作出地面對棒的支持力和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圖(2)畫出重力的力臂24、如圖22所示,是一個Z形杠桿,請在圖中畫出力F對支點O的力臂L。五、計算題(6分)25、圖23為用道釘撬來撬鐵路枕木上道釘?shù)膱D片,若阻力F2為1500N,根據(jù)圖片估算此道釘撬所用最小動力F1的大小。力和機械(B)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1、下列事例中,能減小摩擦力的是A運動鞋鞋底有花紋 B行李箱下安裝兩個輪子 C騎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 D在冰凍路面上撒沙子2、 圖2中屬于

10、費力杠桿的是 圖1A起子 B道釘撬 C筷子 D鋼絲鉗 3、園藝師傅使用如圖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常把樹枝盡量往剪刀軸O處靠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A增大阻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B減小動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C增大動力臂,省力 D減小阻力臂,省力4、某同學在“研究動滑輪特點”的實驗時,進行了正確操作,并記錄數(shù)據(jù), 分析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實驗結(jié)果與課本中“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的結(jié)論不符。面對這一事實,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圖2A. 與同學分析可能原因 B. 實驗失敗,停止實驗C. 改進實驗條件,重新實驗 D. 查閱資料,了解結(jié)論的適用條件5、在圖2中,要將一圓柱體重物推上臺階, 最小的作用力應是

11、 AF1 BF2 CF3 DF46、如圖3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圖3A.劃船時的船槳 B.剪鐵皮的剪子 C.起重機的吊臂 D.端著茶杯的前臂圖47、如圖4所示,描述的是小紅同學用手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情景。用手分別壓在玻璃板和桌面上滑動(如圖中甲、乙),然后再用一只手壓在手上在桌面上滑動(如圖8-3-1中丙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和乙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B乙和丙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C比較甲和乙,感覺甲的阻力大D比較乙和丙,感覺丙的阻力大8、關(guān)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確的是圖59、關(guān)于力的認識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

12、用B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或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才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10、兩個小孩坐在蹺蹺板上,當蹺蹺板處于平衡時A.兩個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兩個小孩到支點的距離一定相等C.輕的小孩離支點近一些 D.重的小孩離支點近一些11、下列實例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B拉桿旅行箱底部裝有輪子C向自行車的轉(zhuǎn)軸處加潤滑油 D在氣墊船底和水之間形成一層空氣墊12、圖6在圖6中,甲、乙兩個滑輪組都是由相同的滑輪組合而成。如圖丙:大輪重10N,小輪重5N,連桿重1N。先后用甲、乙兩種方式提起同樣重的物體(G=500N),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繩的重力,則下列說法

13、正確的是:AF1=129N F2=133N BF1=129N F2=129NCF1=133N F2=133NDF1=133N F2=129N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3、物體重l 000 N,如果用一個定滑輪勻速提起它,需要用N的力;如果用一動滑輪且使拉力沿豎直方向勻速提起它,需要用N的力(不計摩擦滑輪自重)14、將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識分別填在題后的橫線上(簡要寫出物理知識的內(nèi)容,不要求解釋)。圖7(1)自行車的軸承上要經(jīng)常加油。;(2)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 。15、如圖7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操作的錯誤是_糾正錯誤后,應拉動彈簧

14、測力計使木塊作_ 運動若在木塊上再放一個砝碼,則木塊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圖816、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活動中。(1)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左拉動木塊,使其作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8所示。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_N圖9(2)小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yōu)樵瓉硪话搿K纱说贸觯夯瑒幽Σ亮Φ拇笮‰S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他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17、如圖9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將重400N的木箱勻速向上提升,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在此過程中,工人用的拉力為 N,18、放學后,同學們在球

15、場上踢足球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腳上有點疼,這是因為_;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繼續(xù)滾動一段距離,這是因為物體具有_;足球最后停了下來,這說明足球受到了_力的作用. 19、地球圖10如圖10所示,我們在學習杠桿原理時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壯語“給我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小剛同學對此產(chǎn)生了疑惑,他查閱了有關(guān)資料,知道地球的質(zhì)量為6 1024kg。并且假設(shè)支點距地球1m,阿基米德給杠桿的最大壓力為600N,則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約為m的輕質(zhì)杠桿。小剛據(jù)此指出這一豪言壯語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你對小剛同學的做法有何評價。圖12圖11三、作圖與簡答題(20題1分,21題2分,22題4分,共7分)20

16、、一個鉛球重30N,從斜面上滾下如圖11所示,用作出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圖。21、列車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車,如圖12所示。若貨物均勻擺在車內(nèi),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會向上提扶把,請在圖中畫出此時售貨員提車使用的最小力的示意圖和這個力的力臂。圖1322、自行車是一種人們常用的、簡便無污染的交通工具。仔細觀察自行車的構(gòu)造(圖13),想想你的使用過程,結(jié)合所學有關(guān)知識,請?zhí)岢鰞蓚€與物理知識有關(guān)的問題,并針對提出的問題作出簡要的回答。 問題1: ?回答1: ;問題2: ?圖14回答2: 。四、實驗題(23題6分,24題8分,25題8分,共22分)23、圖14是小華同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7、1)現(xiàn)在小華同學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測量力臂,她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_ (寫出一條即可);動力F 1 /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3 4 4 3 (2)右表是小華得到的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由此她得出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結(jié)論。你認為她的實驗結(jié)論是否正確?_如果不正確,造成錯誤的原因是什么? 。24、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小明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系列實驗(圖15)。以下是部分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保持長木板水平且固定)。 圖甲 圖乙 圖丙 圖15第一次:把木塊水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拖拉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讀出彈簧測

18、力計的示數(shù),并記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塊側(cè)放在長木板上,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乙),記下相應的示數(shù);第三次:把兩塊相同的木塊疊放在一起平放在長木板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丙),記下相應的示數(shù)。 實驗次數(shù)木塊對木板的壓力/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N滑動摩擦力/N1204.02204.038.0(1)請你幫助小明填全表格內(nèi)的數(shù)據(jù);(2)比較第_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guān);(3)比較第1、3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_。所選器材探究步驟分析論證若_,則_若_,則_25、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時:同學們有如下猜想:A重力跟質(zhì)量有關(guān);B

19、重力跟位置有關(guān);C重力跟形狀有關(guān)。為了驗證猜想C,現(xiàn)提供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天平、橡皮泥、三個形狀不同的石塊、鐵塊和鋁塊、細線、土豆、小刀。請你選擇適當?shù)钠鞑?,完成下列探究過程:五、計算題(5分)26、一架不準確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橫梁左右兩臂不等長。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在實驗室中常用“交換法”來測定物體的質(zhì)量。即先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l;再把被測物體放在右盤,當天平平衡時,左盤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2。試證明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m=答案 力和機械(A)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BCABDCCD A CBD 13、鉗柄(AC)上有粗糙的刻紋-增大摩擦 指甲鉗的CBA部分-省力杠桿14、重力 15、甲 乙 16、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防止行人和車輛打滑。 17、省力,20 18、37,50 ,大于 19、答案: (1) 2.2 200 O.4103 (2) 1.2105 20、(1)勻速或者勻速直線(2)壓力越大(3)接觸面越粗糙(4)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 21、 (1)左(1分) (2)不能得出探究結(jié)論(1分);因為一次實驗獲得的數(shù)據(jù)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規(guī)律(1分) (3)杠桿在水平位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