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移動通信CHINAMOBILETD-LTE無線網絡主設備功能測試規范一基本功能分冊版本號:1.0.0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目錄前言VI1. 范圍72. 規范性引用文件73. 術語、定義和縮略語84. 被測對象94.1. 硬件架構94.2. 軟件架構105. 測試環境105.1. 測試網絡拓撲105.1.1. 網絡配置A1.05.1.2. 網絡配置B1.15.1.3. 網絡配置C1.15.1.4. 網絡配置D1.15.2. 被測及配合設備126. 測試工具和測試方法126.1. 測試工具126.2. 測試方法126.2.1. 測試過程1.26.2.2. 關鍵指標統計
2、及分析1.36.2.3. 測試其他約定1.37. 基本功能測試內容147.1. 系統配置147.1.1. 系統帶寬(20MHz)1.47.1.2. 系統帶寬(10MHz)1.57.1.3. 系統帶寬(15MHz)1.57.1.4. 幀結構(1,7)1.67.1.5. 幀結構(2,5)1.77.1.6. 幀結構(3,7)1.87.1.7. PUCCH配置1.97.1.8. PDCCH配置207.1.9. PHICH配置217.1.10. 小區參考信號頻移2.17.1.11. 上行sounding#考信號位置227.1.12. 上行sounding#考信號周期237.1.13. 多小區soundi
3、ngB調分配247.1.14. 不需要刪建小區的系統信息更新2.47.2. 物理層關鍵技術257.2.1. 特殊時隙DwPTS的應用257.2.2. 特殊時隙UpPTS的應用267.2.3. 隨機接入preambles式(format0)267.2.4. 隨機接入preambl冽格式(format1)277.2.5. 隨機接入preambleO式(format2)287.2.6. 隨機接入preambles式(format4)297.2.7. 隨機接入發送位置3.07.2.8. 隨機接入發送密度3.17.2.9. 隨機接入頻移參數3.27.2.10. 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3.27.2.11. 基
4、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3.37.2.12. 上行同步3.47.2.13. PUSCH跳頻357.2.14. PDSCH資源分配方式367.3. 調度及鏈路自適應377.3.1. 下行鏈路自適應3.77.3.2. 上行鏈路自適應3.77.3.3. CQI/PMI/RI反饋(PUCCH周期反饋)387.3.4. CQI/PMI/RI反饋(PUSCH非周期反饋)397.3.5. ACK/NACK反饋4.07.3.6. HARQ算法417.3.7. 上行HARQ進程437.3.8. 下行HARQ進程437.3.9. HARQ最大進程數447.3.10. BSR反饋457.3.11. 調度算法4.57.3.
5、12. 動態調度4.67.3.13. 上行頻率選擇性調度4.77.3.14. 下行頻率選擇性調度4.87.4. RRC連接控制487.4.1. 系統廣播消息4.87.4.2. RRC連接建立497.4.3. RRC連接釋放507.4.4. RRC連接重建507.4.5. 無線承載建立與釋放5.17.4.6. 尋呼5.3.7.5. 測量557.5.1. eNB測量.557.5.2. 周期性測量(同頻)5.67.5.3. 周期性測量(異頻)5.87.5.4. 事件性測量(同頻)5.97.5.5. 事件性測量(異頻)6.07.5.6. ANR測量.617.5.7. GAP周期617.5.8. GAP
6、參數設置627.6. DRX637.6.1. 長DRX637.6.2. 短DRX637.6.3. DefaultpagingDRX6.47.6.4. 64DedicatedpagingDRX657.6.5. 65狀態轉換定時器設置6677安全及完整性保護67771加密/解密67772完整性保護6778QoS681.1.1. QCI參數(non-GBR)681.1.2. QCI參數(GBR,QCI=4)691.1.3. QCI參數(GBR,QCI=2)701.1.4. QCI參數(GBR,QCI=3)711.1.5. 擴展QCI參數.7.11.1.6. ARP參數721.1.7. 基于Qo器數的
7、調度731.1.8. 承載組合-17.4.1.1.9. 承載組合-27.5.1.1.10. QoS區別測試751.9. 移動性管理781.9.1. 系統內小區重選(同頻)7.81.9.2. 系統內小區重選(異頻)7.81.9.3. 基于X2g口的同頻切換791.9.4. 基于X2接口的異頻切換811.9.5. 基于S1接口的同頻切換821.9.6. 基于S1接口的異頻切換.841.9.7. X2接口dataforwarding851.9.8. S1接口dataforwarding861.9.9. 切換判決條件8.71.10. 功率控制881.10.1. 開環功控8.81.10.2. PRACH
8、msg3閉環功控891.10.3. PUSCH閉環功控901.10.4. PUCCH閉環功控.911.10.5. Soundin修考信號閉環功控921.10.6. 功率余量PowerHeadroomS饋931.10.7. PUCCH周期性功控.941.10.8. 功控命令9.51.10.9. 上行功控性能9.61.11. 覆蓋增強功能971.11.1. 下行功率分配9.71.11.2. 小區參考信號powerboosting9.71.11.3. 下行控制信道功率調整9.81.11.4. PDCCH鏈路自適應.991.11.5. PDSCH功率控制1.001.12. 無線資源管理1011.12.
