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型分析.doc_第1頁
小學英語課型分析.doc_第2頁
小學英語課型分析.doc_第3頁
小學英語課型分析.doc_第4頁
小學英語課型分析.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英語課型分析小學英語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基本訓練的途徑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是說要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獲取信息的能力。在我們的教材中教學內容和編排體系都是針對學生進行各項基本訓練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而科學安排的。但是在教學中我們也發現: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劃分為不同的課型,不同的課型因為重點不同,所以操作特點也不同。一、劃分課型的意義 “課型”它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教學思想的指導下,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構成教學的諸要素,在時間、空間方面所設計的比較穩定的、簡化的組合方式及其活動程序的教學結構的范型。二、小學英語課型的分類 學科課型的種類很多。它有不同的分類,并具有層次性。根據小學英語學科的實際,我們可以這樣進行劃分: (一) 從課的性質和任務劃分:新授課、鞏固課(練習課)、復習課、活動課。例如:鞏固課,它注重幫助學生將新授課(單課)的新知識點(新句型、語法點、語音知識等)梳理歸納,讓學生在練習、自悟的基礎上總結規律,加以操練、鞏固、遷移運用。因此這樣的課堂非常強調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發展,教師從指揮者轉變為觀摩者、評價者的角色,學生是練習和活動的主動者。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規律,將鞏固課上成新授課,教師講得多,學生想得少,練得少,師生活動比例失調,根本就不能達到練習、鞏固的效果。(二) 從教學活動的特點劃分:講練課;技能訓練課;綜合能力訓練課等。(三)從教學內容劃分: 1、語音教學:LETTERS(字母教學);SOUNDS(音標教學);SOUND FAMILIES(音標詞的比較)。 2、單詞的教學:WORDS(看圖學單詞);ADDITIONAL WORDS(附加詞)。 3、書寫的訓練:字母的書寫;單詞的書寫;句子的書寫。 4、語篇閱讀教學:新授課(即單課)教學;TRY TO READ;READ AND ACT; LOOK AND SAY(看圖說話)READ AND SAY。 5、說話教學:LEARND TO SAY;LOOK AND SAY;ORAL PRACTICE。 6、綜合訓練:鞏固課(即雙課)教學;REVISION。 7、活動課:英語興趣課;PROJECT;GAME;語言實踐課(如朗誦、表演、書法、WALLPAPER等);課外閱讀指導課;歌曲教學等。 (四) 從活動形式又可劃分為:交際課;欣賞課;游戲課;故事課等。所三、把握課型特點,突出教學的重點新授課的主要特征是教師教授新的教學內容并組織學生進行操練,使學生達到識記和理解新的知識,初步掌握一些在所涉及的話題范圍內所需要掌握的簡單技能為主要目的;新授課的教學程序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熱身、導入、呈現、練習、小結。The first step is as good as half over”(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良好的導入在新授課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我想談一談在新授課中的導入部分,介紹以下幾種方法,大家可以選擇試一試。1情景導入法學習外語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夠理解與表達意義。通過創設情景導 入新知識,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性格特點,有利于小學生理解與記憶新知識。例如在學習家庭成員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應用情景導入法。教師可以請六位同學到黑板前來,并用頭飾等對他們進行裝扮。T:H ello,boys and girls.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grandfather. Grandfather: Hello,nice to meet you! 在應用此方法一一介紹課文中的人物。運用情景導入法,使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輕松愉快地感知新知識,為下一步的教學奠定了基礎。2歌曲導入法 音樂是人類的通用語言,歌唱是兒童的天性。通過演唱英語歌曲導入新課,可以承前起后,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唱熟悉或者已經學過的歌曲的同時,利用卡片巧妙地替換本課的新單詞如 kite,computer等,轉換成“What is this?It is a kite.Kite,kite,It is a kite.”