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蛛網膜下腔出血_第1頁
樂蛛網膜下腔出血_第2頁
樂蛛網膜下腔出血_第3頁
樂蛛網膜下腔出血_第4頁
樂蛛網膜下腔出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護理查房,沂水中心醫(yī)院 神經內三:趙樂,主要內容,1.責任護士匯報病歷2.體格檢查3.輔助檢查4.診斷5.治療與用藥6.護理診斷、措施及評價7.介紹國內外新進展,一、責任護士朱瑞梅匯報病歷,患者馬孝榮,女 ,76歲,因突發(fā)頭痛、惡心嘔吐3小時,門診以“蛛網膜下腔出血”于2015.12.08收入院。現(xiàn)病史:患者于3小時前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xiàn)劇烈頭痛,呈持續(xù)性脹裂樣疼痛,伴言語不能及惡心嘔吐數次,嘔吐物為胃內容物,隧去四十里醫(yī)院行頭顱CT示 蛛網膜下腔出血。為求進一步治療故今來就診,自發(fā)病以來病人進食及睡眠差,體重無變化,二便正常。,二、床旁體檢:,體檢:T:36.8P:80次分R:20次分,BP:198/110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差,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應存在,顱神經未見異常,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雙膝反射(+)病理征未引出,感覺共濟正常,頸部抵抗。,定義(李國紅),通常為腦底部動脈瘤或腦動脈畸形破裂,血液直接進入蛛網膜下腔的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 約占腦卒中的10%,占出血性卒中的20%,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AH) 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破裂, 血液直接流入 蛛網膜下腔 繼發(fā)性SAH 腦實質&腦室出血外傷性硬膜下&硬膜外 出血流入蛛網膜下腔,分類,SAH約占急性腦卒中的10% SAH占出血性卒中的20%,粟粒樣動脈瘤: 約占75%, 年發(fā)病率6/10萬動靜脈畸形: 約占10%, 多見于青年人 90%以上位于幕上, 大腦中動脈區(qū)常見梭形動脈瘤: 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所致Moyamoya病(腦底異常血管網): 占兒童SAH的20%其他: 霉菌性動脈瘤顱內腫瘤垂體卒中腦血管炎血液病&凝血障礙疾病顱內靜脈血栓抗凝治療并發(fā)癥等原因不明占10%,病因&發(fā)病機制(張云竹),1. 病因,粟粒樣動脈瘤 可能與遺傳有關 尸解發(fā)現(xiàn)約80%患者Willis環(huán)動脈壁彈力層&中膜發(fā)育異常 受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血渦流沖擊影響 動脈壁向外膨脹突出,形成囊狀動脈瘤 動脈瘤直徑57mm易出血, 120mmHg或收縮壓180mmHg,可在密切檢測血壓下使用短效降壓藥物,保持血壓穩(wěn)定在正常或起病前水平.可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受體阻滯劑或ACEI類等。避免突然將血壓降的太低。 高血壓伴癲癇發(fā)作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 預防用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300 mg/d,治療,1. 內科治療,(4) 防治腦動脈痙攣及腦缺血:a.維持正常血容量和血壓,避免過度脫水。在動脈瘤處理后,血壓偏低者應首先祛除誘因,如減少或停用脫水和降壓藥物;亦可擴容升壓,必要時使用升壓藥物如多巴胺靜滴.血壓偏高者給予降壓治療.b.早期應用鈣通道拮抗劑 尼莫地平(Nimotop)4060mg/d, p.o,每日4-6次,共服21天,有報道可用到6-8周.必要時可靜脈使用尼莫通10mg/d,6h內緩慢靜滴,7-14日為一療程.c.早期手術 通過去除動脈瘤,移除血凝塊,避免了血凝塊釋放動脈痙攣的物質,從而防止腦動脈痙攣,治療,1. 