9、1. 常規上行時隙干擾檢測1.011.12.2. 交叉時隙干擾檢測1.011.12.3. 小區合并1.021.12.4. 上行宏分集接收1.041.12.5. 接納控制1.051.12.6. 擁塞控制1.081.12.7. 下行小區間干擾協調1.091.12.8. 負載均衡1.101.13. 多天線技術1161.13.1. 上行SIMO(2天線)1.161.13.2. 上行SIMO(8天線)1.171.13.3. 上行MU-MIMO(8天線)1.181.13.4. 波束賦形(TM8)1.191.13.5. 多用戶TM8自適應1.201.13.6. 模式間自適應(TM3/8)1.211.13.7
10、. 下行多天線性能測試1.221.13.8. 多天線容災能力1.231.13.9. 扇區化賦形權值的性能1.231.13.10. 兩天線交替發送SR*tTM8性能的影響1241.14. VoLTE承載1251.14.1. VoIP業務成功建立(QCI=1)1251.14.2. VoIP業務QCI=1優先級1261.14.3. 語音包頭壓縮算法測試1.281.14.4. 靜態調度1.281.14.5. TTIBundling1.311.14.6. QCI參數(GBR,QCI=1)1321.15. S1/X2接口功能1331.15.1. 負載管理1.331.15.2. RIM流程1361.15.3
11、. S1接口數量1361.15.4. X2接口數量1371.16. 系統性能1371.16.1. U平面時延1371.16.2. C平面時延1381.16.3. 狀態轉換時延1.391.16.4. 切換時延1.391.16.5. 隨機接入成功率1.401.16.6. 下行峰值速率1.411.16.7. 上行峰值速率1.411.16.8. 頻選調度性能1.421.16.9. 高速場景下系統性能1.431.17. 載波聚合測試1431.17.1. 載波聚合功能測試1.431.17.2. 載波聚合性能測試1.468. SON功能測試1488.1. 基站自啟動1488.1.1. 基站自動建立1.488
12、.1.2. 基站自測試1.518.1.3. OAM通道建立1548.1.4. 軟件和配置數據管理1.558.1.5. 資產自動更新1.568.1.6. License®1.578.1.7. 傳輸網檢測與割接1.588.1.8. OMC割接.1618.2. PCI自配置自優化1628.2.1. PCI自配置自優化1628.2.2. PCI自配置.1638.2.3. PCI自優化.1638.2.4. 異廠商PCI自優化1738.3. 自動鄰區關系優化1758.3.1. 自動鄰區關系優化管理1.758.3.2. 自動鄰區關系優化1.788.3.3. 自動鄰區關系優化策略1.839. 承載測
13、試用例1859.1. 接口測試1859.1.1. 以太GE電接口測試1859.1.2. 以太GE光接口測試1859.2. 傳輸功能測試1869.2.1. L2功能要求1.869.2.2. L3功能要求1.879.2.3. QoS*能要求1899.2.4. 負荷分擔和冗余備份1.929.3. 操作維護1949.4. 安全功能1959.5. 同步功能1969.5.1. 1PPS+TOC®口功能1969.5.2. 1588v2功能1979.5.3. 時間參考源優先級設置、告警及倒換功能1989.5.4. 同步以太功能1.9910. 編制歷史200前言本標準的目的旨在規范TD-SCDMA備升
14、級支持TD-LTE勺基本功能及無線性能補充測試例及測試步驟,為中國移動開展TD-SCDMA備升級參考規范。本標準內容包括對于測試環境、測試工具、測試方法的定義,包含基本功能、無線多天線性能等測試例的具體規定。本標準是系列標準之一,該系列標準的結構、名稱或預計的名稱如下: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例12345本標準需與配套使用。本標準涉及知識產權的情況說明。本標準的附錄為標準性附錄,附錄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中移號文件印發。本標準由提出,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龍紫薇、鄧偉VI范圍本標準規定了TD-LT瓦線網絡主設備無線功能要求、互操作要求等,供中國移動內部和
15、廠商共同使用;該標準主要針對無線網絡主設備,適用于TD-LT限備實驗室測試驗證。本標準發布之后入網的設備必須嚴格遵照執行,規范發布前入網的設備視具體需求而定。對本標準內容作如下約定:( 1) 本標準中的功能要求,優先級分為必選和可選。各項要求中明確了相應的優先級。功能要求以外的要求,如無特殊說明,優先級均為必選。( 2) 對于優先級的說明:a) 必選:最必選的需求,一旦缺少則系統及終端難以提供業務;b) 可選:長期重點關注的需求,對改善網絡性能以及節省網絡運營成本有幫助的、并且有利于后期業務發展和網絡建設的功能。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16、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10參考3GPP勺規范,要求支持R9版本(2010年6月)。1 3GPP TS 36.1042 3GPP TS 36.201reception3 3GPP TS 36.2114 3GPP TS 36.2125 3GPP TS 36.2136 3GPP TS 36.2147 3GPP TS 36.3008 3GPP TS 36.3219 3GPP TS 36.32210 3GPP TS 36.32311 3GPP