通過演唱歌曲,既復習了舊句型,又引出本課的新知識;不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做到了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并且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直觀導入法 利用直觀教具可以真實有效和充分地為學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經驗。由于直觀教具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與圣誕節有密切關系的內容時,我們就可以運用直觀導入法。課前將教室簡單裝扮。課始,教師故作神秘狀。T: Im very happy today. Today is Christmas. Look, Santa Claus is coming. 此時并出示玩具圣誕老人,并模仿其語調:Merry Christmas! 并用此導入法一一介紹本課其它新單詞。直觀教具的使用,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但是這樣的方法也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在選擇時我們應該慎重。4教師充當“教具”導入法 由于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善于模仿的特點,在適當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充當活教具,起到示范作用。如在教學正在進行時的相關詞句時,我們就可以運用此導入法。 T: Look at me. What am I doing? Oh, Im swimming. 教師邊說邊做動作,學生隨之模仿。學生在模仿的同時,手、腦、口并用,有利于理解與記憶新知識。 在教學實踐中,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種,如簡筆畫導入法、謎語導入法、圖片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等等,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導入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教學目的。 鞏固課則是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以鞏固和發展所學的知識,在活動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完成話題范圍內設定的任務,達到該課的學習目標;階段的復習課的特點通常是對一個階段所學的話題、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和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從而達到為培養綜合語言運用的目的;但不同的課型,都會具有語言技能、語言知識、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這些目標的培養,都會朝著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這一目標進行教與學。 根據這幾種課型,可以對課的結構大致固定,這種課堂的穩定的教學結構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I. 新授課(講練課)的基本教學模式 注意問題: A. 準備階段目標是為提出新的任務鋪墊和作準備; B. 引入新內容時注意盡量以舊引新; C. 呈現新內容注意設計適當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新的知識; D. 歸納并不意味講解語法,小學生原則不作語法分析,應引導他們 梳理所學的內容,逐步地找出或領會語言的規律; E. 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鞏固性的操練和發展性的操練,這 種操練和發展應以做事情(完成某一任務)的形式進行。 例如在教學教Whos he / she ? Hes / Shes (my father / mother/ grandpa / MIKE)這一內容,在教授這一內容時。我們可以根據這一模式,采取如下的步驟: (一) 準備階段: 通過唱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歌曲,朗誦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小詩等興趣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通過興趣活動復習與人有關的內容。 (二)呈現階段: 1. 在上述的活動的基礎上,引入話題,向學生介紹該課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 2. 出示教師自己或某同學的圖片,用Whos he / she / this? Hes / She / Thisis 介紹照片中的人物,也可以用多媒體、甚至是圖片展示,反復幾次,讓學生注意表達的方法。 (三)鞏固階段: 1在情景中看圖讓學生仿說。 2如果有生詞,如father, mother 等,可以讓學生分辨。 3教師指著男、女學生分別說He / She is 讓學生體會he / she 的不同。 (四)發展階段: 設計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做事情 活動可以是: 1. 讓學生拿出帶來的照片,用This is Hes / Shes 作介紹; 2. 讓學生玩猜的游戲,一個同學蒙著眼睛,一個同學向他(她)說一、兩句英語,其他同學一起說:Whos he / she? 蒙著眼睛的同學憑聲音猜說話的同學是誰,說:Hes /Shes 3. 