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禽流感_第1頁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_第2頁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_第3頁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_第4頁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見病癥狀相似,嚴重程度不同上呼吸道:鼻塞、流涕、咽痛、噴嚏、干咳下呼吸道:咳嗽、咯痰、胸痛、喘息、呼吸困難全身癥狀:發熱、寒戰、酸痛、乏力預后不同,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普通感冒-病毒鼻炎,鼻竇炎,咽喉炎多為病毒急性氣管炎,慢支急性發作-病毒,細菌肺炎-細菌,病毒,其他病原體SARS-SARS冠狀病毒結核病,常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發熱及其鼻,咽喉,支氣管和肺部的感染;高傳染性,可引起流行以及世界范圍的大流行;流行期間可感染2050%的地區人口,3周達發病高峰,一月后開始下降潛在病死率,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12/97.,流感的流行,流感病毒分型,Type A(甲型)潛在嚴重性 可引起流行和大流行 變異快,可感染人類和動物Type B(乙型)較A型嚴重性低 引起流行 較為穩定,感染人類Type C(丙型)經常引起輕微的癥狀或無癥狀 引起散發病例 -各型顯示不同的臨床和流行病學特點,分型與致病性,甲、乙、丙分型不僅反映了病毒被發現的年代及前后順序,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對人類危害程度。,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現,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它在動物中廣泛分布,并也能引起動物流感流行和造成大量動物死亡. 禽流感病毒屬于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暴發,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至今尚未找到它存在于人之外的其它動物中的確鑿證據。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現,主要侵襲嬰幼兒,一般不引起流感流行。過去一直認為人是丙型流感病毒唯一的天然宿主,但近年來這種看法已得到徹底糾正,我國于19811982年從我國豬群中分離出多株丙型流感病毒,并已得到世界公認。,病原學形態 甲 流感病毒是多形性的囊膜病毒,常為球型,其直徑為80120nm,有嚢膜?;蚪M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甲、乙型流感病毒基因組均含8個節段,為單鏈、負鏈的RNA,而丙型流感病毒僅含7個分子節段,少一個編碼NA的RNA節段。,病原學形態,流感病毒的電鏡照片,(143,000).,病原學分型,根據病毒顆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特性及基因特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神經氨酸酶,血凝素,RNA,M2 蛋白(only on type A),流感病毒表面蛋白,病原學-甲型流感病毒分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據其表面(H和N)結構及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許多亞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發現的血凝素有15個亞型(H115),神經氨酸酶9個亞型(N19)。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還可感染豬、馬、海洋哺乳動物和禽類。感染人禽流感病毒型別主要為H5N1、H9N2、H7N7,但以H5N1引起的病情重,病死率高。,Adapted from Levin AJ. Viruses. 1992;165, with permission.,A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分型,亞型人類豬馬鳥H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H13H14H15,Adapted from Levine AJ. Viruses. 1992;165, with permission.,A型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分型,亞型人類豬馬鳥 N1N2N3N4N5N6N7N8N9,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A 型和B型流感反復流行的原因;通過抗原基因的突變、顛換和缺失實現(流感病毒缺乏“復制”中需要的“校對機制”和“錯誤修復機制” );是對宿主產生抗體的適應性反應;這種持續的漂移使機體免疫系統不能對流感病毒產生長期的免疫力。,RNA,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Antibodies,Sialic acid,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抗原轉換(Antigenic shift),發生在A型流感病毒,產生新的亞型通過基因在人體的重新整合或中間媒介(如豬)直接進入人體實現;較抗原漂移少見,但影響力大,是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抗原轉換(Antigenic shift),抗原轉換(Antigenic shift),D. Release From Cell,B. Entering Cell,C. Replication,A. Binding to Sialic Acid,Pathology of Influenza Infection,癥狀,突然出現的癥狀發熱,一般 38干咳(2/3 cases)寒戰/出汗頭痛,肌肉酸痛乏力不適(嚴重且持續時間常)咽痛胸骨下疼痛,畏光,消化道癥狀,影響癥狀和疾病發展的因素,Individuals Symptomsand Disease,Age,ImmuneStatus,UnderlyingDisease,Viral Strain,Viral Subtype,From Kilbourne ED. Influenza. 1987:159, with permission.,Influenza-成人的癥狀,% 10 20 30405060708090100,Cough, fever, prostration,Headache,Sudden onset nasal discharge, pharyngeal injection,Myalgia, conjunctival injection,Sore throat,Substernal pain,Productive cough (sputum),From Kilbourne ED. Influenza. 