17、 TS 36.33112 3GPP TS 36.40113 3GPP TS 36.41014 3GPP TS 36.41115 3GPP TS 36.412表2-1規范性引用文件BaseStation(BS)radiotransmissionandLTEPhysicalLayer-GeneralDescription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PhysicallayerprocedurePhysicalLayer-MeasurementsOveralldescriptionMediumAccessContro
18、l(MAC)protocolRadioLinkControl(RLC)protocol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RadioResourceControl(RRC)ArchitecturedescriptionS1GeneralaspectsandprinciplesS1layer1S1signalingtransport術語、定義和縮略語16 3GPPTS36.41317 3GPPTS36.41418 3GPPTS36.42019 3GPPTS36.42120 3GPPTS36.42221 3GPPTS36.42322 3GPPTS36.42423
19、3GPPTS36.30424 3GPPTS36.30625 3GPPTS36.31426 3GPPTS23.20327 3GPPTS23.40128 3GPPTS24.301S1ApplicationProtocol(S1AP)S1datatransportX2generalaspectsandprinciplesX2layer1X2signalingtransportX2applicationprotocol(X2AP)X2datatransportUserEquipment(UE)proceduresinidlemodeUserEquipment(UE)radioaccesscapabil
20、ities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E-UTRA);Layer2-MeasurementsPolicyandchargingcontrolarchitecture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enhancementsforE_UTRANaccessNon-Access-Stratum(NAS)protocolforEvolvedPacketSystem(EPS)Access(GPRS)卜列術語、定義和縮略語適用于本標準:表3-1:縮略語定義AMAdaptiveModulationCCodingBLBlockErrorRateERCPC
21、yclicPrefixDLDownLinkeNEvolvedNodeBBEPEvolvedPacketCoreCGBRMCSMIMONGBROMCPDGuaranteedBitRate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nonGuaranteedBitRateOperationandMaintenanceCenterPhysicalDownlinkSharedand自適應編碼和調制誤塊率循環前綴下行鏈路演進型NodeB演進型的分組核心網保證比特率調制編碼方式多進多出非保證比特率操作維護中心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
22、道參考信號接收功率單進多出空間復用信噪比用戶數據報協議用戶設備上行鏈路SCHCHannelPUPhysicalUplinkSharedSCHCHannelRSReferenceSignalReceivedRPPowerSISingleInputMultipleMOOutputSMSpaceMultiplexingSNSignaltoNoiseRatioRUDUserDatagramProtocolPUEUserEquipmentULUpLink被測對象1.1.硬件架構表4-1:測試系統所需的硬件名稱數量說明eNB2基站測試UE至少3個EPC1套包括:MMESGWHSSCG口CEOMC1套1.2
23、.軟件架構11測試環境1.3. 測試網絡拓撲1.3.1. 網絡配置A圖5.1網絡配置A:1Cell,1eNB1.3.2.網絡配置B圖5.2網絡配置B:2Cell,1eNB1.3.3.網絡配置C圖5.3網絡配置C:3Cell,1eNB1.3.4.網絡配置D圖5.4網絡配置E:1UEs,2Cell,2eNB511.4. 被測及配合設備測試前,必須登記被測設備的型號和軟件版本。測試中,原則上不能更換被測設備,如需更換硬件或者軟件升級,需要向測試負責人申請。設備名稱數量(套)TD-SCDMATD-LTE雙模基站13EP段備及軟件1網絡數據包抓包工具1千兆交換機1應用服務器1測試工具和測試方法1.5.
