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中語文試題(吉林省).doc_第1頁
2008年初中語文試題(吉林省).doc_第2頁
2008年初中語文試題(吉林省).doc_第3頁
2008年初中語文試題(吉林省).doc_第4頁
2008年初中語文試題(吉林省).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 /吉林省2008年初中考試語文試卷一、積累與運用(12分)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書寫名句和對聯。(書寫1分,第1-6題每句1分,第7題2分)1、 蒹葭蒼蒼,。所謂伊人,。(詩經蒹葭)2、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3、 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4、 ,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5、 詩人韓愈像一位高明的畫家,手中雖沒有彩筆,卻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用“,”兩句詩想象地描繪了雨后春草初生的色彩,讓我們懂得只有細心觀察,才能妙筆生花。6、 我們誦讀古文,與先賢對話,和智者交流,能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告訴我們不要被環境左右,要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中堅守高尚的節操。7、 今天距奧運會開幕還有47天,祥云火炬不久將傳遞到我省。查干湖、凈月潭、松花江、長白山山山水水洋溢喜悅之情。為迎接圣火的到來,學校組織征聯活動,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對出下聯。(下聯中要有我省山川名勝的名稱)上聯:迎奧運,松花江江水歡笑;下聯:,。二、閱讀(48分)(一)文言文閱讀(15分)(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桃花源記 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8、本文作者陶淵明是東晉時期著名詩人, 是他的著名詩作之一。(1分)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 (2)便要還家( )10、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的詩句,文中哪句話與其表達的意思相近?(2分) 11、作者生活的時代,賦役繁重,戰亂紛起,但文中描繪的卻是另外一番圖景,這寄寓了他什么樣的愿望?(2分) 12、本文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簡練的文字寫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將桃花林的美景描繪出來。(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3分) (乙)閱讀下文,回答問題。(5分)江天一傳(節選)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少喪父,事其母及撫弟天表,具有至性。嘗語人曰:“士不立品者,必無文章。”前明崇禎間,縣令傅巖奇其才,每試輒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補諸生。家貧屋敗,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則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張敝蓋自蔽。家人且怨且嘆,而天一挾書吟誦自若也。13、文中“嘗語人曰”中“語”的意思是: 。(1分)14、請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本文是如何表現江天一酷愛讀書的。(2分) 15、請結合陶淵明其人和你讀過的他的詩文,談談對“士不立品者,必無文章”這兩句話的理解。(2分) (二)現代文閱讀(28分)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會唱歌的火爐遲子建我的少年時代是在大興安嶺度過的。那里一進入九月,大地上的綠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會裊裊飄向山林河流,漫長的冬天緩緩地拉開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爐就被點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護神一樣,每天都要眨著眼睛釋放溫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姍姍來臨時,火爐才能熄滅。 火爐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們就得跟著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兩種:手推車和爬犁。手推車是橡皮輪子的,體積大,既能走土路裝載又多,所以大多數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進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暢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腳就不靈便了,而且它裝載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我家的手推車是二手貨,有些破舊,看上去就像一個辛勞過度的人,滿面疲憊的樣子。它的車胎常常慢撒氣,所以我們拉柴火時,就得帶著一個氣管子,好隨時給它打氣。