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2015年蘇國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全冊_第1頁
【推薦】2015年蘇國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全冊_第2頁
【推薦】2015年蘇國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全冊_第3頁
【推薦】2015年蘇國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全冊_第4頁
【推薦】2015年蘇國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 教學要求 :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 讀萬卷書 , 行萬里路 ” 的道理,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 重點 : 1、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 “ ,讀萬卷書 , 行萬里路 ” 的道理。 2、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 教學 難點 : 通過課本插圖和有關事例,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 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以及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 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 課 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 “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 的道理,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一年級起,我們就開始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中我們學到了關于寫字、讀書、寫日記等方法,為我們以后養成習慣打下了基礎。今天,我們來學習這最后一個習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二、指導看圖,領會內容 (一)指導觀察第一頁 1、學生自由觀察,思考: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這是會時想些什么? 2、指明回答,教師補充 第一幅:在天文臺,老師和同學參觀古代的天文儀器。同學門看到這臺儀器,一定為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 第二幅:在天文臺的天文展覽館內,墻上貼著宇宙中星體的照片,希望大家長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奧秘。 第三幅:簡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圖畫,大多出自著名書法家和書畫家之手,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同 桌 共同參觀三幅圖,回顧主要內容,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指導觀察 下兩幅 圖 1、學生自由觀察插圖,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思考:圖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意義? 2、同組相互交流,感受體會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 (三)學生交流:觀察了這些圖畫,你有什么想法? 三、教師小結 四、練習介紹自己的家鄉 1、自由練習 2、臺前介紹 3、教師評價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逐 步養成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從小就要到學校里學習知識,長大后才能勝任祖國交給我們的工作。因此,學習知識就是為了 (學生齊答:運用)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在實踐中學會運用。 二、指導看圖 教師帶領學生依次觀察插圖,弄清圖中內容。 1、第一行兩幅 ( 1)教師簡單介紹 ( 2)學生討論:控制室和播放室的幾位同學是怎樣工作的? ( 3)班級交流 2、第二行左圖 ( 1)提問:圖上的同學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 2)教師小結:這幾位同學的字 真棒,但這并不是輕易得來的,而是他們長久的練習換來的。只要大家堅持天天練習,相信有一天你們的字會寫的更好! 第二行右圖:( 1)學生仔細觀察,回答:從圖中得知,演講要注意什么? ( 2)請一位同學作一次簡短的演講,學生評價。 ( 3)教師總評 3、第三行左圖 ( 1)觀察圖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 2)自由練習朗誦,體會方法。 第三行右圖 ( 1)觀察插圖,回答:圖上的人在干什么,黑板報出的怎樣? ( 2)教師補充:辦黑板報要先選擇好內容,確定欄目,設計圖案。 4、左上圖 學生觀 察,談談怎樣編手抄報? 5、右下圖 ( 1)教師簡介 ( 2)學生交流:他們演的怎樣?怎樣才能演好課本劇? ( 3)教師小結:參加課本劇演出,可以鍛煉自己運用語文的能力,陶冶藝術情操,培養自己多方面的情感。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3 三、談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后記: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4 1、長江之歌 教學要求 : 1學會 2 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 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語言 。 背誦課文 。 教學時間 :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 (板書:長江之歌 )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歌詞。 2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的地方。 3你們對長江了解多少呢 ? 4放錄音。 長江之歌 歌詞豪放,歌聲雄渾,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指導 1自 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描紅田字格中 8 個生字。 (3)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 依戀 蕩滌 塵埃 磅礴 灌溉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乳汁 哺育 挽起 蕩滌 塵埃 灌溉 奔去 各奔東西 (2)指名逐詞讀,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美好的儀表舉止。 依戀:留戀,舍不得離開。 蕩滌:洗滌。 塵埃:塵土。 磅礴:氣勢 盛大。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里。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分節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5四人小組自由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 ?交流。 三、指導寫字 1指導寫字。 