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主裝置項目閥門試壓案.doc_第1頁
鍋爐主裝置項目閥門試壓案.doc_第2頁
鍋爐主裝置項目閥門試壓案.doc_第3頁
鍋爐主裝置項目閥門試壓案.doc_第4頁
鍋爐主裝置項目閥門試壓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文檔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目錄1、工程概況 .22、編制依據 .23、施工部署.34、施工工藝控制:.44.1 施工準備程序:.44.2 關鍵工序實施:.45、質量保證體系:. 86、安全保證措施:.97、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 .10此文檔僅供學習與交流閥門試壓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內蒙古東華能源有限責任公司120萬噸/年(一期60萬噸)甲醇項目,圖紙由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進行設計,由英泰克工程顧問(上海)有限公司監理。本方案為內蒙古東華能源鍋爐主裝置項目標段內203鍋爐房、205鍋爐油點火、206煙氣脫硫和鍋爐除灰渣裝置、615液化氣站四個裝置所有閥門試壓施工,特編制此方案。工程特點:內蒙古東華能源鍋爐主裝置項目的工藝及給排水管道安裝的閥 門試驗,閥門連接有螺紋連接、焊接連接與法蘭連接。采用常規胎具試壓及普通 壓力試驗。閥門試驗采用100%外觀檢查和水壓試驗的施工方法。對于外觀檢查和水壓試驗不合格的閥門必須做修復和退貨處理嚴禁用于現場安裝,確保安裝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閥門形式有閘閥、截止閥、蝶閥、球閥等。2、編制依據本施工方案根據施工圖和施工圖中所要求的規范,并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條件 進行編制,主要涉及規范如下:閥門檢驗與管理規程SH35182000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質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SH3501-2002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6-1998石油化工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H3533-2003閥門的檢驗和試驗API-598-1996化工工程建設起重施工規范HGJ201-83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術規程SH3505-1999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8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85該項目施工合同,施工組織設計及方案以及內蒙古東華能源質量管理的相關文件。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相關圖紙。3、施工部署:3.1 施工準備程序:3.1.1施工圖紙會審:施工圖紙到位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共同進行設計 交底和圖紙會審。設計交底要求設計單位將圖紙設計要求及所執行的標準、規范 加以明確,確保設計要求與實際施工緊密結合;圖紙會審要求各方將圖紙中存在 的問題及早暴露,并加以修正,從而避免在現場實施中造成障礙,影響工程進度, 使得工程質量要求無法達成。3.1.2 施工技術交底:方案審查完成后,由項目部組織進行施工技術交底,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明確質量要求,確保質量體系正常運轉。3.2 勞動力計劃:序號工種數量(人)序號工種數量(人)1鉗工34起重工22電焊工25氣焊工13電工16安全員13.3 主要機具計劃:序號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汽車吊QY16臺12載重汽車6T臺13手動葫蘆5T根44角向磨光機100個25千斤頂50t個26千斤頂25t個27電焊機臺28焊縫檢測尺個29壓力表02.5個410壓力表04.0個411壓力表010.0個412壓力表016.0個413壓力表060.0個414壓力表0100.0個415壓力表表彎DN15個1016壓力表接頭M201.5個104、施工工藝控制:4.1 施工準備程序:4.1.1 施工流程計劃:4.2 關鍵工序實施:4.2.1 閥門材料驗收:所有到貨閥門必須具有制造廠的質量證明書及材料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 必須具有制造廠名稱及出廠日期、產品名稱及規格、公稱壓力和通徑、適用介質 及溫度、依據標準和檢驗日期、出廠編號和檢驗人員簽章;閥體要有制造廠銘牌, 制造廠銘牌上有名稱、閥門型號、公稱壓力和公稱通徑等明確標識,并符合設計 圖紙要求和國家現行標準。