否則,你裝了滿滿一車柴火要回家時,它卻像一個餓癟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無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幫你把柴火運出山呢? 我們家拉柴火,都是由父親帶領著的。姐姐是個干活實在的孩子,所以父親每次都要帶著她。弟弟呢,那時雖然也就是八九歲的光景,但父親為了讓他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時不時也把他帶著。他穿得厚厚的跟著,看上去就像一頭小熊。我們通常是吃過早飯就出發,我們姊妹三人推著空車上山,父親抽著煙跟在我們身后。冬日的陽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睜不開眼睛。父親生性樂觀,很風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聲有時會把樹上的鳥給驚飛了。我們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風刮倒的樹木,它們已經半干了,沒有利用價值,最適宜做燒柴。那些生長著的鮮樹,比如落葉松、白樺、樟子松是絕對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樹,我記得有枝椏縱橫的柞樹和青色的水冬瓜樹。父親是個愛樹的人,他從來不伐鮮樹,所以我們家拉燒柴是鎮上最本分的人家。為了這,我們就比別人家拉燒柴要費勁些,回來得也會晚。因為風倒木是有限的,它們被積雪覆蓋著,很難被發現。我最樂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尋找風倒木。往往是尋著找著,聽見啄木鳥“篤篤”地在吃樹縫中的蟲子,我就會停下來看啄木鳥;而要是看見了一只白兔奔跑而過,我又會停下來看它留下的足跡。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風,所以我找到風倒木的機會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時候,父親的喊聲會傳來,他吆喝我過去,說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著鋸聲走過去。父親用鋸把風倒木鋸成幾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細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車的路上,總要有一段距離。有的時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聳肩把風倒木丟在地上,對父親大聲抗議:“我扛不動!”那語氣帶著幾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風倒木把她壓得抬不起頭來,走得直搖晃,她也咬牙堅持著把它運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說,她之所以個子矮,完全是因為小的時候扛木頭給壓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長得高,是由于愉懶的緣故。為此,有時我會覺得愧疚。 冬天的時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是司空見慣的。在山里呆得時間久了,我和弟弟都覺得手腳發涼。父親就會劃拉一堆枝椏,為我們籠一堆火。潔白的雪地上,跳躍著一簇橘黃色的火焰,那畫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湊上去烤火。因為有了這團火,我和弟弟開始用棉花包裹著幾個土豆藏到懷里,帶到山里來,待父親點起火后,我們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當火熄滅后,土豆也熟了,我們就站在寒風中吃熱騰騰、香噴噴的土豆。后來父親發現了我們帶土豆,他沒有責備我們,反而鼓勵我們多帶幾個,他也跟著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燒柴還沒扛出一根呢,我就嚷著冷,讓父親給我們點火。父親常常嗔怪我,說我是只又懶又饞的貓。天越冷,火爐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爐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飽它。漸漸地,我厭倦去山里了,因為每天即使沒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幾里雪路后,回來后腿腳也酸痛了。我盼著自己的腳生凍瘡,那樣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凍瘡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著父親去山里。現在想來,我十分感激父親,他讓我在少年時期能與大自然有那么親密的接觸,讓冬日的那種蒼茫和壯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潤著我。每當我從山里回來,聽著柴火在火爐中“噼啪劈啪”地燃燒,都會有一股莫名的感動。我覺得柴火燃燒的的聲音就是歌聲,火爐它會唱歌。火爐在漫長的冬季中就是一個有著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聲使我懂得生活的艱辛和樸素,懂得勞動的快樂,懂得溫暖的獲得是有代價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憶少年時代的生活,火爐的影子就會悄然浮現。雖然現在我已經脫離了與火爐相伴的生活,但我不會忘記它,不會忘記它的歌聲。它那溫柔而富有激情的歌聲在我心中永遠不會消逝! (選自遲子建散文)16、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1)帷幕( ) (2)裝載( ) (3)愧疚( ) (4)接觸( )17、“我們家拉燒柴是鎮上最本分的人家”一句中“本分”是什么意思?從我們家拉燒柴的“本分”做法中可以看出父親具有什么樣的優秀品質?