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文學賞析期末論文 題目:局外人 學院: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商學院 專業:工商管理 授課老師:高順潔 學號:1503602066 姓名:董文舉 摘要: 加繆是極賦有時代責任感的作家。他以一個藝術家的身份作哲學的思考,“思考的正是困擾著整整一代人的問題:面對一個充滿荒誕、充滿暴力的世界,人應該如何生活,如何行動,如何面對荒誕,如何超越荒誕,如何反抗荒誕。盡管意見相左,但他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成就。在離世時發表他紀念文章說:“他頂著歷史的潮流,作為醒世作家的古老家族在當今的繼承者,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紀他以他那執拗狹隘而又純粹、嚴峻而又放蕩的人道主義對當代大量的丑行劣跡進行一場沒有把握的戰斗他始終是我們文化領域里得一支主要力量,始終以他自己的方式體現著法國和本世紀的歷史”。 局外人展示了20世紀西方世界的荒誕性,通過主人公莫爾索的精神發展歷程,來告訴我們對于荒誕的正確態度是在愛中重新開始建立人與世界,人與他者的關聯,創造性地進行反抗。而莫爾索從局外人向反抗者的成長,則是在輟學、入獄、被判處死刑等一系列邊緣情境中逐步實現的。 【關鍵字】局外人 悲劇 荒誕 冷漠 反抗 引言: 小說局外人是他的成名作。他把局外人的主題概括為一句話:“在我們的社會里,任何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險。”這種近乎可笑的說法隱藏著一個十分嚴酷的邏輯:任何違反社會的基本法則的人必將受到社會的懲罰。翻開他的局外人,我們看到的第一句話是“今天,媽媽死了。”可是陡然一轉:“也許是昨天”一折一轉,看似不經意,卻包含了無限意味。“媽媽”,這樣親昵的口吻分明只會出自孩子的口中,可是說話人恰恰不是孩子,默而索不用成年人說的“母親”而說“媽媽”,這首先就讓我們感動。我們會想:他在內心深處該是對母親蘊藏著多么溫柔多么純真的感情啊!可是他接到母親去世的電報時沒有哭,就是在母親下葬時也沒有哭,他糊里糊涂地看著母親下葬,甚至不知道母親的年齡尤其令我們感到憤慨的是:在母親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去海濱游泳,和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并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住處。這就是那個看起來對母親飽含深情的默爾索么?可是不止于此,當名聲不好的鄰居要懲罰自己的情婦,求他幫助寫一封信,他竟答應了。老板建議他去巴黎開設一個辦事處,他毫無熱情。對于巴黎這個國際大都市,他說:“很臟。有鴿子,有黑乎乎的院子”對自己的婚姻大事,他表示無論什么都行。最后,他迷迷糊糊地殺了人,在法庭上他一點也不關心法庭對自己的審判。在就要被處死的前夜,他居然感到他“過去曾經是幸福的”,“現在仍然是幸福的”。他大概覺得這還不夠,他又說了這樣一句讓人莫名其妙的話:“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默而索的消極、冷漠、無動于衷、執著于瞬間的人生等無疑具有一種象征的意義:荒誕,這個存在主義作家們一直念念不忘的關鍵詞。局外人正是荒誕人生的一幕。默爾索也是他的兄弟。 1、“局外人”的悲劇 加繆的局外人短短幾萬字中,莫爾索卻是一個層面豐富,值得人們反復研究的人物。加繆用“局外人”界定莫爾索這個人物,并不妨礙讀者從兩個方面去想象。首先莫爾索是超脫的人,他是職員,他有自己的住處,他與女人來往等等。他選擇了尋常人的生活方式,這就使他有一個看上去與尋常人一樣的外表。然而他并不認可尋常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他不愿像這個社會的多數人那樣扮演自己的角色。