24、測試工具本規范涉及兩種主要測試工具:網絡協議分析儀、終端自備信令消息跟蹤設備。網絡協議分析儀需支持E-UTRANUu、S1、X2等接口的監測,支持對各層協議棧的解碼,可以精確到位域級別。終端自備信令消息跟蹤設備需可連接計算機,記錄并顯示移動臺發送和接收的信令序列。1.6. 測試方法本測試采用實際基站和終端,通過網絡協議分析儀和終端自備信令消息跟蹤設備對網絡和終端信令同時進行記錄和分析的方法進行測試。1.6.1. 測試過程網絡和終端嚴格按照規范中每個測試例所要求的預置條件進行設置和設備連接,并嚴格遵照測試例中的測試步驟逐步進行操作,詳細記錄測試過程中和測試結束后的重要測試信息,并與預期結果進行比
25、對和分析。每個測試例相互獨立,逐個進行測試。1.6.2. 關鍵指標統計及分析測試嚴格按照測試例中的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要求進行,所得測試結果以測試預期結果作為通過與否的標準,若測試結果滿足與預期結果一致,滿足預期結果的要求,則視為本測試例通過,否則為未通過。1.6.3. 測試其他約定單項指標的記錄,涉及到測試時間長短的,測試時間最少30s,記錄數據為30s中獲取數據序列的均值(峰值測試采用30s內的最大值)。整體測試建議進行至少3次,最終結果為多次的均值。涉及到吞吐量的測試,需要記錄L1與L3(業務應用層)的吞吐量,并且其統計方式需要說明(包括統計時長,平滑方式,上報周期等),若采用如Dumet
26、er之類的軟件,則說明軟件采用的具體統計方式以及配置參數。為了不引入不可預測的時延,下載/上傳的文件盡量放在測試網絡內部(ApplicationServer),以得到更適合驗證TD-LTE無線性能的數據。測試例中,若無特殊說明,HARQAMCUE上行功控功能均打開,上行配置為SIMO天線模式,下行為MIM5雙流自適應模式(Rank1&2自適應。是否支持空分復用和SFBC司的自適應,參測廠家在測試前需要說明)。具體特殊規定,在測試例中另作說明。Ping的具體設置:按照windows默認值進行,ping的時間間隔為1s。測試時的TCP/IP配置如下表所示。表6-2測試時的TCP/IP配置列
27、表RecommendedconfigurationparametersOnServerOnuserlaptopPCoperatingsystemWindowsXPTCPreceivingwindowsize(RWin)1034316DefaultsentwindowConsistentwithRWinMTUsize14461446SeilectiMeAcKsyesMa乂duplicate笈/爆2基本功能測試內容1.7. 系統配置1.7.1. 系統帶寬(20MHz)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系統帶寬(20MHz用例編號:7.1.1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
28、的:1.驗證E-UTRAINt持20MH添統帶寬。預置條件:1. eN街口配合終端硬件、軟件均支持20MH系統帶寬;2. UEB注冊。測試步驟:1 .配置eNB系統帶寬為20MHz,選擇配置幀結構為上行/下行配置1、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2 .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3 .終端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4 .終端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無線資源塊。5 .如單部終端不能占滿系統帶寬,則同時采用多部終端直至占滿系統帶寬。輸出數據要
29、求及預期結果1 .配置的20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2 .小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為20MHz(即取n100);3 .時域和頻域分析圖形正確;4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5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6 .通過對eNB發射信號的頻域分析、eNB給終端調度的資源塊的監測等方式,可以驗證eNB能在整個系統帶寬內調度終端(調度給同一UE或多個UE)。備注:分別驗證上下行業務,調度資源時根據終端能力調度1.7.2. 系統帶寬(10MHz)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系統帶寬(10MHz用例編號:7.1
30、.2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1.驗證E-UTRAINt持10MH添統帶寬。預置條件:1. eN街口配合終端硬件、軟件均支持10MH系統帶寬;2. UEB注冊。測試步驟:1 .配置eNB系統帶寬為10MHz,選擇配置幀結構為上行/下行配置1、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2 .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3 .終端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4 .終端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無線資源塊。5 .
