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0“空中客車”(Airbus).doc_第1頁
A320“空中客車”(Airbus).doc_第2頁
A320“空中客車”(Airbus).doc_第3頁
A320“空中客車”(Airbus).doc_第4頁
A320“空中客車”(Airbus).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A320“空中客車”(Airbus) 概況 A320是歐洲空中客車工業公司研制的雙發窄機身中短程客機。該機采用最先進的設計和生產技術、新材料及先進數字式航空電子設備。它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電傳操縱的亞音速民用客機。在A310的機翼基礎上又進行了新的設計。它比現在所有的單過道客機的客艙都寬敞,雙水泡形的機身截面大大提高了貨艙中裝運行李和集裝箱的能力。空中客車工業公司對A320所確定的設計方針是“以新制勝”。 1979年7月宣布A320方案,當時稱為SA計劃,1982年2月正式編號為A320,1983年12月A320計劃正式上馬,并開始生產準備,1984年3月2日開始制造,1987年2月22日首次試飛,1988年2月獲得型號合格證并交付使用。截止1993年9月1日,各型A320共獲得638架訂貨和411架意向訂貨,已交付415架。 A320的生產在空中客車工業公司各成員國中分工如下:法國航宇公司制造機翼前緣之前的機身、中央翼盒、發動機掛架以及最后總裝;德國航宇公司制造中、后機身、襟翼、垂尾、方向舵以及艙內裝修;英國航宇公司制造機翼主體、副翼和擾流片;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制造尾翼、升降舵、主起落架艙門和后機身鈑金件;比利時空中客車工業公司制造前緣縫翼。 A320有兩種型別: A320-100基本型。為生產線上第21架之前的產品。 A320-200遠程型。為生產線上第22架之后的產品。它與-100型主要區別是:采用中央翼油箱,增加8034升燃油,航程增大2000公里;翼尖上裝有與A310-300相似的“翼尖帆片”。 設計特點 機翼懸臂式中下單翼,采用與A300/A310類似的超臨界后加載翼型。為適應平均航段較短的特點,設計巡航速度降低為M0.760.78。要求機翼特性隨巡航速度、高度的變化小,在整個使用范圍內阻力較低。英國航宇公司設計的D57S新翼型,相對厚度與A310的相同,但后梁之后的厚度加大30,以便有足夠空間容納襟翼及其操縱系統。上反角56,1/4弦線后掠角25,前緣后掠角28。在A320-200型上采用“翼梢帆片”,前緣呈圓形,后緣呈楔形,沿其翼弦平面有向后延伸的“紡錘體”,用來抑制翼梢旋渦。這種裝置與“翼梢小翼”相比,在非設計狀態仍有好的減阻效果。側風進場時,“翼梢帆片”本身不會出現失速現象。全翼展前緣縫翼分5段,由于發動機短艙位置貼近機翼下表面,所以在不損害高速巡航性能的前提下,對發動機掛架作了局部修形,改善前緣縫翼打開位置的展向連續性。內外側后緣襟翼都采用大后退單縫富勒襟翼,最大偏度40。每側機翼上表面有5塊擾流片,作減速板時用內側2塊,滾轉操縱時用外側3塊,作減升板時5塊全用。取消了內側副翼,這樣可以改善起飛降落時后緣襟翼展向連續性,提高增升效果。各翼面前后緣固定壁板、后緣襟翼、襟翼整流罩、擾流片、副翼以及翼根整流包皮均用復合材料制造。 機身普通半硬殼式增壓結構。呈雙水泡形的截面最大寬度3.95米,最大高度4.14米。機身的等直徑段較長,后機身收縮段較短,為了減少阻力,經過優化,結果采用一種“縮腰形”后機身收縮段,機身阻力減少10。機頭進行了重新設計,采用曲面側窗。 尾翼懸臂結構。平尾上反角6,后掠角28,平尾采用了反彎度翼型,全動平尾的偏度+4-13.5。升降舵為電傳操縱。垂尾后掠角35,方向舵為機械操縱。平尾及垂尾為全復合材料結構,使尾翼全部結構減重約850千克。 起落架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每個起落架為雙輪式,采用油氣減震器。主起落架收入機翼機身整流包皮內。前起落架可轉彎操縱,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艙門采用復合材料。前輪尺寸3211.5-15,主輪尺寸4919-20,采用碳剎車。 動力裝置翼下吊掛兩臺渦扇發動機。裝CFM國際公司CFM56-5A1,單臺推力104.5111.2千牛(1065511338公斤)。1989年5月后交付的飛機可裝V2500-A1發動機。每臺發動機都有數字式全權電子油門控制系統,并有反推力裝置。A320-200型標準燃油量23859升。A320-100型的標準燃油量15843升。 座艙二人制駕駛艙。典型客艙布局:有3排頭等艙座椅,每排4座;其余每排6座的經濟艙有138個座椅,總共載客150人。