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該害怕的時候害怕。莫爾索聽命于自己的內心,活得自由。但他內心深處驅動他的力量卻是像薩特先生的那樣;越是不可理解和隨心所欲,就越是難以控制。在這種泛濫于莫爾索內心的力量的擺布下,莫爾索最終走向了死亡,徹底變成了一個“局外人”. 1.1、 成為“局外人”的原因 莫爾索這個人物為什么總是徘徊在局外?社會的存在首先要求人們適應,而莫爾索的生活態度使他在社會這個龐大事物面前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他無法就范。而社會發展到如今的程度,要求你扮演自己,你盡可以對此表示反感,但人們又必須扮演。因此社會必然把莫爾索這樣不適者甩出去。 翻開加繆的局外人,我們看到的第一句話是“今天,媽媽死了。”可是陡然一轉:“也許是昨天”一折一轉,看似不經意,卻包含了無限意味。“媽媽”,這樣親昵的口吻分明只會出自孩子的口中,可是說話人恰恰不是孩子,而是一個叫莫爾索的年輕人。莫爾索用成年人說的“母親”而說“媽媽”,這首先就讓我們感動。我們會想:他在內心深處該是對母親蘊藏著多么溫柔多么純真的感情啊!可是他接到母親去世的電報時沒有哭,就是在母親下葬時也沒有哭,他糊里糊涂地看著母親下葬,甚至不知道母親的年齡尤其令我們感到憤慨的是:在母親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去海濱游泳,和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并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住處。這就是那個看起來對母親飽含深情的莫爾索么? 莫爾索的生命看上去是那么的可悲,他總是那一副對待生命似有似無的態度,他不關心身邊的一切。最后的悲劇結局讓他的生命更添加了悲劇的色彩。所以我們可以說莫爾索的一生是局外人的悲劇。 他的悲劇色彩還體現在他的孤獨上面。他始終是一個人。他對于婚姻的態度,對于朋友的態度一直是有沒有都無所謂。在那樣的一種社會背景下,這樣孤立的人是絕對不會有生存空間的。因為他的身邊沒有一個可以與之為伍的人,人們都對他的行為和心理不理解,甚至鄙視,厭惡。 在法庭上,沒有人想聽他說的話。而他所表達的卻實實在在的是他內心的想法。然而,在他回答法庭上提出的問題的時候,他的律師不準許他回答,而是一切都由律師來掌控著他的回答。律師的回答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或者根本就不是他心里的想法,律師只是告訴他說這樣會對他有利,僅僅如此,他的想法就完全由被人來訴說。莫爾索理解這種做法,然而他沒有一點說話的權力。他唯一說的話就是他在一直重復說的那些話,為什么要殺掉那個阿拉伯人?為什么要開五搶?為什么第一槍和第二槍中間要有幾秒鐘的思考時間?他自己的心里在說他沒有什么別的想法,但是所有的人都有別的想法,把每一種想法都擴大化。 1.2、“局外人”的生存狀態 小說局外人的主人公莫爾索在荒謬的世界中孤立無援,身不由己。在面對荒謬的世界時,莫爾索冷淡、默然、絕望,他的存在狀況以及反抗荒謬世界都是采用了一種與自己無關的局外人的態度。 莫爾索入獄是因為槍殺了阿拉伯人,但在后來審判的時候,重點卻一直落在了莫爾索在母親葬禮上麻木不仁的種種表現上,而對他的殺人行為卻涉及較少,使得審判本身充滿了荒誕性,檢察官通過莫爾索的種種表現,認為“一個在精神上殺死母親的人,和一個殺死父親的人,都是以同樣的罪名自絕于人類社會。”檢察官把莫爾索的案子與殺死父親的案子放在了一起進行比較,弒父案與莫爾索的案子性質上是不同的,弒父是違背倫理道德的,審判的重點發生了轉移,莫爾索殺死阿拉伯人,這個行為理應成為審判的重點,但在審判中這個罪卻處于次要位置,顯示出審判的荒謬性和當時法國社會的荒誕性。 在律師為莫爾索辯護的過程中,小販的喇叭聲引起了他對某種生活的回憶。在法庭上,尤其是在對他審判的法庭上,他都心不在焉,浮想聯翩,似乎審判事不關己,他只是個局外人而已。 在審判的過程中,莫爾索作為當事人,卻一直處于局外的狀態中,他們好像在處理這案子時把握撇在一邊。