31、如單部終端不能占滿系統帶寬,則同時采用多部終端直至占滿系統帶寬。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配置的10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2 .小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為10MHz(即取n50);3 .時域和頻域分析圖形正確;4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5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6 .通過對eNB發射信號的頻域分析、eNB給終端調度的資源塊的監測等方式,可以驗證eNB能在整個系統帶寬內調度終端(調度給同一UE或多個UE)。備注:分別驗證上下行業務,調度資源時根據終端能力調度1.7.3. 系統帶寬
32、(15MHz)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系統帶寬(15MHz用例編號:7.1.3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可選測試目的:1.驗證E-UTRAINt持15MH添統帶寬。預置條件:1. eN街口配合終端硬件、軟件均支持15MH系統帶寬;2. UEB注冊。測試步驟:1 .配置eNB系統帶范為15MHz,選擇配置幀結構為上行/下行配置1、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2 .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3 .終端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4 .終端進行RR
33、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無線資源塊。5 .如單部終端不能占滿系統帶寬,則同時采用多部終端直至占滿系統帶寬。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配置的15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2 .小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為15MHz(即取n75);3 .時域和頻域分析圖形正確;4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5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6 .通過對eNB發射信號的頻域分析、eNB給終端調度的資源塊的監測等方式,可以驗證eNB能在整個系統帶寬內調度終端(調度給同一UE或多個UE)。備
34、注:分別驗證上下行業務,調度資源時根據終端能力調度1.7.4. 幀結構(1,7)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幀結構(1,7)用例編號:7.1.4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1 .驗證E-UTRAINt持5msT彳T-上行轉換點周期;2 .支持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IUD常規長度CR特加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預置條件:1. eN街口配合終端硬件、軟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1,特殊子幀配置7;2. UEE注冊測試步驟:1 .配置eNB系統上仃/下仃配置1、特殊子幀配置7,選擇配置20MHz系統帶寬;使配置生
35、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2 .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終端的發射信號進行時域分析;3 .終端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4 .終端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上行、下行資源塊所在子幀位置。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配置的小區能正常運行;2 .幀結構符合配直狽期;終端接收到的SIB1中的subframeAssignment為sa1(配置1),specialSubframePatterns為ssp7(配置7);3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4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5 .可以驗證系統能在全部(常規)上行子幀、下行子幀/時隙內調度終端(
36、調度給/、同UE或先后調度給同一UE)。備注:1.7.5.幀結構(2,5)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幀結構(2,5)用例編號:7.1.5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3.驗證E-UTRANt持5msHf-上行轉換點周期;2.支持上行/下行配置2(子幀配置:DSUDDDSUDD常規長度CR特加幀配置7(DwPTS:GP:UpPTS=3:9:2)。預置條件:1. eN街口配合終端硬件、軟件均支持上行/下行配置2,特殊子幀配置5;2. UEB注冊測試步驟:1 .TD-LTE模式配置系統帶寬為20MHz,選擇配置幀結構為上行/下行配置2(3DL:1UL)、常規長
37、度CP、特殊子幀配置5(DwPTS:GP:UpPTS=3:9:2);2 .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3 .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4 .終端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5 .終端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無線資源塊;6.如單部終端不能占滿系統帶寬,則同時采用多部終端直至占滿系統帶寬;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配置的20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2 .小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為20MHz(即取n100);3 .時域和頻