乳:左右基本等寬。 汁、哺、挽、滌、埃:左窄右寬。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5 灌、溉:左窄右寬,因筆畫較多,寫時要緊湊些。 2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 第一 二題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1 觀看系列片話說長江片斷,聽長江之歌。話說長江這部系列 片讓我們感受到了長江那宏偉、壯觀的氣勢,作者說 2 出示: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3 自由讀,說說讀了詩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討論。 5 精讀第一節: ( 1) 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資源? ( 2) 交流: 出示: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 “ 雪山 ” 在祖國的最西部, “ 東海 ” 在祖國的最東端,長江能從祖國的最西部走來,向祖國的最東部奔去,說明她 的源泉是無窮的) 指導朗讀:這兩個分句我們該怎樣讀,哪些詞提示了你? ( 3) 默讀第一小節,思考: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 哺育各族兒女 ” :只有母親才會哺育兒女,在這里把長江比作了母親,而且長江哺育的是各族兒女,可見這位母親的胸懷是多么寬闊。 ) “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 :這里又把長江擬人化了,長江很長,它就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讓它們緊密聯 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指導學生看地圖,并聯系實際想象體會 “ 哺育、挽起 ” 的感情。 指導朗讀:這一句我們要讀得深情。 6、精讀第二節。 ( 1) 聽錄音,思考: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6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 2) 交流: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 “ 遠古 ” 是指很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 指導朗讀第一句: “ 走 ” 、 “ 奔 ” 句與第一部分的 “ 走 ” 、 “ 奔 ” 句對比讀,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 “ 灌溉花的國 土 ” :祖國的領土那么大,長江能將它們一一灌溉,所以說它是 “ 無窮的源泉 ” 。 “ 推動新的時代 ” :長江能推動時代的發展,力量是無窮的 )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 ? ( “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 ” :母愛是純潔的、神圣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 “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 ” :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對新時代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 (3)師引讀。所以, “ 我們 贊美長江 ” (4)指導朗讀第 2 節。 (5)指導背誦第 2 節。 四、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 作者從空間上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3練習朗讀。 五、學唱歌曲 六、 作業: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 第 三題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二題 參考資料 長江之歌:電視系列片 (話說長江 )主題歌。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 11 個省 、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全長 6300 千米 ,沿途匯人許許多多支流,形成一個龐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積超過 180 萬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間為中游,湖口以下為下游。 長江,無論就長度、流域面積或水量來說,都可稱得上我國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7 長江之歌 源遠流長 擁抱著大地 從空間上描寫 歌頌 宏偉氣勢 哺育兒女的胸懷 悠遠久長 苦難的過去 從時間上描寫 表現 光輝的現實 功在千秋 燦爛的未來 贊美之情 崇敬的情感 抒 寫 表達 依戀之情 熱愛的情感 教學后記: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8 2、三亞落日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 10 個生字,綠線內的 3 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欣賞并摘抄描寫落日的美麗景色的句子。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在對課文詩一般語言的朗讀中品味三亞落日 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中國地圖、小黑板。 2、布置預習。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我國的南部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叫做三亞。(出示中國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三亞? 板書:三亞落日 三亞在海南島的最南端,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是“三亞落日”,在三亞看到的落日是怎樣的呢?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詞語: 赤朱丹彤 濺出 收斂 光芒 碩大無比 玫瑰 漲溢 一盞 蘸 椰 子 樹 搖曳 搔著 醉醺醺 指名讀。 齊讀。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同時弄清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預習了課文,你還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描繪三亞落日美景的?(第 3 5 自然段) 2、這樣,可以把課文分為幾個部分? 四、精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畫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板書:真有詩意)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詩意 ”的?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學生試讀。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9 說說哪些詞句在朗讀時應特別注意?(真有詩意、美妙絕倫、一點也不遜色)應讀出怎樣的感情? 范讀、齊讀。 五、精讀第二段。 過渡: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那三亞是怎樣一個地方呢? 1、自由讀第 2 段,說一說三亞是怎樣一個地方? 