“一切都在沒有我的干預下進行著,我的命運被決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見,被告也是很重要的,我也有話要說呀。”判中,莫爾索更多地實在被動地傾聽檢察官對他的審判,沒機會辯護,他的話語權被剝奪了,他始終處在邊緣位置,失去了辯護的權力,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只能被動地接受審判的結果。 法庭雖是體現公平與正義的權力機關,而莫爾索所處的荒謬法庭卻有著讓人無法理解的審判思維。法官在這樣的法庭中也貼上了日常倫理的標簽,而與真實嚴肅、公正客觀的法庭相距甚遠,失去了公平與正義。置身于這樣一個充滿荒謬的法庭中,莫爾索不能做到像其他人一樣按照傳統倫理模式去思維,而是希冀在這樣的法庭之上實現真正的公平與正義。事實上,他只能做一個局外人,因為在他的周圍,所有人,包括法庭的審判都無法逃脫傳統倫理模式的怪圈,大家只能自欺欺人而毫無感知。 2、清醒的痛苦,冷漠的反抗 莫爾索稱得上是西方文學史上獨具荒誕色彩的自由個體。他不遵循常人的倫理規則,否定顯眼的價值。不信仰上帝,是一個絕對孤獨的形象。莫爾索意識到世界沒有意義,人生沒有出路,處處充滿著荒謬,加繆所描畫的人間世界、人間社會的這種對立、不和諧:人對于他人的冷漠,對于自己的陌生,正是當時法國和歐洲社會人民關系和人的精神狀態的一種真實寫照。同時西方文化本身所積淀的人文底蘊也是莫爾索之所以冷漠的淵源之一。 2.1、人與世界的荒謬關系 局外人以主人公莫爾索在荒謬世界中經歷的種種荒謬事件以及自身的荒謬體驗,透視出自身的當下處境乃至整個人類的生存困境。莫爾索這一形象的獨特之處不在于揭示了人與世界的荒謬關系,而是作者賦予他對生命、世界的洞察與先知,從他的眼光找出人們習以為常的世界的種種不正常和虛假丑陋,表達對不合理生活的敵意與反抗。 如果說唐吉坷德走向風車是因為他不知道,那么局外人敢于一個人面對整個時代是由于他的洞若觀火。世界宛如一個大網,一個偶然的小事件即使能在大網上打出缺口,事件也會把它修補如初。局外人不僅意識到自己是偶然被拋棄的,而且發現他被拋棄到這個世界上之后無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便得出結論“進退兩難,出路是沒有的,并且誰都知道,活著是不值得的”,以無所謂,毫無意義的口吻對待一切。 不能忽視的是莫爾索和現實世界的這種奇特的關系不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念大學的時候有過不少改變生活的雄心大志,但是當我輟學之后,很快就懂得了,一切實際上無關緊要”。這就是說,莫爾索絕不是一個天生麻木不仁,以至于不能介入生活的人。他曾經步入文明生活的軌道。并努力把自己的設想和現實生活協調起來,他是通過自身的遭遇發現了這種不協調和不可能之后,在清醒理智的指導下自絕于社會,做了“局外人”。莫爾索雖然沒有足夠的洞察力認識到自己艱難險惡的處境,卻無力擺脫這種境遇的禁錮,無力從荒謬的深處拯救起生命的意義。他看似超脫的外表,內心則藏著一般的痛苦。 正是基于對人與世界荒誕關系的徹悟,莫爾索才表現出那種和紅塵滾滾的社會極大的不協調,那種對生的淡漠和死的坦然。既然“生活是無法改變的”“人總是要死的”,那么母親的去世有什么可悲傷呢?在偏僻的異國小城或繁華的巴黎工作不都是殊途同歸?談情說愛又有什么意義?既然人類只有死路一條,又何苦上訴、懺悔,請求上帝的幫助茍延生命呢?莫爾索是一個認識到世界是荒謬的懷疑主義者,如果莫爾索是一個感情濫觴多愁善感的人,他面對厄運的種種感情反而會顯得虛夸、淺顯。但莫爾索聰明地洞知人世的荒謬,在厄運之中,在死刑將要到來之時的感受就顯得更為含蓄、深沉,更具張力。或許莫爾索是個愚昧、渾渾噩噩的人,那么也就不會成為局外人,而是以習慣而又標準的姿態自如地面對生活與世界。正如魯迅說的: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若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們。 