38、域分析圖形正確;4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5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6 .通過對eNB發射信號的頻域分析、eNB給終端調度的資源塊的監測等方式,可以驗證eNB能在整個系統帶寬內調度終端(調度給同一UE或多個UE)。7 .兩個小區中終端工作正常,關閉和開啟TD-S終端對TD-L終端吞吐量沒有明顯變化;備注:分別驗證上下行業務,調度資源時根據終端能力調度1.7.6.幀結構(3,7)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幀結構(3,7)用例編號:7.1.6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可選測試目的:4.驗證E-UTRAN;持10msT行-上行轉換點周期;3.支持上行
39、/下行配置3(子幀配置:DSUUUDDDDD常規長度CR特加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預置條件:3. TD-LTE模式頻段配置:1880-1900MHZ;4. TD-SCDMA式工作于F頻段或A頻段(推薦)或F+頌段;5. 根據設備支持的最大TD-SCDMA頻數,開啟所有的TD-SCDMA頻,且所有載頻時隙配比配置為4DL:2UL;6. TD-SCDMA端接入TD-SCDMA統中,開啟卜載業務,保證系統側網絡負荷100%(即采用終端模擬工具或多個終端將所有TD-SCDMA波的資源占滿);測試步驟:7. TD-LTE模式配置系統帶寬為20MHz,選擇配置幀結構為上行/
40、下行配置3(6DL:3UL)、常規長度CP、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8. 使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9 .用矢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10 .終端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11 .終端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并觀察系統給終端調度的無線資源塊;12 .如單部終端不能占滿系統帶寬,則同時采用多部終端直至占滿系統帶寬;13 .關閉和開啟TD-S終端,觀察TD-L終端工作情況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8 .配置的20MHz系統帶寬小區能正常運行;9 .小區廣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
41、中dl-Bandwidth參數指示系統的發射帶寬配置Nrb為20MHz(即取n100);10 .時域和頻域分析圖形正確;11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12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13 .通過對eNB發射信號的頻域分析、eNB給終端調度的資源塊的監測等方式,可以驗證eNB能在整個系統帶寬內調度終端(調度給同一UE或多個UE)。14 .兩個小區中終端工作正常,關閉和開啟TD-S終端對TD-L終端吞吐量沒有明顯變化;備注:分別驗證上下行業務,調度資源時根據終端能力調度1.7.7.PUCCH配置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PUCCH置用例編號:7.1.7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
4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1.支持運營商靜態配置PUCC匕用RB,PUCCH?用RB配置范圍區間為412RB預置條件:1. eNB、區配置為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UD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2. UEB注冊測試步驟:1 .配置PUCCH?用4個RB,觀察一段時間內UEh報PUCCH®2 .UEM立RRCI接3 .進行下行灌包4 .配置PUCCH?用10個RB,觀察一段時間內UEh報PUCCH置5.改變PUCCH?用12個RR觀察一段時間內U吐報PUCCH®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eN皿以配置PUCCH
43、占用R嗽備注:只要在412區間任意選擇3檔進行更新即可,不f非要是4,10,12RB1.7.8. PDCCH配置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PDCCH置用例編號:7.1.8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1.驗證E-UTRANt持根據帶寬、配比和用戶數等因素動態調整PDCCH?用的符號數預置條件:1 .系統帶寬20MHz,eNB、區配置為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UD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2 .UEB注冊測試步驟:1 .eNB米用發送分集模式發送PDCCH。2 .監測測試UE是否可以正確解調PDCCH
44、。3 .PDCCH占用符號數設置為自適應調整方式。4 .接入用戶數10個(終端模擬器),且每個用戶均由至少200k的速率,記錄PDCCH占用的符號數;5 .接入用戶數32個(終端模擬器),且每個用戶均由至少200k的速率,記錄PDCCH占用的符號數;6 .接入用戶數64個(終端模擬器),且每個用戶均由至少200k的速率,記錄PDCCH占用的符號數;7 .修改系統配置為上行/下行配置2,特殊子幀配置7,重復步驟56。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測試UE可以正確解調eNB發送的PDCCH。2. PDCCH占用符號數可以自適應調整。備注:1.7.9. PHICH配置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PHCIHf
45、已置用例編號:7.1.9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1. 驗證E-UTRAINt持PHICHI已置為普通(Normal)2. 驗證PHICH!已置為擴展(Extended)方式(可選)預置條件:1. eNB、區配置為上行/下行配置1(子幀配置:DSUUDDSUUD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2. UEB注冊測試步驟:1. eNB米用發送分集模式發送PHICH。2. 監測測試UE是否可以正確解調PHICHo3. 矢量信號分析儀配置為發送分集接收方式,讀取PHICH星座圖。4. PHICH格式分配配直為普通(Norma