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很美。(板書:熱帶風情)從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愛三亞的熱帶風光。 2、課文中寫三亞美麗的熱帶風情,寫到了哪些景物? (海水、天、白鷗、椰子樹和海灘上的細沙。) 3、課文中是怎樣描繪這些景物的? 4、三亞 的海那么藍,鷗那么白,樹那么齊,沙那么亮,這樣美麗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愛、由衷贊美) 5、指名讀,請讀出這種喜愛之情。 6、指導背誦。 六、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一、二段。 七、 作業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一 二題 第二課時 一、齊讀第一、二段。 二、精讀第三段。 過渡: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在這樣的地方看落日,的確“真有詩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夕陽滑落的景象。 1、自由輕聲讀 3、 4 自然段。 思考:兩個自然段描繪了幾幅日落的畫面? 板書:像孩童、像燈籠、像跳水 員。 2、在這三幅畫面中,你最喜歡哪一幅?把它選出來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3、討論評讀要點。 第一幅: 突出場面熱烈壯觀; 抓住繪色、描形、摹態的重點詞語,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觀; 體會作者喜愛之情。 第二幅: 這時的太陽和第一幅比較,發生了什么變化? 投影出示: 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懸在海與天的邊緣。 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0 在海與天的邊緣。 a.比較這兩個句子,說一說哪個好,好在哪里。(第二種寫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 夕陽的顏色美和形狀美具體、形象地寫出來了 b.齊讀這一句。 突出太陽的頑皮。 理解“碩大無朋”。 抓住大海顏色的變化“原色 玫瑰色”,體會景色的優美。(理解“漲溢”) 突出太陽的輕快、敏捷。 第三幅: 投影出示: 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兩下,最后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 a.這兩句寫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陽落下的情景寫得十分細致, 而且寫活了,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b.指名讀這一句話。 太陽入水悄無聲息,水波不驚,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讀出一種平靜之美。 4、作者在寫夕陽滑落的情景時還寫了“我”是怎樣看落日的,找一找有關語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雙眼”) 5、為什么要寫這些? (突出作者對三亞落日景象的贊賞和驚嘆,同時也從側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絕倫。) 6、讀到這兒,同學們知道三亞落日的全過程嗎? 出示填空。 金紅一色收斂光芒慢慢下沉頑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7、日落是個完整的過程,想不想把這三幅畫面完整地欣賞一遍?再 讀三、四自然段。 8、看到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們不得不發出贊嘆。 齊讀第五自然段。 9、背誦第三段,愿背哪一節就背哪一節。 三、總結課文。 三亞的落日是那么美麗,作者描繪的語言是這樣美好,你們想不想來贊美它呢? 四、 作業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 第二題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五題 板書設計: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1 2、三亞落日 像孩童 真有詩意 像燈籠 像跳水員 教學后記: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2 3、煙臺的海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掌握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能聯系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 憑借課文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同時感悟課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感受煙臺的海綺麗壯觀,煙臺的人勤勞、能干,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揭題: 1 同學們,你們看過或游覽過大海嗎?談談自己所了解或體驗過的海邊生活情景。 2 看中國地圖,沿海城市很多,有沒有北面面臨著大海的城市呢?(煙臺) 3 揭題。注意海的筆順:最后三筆,先寫上面的點,接著寫中間的橫,最后寫下面的點。再從地圖上了解一下煙臺、渤海灣、膠東半島、西伯利亞、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過渡:這里的海有什么獨特的景觀?作者想向我們介紹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 看畫面,聽配樂朗誦,說說自己的感 受。 2 是的,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特點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請同學們自由輕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3 檢查自學: ( 1)讀生字及詞語。 獨特景觀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繼鍥而不舍巨浪拍岸蔚為壯觀壯麗嬉笑害羞崇山峻嶺過濾宛如如癡如醉呢喃細語體驗湛藍凝重輕盈浪漫忙碌 ( 2) 指名讀課文 ,評議糾正 ( 3) 理解詞語。看錄象,有關輪船、錨及起錨的過程。 4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5 分清段落層次。 三、學習第一段: 1 齊讀 2 讀懂了什么?( 概括介紹煙臺北面臨海,有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四、寫字指導 1 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 2 用鋼筆描紅、臨寫。 五、 作業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3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 第一 二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說說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過渡: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觀有什么獨特之處呢?誰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煙臺海的四季特點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作者是怎樣具體為我們介紹煙臺海的四季特點的呢?細讀課文。 二、學習第 2 自然段,感受“獨特” 1 朗讀想想這 一段除了寫海,還寫了什么,分層。