以上可知,莫爾索并非荒誕,而是一個充分徹悟到荒誕的人,貌似荒誕的行為,實則頭腦清醒,與現存社會秩序和傳統習俗有著對立情緒,因而與常規習俗唱反調,絲毫不掩飾對現實的敏感和直率的情緒。局外人的可貴之處正是在于一種接受命運挑戰,使之獲得一種旁觀者的清醒與超脫。 2.2另類方式的反抗 這種另類方式的反抗就是冷漠。以冷漠對待這個世界的荒謬。 蕓蕓眾生無論是思想、感情還是行動都深深卷入世俗事物之中,或為其喜,或為其悲。莫爾索反其道而行之,不承認現實的合理性,不承認人類感情的合理性,不與荒謬同流合污,冷漠正是他對荒謬世界的一種反抗。在被稱為是 局外人 最好的解讀本 西西弗斯的神話 中 , 加繆指出“ 反抗就是人不斷地自我面呈,它不是向往,而是無希望地存在著。這種反抗實際上不過是確信命運是一種徹底的慘敗,而不是應與命運相隨的屈從” “ 如果人們并不想方設法在自我面前維持這種被意識揭示的荒謬,那在知道命運是荒謬之后就不會經歷著命運,否認他所經歷的對立中的任何一項,就是逃避這種對立,取消意志的反抗,就是回避問題 ”。縱觀莫爾索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以冷漠的方式反抗荒謬世界可以概括為:保持心靈的真實不說假話。莫爾索愛他的母親,但又不能忽視心中的冷漠,他無法在這種情感所帶來的均衡力量支配下看母親最后一眼,只好聽任別人的議論。他真實地聽從了內心的指引,同樣也沒有辦法在母親的葬禮后,壓抑一下自己的欲望,不去和女朋友約會,看費南代爾主演的喜劇等。在法庭上,無論是法官和律師如何循循善誘,局外人一口咬定,他之所以扣動扳機,僅僅是因為中午的陽光。拒絕向人們提供他們所期待的供詞和回答,他這么做也不是為了向世人證明世界的荒誕或者自己行為的荒誕,而是真正展示他當時的內心。我們無可否認,有時人心的確會產生讓自己都意外的想法,混亂而模糊,仿佛是內心的某種自然力量驅使自己去行動。 莫爾索是拒絕表演的,他堅持真實地活著。不是不知道在一種場合下應該說什么,他有清醒的認識,他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厭倦于去說不想說的話。撒謊不僅僅是說并不存在的事情, 它也是不說出存在的事情。尤其在人情方面,說出的東西多于存在的東西,或少于存在的東西。莫爾索拒絕這樣,堅持絕對的真實,任何夸張在他這里都是不允許的。受著自身本能的牽引,對性的渴望,對陽光的敏感,潛意識存在的毀滅情緒這才是他的本能,而決不是適合外部世界給予他的道德壓力或是法律的約束。拒絕一切虛假的東西,謊言與上帝,承諾與眼淚。他如同一個嬰孩般,保持著人的自然狀態,尊重內心的那種與生俱來的自然力量, 藐視任何功利的目的,只是本能地活著。 3、從局外人到反抗者 3.1,局內人與局外人的區別 社會如棋局。身處其中之人即局內人,要么成為下棋者,要么成為棋子;前者是社會生活法則的制定者、掌控者,后者是法則規定下生存的小人物,其言說與行走方式均受前者的影響和制約,或者說棋子是不被允許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的。人們從小就被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下進入局內。進入局內成為棋子或下棋者,這是天經地義的。在局外人中,以社會正義自居的檢察官、預審法官及律師,代表所謂上帝正義的神甫,以及養老院院長等人,是社會棋局中掌握著話語權及游戲的規則的下棋者,正是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審判并最終宣判了莫爾索從肉體到精神的死刑。雷蒙、馬松、養老院的門房老頭和沙拉馬諾老頭等,則代表著那些讓社會感覺到安全,因而社會允許他們暫時存在的棋子。看似龐然大物馬松在下棋者眼里是微不足道的,這一點尤其在法庭上為莫爾索所做證詞的無效性可以推出,但他依然堅持要說:我甚至還要說,并說出一些沒有新意的話來。以他為代表的小人物渴望通過語言表達確立自己在局內的地位。下棋者正因為他的話語空洞無物、對自身利益構不成挑戰和威脅,所以才包容了他的存在。