讓學生畫他的好朋友,讓其他同學問Whos he / she / this ? 畫畫的同學作介紹This / He / She is 。 4. 在實物投影機中放上某人的照片,照片先是模糊或遮蓋住大部分,讓其他同學用Whos he / she / this? 猜圖中人物是誰。 5. 本課材料通常是三、四年級的教學內容,一般不布置作業,如本課要布置作業,可以是帶趣味性的。如本課后讓學生畫一張自己朋友的照片,然后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的朋友。 (五)反饋階段: 留一定的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補充性的教學。II. 鞏固課 (技能訓練課)的基本教學模式 注意問題: A. 準備階段重點是激發動機、培養興趣; B. 復習性練習重點操練新授課(講練課)的主要內容; C. 與新授課一樣,歸納并不意味講解語法,小學生原則不作語法分析,認識引他們梳理、歸納、小結所學的內容; D. 鞏固性操練、綜合性練習、活用性練習都應該以做事情(完成某一任務)的形式進行。 例如:在上話題是COLOUR的鞏固課時,在一般學生已經在新授課中學會了關于顏色的一個情景對話,也學會了一部分顏色的詞匯和和句子,如:What colour is ? Colour red / green /等。在進入鞏固課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以上述模式進行教學,可采取如下步驟: (一)準備階段: 1 教師可以通過唱與顏色內容有關的歌曲或朗誦與顏色有關小詩,或做與顏色有關的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 2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物,回憶已經學過的表示顏色的詞和談論顏色的句子,并布置任務。 (二) 理解、鞏固階段: 1 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新授課所學過的課文; 2 必要時可以讓學生擴充表示顏色的詞匯,比如GOLDEN,GRAY。 3 讓學生進行討論,歸納所學的知識,如列舉所學的顏色,歸納已經學了談論顏色和談論顏色的句子等; 4 可以讓學生做一些單項的練習,以鞏固所學的詞匯和句型,如: A. 把表示顏色的詞卡貼到相應的顏色物體上。 B. 學生手上有各種顏色的小旗,當聽到老師說: Show me your red flag. 學生就舉起紅色的旗。 (三)發展階段: 設計活動,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玩、演、視、聽、唱等活動中做事情和進行綜合性的、活用性的活動,加強運用英語體驗。如: 1. 給學生一些線描圖畫,根據錄音,給圖的物品上顏色。 2. 兩人對話,問對方的文具的顏色,然后填表或做記錄。 3. 集體創作美術作品,每人出一主意,如Lets colour the tree green. Lets colour the sky blue.完成作品后,向其他組做介紹, 如: This is our picture. The tree is green. The bird is blue. They are yellow. 4讓幾個學生穿上不同顏色的服裝做時裝表演,服裝有編號,表演后學生用英語說出服裝的顏色,如 No.1s shirt is white. No.2s coat is blue. 5. 本課材料通常是三、四年級的教學內容,一般不布置作業,本課要布置作業,可以是帶趣味性的。如本課后讓學生用規定的顏色設計手巾,標出手巾有的顏色的詞,或根據錄音畫畫等。 (五)反饋階段: 留一定的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補充性的教學。III. 階段復習課的基本教學基本教學模式 注意問題: A. 單項練習指與某一項題材的任務聯系的練習,一般這種練習以通過情景性操練或任務完成為操練內容; B. 綜合性練習、活用性練習都應該以做事情(完成某幾項任務)的形式進行。 C.小結并不意味作語法小結,而是學生通過體驗,找出語言的規律, 一般鼓勵集體完成小結歸納的工作。可以讓學生進行互評和自評,肯定成績,肯定進步,樹立信心。 D.留一定的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補充性的教學。例如圍繞談及人的話題進行復習的課,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定出復習的目標,比如這話題的復習可分兩部分:一是談論人的外表;二是談論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電話號碼、郵址、身高、愛好等。根據以上的任務,可以在復習課上采取如下步驟: (一)準備階段: 1 教師可以通過唱歌,小詩朗誦、游戲等讓學生接觸與人有關的話題或做與顏色有關的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 2 教師可以與學生對話,談論某卡通人物的外貌,又出示乒乓球球明星孔令輝的照片,談論他的個人資料。 (二)發展階段: 這階段設計的活動,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做事情。 活動一般帶綜合性、活用性,讓學生在較大的話題內進行聽、說、讀、寫、玩、演、視、聽、唱的綜合性的、活用性的活動,加強運用英語體驗。如: 1. 聽老師(或錄音)講述某人,讓學生做記錄或填表; 2. 做剪貼游戲,用紙每人剪出人體的某部分,然后合成一個有趣的人。大家 一起描述這人的外貌; 3做游戲:一個同學手中有班中另一個同學的名片,其他同學提任何問題 (Whats his / her name? 除外),如 Is it a boy or a girl? Has he / she wearing a black coat today? How tall is he / she? Whats his / her hobby?