內科治療,(5) 腦脊液置換療法 緩慢放出血性CSF, 每次1020m1, 2次/w 減少遲發(fā)性血管痙攣正常顱壓腦積水發(fā)生 注意誘發(fā)腦疝顱內感染再出血風險 嚴格掌握適應證, 并密切觀察,治療,1. 內科治療,動脈瘤的消除是防止動脈瘤性SAH再出血最好的方法。診斷為SAH出血后應請腦外科會診,確定有無手術指針。可選擇動脈瘤頸夾閉術、動脈瘤切除術等。患者意識狀態(tài)與預后密切相關 手術最適時機選擇仍有爭議,早期或晚期病情穩(wěn)定后手術何者更好尚無充分的研究證據,目前主張早期手術Hunt & Hess分級法確定手術時機&判定預后 (表8-6)完全清醒(Hunt分級級)&輕度意識模糊 (級)手術能改善臨床轉歸昏睡(級)&昏迷(級)不能獲益,不推薦手術,治療,2. 手術治療,表示: 動脈瘤性SAH患者Hunt-Hess臨床分級,治療,2. 手術治療,SAH預后與病因年齡動脈瘤部位&瘤體大小出血量血壓增高&波動合并癥及時手術療有關,10%-50%的SAH死于首次發(fā)作, 滿5年的生存率為50%-85%.經檢查發(fā)現(xiàn)為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的預后為差,不能找到原因的SAH預后為好。原因不明的SAH的遠期預后研究,高血壓組的生存率明顯底于正常血壓組。,預后,渡過首次SAH發(fā)作的病人,5%-30%發(fā)生第二次SAH,死亡率達到30%-60%。1/3以上的復發(fā)存活者會第三次發(fā)作。復發(fā)SAH的死亡率和再出血率都高于首次發(fā)作。顱內動脈瘤于破裂后2周內再破裂的危險最大。但也有遲至1520年復發(fā)的。,預 后,預后,預后差見于: 發(fā)病時意識模糊&昏迷高齡 收縮壓高出血量大 大腦前A&椎-基底A大動脈瘤,動脈瘤性SAH死亡率高 約12%患者到達醫(yī)院前死亡 20%死于入院后,2/3的患者可存活 半數存活者遺留永久殘疾, 常見認知功能障礙 未經外科治療約20%死于再出血 死亡多在出血后最初數日 90%的顱內動靜脈畸形(AVM)破裂患者可恢復, 再出血風險小,預后,五、該患者的治療用藥,入院后給予一級護理、持續(xù)吸氧、導尿,甘油果糖注射液、托拉塞米、七葉皂、醒腦靜、依達拉奉等脫水減輕腦水腫、保護腦細胞藥物;并持續(xù)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以緩解血管痙攣;同時給予頭孢曲松抗菌藥物控制感染,同時對癥支持預防并發(fā)癥,四、患者入院時的護理診斷及措施(劉海俠),護理診斷疼痛 與顱內壓增高、血液刺激腦膜有關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 與長期臥床有關恐懼 與頭痛、擔心再次出血有關發(fā)熱 與肺部感染有關營養(yǎng)失調 與進食受限有關便秘 與長期臥床有關潛在并發(fā)癥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再出血、腦疝、腦積水,疼痛1.解除疼痛刺激源如降低顱內壓等2.藥物止痛可用止痛劑、鎮(zhèn)靜劑。給藥途徑可有口服、注射、外用給藥等。3.心理護理 (1)尊重并接受病人對疼痛的反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解釋疼痛的原因、機理,介紹減輕疼痛的措施,有助于減輕病人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從而緩解疼壓力。,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護理措施:1保持床單位整潔,保持皮膚清 潔干凈。 2.被動翻身,按摩受壓部位。 3勤翻身。,體溫過高 1測量體溫、脈搏和呼吸,體溫突然升高或下降時應隨時測量記錄,遵醫(yī)囑靜脈補液 2觀察熱型及伴隨癥狀,選擇合適的降溫方法 3定時翻身叩背,做好尿管護理 4注意保暖,此患者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 :前交通動脈瘤栓塞術栓子脫落(朱瑞梅),2015.12.12患者于今日上午行前交通動脈瘤栓塞術,術后查體:壓眶刺激左側下肢能在床面活動,左側上肢不能活動,急行頭顱CT檢查未見出血增多,考慮術中栓子脫落。,預期目標:病人軀體活動能力增強護理措施:,針灸理療,患者現(xiàn)在存在的護理問題及采取的措施:(肖士霞)1.軀體移動障礙,2.皮膚完整性受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