小個子雷蒙因生活困頓遭到鄙視,但他卻將生存的苦難用暴力的方式轉嫁到比自己更為弱勢的人,即作為民族和性別雙重邊緣的人的阿拉比女子身上,以求獲得一種心理平衡,并建立虛幻的優越感。養老院的老門房因為窮困進入養老院,后來毛遂自薦當上了門房,他總是要用他們、那些人稱呼其他被養老院收養的人,以此體現出身為“管理者”的“我們”的高人一等。而同樣受窮困壓迫的莎蘭馬諾老頭則以狗的“主人”自居,對其任意責罵,一直到狗都失蹤了以后,才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和狗相依為命的平等個體。這些社會小人物都是不合理的社會體制的受害者,但是他們看起來不一樣的行為都是和現行的制度相認同的,進而在麻木不仁和無知當中淪為維護社會不合理理性的“棋子”,社會自然也會在一定限度內保護著他們的生存狀態,當社會發現某個“棋子”拒絕遵守這些規定和秩序的時候,便會徹底的被排斥出局的,之后就會被淪為邊緣化的局外人,就如同莫爾索。上大學的時候,他充滿雄心壯志,渴望在學業上和社會中都能夠有所作為,但是他的努力以失敗而告終。莫爾索成為了一個突然被剝奪了幻覺與光明的宇宙。被學校放逐后的莫爾索立足其邊緣化的生存困境,對以往的生活追求進行了反思,認識到一切都沒有意義:當我不得不輟學的時候,我很快就明白,這一切實際上并不重要。對莫爾索而言,舊的意義世界坍塌了,新的意義世界卻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建立起來,因而他就陷入了精神空虛之中了,于是,當老板為其提供到巴黎工作的機會時候,他表示“實在是可有可無”。 3.2,局外人的反抗 肉體和精神雙重意義上的生死邊緣,是人所能遭遇的最極端的生存環境,無疑也是人生中最大的、最能發深刻的思想的處境。莫爾索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才終于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所在,即將個人命運和社會的發展和改善聯系起來,與世界、與他者形成了某種關聯,做一個創造式的反抗者。莫爾索的改變可以作為是加繆關于“反抗者”思想的文學體現。“何為反抗者?一個說“不”的人。然而,他雖拒絕,卻并不放棄,他也是從一開始就說“是”的人。莫爾索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對社會和人生報有希望和美好的理想。所謂說“不”的人,即堅持自我本真、不偽裝、不妥協的人。當律師以人間正義及當事人權益辯護者兩個人分別勸告莫爾索怎樣做自我陳述時,后者斬釘截鐵地說:“不,因為這是假話”;在上帝正義的化身即神甫面前,莫爾索拒絕與之擁抱,拒絕他為自己祈禱,拒絕稱之為“父親”。莫爾索用一個個響亮的“不”拒絕與社會同流合污,但是他并不放棄生活本身。盡管律師曾告訴他不會有上訴的機會,他當時似乎也放棄了自己的主張,但他依然對上訴問題牽腸掛肚,并要求自己對即將到來的黎明有所準備;盡管他知道“被處決在精神上不能與不整個機制配合”,但他依然好幾次在想象中指定法律、改革刑法制度。如果說對上訴問題的思考更多關涉莫爾索個人的生存與毀滅,那么改革刑法制度則更多地與社會大眾的利益與社會體制的完善相關聯,也就是說在面臨死亡的極端情境中,莫爾索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個人中心,開始深入思考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只有在行動中我猜制造出我的現實和發現我自身,而行動就是在交談中呈現自己”。正是在與神甫的獨特交談即吶喊中,莫爾索向我們呈現出了他作為創造式反抗者的一面。他告訴神甫自己的理想生活是那種可以回憶現在這種生活的生活。然后從未來的死亡的深淵中向神甫喊出了一大串話,作為神甫的應答。 加繆的反抗者與局外人之間是一種相生的關系,而非彼此脫節。而加繆的反抗者,絕非局外的孤獨者,而是置身于社會關系之中,能夠突破個人及利益的狹隘性,遵循在一定范圍內為人群的合作與聚集。我們看到局外人的主人公在其肉體生命將盡之際,終于體會到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而且是正視荒誕對抗荒誕對抗的方法就是在愛與對話中創造性地再活一次,為了社會的改善和大眾的利益。