(海,人) 2 各自讀介紹“海”的部分,看看題頭的照片,體會一下該如何讀好這段話。(突出“氣勢洶洶、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撲向濺起發出掀到”等詞語,感受寒流襲來時,煙臺海浪洶涌的壯觀景象) 3 人們在冬天的海邊又是如何的?讀第二層。 (突出“紛紛頂著觀賞不顧站在拍照留念”等詞語 ,體會煙臺人和外地游客不畏嚴寒、不怕風浪的豪邁情懷) 4 通過讀 ,你欣賞到了煙臺的海冬天的風光了嗎 ?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海是怎樣的 ?你又是怎 樣享受這冬海風光的 ? 5 你覺得冬天的海美嗎 ?愿意記住它嗎 ?先自己讀讀 ,再在小組內試背 ,最后有感情地背誦給大家聽 . 6 小結第 2 自然段的學習方法:整體讀,想想講了那幾個意思 分層朗讀、理解、體會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背誦。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學介紹春夏的兩個自然段 1 學生自學(讀、說、背) 2 分四人小組討論、匯報。 3 各小組成員分工讀、說、背向全班匯報,評議結果。 (第 3 自然段:抓住“嬉笑著追逐著奔向、觸摸到、退了回去、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等詞句,體會冬 去春來,煙臺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過“脫去、駕船駛過、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詞句領悟煙臺人不誤春時、勤勞繁忙的情景和生氣蓬勃、充滿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 4 自然段:抓住“涼爽和愜意、水平如鏡、浮出、拖著、倒映、呢喃細語”等詞語,感受夏日煙臺的海的浪漫可愛,人海相依的恬靜和愜意。) 四、布置作業 1 朗讀課文。 2 背誦第 1 4 自然段。 3 造句。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 在冬、春、夏三季中,煙臺的海各有什么特點? 2 能通過你的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 2-4 自然段。 二、繼續學習第二段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4 1 自瀆第 5 自然段,整體感知。 2 找出句子,朗讀并體會海的特點。 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湛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 3 “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這又表現在哪里呢? 從“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體會出秋日煙臺的海清新高遠的格調和漁民緊張忙碌的生活。 4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5 把 2 5 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為什么 將冬天的海放到一開始來介紹呢? 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蕭條、冷落的,而冬天煙臺的海卻是一道壯麗的風景線,又顯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煙臺的海景象尤為獨特,所以一開始就介紹它。 三、細讀第三段: 1 齊讀第 6 自然段。 2 聯系全文,體會這是怎樣的畫、怎樣的背景、怎樣的舞臺。 3 欣賞畫面,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說是一幅畫,是因為它像畫一樣美麗多姿;說是廣闊的背景,是因為它是煙臺人物質、文化生活的依托;說是壯麗的舞臺,是因為它為煙臺人的生存、發展、創造提供了巨大的空 間。 四、總結全文: 1 煙臺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季節呢?你來做導游向游客作一介紹。比誰介紹得好? 2 你游覽過什么地方?哪里給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給同學們介紹嗎? 五、作業: 1 課后向爸爸、媽媽等說說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樣子,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壯觀、美麗、蓬勃、充實。 2 寫一個片段,介紹一處迷人的風景。 六、課堂 作業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 第三題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二題 板書設計: 3、煙臺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嚴寒 春 活潑 勤勞播種 夏 寧靜 人海相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5 依 秋 高遠 充實忙碌 - “畫”“背景”“舞臺” “活劇” 教學后記: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6 4、記金華的雙龍洞 教 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記敘的金華雙龍洞的奇異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了解過渡句在課文中的作用,了解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間的關系,知道課文是怎樣連段的成篇的。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按照游覽順序生動具體地描述景物的寫作方法。 2、結合課文特點,培養學生形象思 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時間: 2 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理清游覽順序 1、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解題:“記”是什么意思?較“記”的是什么? (記是“記載”的意思,本文記的瀏覽勝地,固而是一篇游記。并告訴學生,這篇游記是順圣陶先生 1957年游覽金華雙龍后寫的。) 教師:去雙龍洞洞途和洞內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學們也想雙龍洞嗎?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游覽好嗎?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讀后提問:按游覽順序,全文可分幾段?每段寫了什 么? 討論后確定:全文按游覽的順序可分為六段。 第一段( 1)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及地點。 第二段( 2、 3)介紹沿途所見景物。 第三段( 4)介紹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 5)介紹孔隙。 第五段( 6、 7)介紹里洞。 第六段( 8)游覽完畢出洞。 3、結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學生按順序說說作者瀏覽了幾個景點。 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板書。 4、學習課文第一段。 ( 1)指名讀、問:這段向我們交代了什么? (瀏覽時間人物、景點。) ( 2)用編句法概括段意。 4 月 14 日,我去游覽浙江的金華雙龍洞。 5、學習第二段。 過 渡作者在去雙龍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賞。 ( 1)默讀第二自然段,從課文中標畫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這些景物的特點,再體會一 下作者看到這些學后有什么感受。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7 ( 2)學生回答,老師邊板書: 景物 映山紅 油桐 砂土 新綠 特點 各色 白色 粉紅色 或濃或淡 感受 一片明艷 (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聽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樣往下流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作者聽到山中溪流的聲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聽到不時變化的溪聲。) ( 4)有感情地齊讀第二段,同時邊讀 邊想象沿著途明艷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課題是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筆墨去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麗,雙龍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 沿途美景成了雙成洞奇特景象的襯托; 作者游興很高,心情舒暢,借途中所見抒發對祖國河山的喜愛之情。 總結第二段段意; 從金華過羅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艷迫溪流到洞口。 二、 作業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一 二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的前三段向我們介紹了作者游覽的時間、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見聞,那 盤曲而上的盤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艷的山路景色,那時時變換調子的溪流聲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覽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點?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總體感知: 1、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A、請大家打開書 55 頁,讀讀課文 4-8 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覽了哪些地方? B、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了解。 C、指名學生回答,并征求全體同學意見。 D、板書:外洞 孔隙 內洞 2、再讀課文,歸納特點: A、同學們再讀讀這幾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內洞分別給 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B、學生閱讀理解,教師巡視了解。 C、指名學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學意見。 D、板畫并板書:(畫出外洞、孔隙、內洞) 3、小結過渡,布置下一步學習任務:其實呀,你們剛才談的這些就是這幾個地方的特點。通過剛才兩次讀課文,我們知道作者游覽了這幾個地方,也知道了這幾個分別有著這樣的特點。那么,你對哪個地方最感興趣呢?(了解學生大概情況)同學們都分別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你們想讓大家都來喜歡這里嗎?那就要你們去細細地讀文章,喜歡哪個地放就讀哪個部分,看看你從文章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 了這些特點,然后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通過你的理解,通過你的表達,把別人都吸引過來,好嗎? 我們這樣去讀:這個地方有什么特點?你是從文章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這些特點的?找到后就按平時讀書的方法做上記號。 三、精讀課文,自讀自悟: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8 1、學生閱讀,做批注,教師巡視輔導,并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 2、課堂討論: A、組織:有一些同學已經想好了。下面,我們先按課堂小組開展討論,跟同學們說一說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這些個特點讓你喜歡的? B、學生討論,教師巡視,初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3、交流評議 : A、分別指幾名同學圍繞以下幾個要點開展討論: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勢 4)乘船感覺 (找出相關詞句,說出思維過程,弄明白作者通過寫什么來表現孔隙窄小的特點,讀出乘船的姿勢和感受。) B、同學們體會得不錯。通過剛才幾位同學的介紹,有哪些同學也對孔隙產生了興趣?正因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點寫,使我們如臨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們,是這樣的嗎? 4、讀寫結合,突破難點: A、那么作者又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說清楚的呢?請看黑板,作者先寫什么?接著呢? 然后呢?最后呢? B、誰能聯系課文中的內容把這個問題連起來說一難問題? 5、分層朗讀,體會寫法:這樣小的小船,這樣獨特的進洞方式和乘船姿勢,這樣奇特的乘船感覺,是多么有趣啊!下面,我們分組來讀這一段,再來體會一下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層層說清楚的請大家拿好書。 6、學法小結: 我們在剛才的學習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點是窄小的;接著抓住關鍵詞句進一步體會到了空隙的特點;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說清楚的。 7、指名介紹內洞特點: A、除了窄小的孔 隙外,奇特的內洞也很有趣,喜歡內洞的同學 ,你們有信心把同學們都吸引過來嗎 ?好,一個個來,你先說。 B、你從這兒看出內洞很奇特,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C、為什么說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D、那吸引你 ,使你們對內洞感興趣的是什么呢?現在有哪些同學也對內洞產生了興趣? E、小結:同學們談得不錯,聽的也很認真。作者抓住奇特這個特點來寫內洞同樣打動了我們的心,我們來把這幾句讀一讀。那些同學想讀?想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F、再看看,內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給你 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理解進 8、總結學法: A、學完了孔隙和內洞,你準備怎樣來學外洞這一段呢? B、洞內寬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學一起說。 C、學生答,教師版畫。(畫出后山) 四、讀寫指導: 1、設疑質疑: A、游完了雙龍洞 ,回過頭來看 ,作者介紹最詳細的是哪個地方?剛才,我們也有很多同學對這兒感興趣,那作者為什么不先寫這兒呢?這樣重點不是更突出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19 嗎? B、那你說說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呢?