通過問題的回答, 猜出名片是誰的名字; 4. 兩人小組活動,對對方熟悉的一個人進行采訪; 5. 小組活動,根據提供的資料,整理某名人的材料,并向其他組同學做講解。 6. 布置作業,如果這內容是屬高年級的,可以布置適當的作業, 如寫幾句話描述你的一個親屬。 (三)反饋階段: 留一定的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補充性的教學。四對小學英語常用的教學模式研究(一) 聽說交際課小學英語學習的目的是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語音、語調的基礎,為進一步學好英語打下堅實基礎。所以聽說交際課型也就成為我們探討的一個重要課型。(一)Listening(聽)我們知道:人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先是把聲音符號與事物聯系起來,而后是自己發出聲音符號,最后是把書面符號與事物聯系起來。所以,聽既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又是英語教學的手段;是英語學習的必由之路,也是第一道關口,這一關過得如何對以后的說、讀、寫有重要作用。在教授知識時,應從聽入手,充分利用直觀手段、視聽設備,輔之以手勢、表情、動作等。聽錄音,注意發音的語速、語調,使學生把實物與聲音符號聯系起來,讓學生多聽,培養聽的習慣。(二)Speaking(說)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并且興趣濃厚,所以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說外語的習慣,讓學生在聽好的基礎上大膽發言,張開嘴說,培養學生口語能力??梢赃M行機械性練習,跟錄音機或教師復述句子也可以。對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要以預防為主,以便在學生開口前減少或避免錯誤。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也要正確對待,有的錯誤如單詞、音標的讀音中的錯誤要立即給學生糾正以免造成錯誤印象,有的錯誤如單復數問題不要立即糾正,可先讓幾位同學示范,再讓出錯的同學說。對學習中出現錯誤的同學要肯定他們大膽開口發言的精神,予以鼓勵,如學生拍手、教師語言和手勢等手段保持學生積極性,讓他們敢于繼續發言。(三)Practising(練)在學生能說出句型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操練。操練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活動形式,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是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可圍繞對話中的典型句型做替換性操練,可用已學過的單詞做替換詞,套用句型說出句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由發揮,用自己的學習用具、日常用品、玩具等做替換性練習,使學生能夠對話并運用其中的句型于情景中去。(四)Using(用)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應用、交際,而不是單純為了學語言而學語言。在學生掌握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可根據學生水平及年齡、教材特點,動用所學知識來設立情景表演對話,激發學生興趣,開拓思路,回到語言學習的目的上去。(一)對教師的要求1.教師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2.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直觀教具、視聽手段創設情景,進行情景教學。3.教師要用豐富的表情、動作、手勢組織學生進行游戲、繞口令等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二)對學生的要求1.能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2.多聽、多說、多練、多用,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3.樹立起一定能學好的信念和自信心,覺得自己行。1、聽說交際課課型的特征 交際課課型的教學方法的情境教學法。交際包含“聽、說、讀、寫”四種形式。而這四種形式是相輔相成的,經常結合在一起的。在聽說交際活動中并不是學生開口算是交際。如果認為學生讀單詞、背詞組(短語)、機械地背課文,機械地口頭造句,就認為是口頭交際的話,這種看法是有失偏頗的,這種機械性的缺乏溝通、缺乏創造的讀與背的訓練只是一種語言能力的訓練。而真正的交際活動首先是活動者要有交際的愿望,也就是說要有信息溝的存在;第二,在有交際的目的;第三,在有語言的變化,也就是要隨著對方的反應而對自己的思維進行調整,從語言、神態、動作方面作出應變,作出反饋。第四,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不干預控制學生的表情、動作、語言材料。 2、聽說交際課課型的操作模式 語言活動與交際活動有密切的聯系:語言活動是順利開展交際活動的必要的前提和基礎。據何廣鏗老師在英語教學法基礎中轉述利特伍德(Littlewood)的看法,認為交際法活動類型可分:交際前活動和交際活動. 據此,我們可具體歸納為PMMC模式,即呈現(Presentation)機械性訓練(Mechanical Drills)、有意義操作(Meaningful Drills)到交際性練習(Communicative Drills)。 