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講 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和熱力狀況.doc_第1頁
第6講 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和熱力狀況.doc_第2頁
第6講 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和熱力狀況.doc_第3頁
第6講 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和熱力狀況.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8年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第6講 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和熱力狀況) 考綱要求(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大氣的組成;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大氣的熱狀況: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的保溫效應;全球的熱量平衡。 知識講解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層: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的作用:保護作用;使水循環;雕塑地表形態;對生物界和人類影響更為深刻。2、大氣的組成: 氮:含量最多(78%)是生物體的基本成分。 干潔 氧:含量第二(21%)是人類和一切生物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 空氣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對地面有保溫作用。組成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使生物免遭傷害,少量紫外線有殺菌作用。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雨后的空氣是清新的。固體雜質 地球變暖的原因:人類活動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氣中的CO2增加;植被的破壞,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減少。3、垂直分層 依據:溫度、密度和大氣運動狀況在垂直方向上的差異。各層的特點及原因:層次特 點原 因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每上升100米降低0.6。對流動動顯著(低緯1718、中緯1012、高緯89千米)。天氣現象復雜多變。熱量絕大部分來自地面,上冷下熱,差異大,對流強,水汽雜質多、對流運動顯著。平流層起初氣溫變化小,30千米以上氣溫迅速上升。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大氣平穩天氣晴朗有利高空飛行。臭氧吸收紫外線。上熱下冷。水汽雜質少、水平運動。高層大氣存在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自下而上分三層:中間層、暖層(電離層)、逃逸層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作用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80C -50C -10C 20C 溫度/C20C20C20C20C5012高度/Km大氣溫度隨高度變化曲線:逆溫現象:對流層由于熱量主要直接來自地面輻射,所以海拔越高,氣溫越低。一般情況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C。有時候出現下列情況:海拔上升,氣溫升高;海拔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幅度小于6C。這就是逆溫現象。逆溫現象往往出現在近地面氣溫較低的時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溫現象使空氣對流運動減弱,大氣中的污染物不易擴散,大氣環境較差。例1、比較同緯度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上空海拔均為5000米的A、B兩點氣溫TA、TB的大小。(TATB)(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二、大氣的熱力狀況1、大氣的熱力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最強,吸收作用最弱吸收: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長較長的紅外線,大氣直接吸收太陽輻射很少反射:無選擇性,云的反射作用最為顯著。衛星云圖上白色越濃,云層越厚,反射太陽光最多。地面性質與反射:新雪最強。散射:有選擇性。藍、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天空呈現蔚藍色。天空呈灰白色是因為太陽光被較多塵埃和霧粒散射的緣故。削弱作用與太陽高度:太陽高度大的地區太陽輻射經過大氣路程短,削弱得少。 (2)大氣的保溫效應溫度高低與波長長短關系:溫度高,輻射最強部分波長短。太陽輻射波長小于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大氣把地面輻射的絕大部分吸收(長波輻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氣以逆輻射的形式把能量返還地面,補償地面損失的熱量。實例:1、多云的夜晚,氣溫變化小。(大氣逆輻射強) 2、在晚秋或寒冬,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弱) 3、人造煙幕能起到防御霜凍的作用。(增強大氣逆輻射) 4、月球的晝夜溫差很大。(沒有大氣逆輻射,沒有保溫作用)(3)全球的熱量平衡多年平均來看,地球(地面和大氣)熱量收支平衡,因此全球氣溫穩定。 人類活動使熱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及人類減緩地球變暖的措施:冰川融化(特別是南極大陸),海平面上升;海拔較低的島國,將被淹。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是地球上第一個因全球氣候變暖而受影響的國家。能力訓練對流層中的上升氣流會使飛行中的飛機顛簸。導致對流層氣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居實際氣溫低于理論氣溫(按垂直遞減率計算的氣溫)。圖3表示四種對流層氣溫分布狀況,分析下圖回答12題。1圖表示的氣溫降低速率在( )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遞減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遞減率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遞減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遞減率2飛機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穩飛行的是( ) A B C D讀圖,回答34題。3下列各時段中,氣溫變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B19201940C19581978D197819984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 )A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積雪的下界上升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續增加D南極地區降水量增加,大陸冰川面積擴大讀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回答57題。5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 )A B C D6對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于( )( )A層頂部 B層底部 C層中部 D層72003年10月我國發射的“神州5號”飛船運行軌道所在的大氣層( )A氣溫在50到20之間 B氣溫隨高度增加平穩下降C最低氣溫約為80 D最高氣溫約為408下列關于地球大氣層中平流層、對流層、中間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近地面向上,依次為對流層中間層平流層B氣溫隨高度增加發生的變化,依次表現為遞減遞增再遞增C大氣運動的主要形式,自下而上依次為對流運動水平運動對流運動D天氣變化狀況,自下而上依次表現為顯著不顯著顯著“春天孩兒面,一日三朝變”。請參閱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區氣溫曲線圖,回答9-13題。9圖中最低氣溫出現的日期是17天中的( )A7日 B10日 C12日 D17日10下列4天中,氣溫日較差最大的一天是( )A3日 B6日 C11日 D16日11從3月17日起,再過10天,下列城市中白天最長的是( )A上海B北京C廣 D哈爾濱12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測出正午太陽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A3月4日 B3月8日C3月13日 D3月17日13造成初春氣溫驟變的原因,除冷暖氣流的影響外,云對氣溫高低也有一定的影響。以下關于云對氣溫影響的正確敘述是( )白天多云,云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氣溫不太高白天多云,云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氣溫升得更高夜晚多云,云對地面起保溫作用,使地面氣溫比無云時高夜晚多云,云將地面熱量傳到太空中,使地面氣溫比無云時更低A B C D14對全球變暖的趨勢,IPCC(全球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提出了三種不同的預案,其氣溫變化趨勢如圖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按A預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氣溫每10年將升高約 ;至2100年,按B 預案和C預案,全球平均氣溫將比A預案分別低 和 。(2)用直線將三種預案與其相應的能源消費結構連接起來。(3)簡述全球變暖對生態環境的主要影響。(4)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解決全球變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則是什么?為什么?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