高密度全經濟艙布局可載179人。客艙左邊前后各有一客艙門,機翼上方的機身兩側各有一應急出口。客艙地板下有前、后貨艙,貨艙高度較大,能運載LD3-46型集裝箱,也可運送LD3標準集裝箱。后貨艙可裝7個LD3-46型集裝箱,前貨艙可裝4個。 系統從起飛到著陸整個飛行過程都由電傳操縱系統操縱。主電傳操縱系統為兩套獨立的系統,共5臺計算機。兩臺用于升降舵和副翼操縱,3臺用于擾流片操縱。方向舵的配平通過兩臺飛行增穩計算機完成,縫翼和襟翼的操縱是通過兩臺專用計算機控制的。全部采用電傳操縱,不僅提高了飛行安全性,大大減輕了駕駛員工作量,還使操縱系統減重135千克。為了提高電傳操縱系統的可靠性,還采取兩項措施:通往各操縱面的信號傳輸電纜是互相隔開的,如副翼和擾流片的電纜分別布設在機翼前梁的前后;為了防止雷擊,所有電傳操縱電纜均裝在金屬屏蔽套內,其外露部分則套在電纜管道中。該型用側桿代替普通的駕駛桿和手輪,這套側桿操縱裝置使系統又減重55千克。側桿操縱裝置包括向內前方傾斜的操縱手柄、滾轉和俯仰傳感器盒和人工感覺系統。使用自動駕駛儀時,由電磁線圈帶動的卡銷將操縱手柄鎖在中立位置。兩套電傳操縱裝置之間電子線路聯接,一般情況下,兩名駕駛員不能同時操縱飛機。為了解決兩名駕駛員操縱輸入不一致的矛盾,在電子線路中加裝一個比較裝置,電傳操縱系統則可以將兩種輸入代數疊加,如果一方駕駛員要解除另一方駕駛員的輸入,只要按住“接手按鈕”,就可將對方操縱輸入解除。有3套工作壓力207105帕(211公斤/厘米2)的液壓系統,分別標以綠、黃、藍色。綠、黃兩套系統互相連通,每臺發動機帶動一套。蘭色液壓系統,由空氣沖壓渦輪帶動。裝3臺75/90千伏安恒頻發電機,提供400赫、115/200伏三相交流電。其中兩臺發電機由發動機驅動,用于正常供電,另一臺發電機由輔助動力裝置驅動,除供地面使用外,也可作空中應急備用電源。在3臺發電機全部發生故障情況下,還有一臺5千伏安應急發電機,由蘭色液壓系統驅動。機上還有變流器提供直流電源,并備有蓄電池。 機載設備除了12個備用的主要數字式儀表外,全部數據都顯示在“”字形安排的6個18.4厘米18.4厘米的彩色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上。A320的顯示系統屬第二代,它由3臺顯示管理計算機和兩臺系統數據采集裝置組成。采用第二代數字式自動飛行控制系統,與電傳操縱系統、發動機的全權電子控制系統以及飛行管理系統的全部能力綜合。因此飛機上沒有專門的飛行導引計算機和發動機推力控制計算機,也沒有為自動駕駛和自動油門設置的獨立伺服機構,這些功能全都歸入飛行管理計算機。該計算機的指令信號,通過電傳操縱計算機提供給俯仰、滾轉操縱面通過飛行增穩計算機操縱偏航軸。推力管制歸入發動機全功能電子控制系統。這樣,A320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計算機只有3種、6臺,而A310則為5種、9臺。采用綜合程度較高的第二代數字式自動飛行系統,提高了安全可靠性,簡化系統,降低成本,還為飛機減重55千克。A320還采用集中式故障顯示系統,當飛機系統出現故障時,儀表板中央的兩只陰極射線管分別顯示出警告標記及系統運動情況,而在中央操縱臺上的多用途控制器和顯示裝置通過綜合故障顯示系統自動分析故障原因,駕駛員不必查閱手冊、文件。如選裝一臺打印機,還可將故障分析結果打印出來。還裝有霍尼韋爾公司的大氣數據和慣性參考系統。 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翼展33.91米 機長37.57米 機高11.80米 機翼面積122.4米2 展弦比9.40 機身最大寬度3.95米 機身最大高度4.14米 主輪距7.59米 前主輪距12.63米 客艙門 高寬1.83米0.81米 貨艙門 高寬1.249米1.82米 內部尺寸 客艙長度27.38米 最大寬度3.696米 最大高度2.22米 貨艙 高寬1.25米2.63米 前貨艙容積13.88米3 后貨艙容積25.48米3重量及載荷(A:CFM56-5A1發動機,B:V2500-A1發動機,均為150座布局) 使用空重 A 41310千克 B 41640千克 最大商載 A 19190千克 B 1886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0068000千克 -2007350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 -10063000千克 -200645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10012722千克 -20019159千克 最大零燃油重量 -10057000千克 -2006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