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七節鳥綱-PPT課件_第1頁
2019-第七節鳥綱-PPT課件_第2頁
2019-第七節鳥綱-PPT課件_第3頁
2019-第七節鳥綱-PPT課件_第4頁
2019-第七節鳥綱-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節 鳥綱(Aves) 是體表被羽毛、恒溫、卵生、能飛翔的高等脊椎動物,一 鳥綱的主要特征,鳥類與爬行類的共同特征 在系統演化中的進步性特征 適應飛翔生活的主要特征,鳥類與爬行類的共同特征,缺乏皮膚腺,因而皮膚干燥。 羽毛與爬行類的鱗片都是表皮角質層產物。 頭骨僅有一個枕髁。 后肢具跗間關節。 均為盤狀卵裂、卵生的羊膜類,以尿囊為胚胎的呼吸器官。 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酸,鳥類的進步性特征,具高而恒定的體溫,減少了對環境的依賴性。 心臟分為二心房,二心室,血液循環為完全的雙循環 。 具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以及與此相關聯的各種復雜的行為,能更好地協調體內外環境的統一。 具有營巢,孵卵和育雛

2、等完善的生殖行為,從而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鳥類適應飛翔生活的特化特征,1、體呈流線形,體表被覆羽毛 2、前肢變為翼 3、骨骼輕而多愈合,為氣質骨,以減輕體重; 胸骨有龍骨突,供發達的胸肌附著,鎖骨 呈“V”字型,減少摩擦 4、有與肺相連的氣囊,可行雙重呼吸 5、無牙齒,無膀胱,雌性僅左側生殖腺發達,鳥類前肢的特化,鳥類充氣的長骨,骨骼輕而多愈合, 為氣質骨,并有特殊的運動裝置,發達的氣囊系統與肺氣管相通, 具特殊的“雙重呼吸,恒溫及其在動物演化史上的意義,1、恒溫:指鳥、獸類動物具有較高而穩定的新陳代謝水平和調節產熱、散熱的能力,從而使體溫維持在相對恒定、稍高于環境溫度的水平。 2、意義: (

3、1)促進了體內各種酶的活動,發酵過程,提高了新陳代謝水平 (2)提高了快速運動能力,有利于捕食、避敵 (3)減少了對環境的依賴,擴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圍,二 鳥類的軀體結構與功能概述,一)外形:體流線形,外被羽毛,具角質喙;頸長而靈活;尾短具尾羽;軀干結實,后肢強大;眼大,具眼瞼和瞬膜;前肢變為翼,后肢4趾。 (二)皮膚特點:薄、松、軟、干。 表皮衍生物:羽毛、角質鱗、喙的角質鞘、爪、尾脂腺,正羽,纖羽,絨羽,換羽,換 羽(molt,冬羽(winter plumage): 秋季更換的新羽,稱為冬羽。 夏羽(summer plumage): 冬季及早春所換的新羽,稱為夏羽。 換羽的生物學意義: 有

4、利于完成遷徙、越冬及繁殖過程,其它的皮膚衍生物,爪、角質鱗,距,喙的角質鞘,三)骨骼,1.特征:輕便而堅固;長骨充氣;肢骨變形。 2.頭骨:上下頜極度前伸、具單一枕骨髁 、頭骨頂部呈圓拱形,枕骨大孔移至腹面 3.脊柱:分化為頸、胸、腰、薦、尾 頸椎:多數,馬鞍形關節面稱異凹椎骨。 愈合綜薦骨:胸椎第5枚、 腰椎、薦椎、尾椎的前5枚愈合而成 尾綜骨:部分尾椎愈合 4.胸骨:寬、薄;有龍骨突起。 5.肋骨:肋骨分兩段,可動;有利于呼吸。肋骨借鉤狀突連接,鴿的骨骼,頸椎,胸椎,尾椎,尾綜骨,指骨,掌骨,指骨,尺骨,橈骨,肱骨,股骨,腓骨,脛骨,趾骨,跗跖骨,爪,髂骨,坐骨,恥骨,鎖骨,烏喙骨,肩胛骨

5、,龍骨突,胸骨,肋骨,6.附肢骨 前肢 : 特化為翼; 腕、掌、指骨骨片 多愈合或部分消失。 后肢: 腓骨退化; 具直立的跗跖骨,肩帶和腰帶,肩帶: 肩胛骨、 烏喙骨、“V”字型鎖骨 腰帶: 髂骨、坐骨 、恥骨 坐骨和恥骨在腹中線不愈合,而形成鳥類所特有的“開放式骨盆,四)肌肉系統,1、頸部肌肉發達,背部肌肉退化 2、胸肌發達 3、后肢有適宜樹棲握枝的肌肉 4、具特殊的鳴管肌肉,鳥的胸肌示意圖,鳥類棲止肌示意圖,鳥類的鳴管肌,五)消化,特征:吃得多,消化快。 1喙無齒,舌不能伸出很長。 2唾腺發達(金絲燕一一燕窩) 3嗉囊(食道的擴大) 4胃分腺胃和肌胃;肌胃內有角質層和砂子。 5植食性者盲腸