46、l)和“展(Extended)方式,重復步驟2-3。5. eNB系統消息MIB里面讀取PHICH-config信息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測試UE可以正確解調eNB發送的PHICH。2 .矢量信號分析儀可以按照規范規定正確解調eNB發送的PHICH。3 .基站側檢查系統消息里PHICH-config信息符合規范規定。備注:PHICH-ConfiginformationelementASN1STARTPHICH-Config:=SEQUENCEphich-DurationENUMERATEDnormal,extended,phich-ResourceENUMERATEDoneSixth,ha
47、lf,one,two-ASN1STOP1.7.10. 小區參考信號頻移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小區參考信號用例編號:7.1.10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1.驗證E-UTRANt持下行小區公共參考信號的頻域位移預置條件:1. eN街口配合終端硬件、軟件工作正常;eNBt持2X2MIM。2. eNBT作為:系統帶寬為20MHz;幀結構為上行/下行配置1、常規長度CR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3. UEB注冊。測試步驟:1 .配置物理層小區ID為300;2 .使上述配置生效,E-UTRAN小區開始正常工作;3 .用矢
48、量信號分析儀對eNB的發射信號進行時、頻域分析;4 .終端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5 .終端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6 .依次改變物理層小區ID為301、302、303、304、305,重復步驟2步驟5的測試。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天線端口0、天線端口1上發射的小區公共參考信號,根據物理層小區ID進行頻域位移,參考信號圖案符合標準;2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3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備注:本測試例對小區公共參考信號的6種頻域位移進行測試。1.7.11. 上彳fsounding參考信號位置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上仃sounding參考后號用例編號:7.
49、1.12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1.驗證E-UTRANt持寬帶和窄帶sounding參考佶號,且支持所有的配置Bsrs=0,1,2,3預置條件:1. eN街口配合終端硬件、軟件工作正常;2. eNBT作為:系統帶寬為20MHz;幀結構為上行/下行配置1、常規長度CR特殊子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3. UEB注冊。測試步驟:1 .eNB配置UE在特殊時隙UpPTS上配置上行sounding參考信號帶寬為96RB2 .終端在該小區開機進行隨機接入;3 .終端進行RRC連接建立、無線承載建立等過程。4 .查看系統配置和
50、終端發送sounding的帶寬和位置是否與設置保持一致5. eNB配置UE在特殊時隙UpPTS上配置上行sounding參考信號帶寬為48RB及24RB,重復步驟246. eNB配置UE在常規子幀UpPTS上配置上行sounding參考信號帶寬為96RB,48RB及24RB,重復步驟24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接入;2 .終端能在該小區正常建立數據無線承載。3 .在特殊時隙UpPTS上發送的SRS時頻域位置及帶寬符合標準要求;4 .常規上行子幀發送的SRS時頻域位置及帶寬符合標準要求;備注:1.7.12. 上彳fsounding參考信號周期項目:系統配置分項目:上仃sou
51、nding參考怎號用例編號:7.1.13版本:V1.0參考文檔:TS36.211網絡配置:A重要性:必選測試目的:1.驗證E-UTRANt持sounding周期設置預置條件:1. eN街口配合終端硬件、軟件工作正常;2. eNBT作為:系統帶寬為20MHz幀結構為上行/下行配置1、常規長度CR特加幀配置7(DwPTS:GP:UpPTS=10:2:2);3. UEB注冊。測試步驟:1 .系統側配置周期性發送sounding信號,sounding周期為10ms;2 .終端接入系統并處于RRC連接狀態,從空口觀察UE發送sounding的周期;3 .系統修改sounding周期配置為40ms,重復步
52、驟2。輸出數據要求及預期結果1 .觀察到的sounding信號發送周期與系統側配置一致2 .終端側檢查Sounding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PhysicalConfigDedicated->soundingRS-UL-ConfigDedicated->duration=true;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PhysicalConfigDedicated->soundingRS-UL-ConfigDedicated->s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信息交流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考生需要注意的事項試題及答案
- 技術崗位勞動合同草案
- 項目管理重要考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生思考題試題及答案
- 夢想作文素材
- 呼吸科醫生工作計劃
- 證券市場監管機制考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持續教育的重要性及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技術考試全面復習試題及答案
- 歐盟轉基因食品安全監管研究
- 達人采風活動方案
- 制造業本季度總結與下季度規劃
- 砂石礦山行業發展趨勢
- 大健康加盟項目計劃書
- 《有色金屬材料制備與應用》課件 3-鑄造鋁硅合金
- 證券市場監管
- 氣管狹窄患者的護理查房課件
- 健康養殖技術推廣計劃
- 大型客車驅動橋設計
- 測繪生產成本費用定額202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