(學生回答時教師在黑板上標出路線圖) C、那么,今后我們應 該怎樣來寫參觀游記呢?除了寫作順序之外,要想吸引讀者,打動讀者的心,還應該抓住什么去寫? 2、小結寫作方法:學到這里,我們得到兩點啟示:第一、寫參觀游記要按參觀游覽的順序寫;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點寫清楚。 五、賞讀課文,體會感情: 1、過渡談話: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你喜歡哪里就讀哪里,看看怎樣才能讀出文章的感情來。 2、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六、總結本課內容,布置下課時任務:課上到這兒就結束了。這節課我們不僅弄清楚了作者游覽了雙龍洞的那些地方,還弄清楚了雙龍洞的外洞、孔隙、內洞各 有什么特點。那么,作者又是怎樣出洞的呢?此外,作者從上山到進洞每次都提到的泉水和作者游雙龍洞又有什么關系呢?這些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來討論。 七、 作業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五 六題 教學后記: 習作一 教學目標 1、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也可以寫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3、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中心明確。 教學準備 搜集小時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關物品。 教學過程 一、 啟發談話,引出話題。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 同學們,大家都會唱童年這首歌吧!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會飛的夢,那冬陽下的駱駝隊,那一聲“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師讓同學回憶一下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 二、明確范圍,簡要指導。 1、指名讀“作文內容”,思考這次作文給我們提了哪幾點要求。 2、拿出事先準備的老照片,圍繞老照片或珍藏的有關引起童年回憶的物品的前前后后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師簡要提示。 要突出“趣 ”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發現,要有反思) 要根據我們農村的特點而展開。要說實話、真話、心里話,可以是釣龍蝦,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0 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幫父母干農活 三、范文引路,討論寫法。 1、讀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師出示討論題目(先分組討論,然后各組長匯報,師生共同評議、補充)。 ( 1)文章給人的感覺真實嗎?有意思嗎?有趣嗎? ( 2)范文中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里活動的描寫怎樣?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鑒和學習? ( 3)“好笑”、“有意思”中蘊涵什么呢?你有體現你個性的有趣的事嗎?如果有請馬上寫下來。 四、 快速習作,教師巡視。 教師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慣例,再次讓學生明確寫作的范圍,并要求在 20 分鐘內完成 450 字左右的文章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1 練習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擬人”的方法,并加以運用。 2、讀背十二個有關“冬”的成語,積累詞匯。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習當小導游。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自讀引語,重點引導讀“小溪嘩啦啦地流著”和“小溪唱著歡樂的歌往前跑”這兩句。 讓學生比較:哪一句更生動? 思考:為什么第二句更生動? 2、教學第二部分: 學生反復、認真讀三組句子。 學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動”的答案。 讓學生寫一寫:讀完每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么?為什么會生動有趣?交流讀句子的感受,師生共同得出:因為把這些事物寫得和我們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所以更生動、有趣。 3、教學第三部分: 教師引導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歡的事物,把這些事物寫下來。要求:寫“活”,寫得和我們一樣富有情感。 學生讀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師生評議,師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 自由認讀。 同座討論詞語的意思。 想象:讀著這些詞語, 你腦海里浮現出怎樣一副畫面?這副畫面中發生著什么故事? 表達:你能用其中四、五個詞語描述這個畫面嗎?或者簡單講講在這里,發生著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詞語更好! 2、積累: 練習背誦。 集體練讀、練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讀這段話,指出出處 煙臺的海。 引導讀帖。重點觀察整體布局,行款的優美,每個字的間架結構。 2、練習: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2 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師小結。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啟發談話: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鄉參觀訪問,請你做個小導游,你該如何 介紹自己的家鄉? 指名讀題,明確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指導。 思考:家鄉有哪些特點?自己準備選擇哪方面介紹?寫好導游詞有什么要求? 學生討論后寫出導游詞。 分組分方面練習介紹。 各組推薦出“優秀小導游”上臺介紹。請幾個同學演游客。 五、作業 抄寫 第 二 四題 教學后記: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3 5 盧溝橋烽火 教學 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 “逐步”、“萬籟俱寂”造 句 。 2、按時間和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按時間先后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3、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教學 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聽歌曲松花江上。 請 學生 說說聽后的感受。 