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定位診斷——感覺系統ppt課件_第1頁
神經定位診斷——感覺系統ppt課件_第2頁
神經定位診斷——感覺系統ppt課件_第3頁
神經定位診斷——感覺系統ppt課件_第4頁
神經定位診斷——感覺系統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感覺系統定位診斷第一節解剖生理基礎,.,2,一、感覺的分類,1.特殊感覺嗅、視、聽、味及前庭覺2.普通感覺(1)淺感覺-痛覺、溫度覺和觸覺(2)深感覺-震動覺、位置覺(3)復雜感覺-皮膚定位覺、圖形覺、實體辨別覺,.,3,二、感覺的傳導束,(一)痛覺、溫度覺的傳導(二)深部感覺的傳導(三)觸覺的傳導(四)面部感覺的傳導,.,4,二、感覺的傳導束(1),(一)本體感覺1.軀干四肢的意識性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傳導通路2.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路(二)痛、溫覺和粗觸覺傳導通路軀干、四肢的痛、溫覺和觸覺傳導路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路,脊神經,(周圍突),脊神經節,第1級神經元,(一)本體感覺1.軀干四肢的意識性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傳導通路,內側丘系交叉、內側丘系,經延髓、腦橋、中腦,腹后外側核,第3級神經元,丘腦上輻射,經內囊后肢,薄、楔束核,.,7,2.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路,(二)痛、溫覺和粗略觸覺傳導通路1.軀干、四肢的痛、溫覺和觸覺傳導路,感受器,脊神經,(周圍突),脊神經節,第1級神經元,后根,中樞突,皮膚,后角固有核(、層),第2級神經元,白質前連合交叉,上升1節,脊髓丘腦側束(痛溫覺)脊髓丘腦前束(觸覺),經脊髓外側索、延髓、腦橋、中腦,腹后外側核,第級神經元,丘腦上輻射,經內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葉后部,.頭面部痛、溫、觸覺傳導路,感受器,皮膚,粘膜,三叉神經,(周圍突),三叉神經節,第1級神經元,三叉神經根、三叉神經脊束,(中樞突),三叉神經腦橋核、三叉神經脊束核,第2級神經元,三叉丘系,腹后內側核,第3級神經元,丘腦上輻射,經內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12,傳導路共同特點,1.均有其特有的感受器2.均包括三級神經元(第1級神經元在神經節,第3級神經元均在丘腦內)3.均有一個交叉4.均經內囊、終止于皮層,.,13,三、皮膚感覺的節段性分布,(一)皮節的重疊支配皮節-每一個脊髓神經后根支配的皮膚區域,稱皮節。特征-皮節的神經支配表現為重疊性,即絕大多數皮節由2-3個后根重疊支配。,.,14,(二)脊椎與脊髓節段的關系,1、節段的區分與脊髓相連的脊神經共有31對,每對脊神經根相連的一段脊髓為一個節段,因此,脊髓共有31個節段。,.,15,2.脊髓節段與椎骨的對應關系,脊髓與脊柱不等長,大部分脊髓節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數椎骨。,.,16,(三)脊神經根與周圍神經的關系,.,17,(四)脊神經根的體表標志,.,18,第二節感覺系統病變時的癥狀,感覺消失:感覺減退:感覺過敏:感覺過度:感覺分離:感覺異常:感覺倒錯:疼痛:,.,19,一、感覺消失,對任何強度的刺激均不能引起感覺。臨床上可分為全部感覺消失、痛溫覺消失、觸覺消失及深部感覺消失。,.,20,二、感覺減退,對刺激的感覺反應遲鈍,但并未完全消失??煞譃槿扛杏X減退,通、溫覺減退,觸覺減退及深部感覺減退。,.,21,三、感覺過敏,感覺閾降低,對輕微刺激即引起強烈的反應。臨床常見,包括痛覺過敏、冷覺過敏、熱覺過敏,觸覺過敏較少見。,.,22,四、感覺過度,感覺過度的特點是興奮閾增高,對刺激的精細辨別及分析力喪失。刺激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方能感覺到。有一個潛伏期,并呈爆發性劇烈疼痛,疼痛定位不明確,具有擴散的趨勢和除去刺激后的后作用。,.,23,五、感覺分離,在某一區域內,某一種感覺單獨障礙;脊髓空洞癥時痛溫覺障礙,觸覺正常。脊髓癆是深感覺障礙,淺感覺正常,皆屬于感覺分離。,.,24,六、感覺異常,無任何刺激而產生的不正常的感覺。多見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官能癥七、感覺倒錯對刺激的感受發生錯覺,把觸覺誤認為是痛覺,把冷誤認為是熱,臨床較少見。,.,25,八、疼痛:,據病變部位及性質不同可分為:1.局部疼痛2.放射疼痛3.擴散痛4.灼性神經痛5.幻肢痛6.牽涉性痛,.,26,第三節感覺系統病變定位診斷,孫忠人,.,27,臨床常見的感覺障礙類型:,A:周圍型一、末梢型二、神經干型三、神經叢型四、后根型,.,28,一、末梢型,1、雙側對稱,四肢末梢為主,障礙時手套、襪套樣的2、受損區域各種感覺成份全部障礙(有的消失、有的減退)3、越末梢端越重,往往下肢重于上肢4、出現感覺異常、疼痛、植物神經障礙及不同程度的癱瘓5、可出現受損區域的肌萎縮、癱瘓病因:末梢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酒精中毒等。,.,29,二、神經干型,表現:1、神經干分布區域各種感覺都障礙2、感覺障礙的區域常伴有疼痛或感覺異常3、運動障礙、反射障礙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30,三、神經叢型,表現:1、有按叢分布的感覺障礙:各種感覺都減退或消失2、有按叢分布的運動障礙:肌萎縮3、有按叢分布的植物神經障礙:感覺異常,.,31,四、后根型,1、感覺障礙成節段性分布:可見感覺減退或消失2、常伴有后根性疼痛:后根處痛,分布區域不痛3、有脊神經節的損傷時,在相應皮膚節段有帶狀皰疹。,.,32,五、后角型:,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痛溫覺喪失、深感覺觸覺保存。,.,33,六、脊髓白質前連合型,淺感覺分離現象雙側對稱性、節段性的痛覺及溫度覺障礙,而觸覺大致正常,深部感覺完全正常。多見于脊髓空洞癥,.,34,七、脊髓傳導束型1.脊髓后索損害,(薄束及楔束的纖維受損)病變側病灶以下出現深部感覺障礙(減退或消失)。也可能發生觸覺的輕度障礙。深部感覺障礙時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深部感覺障礙對首先出現震動覺障礙,以后出現位置障礙。,.,35,2.脊髓側索損害,3.脊髓半離段綜合征4.脊髓全離段損害,.,36,八、腦干病變,病損時易出現交叉性、分離性感覺障礙1.延髓病變延髓中深感覺傳導束在后部,剛交叉過來的內側丘系居中央,脊丘束居外側,三叉神經脊束及核在脊丘束后外側。,.,37,2.腦橋和中腦病變,內側丘系、脊丘束及三叉丘系已合并在一起,故當一側損害時,則產生對側半身(面+偏身)深淺感覺障礙。,.,38,九、丘腦病變,丘腦綜合征:1.對側半身感覺減退或消失,痛覺減退較觸覺深感覺為輕2.自發性劇痛3.感覺過敏4.同向偏盲5.不自主運動6.常出現對側半身(特別是肢體)的水腫,多見于腦血管病,.,39,十、內囊病變,對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