閥門本體和附件(包括旁路閥和轉動裝置)的構件表面或斷面上不得有裂 紋、結疤、折疊、縮孔、夾渣、斑疤、缺肩、砂眼和分層。法蘭式閥門的法蘭密 封面要求光潔,不得有徑向溝槽,且不得有氣孔、裂紋、毛刺或其它降低強度和 連接可靠性方面的缺陷。焊接式閥門的短管接頭坡口形式符合現場焊接要求驗收 合格后按照要求做好材料表示,并且分類、有序擺放。驗收不合格者專門堆放在 設置的不合格產品區域,并聯系相關部門進行退貨處理。所有合金鋼材質的閥門在水壓試驗前必須逐件進行光譜復查,并作出材質 標記。光譜復查不合格者不得進行水壓試驗,并聯系相關部門進行退貨處理。4.2.2 試驗胎具準備:4.2.3 試驗胎具材料表:試驗系統材料表:4.2.4 閥門檢查要求: 凡閥門試壓不合格者嚴禁進行安裝。對截止閥的試驗,水自閥瓣的上方引入;對閘閥的試驗,將閥關閉,對各密封面進行檢查。閥門進行嚴密性試驗以目測閥瓣密封面不泄露和壓力表不降壓為合格,密封 試驗(氣壓法)以密封面按涂刷肥皂水觀察無泄漏為合格。進口閥門按產品說明書進行壓力試驗。 閥門壓力試驗合格后,做好合格標識并及時將閥體內的積水排除干凈,分類存放。4.2.5 閥門試驗要求:閥門試驗包括殼體壓力試驗、密封試驗和安全閥、減壓閥、疏水閥的調整試驗。具有上密封的閥門,還應進行上密封試驗。閥門試壓前,應除去密封面上的油漬和污物,嚴禁在密封面上涂抹防滲漏的油脂。凡試驗用的壓力表應鑒定合格并在檢驗周期內使用,精度不低于 1.5 級,表的滿刻度值宜為最大被測壓力的 1.52 倍,試驗系統的壓力表不少于兩塊,并 分別安裝在貯罐、設備及被檢驗的閥門入口處。試驗介質為液體時,應排凈閥門內的空氣,閥門試驗完畢,應及時排凈閥門 內的積液。以水做試驗介質時,允許添加防銹劑奧氏體不銹鋼閥門試驗時,水中氯化物含量不得超過 100mg/L。無特殊規定時,試驗介質的溫度宜為 5504.2.6 檢驗比例及檢驗壓力:給排水用閥:依據 SH3533-2003 知,到貨閥門應從每批(同制造廠、同規格、 同型號)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個,進行殼體試驗和密封試驗,若有不合格再抽查20%,如仍有不合格則應逐個試驗。閥門殼體壓力試驗壓力為閥門公稱壓力的1.5倍,保壓時間不少于5min,閥體、填料無滲漏為合格。閥門(除止回閥、底閥)密封試驗的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或1.25倍的工作壓力,以閥瓣密封面在規定的的保壓時間內無滲漏為合格,密封試驗保壓時間應符合下表:公稱直徑小于等于 5065150大于等于 200保壓時間(秒)1560120工藝管道用閥:依據 SH3501-2002及SH3517-2001知,到貨閥門在安裝前應逐個對閥門進行殼體試驗和密封試驗,若有不合格,進行退場處理。閥門殼體壓力試驗壓力為閥門公稱壓力的1.5倍且停壓5min無泄漏為合格,密封試驗的試驗壓力,采用液體時為公稱壓力的1.1倍,采用氣體時為0.6MPa。做密封試驗時,應向于關閉狀態的被檢測密封副的一側腔體充滿試驗介質,并逐漸加大壓力,達到規定保壓時間后,在該密封副的另一側,目測滲漏情況,且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的方向應符合下列規定: 規定了介質流向的閥門,如截止閥等應按規定介質流通方向引入介質和 施加壓力; 有兩個密封副的閥門可以向兩個密封副之間的腔體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 止回閥應沿使閥瓣關閉的方向引入介質和施加壓力。具有上密封結構的閥門應逐個對上密封進行試驗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1 倍試驗時應關閉上密封面并松開填料壓蓋停壓 2 min 無滲漏為合格。4.2.7 檢驗方法:給排水用閥:對于大于等于 600mm 的閘閥、蝶閥密封試驗只做盛水試驗,不單獨做殼體強度試驗,殼體強度試驗與管道試壓同時進行;其余閥門按規范比例數量進行閥門試驗。 工藝管道用閥:按規范及設計要求進行閥門試驗。4.2.8 檢驗步驟:對于普通閥門均采用試壓胎具進行閥門試壓,如現場條件無法使用尤其是大 管徑閥門,均采用以下方法進行閥門試驗。(1).殼體壓力試驗:待試驗閥門處于開啟狀態,打開試驗裝置進液(氣)閥門,關閉排液(氣)閥門。試驗時,應逐步緩慢增加壓力,當壓力升至試驗壓力的 50% 時,如未發現異狀或泄漏,繼續按試驗壓力的 10%逐級升壓,直至試驗壓力。以檢查桶內水不鼓泡、壓力不降為合格。(2).密封試驗:待試驗閥門處于關閉狀態,同時打開試驗裝置進液(氣)閥門與 排液(氣)閥門。試驗時,應逐步緩慢增加壓力,當壓力升至試驗壓力的50%時,如未發現異狀或泄漏,繼續按試驗壓力的10%逐級升壓,直至試驗壓力。以檢查桶內水不鼓泡、壓力不降為合格。密封試驗時間見表1(參照 SH3518-閥門檢驗與管理規程)。(3).上密封試驗步驟為,封閉閥門進出口,松開填料壓蓋,將閥門打開并使上密封關閉,向腔內充滿試驗介質,逐漸加壓到試驗壓力,達到保壓時間后,無滲漏為合格。表 1密封試驗保壓時間采用在試驗臨時盲板與閥門法蘭之間采用臨時螺栓并加裝臨時石棉墊的方 法進行壓力試驗,密封試驗壓力以閥門本體合格證要求進行,如無按規范要求進 行。4.2.9 閥門標識:經過試驗合格的閥門,及時排盡內部積水,密封面涂防銹油,關閉閥門,封 閉出入口。應在閥體明顯位置做好試驗標識,并填寫試驗記錄。沒有試驗標識的閥門不得安裝和使用。