(3分) 18、文中“冬天一到,火爐就被點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護神一樣,每天都要眨著眼睛釋放溫暖”一句意蘊豐富,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對此句進行評析。(4分) 19、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3分) 20、不倦歌唱的火爐陪伴“我們”度過漫長的冬季,但拉柴卻充滿了艱辛。請談談艱辛的具體表現。(至少答出四方面)(4分) 21、勞動是艱辛的,“我”卻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從“我”在尋找風倒木時表現出來的“貪玩”中可以看出“我”是個什么樣的孩子?(3分) 22、作者把取暖的火爐比喻成“有著金嗓子的歌手”,蘊含了什么樣的深意?(4分) 23、作者追憶少年往事,從中領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哪一點引發了你更深入的思考?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悟。(5分) (三)名著閱讀(5分)24、學好語文要多讀書,讀好書。回顧初中語文學習經歷,閱讀名著讓我們獲益良多。請你從讀過的名著中選出一部,推薦給即將升入初中的同學,并根據提示結合作品內容寫出推薦理由。(5分)推薦的名著是: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 這本書在語文學習上給我最大的幫助是: 三、寫作(60分)25、以下兩個作文,任選其一。 作文(1)題目:永遠的歌聲 作文(2)閱讀下面材料,選擇你感悟最深的一點,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汶川地震使太多平凡的教師者影像撼動著我們的心靈,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么叫責任,什么叫人民教師。記住我們的老師,他們不會不知道桌子底下安全,但寧愿張開雙臂匍匐在桌子上,死死護住桌子下的學生。記住我們的老師,他們不會不知道砸向后背的磚石和混凝土墻體會奪人生命,卻毅然地選擇了把生的機會留給了學生。記住我們的老師,他們不會不知道自己的親人還在廢墟下,可仍舊夜以繼日不知疲倦的轉移學生。我們身邊的老師或許沒有這樣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們也在用平凡的行動恪守著教師的職責。而我們,曾經不理解老師的“嚴苛”,因為課堂上老師一句批評而委屈得哭泣;曾經不懂“師生”二字的真正含義,甚至對老師不厭其煩地講做人的道理不屑一顧、嗤之以鼻;曾經不在意老師的提醒,甚至把當眾頂撞老師當做能耐和勇氣可曾記得,你快樂時老師由衷的歡喜;可曾記得,你悲傷時老師溫馨的話語;可曾記得,你成功時老師深切的期許;可曾記得,你失敗時老師真情的鼓勵請記住我們的老師!作文要求:要自由、有創意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文體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出現的地名、校名、人名,請用“X X”代替。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積累與運用(12分)閱卷說明:能端正地書寫1分;第1-6題每句1分,第7題2分;寫錯詩文、多字、漏字不得分。1、白露為霜 在水一方 2、黑云壓城城欲摧3、似曾相識燕歸來 4、醉翁之意不在酒5、天街小雨潤如酥 6、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7、下聯應有我省山川名勝名稱,寬對即可。(共2分,內容、形式各1分) 示例:望祥云,長白山山林放歌 傳火炬,凈月潭潭影含情盼圣火,查干湖湖畔生姿二、閱讀(48分)閱卷說明:閱讀試題除16題外,均為開放性試題,下面所給答案均為參考答案。對于考生的答案,在意思對的基礎上,要考慮語言表達;即使意思與參考答案不完全相符,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對于有新意、有創見的答案,要給滿分。(一) 文言文閱讀(15分)(甲)(10分)8、飲酒(歸園田居)(1分,只要是陶淵明著名詩作即可)9、(1)交錯相通(互相通達) (2)通“邀”,邀請(共2分,每小題1分)10、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2分,抄寫全句也可)11、圍繞“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12、圍繞第一段中描寫桃花林景色的語句,運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即可。(共3分,結合作品內容1分,修辭手法1分,語言生動形象1分)(乙)(5分)13、告訴(1分)14、圍繞“屋漏,日曬雨淋,讀書自若”或“家人埋怨環境艱苦,讀書自若”回答皆可。(2分)15、結合陶淵明品行高潔、安貧樂道和他的詩文流傳千古、影響深遠,圍繞“讀書人若無高潔品格,一定不會寫出好作品”回答即可。(共2分,理解1分,結合陶淵明其人及作品1分)(二)現代文閱讀(28分)16、(1)wi(2)zi(3)ji(4)ch(共2分,每小題0.5分)17、做事守規矩(安分守己)(1分) 圍繞“愛護樹木、熱愛自然、有樸素的環境意識”回答即可。(共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給分)18、圍繞“比喻、擬人或語言生動形象”回答皆可。(共4分,評析3分,語言表達1分) 示例“像冬夜的守護神”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火爐的重要,驅走了冬日的嚴寒,帶來了溫暖。示例“眨著眼睛”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爐火跳動的情態。示例這句話語言生動形象,用“守護神”形象地寫出了火爐的重要,用“眨著眼睛”生動地表現了爐火跳動的情態。19、圍繞“火爐吞吃柴火承接上文,寒假跟大人上山拉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