1987:161, with permission.,% 10 20 30405060708090100,Fever, rhinitis,Pharyngitis,Vomiting, diarrhea,Bronchiolar-pulmonary signs,幼兒的癥狀和體征( 3940 少見C); 持續34天咳嗽干咳,嚴重 干咳頭痛顯著少見 肌痛,周身不適常見且嚴重輕微 疲乏,虛弱 可延續23周非常輕微胸部不適常見輕到中度鼻塞有時常見噴嚏有時常見咽痛有時常見,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鑒別,流感的實驗室檢測,理化特性,對熱的穩定性 一般來講,流感病毒對熱是敏感的。對冷的適應性較強,-70以下至少可保存數年,冰凍干燥后4可長期保存。對pH的穩定性 流感病毒最適pH為78。在pH值3以下或10以上感染力很快被破壞。對紫外線的穩定性 流感病毒能被紫外線所滅活。對化學試劑的作用 流感病毒為一種帶囊膜的病毒,故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均敏感。對氯化劑、鹵素化合物、重金屬、去污劑、乙醇和甲醇也均敏感。,樣本的采集與處理,標本的采集 鼻試子、咽試子、鼻咽抽取物、鼻洗物、漱口液。 咽試子:用棉簽擦拭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后壁,將棉簽頭浸入4-5毫升采樣液中,尾部棄去。病毒分離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采集標本的質量,極其保存、運輸等環節。標本采集后應立即放入適當的采樣液中低溫保存,常用的采樣液為:普通肉湯,Hanks、Eagles或水解乳蛋白液。為防止細菌和真菌生長,在采樣液中需加入抗生素。,血清標本采集血清標本應包括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急性期應盡早采集,最遲不超過發病后7天。恢復期血樣應在發病后2-4周采集。單份血清一般不能作診斷。血液標本,采血5毫升,2000-2500rpm離心15min。收集血清,棄血凝塊。血清可在4 存放一周,長期保存置-20冰箱。,標本的運送,標本應在低溫下,24小時內運送至實驗室。標本至實驗室后,病毒分離標本應盡快進行接種分離,48h內能進行接種的可置4保存,如未能接種應置-70 或以下保存。,標本處理,標本至實驗室后,含棉試子的標本,先將棉試子在管壁反復擠壓后取出。鼻腔或咽部洗液,用手將裝標本的管充分振蕩,將黏液打碎。置4 待其自然沉淀5-10min,取上清5ml。上清液可直接接種或低溫保存。注:如采樣液中尚未加抗菌素,應在接種前補加,混勻后置4 1-2h后方可接種。,一、病毒分離,病毒分離是流感診斷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多用雞胚來分離流感病毒。近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發現通過雞胚所分離到的流感病毒,其抗原性與原始標本的有所不同,而通過MDCK細胞分離出的病毒,其抗原性與原始標本相似。另外由于“O ”相毒株的重現,MDCK等一些細胞對“O ”相毒株的敏感性大大超出雞胚的敏感性,因此, MDCK等一些細胞已成為流感病毒分離不可缺少的一種宿主系統。流感病毒“O ”相毒株不凝集雞紅細胞,故近來在流感病毒鑒定中常用豚鼠或人紅細胞來代替。,(一)、MDCK 細胞分離,材料: MDCK細胞、各種培養液。過程 : 準備成層細胞;病毒接種和收獲;傳代及盲傳。血凝實驗:(HA)。,(二)、雞胚分離,9-11日齡雞胚。禽流感分離時,必需用SPF雞胚。HA檢測。,(三)、病毒鑒定,至今對流感病毒鑒定最常用的方法為紅細胞凝集抑制(HI)測定,因該法簡便、易行、結果可信。 HI試驗分常量法和微量法兩種。微量HI法是目前國際普遍使用的方法,也是WHO流感監測中推薦使用的標準方法。 HI試驗的原理是流感病毒表面具有的血凝素蛋白能和含有唾液酸的受體物質特異結合,紅血球漿膜上含有這類物質,當一定量病毒和適當比例的紅血球混合后發生凝集,次為血凝現象。而用流感病毒特異性抗體和病毒作用,干擾了病毒和紅血球的結合從而抑制了血凝,次為血凝抑制現象。,二、血清學檢查,常用流感病毒血清學方法主要包括:血凝抑制試驗(HI),病毒中和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它們不僅是病毒診斷的常用方法,而且已經作為基本研究工具廣泛用于病毒流行病學調查、免疫學研究以及疫苗效果評價等領域。血清學方法不適用于流行性感冒的早期診斷,但當流感病毒分離結果為陰性時,可用于診斷近期感染,即:同時檢測病人急性期(發病數日內)和恢復期(發病2-4周)雙份血清,如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比急性期升高4倍或4倍以上即可確立診斷。血清學檢查:雙份血清,回顧性診斷;,三、核酸檢測,PCR技術,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禽流感是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性疾病, 1878年在意大利首先發現,1955年證實其病原;國際獸疫局規定為甲類傳染病,高致病性,高傳染性,通常只感染鳥類,其次是感染豬。鳥類中的流感有兩型:1、引起輕度癥狀;2、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幾乎達到100%。,禽流感-人類感染,傳染源: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家 禽,特別是雞;但不排除其它禽類或豬成為傳染源的可能。 傳播途徑:主要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動物的肉、蛋,污染的水和食物等損傷的皮膚和眼結膜易感人群:人類普遍易感,就現有病例,兒童較為多見,禽流感-人類感染臨床特點,潛伏期: 一般為13天,通常在7天以內。 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流感,主要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部分患者: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可有肺部實變體征。血常規:WBC不高或降低。重癥患者WBC總數及淋巴細胞下降。可出現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伴胸腔積液。確診依靠病原學,禽流感-病原及血清學檢查,1.病毒分離:取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分離禽流感病毒。2.病毒抗原檢測:取患者呼吸道標本采用RT-PCR法,檢測禽流感病毒亞型特異性H基因,或用禽流感病毒H亞型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免疫熒光法或酶聯免疫法檢測禽流感病毒抗原。3.血清學檢查: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 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顧性診斷。,禽流感-人類感染,是否存在人 人傳播: NO,但已發現其變異很快是否有H5N1預防的疫苗: NO為什么WHO建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