4.2.10 安全閥試壓:安全閥必須采用專用校驗胎具進行壓力調試,安全閥調試單位和檢查人員必 須持有勞動部門頒發的相關有效證件,具備調試、檢驗資格;安全閥調試按照設 計圖紙或制造廠質量證明書和產品合格證、調試報告給定的起跳壓力和回座壓力 進行調試;調試合格的安全閥必須由調試單位做好合格鉛封,并出具安全閥必須 由調試單位做好合格鉛封,并出具安全閥調試合格報告,凡鉛封損壞的安全閥必 須重新調試。5、質量保證體系:開工前須進行圖紙會審和設計交底;施工操作人員在開工前必須熟悉圖紙和有關技術規定。項目部完成對施工 人員的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及驗收,嚴格執行質量管理 條例,自覺接受監理及質監部門的監督檢查。加強對質量通病的預防,保證現場施工質量。嚴格執行“三檢制”,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轉到下一道工序。工序交接 過程及時向監理公司進行工序報檢,共同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作業。6、安全保證措施: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完成進過“三級安全教育”及考試合格后方可 持證上崗,嚴格遵守本工種的安全施工技術措施,必須服從監理單位、業主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現場安全人員的管理。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須保持完好,進場后進行安全檢查,合格后 方可使用。機械操作工建立崗位責任制,并按勞動部門規定持證上崗,禁止無證 人員上崗操作。電工、電焊工、起重工等特殊作業人員,須經專業學習并接受安全技術培訓,經國家或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地方主管部門簽發的特種作業人員 操作證后,方可從事操作作業,嚴禁無證操作。閥門試壓必須設置專門警戒區域,設立明顯隔離警示標志,防止意外傷害。閥門試驗時壓力要求緩慢勻速上升,應逐步緩慢增加壓力,當壓力升至試 驗壓力的50%時,如未發現異狀或泄漏,繼續按試驗壓力的10%逐級升壓。高壓閥門在升壓工程中必須嚴密監測系統變化,對于可能出現泄漏的部位 采取必要的保護或隔離措施,防止傷害。系統焊縫及臨時密封面的位置不得隨意 站人,檢查過程中不得在現場焊縫及臨時密封面的正前方,升壓過程中不得隨意 打擊或撞擊承壓系統的任何部位,防止壓力的突然釋放。檢查完成后的卸壓放水 過程必須有專人監護,防止高壓傷害。如發生事故,立即上報項目部,啟動項目 應急預案。起重運輸,吊裝作業分工明確責任至人,要做到統一指揮、統一信號。吊 裝作業時,吊車的吊臂下嚴禁站人。吊裝和運輸作業期間有專職安全員,做好監 督和檢查工作。閥門裝車時,應使用專用吊具,嚴禁用摔、碰、撬等損傷閥門的操作。拉 運不應超高、超寬、超長、超載等,卸車時必須用專用吊具小心吊放,并按指定 位置卸車。所有機電設備必須接地保護,確保施工電源線與外界絕緣良好,做到機電 設備專人專用。與電設備相關的電焊機、金屬板房、鋼平臺、金屬構架等都應作 接零或接地保護。保護零線應單獨敷設,不得另作他用。重復接電線應與保護零 線相連接。用電設備的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應并聯,嚴禁串聯。保護零線或保護 地線應采取焊接、壓接、螺栓連接或其它可靠連接方法。嚴禁纏繞或勾掛。業主代表、管理公司及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用塑料薄膜封存、閥門護蓋 保護,現場安裝拆封。安全組織機構項 目 經 理安監部部長行 政 事 務 部部工 程 管 理 部計 劃 經 營 部財 務 部安 全 監 察 部物 資 供 應 部 各 專 業 班 組7、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作業人員 加大教育力度,使職工了解有關安全生產法規、制度,熟知有關技能、知識,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和防范能力,遵守職業道德,做到“三不傷害”。 增強勞動力監督,按安全實際情況執行作業。臨時用電 用電系統采取“三相五線制”系統,實行“三級控制兩極保護”的配電方式。 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一保”制,嚴禁一閘多用。 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按要求做好接零或接地,與用電設備相關的鋼平臺、鐵棚子、金屬構架都必須做好接地,接地極應單獨設置。維護電工做好日常檢查和維護。起重吊裝作業 作業前檢查所用機械和機具是否完好。 作業時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嚴禁違章操作,尤其注意在吊裝時拴好溜繩,防止在空中擺動發生意外。附表:試壓盲板厚度選擇公稱直徑盲板厚度壓力5075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7509001050120015000.172 Mpa66666666610101013131919250.354 Mpa6666661010101310131919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