可以說,如果有來生的話,莫爾索必然像里厄那樣積極地聯合他人向屬于誕的世界開戰。作者用同情的筆調贊揚了莫爾索蔑視世界包括神明和死亡在內的傲然態度他不再對他的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發生激烈的抨擊。 結語: 在局外人中,小說以非理性審視這個世界。用主人公莫爾索的看似荒謬的行為來展示加繆對待生活的哲學態度。看似對待親情,友情,愛情甚至自己的生命都不屑一顧的主人公,實則是最忠誠于自己內心的人。他始終堅持著自己內心的真實。加繆是以這樣的一位人物形象來喚起世界的注意,是要摧毀荒誕,反抗荒誕,從而建立一個全新的,服從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生活,建立一個全新的人類生存方式。 結 論: 在流于形式而感情匱乏的社會,身心高度受役于文明的時代里,莫爾索是一位特立獨行者。在他冷漠與懶散的姿態中,充滿的是對生命的忠誠,對生活的激情。莫爾索從社會的文明中悄然隱退,自得于古希臘人的生活方式:陽光、大海,對于生命本能的無限滿足。然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阿爾及爾一家貨輪公司的職員,安分守己,勤勤懇懇他是一個靠著文明社會吃飯的人。這也是現代人所普遍顯現出來的二重性。在醉心于文明時,也往往試圖脫離文明所制造的樊籠,以使身心得到喘息。在精于社會生活的同時,或多或少在龐大的文明面前感到無望。略有不同的是,莫爾索根本無心介入社會。然而社會要將他納入其中。為了不使自己的生命消耗在文明這個世人的上帝的手中,他用一生做著反抗。像西須弗斯一樣,他是一位荒誕的英雄。或許,將莫爾索與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智能紡織品設計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宣城職業技術學院《機器學習原理及應用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城市經濟職業學院《影視藝術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江陰市四校2025年第二學期高三數學試題期末考試試卷含解析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機器視覺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長沙市田家炳實驗中學2025屆初三第二次統一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華沖高中2025年第二學期高三物理試題期末考試試卷含解析
- 昆玉職業技術學院《T項目管理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汕頭市南澳縣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市政工程計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正文)
- 《護士執業注冊申請審核表》(新版)
- 《多邊形的面積》單元整體作業設計
- 橋牌比賽形式簡介
- 肩手綜合征的現代康復治療演示
- 六角螺母加工實習指導書
- 小學生詩詞大賽100題(含答案)
- 同濟大學《高等數學》第七版上、下冊答案(詳解)
- 三一sy215c8零件手冊SY215C8液壓挖掘機零部件圖冊
-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風電工程標桿造價指標表格
- YY 0605.9-2007外科植入物 金屬材料 第9部分:鍛造高氮不銹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