雖然有些老師可能會認為機械性訓練稍顯過時,但正如利特伍德所說:“我們對語言學習的基本過程了解太少,不能斷言什么對語言學習有幫助,什么對語言學習沒有幫助?!睂τ诖蠖鄶敌W生來說,結構操練仍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學習手段,尤其是當教師希望把學生的注意力強烈地、毫不含糊地集中在結構體系中某一重要特點的時候。當然,機械性訓練一定要做到目的明確、運用恰當,為以后意義的操練及交際性練習作準備。 有意義的操練是把“意義”介入到結構中去,是我們在語言和功能之間所架設的橋梁。下面以一位老師在執教時的片斷作例子: T: I am a teacher. I work at a primary school.(示電教軟件) But that lady(圖中人物有明顯的職業特征和工作場所)。 Task1:讓學生據圖仿造句子。 S: That lady is a worker. She works at a factory. Task2: 設計對話,兩人談論圖中人物的情況。學生用已有的知識交談,反饋: A: Whats the ladys job? B: Shes a worker. A: Where does she work? B: She works at a factory. A: What country does she come from? B: Sorry, I dont know. I think she comes from the U.K. 通過對比,我們明顯地感受到后者的生動性,因為功能與意義的結合更接近于生活情境。意義操練在功能與交際之間起到橋梁的作用是毫不夸張的。 在經過了一定的操練之后,學生對所學語言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礎。此時,交際練習的時機已經成熟,教師應設計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其語言能力,開拓其交際能力。這種練習的特點是要求學生綜合性和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語言進行交流。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從一開始教師就可以完全放手,不加控制。教師還要注意結合直接有聯系和間接有聯系的情境進行引導。在交際環節,教師創設有聯系的情境:如喬治-布什、米高佐敦、伏明霞等名人,讓學生在意義操練的基礎上運用已學過的句型進行交際,這樣幫助學生擺脫無從開口或無話可說的尷尬,從而迅速進入角色,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交際訓練。 3、聽說交際課教學的組織形式與方法 根據交際性的教學原則,為合理地給學生設置語言的環境,通過大量的交際活動總結和掌握語言的規律,并在交際的活動中去實踐,從而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從課堂的組織形式上采用Pair work 及Group work。 Group work是把全班學生分成小組活動,通常是4到6人為一組圍圈而坐。這樣能為學生在對話、問答、討論等活動中提供更多講英語的機會,能使所有學生都參與活動,也有利于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此外還提供了合作機會,可以鼓勵學生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同時可以活躍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 活動形式可以是角色表演(ROLE PLAY)、語言游戲(OCMMUNICATION GAMES)、解決問題活動(PROBLEM-SOLING)、模擬表演(IMULATION)、辯論(DEBATE)等。 另外,在交際活動中注意語法知識的應用,讓學生在交際中體會、總結和熟悉。如可以模擬購物的情境表演,讓學生在模擬的交際中熟悉購物用語,從而熟悉購物用語及價錢的表達,還可讓學生創造性地增加討價還價、評從物品的語言。又如I “like ing”是要讓學生在情境中熟練地掌握的難點。教師在練習時可抓住以下兩組句型讓學生找出規律: Do you like ing? Yes, I do. /we do. No, I /we dont. Are you ing? Yes, I am /We are. No, I am not/ we arent. 如果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創設交際的情境,讓學生在交際中運用比較,找出規律,那么比單純性的語法分析要如得多了。 4、聽說交際要注意“五不” 一不要教師一言堂,牽著學生走,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不能低估學生的水平和創造能力,教師一味講解、包辦代替。 三不要在交際過程中,教師過多打斷學生的思路,過多引導,過多糾錯。 四不能漠視學困生。 五不能只有單向性的交流。 (二)關于任務型教學的模式 根據國家最近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目前倡導的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任務型教學以學生能做謀事的描述方式設定目標要求,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任務型的教學的教師應該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根據任務型教學的教學基本程序為(1)說明背景,布置總任務準備活動;(2)提供語言;(3)分步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