6、發達 6直腸短,不儲存糞便,六)呼吸,特征:氣囊結構,雙重呼吸 1.氣管:長,軟骨環形,半骨化;2.發聲器:鳴囊;鳴肌;鳴膜,在呼氣和吸氣時均鳴叫,氣囊,功能:減小身體比重; 減少內臟器官之間的摩擦; 保證在飛翔時供給足夠的氧氣; 靠呼出的大量的氣體散發熱量。 種類:9個 頸氣囊 (1對) 鎖骨間氣囊 (1個) 前胸氣囊 (1對) 后胸氣囊 (1對) 腹氣囊 (1對,鳥類的呼吸方式,靜止狀態:采用胸廓式呼吸的方式進行,即以肋骨的升降,胸廓的縮小和擴大來進行(同其它的羊膜動物) 運動狀態:采用“雙重呼吸”的方式進行,即在吸氣(翼上升)和 呼氣(翼下降)時,肺內均能進行氣體交換的現象,雙重呼吸模式

7、圖,七)循環,1、心臟大,分隔完全(四室),具肌肉瓣(右),完全雙循環 2靜脈竇消失; 腎門靜脈退化; 3只有右體動脈弓; 4具尾腸系膜靜脈。 鳥類的雙循環,肌肉瓣,無膀胱;排泄尿酸;海鳥有鹽腺,家鴿的泌尿生殖系統,八)排泄系統,睪丸,腎臟,輸尿管,2.雌性左側卵巢、輸卵管發達。右側退化;輸卵管分化復雜,鳥卵結構復雜,九)生殖系統,雄性生殖系統:睪丸,附睪和輸精管,十)神經和感官,1.腦和腦神經 *腦彎曲明顯 *紋狀體發達 *大腦頂壁薄 *嗅葉退化 *中腦視葉發達 *小腦發達 *腦神經12對,2.感官,鳥眼視力調節:三重調節 睫狀肌: 為橫紋肌,可改 變晶體的曲度。 角膜調節肌: 調節角膜的凸

8、度。 鞏膜環肌: 可以改變晶體與 視網膜之間的距,視覺發達,聽覺次之,嗅覺退化,已知約9 000種,三 分類,一)平胸總目,大型鳥類,走禽,翼退化不能飛,胸骨平不具龍骨突,鎖骨退化或消失,羽不發達。例:鴕鳥,二)企鵝總目,前肢變成鰭足,后肢短移到軀體后方,趾間具蹼,不能飛而善游泳,羽毛鱗片狀。王企鵝,三)突胸總目,35個目,8500種以上。特點:翼發達,善飛翔,具龍骨突、尾綜骨。長骨充氣。正羽發達。根據其生活方式和結構特征,分6個生態類群: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陸禽和鳴禽。 1.游禽類:翼發達、趾間具蹼;常見種:綠頭鴨、鴻雁、鴛鴦、天鵝,2.涉禽類,特點:足、喙長翼發達 常見種:白鸛、大白鷺

9、、小白鷺,3.猛禽類,特點:喙強大具彎鉤;足強健,爪具銳鉤; 翼發達;感官發達;常見種:蒼鷹、禿鷲,4.攀禽類,特點:對趾形,并趾型;常見種:大杜鵑(布谷)、四聲杜鵑,5.陸禽,特征:足、爪強健,翼短圓,喙短而尖,早成鳥;常見種:環頸雉、原雞、褐馬雞、鵪鶉,褐馬雞,6.鳴禽,鳴管和鳴肌發達;足趾3前1后,后趾與中趾等長;晚成鳥,四 鳥類的繁殖及遷徙,一)鳥類的繁殖,1.繁殖的季節性,2.繁殖期的復雜行為,1)占區的概念和意義,占區:鳥類在繁殖期間,每對親體都要占有一定區域作為取食,營巢,繁殖的范圍,這個區域叫巢區。在巢區內又有一個范圍不大的區域,不準其他同種個體侵入,并以武力保護之,不因受到威

10、脅而輕易退出,這個區域叫占區,對于小型鳥類來說,巢區=占區,占區的生物學意義: 保衛占區的方式有:鳴叫、格斗 占區的大小:依個體大小、活動能力大小而異。 占區的特點:彈性大小 占區的意義: (1)保證幼體食物來源、資源分攤 (2)調節種群密度 (3)減少干擾 (4)互相影響,一起進入繁殖狀態 占區的實質:鳥類自己建立起來的最適生境,在占區內,繁殖成功率達最高點,2)鳥巢的類型,2、筑巢(nest-building,1)鳥巢的功能,早成雛(precocial) 晚成雛(altricial,4、育雛(parental care,二)鳥類的遷徙,1.概念,1)遷徙(migration):因氣候、食物

11、、繁殖等和需要,鳥類在不同季節更換棲息地區,或是從營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從越冬地返回營巢地,這種季節性現象稱為遷徙,2)留鳥(resident)與漂鳥(wanderer) 留鳥 :終年棲居在生殖地域、不會因季節的改變而遷徙的鳥類稱之為留鳥,我國常見的有烏鴉、喜鵲、鵯、畫眉、麻雀等等。 漂鳥 :不過其中有部分會隨季節改變在本地區不同的地形間作短距離的漂泊性移動,如啄木鳥、山斑鳩等,我們將這類留鳥稱為漂鳥,候鳥: 通常說鳥類遷徙就是說的這類隨季節不同而改變居住地的鳥類。 夏候鳥: 如果夏季在一定的地區繁殖,秋季飛向低緯越冬,來年春又飛向中高緯,則這類鳥為該地區夏候鳥。 冬候鳥:如果夏季在中高緯繁殖,秋季飛離該地,則它們為該地區冬候鳥。 旅鳥:如果一些鳥在遷徙途中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