2、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過: 3、揭題: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我國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又蓄意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板 9 課題 ) 4、解題:指名讀“烽” (feng),注意讀準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 ?比喻什么?“盧溝橋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 5、設疑。 “盧溝橋事變”的經過是怎樣的 ?,它有什么 歷史 意義;對我有哪些啟示 ?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 句 子,自 學生 字詞,劃分段落。 2、檢查自學情況。 (1)小黑板出示下列詞浯: 日寇 硝煙 哭爹喊娘 “開火車”讀。 指名讀。 齊讀。 去掉拼音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指導分段: 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同一個內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指名分段,并說說理由。 第一段 (第 1 自然段 ):寫“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略地位。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4 第二段 (第 2-5 自然段 ):寫“盧溝橋事變” 的經過。 第三段 (第 6-8 自然段 ):寫中國共產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戰,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 (第 9 自然段 ):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 面抗戰的序幕。 三、指導寫字 四、 作業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一 二三題 第二課時 1、出示詞語,指名讀。 魔爪 咽喉 挑釁 日寇 控制 號召 2、說說 文章 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段。 同仇敵愾 猝不及防 萬籟俱寂 如火如荼 (1)自由讀第一段,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 質疑。 蠶食:像蠶吃桑叫一樣;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國主義兇惡的勢力。 咽喉:形容險要的交通要道: (3)這一段寫了什么 ? “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 出示地圖,幫助 學生 理解“東北三省”及“華 北”的位置 東北: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 東部。 華北:我國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帶。 通過看地圖、朗讀,體會日寇急于吞并我國的狼子野心。 指導朗讀。 盧溝橋的戰略地位: 學生 指出人體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 ?為什么這樣比 ? 看地圖幫助 學生 理解盧溝橋 地理 位置的重要。 (4)齊讀第一段,小結: 這就是“盧溝橋事變”的起因。 2、學習第二段: 指導朗讀第 2、 3 自然段,讀出日寇的蠻橫無理,不可一世。指名讀評議,齊讀。 小結:可見,事變的發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預謀、精心策劃。 第二天凌晨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5 軍 我軍 仰馬翻 同仇敵愾 狽 舉、冒 理解“震耳欲聾”、“吼叫”、“瘋狂”及聯系電視、電影、書報上面來體會日寇的殘暴。 通過理解“同仇敵愾”、“冒著炮火”來體會我國守軍不畏強敵抗 擊侵略者的英雄氣概。 “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3、 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交流。 當時的形勢十分危急。 聯系前文談談自己的理解 指名讀,體會形勢之危急。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指導朗讀:“天津急 !華北危急 !中華民族危急 !”否調換位置 ?為什么連用三個“ !” ? 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自由讀,齊讀。 重讀“迅速”、“成群結隊”、“夜以繼日”、“紛紛”、“大批” 體會我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4、學習第四 段。 (1)自由讀,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 質疑: 序幕:本指多幕劇第一幕前的一場戲,用以介紹劇中的主要故事。 (3)我們可以說逐步怎樣 ? (逐步提高,逐步開展工作 ) (4)用“逐步”說一 句 完整的話。 (1)指名說說“萬籟俱寂”的意思。 (2)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萬籟俱寂” ? (3)用“ 萬籟俱寂”說一 句 話。 5、小結 盧溝橋事變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預謀、精心策劃的。 歷史 和劇情發生的原因。 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我軍將士同仇敵愾,奮起還擊,侵略者遭到可恥的殘敗。 三、 作業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 第一 二題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六題 教學后記: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6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7 6 半截蠟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說班次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時間: 2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 條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板書課題:半截蠟燭 2、齊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么用 “ 半截蠟燭 ” 作題目?這 “ 半截蠟燭 ” 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圍繞 “ 半截蠟燭 ” 定了什么內容? 3、請同學們圍繞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輕易朗讀課文。 2、小組朗讀檢查,讀通課文,解疑。 3、課堂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如下(順便理清脈絡) 課文先寫 接著寫 然后寫 最后 4、再讀課文,檢查字詞: 音:蠟燭許諾遭到盯住琳瑯滿目樓梯搖曳強盜秘密厄運 雖然絕妙微弱絕密鎮定 義:厄運:厄,困苦,災難。困苦的遭遇。 厲聲:聲音嚴厲 從容:不慌不忙 搖曳:搖蕩 鎮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亂。 三、指導分段朗讀。 四、 作業 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教案 28 完成語文綜合學習與評價 第一 二 三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的讀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